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我找到了不得不努力奋斗的理由

中年,而立到不惑的年纪,一个让大多数人都感叹的尴尬年纪!

一场疫情,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却突然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赶着80后的末班车,在19年初为人父,体会着四角吞金兽那惊人的金钱吞噬能力,过着还房贷月光族的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显得不堪一击。

拿着本科的文凭,生活在三线的城市,未成家之前的生活过得好不滋润,刚上班还未完成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下班约同学打打游戏周末打打篮球经常性的约些个酒局在那消费不高的巷子里喝一气,几十块钱团购上KTV里吼一气,从里面出来再吐一气,过着过着就没了生气。在干部年轻化的大潮中年过三十职位还停留在职员,水平还是学生时的水平,但时间却并没有停下。

朋友圈中有一条是:正在工作,老板突然告诉我公司黄了。身边还有在公司裁员的大潮中被裁掉失业,而裁员的一项标准就是岁数到了但在公司还未有职位的普通员工。新闻上类似的事情更是不胜枚举,这才恍然问自己如果明天被裁的人是自己该如何面对。

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也生在最坏的时代,享受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交通、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物欲的膨胀,以为生活永远会如此的美好下去。

还记得高考时那些鸡汤的话里有一句:人总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这句话对形容父母那一代,也就是差不多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最适合不过了。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辛苦耕耘脚踏实地的奋斗出现在国家的兴盛,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的极尽便利,这是他们的苦尽甘来。

而我们这一代,主流的看法都是80后都是悲催的一代,面对着高房价,赡养老人及养育孩子和后续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似乎很苦,但还没到真的苦。

在我看来,你的悲催有一部分都转嫁到了父母的那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价攀升,但购买资产的大头还是父母出资的;养育孩子现在的主要承担者还是父母这一辈,教育成本主要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带来的恐慌性教育支出,害怕输在起跑线。赡养老人的主要问题是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当都出现问题时就会分身乏术。这里面有一部分是社会存在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自我观念认识的问题,我们多了报怨少了务实。

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都已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在钱不够花的时候还有信用消费,即使再苦也不愿降低生活的标准,丝毫没有准备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而这一切问题的开始,大概就是2005到2008年期间那个常常出现在我们考试作文素材里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吧,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才会发现存款能带来多大的安全感,中国老太太活得才是真的踏实,问心无愧!

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不要抱怨,整理好行装重新出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砥砺前行,你只管积极奋进,未来交给时间,它会实现你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