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保險能賺錢嗎?

愛笑的眼睛70236107


不知道你認為的賺錢是怎樣才算賺錢呢?

如果是保障型產品,比如人身險,那我們得一場病或者一個意外就能獲得賠償,替我們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這樣也可以說是我們賺了,畢竟只花了一點錢買保險嘛,自身損失不大,就是要得個病這個還比較嚴重的。

如果是理財險產品,像一些年金之類的產品,這種需要長時間複利生息的產品,時間越長價值才越高,還要保證十幾二十年不能取出來,到最後才算是你賺了,雖然賺的不多。

其實回到保險初衷,保險姓“保”,更多的是以保障為止,即保人又保錢,它只能說是我們的一種可用的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並不是一個賺錢的工具,即便是帶收益型的年金產品,也更多的是一種理財手段,通過長時間的增值來滿足財富增長罷了。

所以保險能賺錢嗎?這對每個人而言是不同的。


小超保保


買保險當然能賺錢,只不過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買重疾險能賺錢嗎,可以。只要在健康的時候投保,未來罹患合同中的疾病並且符合理賠標準,保險公司會賠付你購買的保額,買10萬保額賠10萬,買100萬保額賠100萬。

買醫療險能賺錢嗎,可以。只要去醫院產生醫療費用,除去社保報銷,剩餘的部分扣除免賠額,按照合同約定的項目賠付剩餘的部分。

買意外險能賺錢嗎,可以。只要發生購買意外險的保障責任內的風險就可以按照對應的保額進行賠付,有傷殘的情況,按照對應的傷殘等級按照比例保額賠付。

以上險種為健康險的類別,就是以客戶的身體健康情況跟客戶進行對賭,如果在未來客戶身體健康發生不好的狀況,保險公司要根據當時簽訂的保單承諾給客戶提供賠償。

買年金險可以賺錢嗎,可以。年金類保險是為客戶未來提供一份穩定現金流的險種,簡單說就是客戶把錢借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那客戶的錢去做投資,然後按照對應年限給客戶額外的利益。

年金類保險的特點就是,投入越大,回報越高,但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運作才能看到比較客觀的收益,打個比方(就是比方,數字不做實際參考,以險種演示收益為準)比如你一次性投入100萬,放到保險公司幾年,之後開始每年可以拿到十幾萬,每月1萬多,這樣可以一直拿到你不在的時候,還會有剩餘的部分可以留給後代。

保險賺錢這個命題其實本身行業內部並不流行,這樣會誤導客戶忘記保險本身的作用,保險本質是提供風險保障,也就是用我們少部分的錢來保護剩餘更多的錢,可以簡單理解為花錢給錢買了一個保險櫃,保險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大讓財富增值的作用,當然這要跟其他的投資渠道來講。

不過對於人的一生免不了疾病、身故、意外的風險發生,這些都是對我們的財富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素,雖然保險不能讓我們躲避掉這些風險但是可以從家庭財產保護的角度,提供補償,核心解決的就是因病返貧甚至看不起病的問題。


康博士講保險


能!今天買明天就給你理賠!


阿達zhuang


你這想法也是人之常情,買賣嘛,總想著要賺才行呀!

這個想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是放在保險這樣一個特殊的商品上,就不對了。

為什麼不對呢?因為保險的或然性,我們買保險可能"賺錢",也可能"虧錢"。

一、購買保險賺錢的概率有多大?

保險事故的發生是或然性事件,我們無法預知究竟是不是會發生,也不知道發生的話損失是大還是小。

那我們有多大的幾率"賺錢"呢?我們可以從生命表和重疾表中得出一定的結論。

生命表和重疾表都是由中國銀保監會統一組織制定的。

生命表通常又可以稱作"死亡率表",顧名思義,它反映了各年齡段的死亡率。

重疾表則反映了各年齡段罹患重疾的概率。

生命表目前在用的是第三套,2017年正式啟用的。重疾表目前在用的還是第一套,第二套已經在修訂中了,預計今年將會完成修訂。

我們就以第一套重疾表為例,來看下"賺錢"的概率吧。

25種重疾經驗發生率表

25種重疾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制定的標準定義,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都包含這25種,覆蓋了95%以上的重疾發生率,重疾表也是根據這25種重疾來制定的。

表中ix是各年齡的25種重疾發生率,kx是因重疾致死的人數比例。

光有這個數據只是知道某一年齡得重疾的概率,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知道某一年齡之前罹患重疾的概率。

計算這個概率需要運用一些統計學的知識。

  1. 我們用1-ix,先算各個年齡(i)不發生重疾的概率P(i);
  2. 在計算各年齡(i)之前不發生重疾的概率,等於P(0)*P(1)*P(2)……P(i);
  3. 最後得出各年齡(i)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P,用1減去上一步算出來的數值。

