小夥在美國海軍服役4年,退役回國見到遼寧號,說出這樣一番話

前言

1994年,羅雪來到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傳媒繫留學

。和多數人一樣,羅雪選擇留在美國,繼續發展。在校優異成績,使得羅雪輕鬆地獲得了綠卡,但羅雪並未想脫離中國,因此並非美國公民。若是按照正常軌跡,羅雪將會成為一名傳媒人、導演,但命運似乎很喜歡給人開玩笑。1998年7月,美國海軍徵兵處“上門推銷”,目的就是為了問羅雪是否願意當兵。

此時美國的兵力的確不足,甚至專門有項目,吸引中國人到美國參軍,其中就包括“當兵換綠卡”。但對於羅雪來說,當兵只是年少的一個夢。只是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做一名“美國海軍”!

小夥在美國海軍服役4年,退役回國見到遼寧號,說出這樣一番話


陰差陽錯,記者夢泡湯

雖說美國海軍徵兵處“上門推銷”,但是羅雪並不想就這樣放棄自己的“記者夢”,學習十八載,若是就這樣放棄,那還真有點不甘。羅雪提出在航母上做一個“軍事攝影記者”。

但是,擔任各個兵種,都有一定的保密級別要求。此時羅雪的美國非公民身份就變得十分尷尬,這隻能是保密最低級的。記者職位,能接觸到的東西多了不少,其保密級別也是最高的。原本想要成為一名軍事記者的夢,就這樣泡了湯。

測試之後,羅雪在大學常年鍛鍊的健康體質、堅韌精神,為這次測試打下了基礎,羅雪成為了一名地勤官,負責的正是大名鼎鼎的E2C“鷹眼”預警機。1999年6月開始,羅雪正式上崗,服役的航空母艦正是第三艦隊星座號!

小夥在美國海軍服役4年,退役回國見到遼寧號,說出這樣一番話


危機四伏,一米距離

作為地勤官,羅雪的工作也比較簡單,就是做“航母style”的上一步,也就是確認其維護的飛機情況正常,然後打手勢放飛機進入跑道準備起飛。

但就是這看似風光的工作,卻也是危機四伏。羅雪回憶稱,伊拉克戰爭期間,羅雪跟隨星座號航空母艦前往波斯灣參戰。一天,風高浪急,顯然這樣的天氣並不好,就連航空母艦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搖擺。而上了航母的羅雪,本應該休息,因為他負責的E2C“鷹眼”預警機並沒有起飛的指令。但是一名地勤官臨時有事,羅雪只能代替。

小夥在美國海軍服役4年,退役回國見到遼寧號,說出這樣一番話

就在羅雪準備送一架預警機起飛的時候,起飛跑道一架戰鬥機正搖搖晃晃的降落在跑道上,偏離了預定軌跡。而這架飛機在羅雪腦後不到一米的地方劃過,羅雪當場被掀翻。在場的其他成員都緊張極了,若是羅雪被戰鬥機颳倒,那羅雪恐怕凶多吉少,好在羅雪只是被氣浪掀翻,並無大礙。

僅僅1米,羅雪就差點成為了美國航母上的遇難的成員之一。不知道該說是幸運,還是美國軍事方面的特色。

小夥在美國海軍服役4年,退役回國見到遼寧號,說出這樣一番話


首見遼寧艦

2003年,羅雪正式從星座號退役,這一年正是瓦良格號抵達大連港的第二年,在經過十餘年的改造、升級後,瓦良格號正式成為遼寧艦

遼寧艦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當遼寧艦首次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的時候,殲-15起飛時,地勤官在甲板上指揮,因為其背上印有“起飛”兩個字,被媒體報道之後,這個指揮起飛的姿勢,就被稱之為“航母Style”。

小夥在美國海軍服役4年,退役回國見到遼寧號,說出這樣一番話

作為星座號的地勤官,羅雪對於這個“Style”無比熟悉,在緬懷從前的同時,羅雪又十分激動,因為這是中國航母上戰鬥機首次起飛成功。羅雪說到:即便強如美國,艦載機起飛的過程,事故也是頻發。而當觀看遼寧艦的相關消息之後,知道遼寧艦的艦載機起飛的事故發生率幾乎為零,這簡直是一個奇蹟!

航空母艦之所以被稱為海上霸主,因為其強大的機動性,航空母艦搭載艦載機、預警機等,發揮的軍事實力,對於一個環海國家來說,打擊是致命的。美國被稱之為“超級大國”,11艘在役航空母艦功不可沒。但即便是美國,每年航空母艦上的事故也不再少數,而中國在擁有航空母艦之後,卻能夠擁有如此高的水準,這是羅雪佩服、自豪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