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曾经的宣武区虽然没有北城那样的深宅大院,但是因为天桥、大栅栏、琉璃厂这些代表北京人精神的老街老巷的存在,才让这里成为了真正的北京文化的代表。虽然宣武区早已经合区了,但是在老宣武区人的思想里永不变的就是110104的身份证开头。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宣武门外的达智桥胡同就是这么一条有故事的胡同,在这里能够看到北京城的数百年的变迁和不会变化的那种精神。达智桥胡同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校场五条。清朝以前这里只是一条河沟,河沟由上建有一座小桥,因为当地驻扎的是满蒙的旗兵,因此附近居民就将此桥称为“鞑子桥”,胡同也因桥得名为“鞑子桥胡同”。1912年后胡同名雅化为“达智桥”。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时,正式定称为达智桥胡同。近几年的完善和修建,让这里成为了一条民国风的步行街,比起南锣鼓巷来说,更多了几分京味,少了一些喧闹。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杨椒山祠(松均庵)

达智桥胡同12号,是明朝嘉靖年间忠烈之士杨继盛的住处。当年杨继盛不畏强权,弹劾严嵩十大罪恶,被严嵩诬陷下狱,受尽酷刑,入狱三年终被杀害。杨椒山殉难之后,房屋几经易主。因杨椒山被尊为北京城的“城隍爷”,因此此处便成为城隍庙,清朝初年又改为松筠庵。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杨椒山祠(松筠庵)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分为庵祠和谏草堂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2,34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834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清中期建筑风格,但木装修等破坏严重。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这个地方除了北京城隍爷以外,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当年“公车上书”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并最终引发了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朝庆寺(河南会馆)

杨椒山祠的对面,曾经是一座明朝的寺庙,叫做朝庆寺。到了清朝光绪年间,这里成为了河南会馆,还开设了嵩云中学,又叫河南中学。如今这个草堂的前半部已成民宅,后半部原为204中学使用,楼门设在上斜街,如今是宣武区青少年科技馆所在。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沈家本故居

杨椒山祠奔北的金井胡同1号,曾经是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的故居。沈家本主持制定、修订了《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沈大人最大的功绩就是,编写的律令废除了: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酷刑。对死刑,只保留斩决。东耳房是沈家本于光绪三十一年所建的藏书楼,自题名为“枕碧楼”,楼中藏书5万余册。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与南锣鼓巷一样,达智桥胡同周边也散落着许多有意思、有历史的胡同:

南半截胡同与北半截胡同相连、南至南横西街、东西分别与菜市口胡同和烂漫胡同相邻;中部东侧含天景胡同。其中南半截胡同7号为绍兴会馆,鲁迅初来北京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并在这里写下了传世名篇《狂人日记》。胡同41号曾经是浏阳会馆,谭嗣同就住在后院的北套间里,这里曾是策划戊戌变法活动的场所。同时,江苏会馆也在这条胡同里。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烂漫胡同是北京古老的胡同之一,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北口在菜市口,南口在南横街,胡同中间西拐可通往法源寺。如今胡同内有六座会馆遗址,分别是65号的水月底、89号的湘乡会馆、97号的济南会馆、101号的湖南会馆、131号的东莞会馆和133号的常熟会馆,除了湖南会馆之外,其余五座会馆荡然无存,清一色变为大杂院。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粉房琉璃街原称粉房刘家街。明初成街称粉房刘家街,当系做粉条的刘家住此。清初称粉坊街。清末改成今天的名字。胡同北侧三十八号原来是永乐寺,早已拆除。路西则是廉钦会馆,中法战争期间的老将冯子材曾住此。会馆负责人之一陈铭枢为全国政协常委。街南115号为广东新会邑馆,梁启超就在这里的在北屋结婚,当年的北屋还存在着。其他的诸如清文学家陈兆仑、画家张鹏翀、学者周长发、作家齐召南都曾住此街。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菜市口胡同位于宣武区中部,因临菜市口而得名 。如今菜市口胡同早已成为历史名词,1999年正式建为菜市口大街。当年住在这里的名人众多,我们熟悉的就有曾国藩、左宗棠、徐乾学、毕沅、洪亮吉、李大钊、刘崇佑、秋瑾、龚自珍、刘光第、李石曾、蔡元培等人。35号的安徽休宁会馆曾经是北京最大的会馆,匾额繁多,名人荟萃,据传秋瑾住过。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我们常说,北京味儿去哪找?那就去这些老胡同吧,岁月穿梭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韵味,但是曾经这些胡同里的岁月印记依稀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达智桥胡同 比南锣鼓巷更有北京味儿的步行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