通過計算,我們羅列出各年齡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彙總成表。

各年齡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表(男)

各年齡之前發生重疾的概率表(女)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對著表格查一下數據了。

40歲男性,購買重疾險賺到錢的概率是3.0284%;40歲女性,賺到錢的概率是3.2999%;

50歲男性,購買重疾險賺到錢的概率是7.8626%;50歲女性,賺到錢的概率是7.4752%;

60歲男性,購買重疾險賺到錢的概率是19.6011%;60歲女性,賺到錢的概率是15.0758%;

年齡越大,發生重疾的概率越高,買保險"賺錢"的概率也就越高。

年齡越大,重疾發生概率越高

但是,通過保險賺到錢,犧牲的是健康或者生命;通過保險虧了錢,卻賺取了健康和生命。

所以,通過保險賺了錢,其實是因為在健康或者生命上先吃了虧,然後通過保險獲得了經濟上的補償。

這就是保險的或然性特點。

二、賺錢就是虧,買保險還有什麼意義?

通過保險賺了錢,其實意味著自己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還買保險幹嘛?詛咒自己嗎?

抱有這種思想的人真的不少。

人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

假設一件好事情,發生的概率是50%,不發生的概率也是50%,人們卻總覺得好事會發生。

可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概率是50%,不發生的概率也是50%,人們卻總覺得不會發生。

其實,兩者的概率並沒有不同。

這就像大家去炒股總覺得自己會賺錢,但是提到買保險,總覺得自己不會發生意外。道理是一樣的。

人總是喜歡想象美好的事物,壞事情從主觀上就會去迴避,而忽略了客觀存在性,從而未採取任何風險防範措施。

這在風險應對的四種舉措:保留、規避、降低、轉移風險中,是最差一種保留風險策略,任由風險的發生。

風險管理的4種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風險的防線是很薄弱的。如果發生重大風險,平素看似正常運轉的家庭,就面臨著一瞬間被壓垮的可能。

保險一定不能看成是"賺錢"的工具,而是一個風險管理工具,是風險應對措施中的轉移風險。其高槓杆是其他金融產品難以具備的。

沒有一個金融產品可以用幾百塊撬動幾十萬,但意外險可以做到;沒有一個金融產品可以付幾千塊,罹患重疾時可以送來幾十萬,但重疾險可以做到;沒有一個金融產品可以付幾百塊,身故後給家人送去幾十萬,但定期壽險可以做到……

這就是保險的意義。風險事故的發生是或然性的,可一旦發生,它可以確保一個家庭財務的穩定性,平穩度過人生中最難的難關。

保險在首年的槓桿是最高的,隨著每年持續交保費,保險的槓桿會逐漸降低。但就像風險事故的發生具有或然性一樣,風險事故發生的時間同樣具有或然性。

什麼時候發生?Who knows?

正確理解保險的功用,而不是錯誤當作"賺錢"的工具,保險在為我們築好防範風險的城牆之後,我們就可以安心奮鬥了!


保險觀察


再者,既然是經濟合同就有盈利的可能。就目前來說,保險的種類繁多,大致可以分為:1.意外險2.重疾險3.分紅險4.醫療保險5.萬能險等等!

這些險種都有一個保險期限,就是保障被保險人的年限。

除意外險之外,合同到期後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盈利的105--110%之間吧!如果出現了意外,就是按照保額賠償的!

這就是保險的原理,和具體的操作流程!

一己之見,還望高人指點!


大浪淘沙盡英雄


如果是購買年金保險,會有生存金,生存金不領取的情況下會有分紅。而在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裡,生存金加分紅,加保費的現金價值一定會比保費更多,多出來的部分應該就是您說的收益了吧。不同設計的年金保險,開始有你說的收益的時間不一樣,目前最快產生您說的收益的保險是6年,慢的可能十幾二十年,但如果把年金保險拉長時間來看,其實平均年收益都差不多。

另外萬能險也有收益,一般是一次性繳費,收益(分紅)是每月公佈,還能累計生息,現金價值不會低於保費,蠻像理財產品的,不過一般5年內要退出產品的話會有提前退保手續費,5年後我知道的萬能險都是免費退保的。

有的終身壽保險也會有您說的收益,如果一直沒有理賠的話,幾十年後,現金價值就可能高於保費了,有的終身壽現金價值高於保費蠻多的。

有的重疾險也可能有你說的收益,比如直接賠付保額的重疾險,保額高於保費嘛,不過多出來那點錢按年收益來計算的話,是很少的。

我暫時想到這幾種了😒😒😒😒


Vince大文


買保險能不能賺錢取決於兩個方面。

1、看你買的是不是理財險,也就是現在的年金險。這種保險是可以賺錢的,如今很多人的孩子教育金以及自己養老金都是通過買年金險來增值。

這種保險大多是日記息月複利的,當現金價值高的時候,收益非常誇張。10萬變100萬都正常。更重要的是還合理合法。

2、不太好的情況下,不幸中的萬幸。買的意外或者疾病醫療險,獲得理賠。這種事各個醫院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我做保險幾年,也經常見到。

因為保費通常是沒有理賠數目多的。算起來也算是賺到了。只不過應該沒人會想這樣賺,除了已經發生風險的人。

還有一種是通過保險合同在銀行低利息貸款,創業賺錢的。也就是說你有保險合同的情況下,可以在銀行貸款。

利息比抵押車抵押房還低。當然,創業不一定會成功,但是用這個方式賺錢的也不少。目前很少有人自己存錢創業。

至少一半是貸款創業的,包括買車之類的。畢竟很多人工資就5000左右,拋開日常生活,還有一大堆雜費。能夠存下來的錢不多。

能夠存的創業資金也就不多。所以如果有經濟頭腦,通過保險合同銀行低利息貸款賺錢也是不錯的選擇。

也不要覺得貸款創業丟人,馬雲 馬化騰 王健林這些大佬創業也貸款過。凡事只看最後結果,能夠賺到錢,不管貸款還是信用卡,都可以用。

前期是要有經濟頭腦,懂得經營。這也是大多老闆的生錢之道,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最後如果我的回答對各位有所幫助,不妨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呲牙]





勵志的阿超


我來回答吧。


首先,我要糾正下題主,要是為了賺錢請別買保險。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抱著“賺錢”的心思買保險。然後被一些無良業務員承諾的高收益忽悠,拿著買了三五年的重疾險合同給保險公司要收益,被拒後就憤然得出了“保險騙人”的結論。

舉個栗子:你咋不拿著格力微波爐去問董明珠為啥你家微波爐不能製冷啊?家電分空調、微波爐等很多種類、功能也各不相同,保險也是啊。你想製冷就買空調,非要買個微波爐讓它製冷,你看董小姐怎麼懟你?


第二,如果你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賺錢,那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騙保。最近幾年騙保案例有很多,成功的幾乎沒有,自己可以去查。


第二種,犧牲靈活性獲取一定收益。這裡的靈活性是指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靈活性來獲取一定的收益,但這種收益相對於CPI和貨幣的貶值速度那就不好說了,得你自己考量。

第三,請大家在買保險前一定要明白保險的功能與意義。保險就是保障和預防風險,他最原始的功用就是以小博大的槓桿效應。想賺錢,買基金、炒股票、買國債、炒房子都行啊,請別指望保險,然後又說保險騙人好不啦?


最後,國家監管也一再強調保險要回歸保障,目前對收益類的保險產品限制很多,請大家一定擦亮雙眼,別被保險的高收益迷惑。


堅毅行者


可以,但是得看保險類型,保險也是一種投資,目前市面上的保險門類眾多,各色各樣的都有,需要學會去分辨,有的保險是有收益的,不過普遍週期中長期,有的可能需要你一年交多少,連著交幾年,後面才又慢慢返還本金和收益,而你的這部分錢,保險公司是拿去做投資的,投資都是有一定風險的,因此,你也肯定會承擔一部分風險,不管是什麼保險公司,他們都是需要也必須以賺錢賺收益的!

當然,金融危機來臨,風險就會比較大。所以目前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保險只是屬於對沖風險的,而不是收益類型的保險!比如常見的重疾險,人壽險,意外險,意外醫療險,還有大家都知道的醫保等,這些都不是收益型的,但是重點來了,這些保險好嗎?

其實在保險方面,這些保險平時感覺沒什麼用,而且也不會有收益,而是白白交錢,但是當真正的突發事件來臨時,這類保險才是用處最大的,而至於理財類的保險,可能你平時感覺有收益,也就是能賺錢,但是比較大的意外到來時,作用就相對有限,所以,買保險還是得根據自己實際需要來靈活的配置!而不是圖一時之利,而不顧長遠的需要!

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情懷玩家


買了保險能賺錢嗎?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買彩票能賺錢嗎?

保險,本質上解決的是支出替代和收入補償兩方面的問題。

支出替代方面基本是以報銷的形式;

收入補償方面基本是以給付的形式。

賺錢,無非是想得到的錢比付出的多,對不?

1.保障型保險,

我想沒人會想要通過保障型保險來賺錢,

大概率真的會出現有命賺,沒命花。

2.年金型保險是一個例外,它是用時間和複利來賺錢,你願不願意等呢?

3.投資連結型保險也具有投資屬性,不過要承擔收益為負的風險,你又願不願意承受呢?

所以,你感受到了嗎?

保險姓保,金融三駕馬車中,保險就是那個守門員,賺錢不是它的功能和意義,保護財富才是,穩定現金流才是。你覺得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