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內衣作為女性服飾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類,不僅發揮著蔽體保暖的作用,還承載了中國古代不同的藝術形式和東方文化。

與大家所熟知的各朝各代花樣繁多的服飾禮儀不同,中國古代典籍對內衣的記載並不多。這使得人們提起古代內衣唯有“肚兜”二字的印象而已。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其實中國內衣的歷史與其他服飾一樣源遠流長,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規格形式,下面我們就聊一聊中古歷史上內衣的演變過程。

說起“內衣”,最初當然是沒有的,別說內衣,外衣也沒有。

遠古時期:裸態

大約為距今300萬年延續到5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還是持續在裸態生活階段,人們憑藉天然的體毛“服飾”,就這樣赤裸著行走在大地上。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這種生活了近200萬年後,在距今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文明逐漸顯現,開始用樹葉或獸皮製成的原始衣物,人們的身體已不再是完全裸露的狀態。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直到約一萬五千年前,人類才逐漸掌握紡織技術,各種材料的服飾便相繼出現了,於是才有了內衣。

在中國古代,女子的內衣最早被叫“褻衣”,“褻”意為“輕薄、不莊重”,足見古人對內衣的迴避和忌諱的態度,不過“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儘管態度比較迴避,但並沒有阻礙古代內衣一代一代的發展和進化。

秦漢時期:抱腹、心衣

什麼是抱腹?

它有點類似如今我們穿的吊帶,但更...開放。抱腹的上下都有帶子,將其裹在身上遮住肚子,而整個後背就全部鏤空,沒有蓋住。

心衣是漢朝在抱腹經過改裝而來的,將抱腹的帶子換成了可以搭在肩上的寬帶子,還有了上檔。它們的材質一般都是絹做的,而且上面還有圖案,大多是以愛情為主。

漢代劉熙在《釋名·釋衣服》稱:

"帕腹,橫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間施一襠,以奄心也。”

嘖嘖嘖~誰說老祖宗都是保守派來著?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魏晉(十六國):兩當

魏晉時期,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他們的民族文化傳入中原,服飾文化也就發生了一些交融,在內衣方面的體現就出現了“兩當”。

“兩當”是“抱腹”、“心衣”的改良版,它前後都有遮擋,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主要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

如此看來,魏晉時期的內衣應該是最接近現代“吊帶”的服飾了。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魏晉時期兩當

唐代:訶子

到了比較開放的唐代,吸收胡服特色,服飾色彩豔麗,款式多樣。由於民風開放,內衣風格流行「輕」「薄」「透」「漏」,甚至流行起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這種沒有帶子的內衣在其他朝代是絕對不被允許的,但放在民風開放的唐朝,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當然,“訶子”的出現也是唐朝女性服裝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

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十分美豔。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這就跟現代女性穿無肩帶內衣如出一轍。

為了達到聚攏效果,“訶子”常用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的“織成”為面料,穿時還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以保證上胸挺立。

宋代:抹胸

此抹胸非彼抹胸,宋朝的抹胸更接近我們所理解的“肚兜”,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繫結。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抹胸的材質多種多樣,有羅、紗、錦、綾、絹等,在其上繡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不過這些都是有錢的貴族人家菜能用得上的,普通人家多為棉製品,俗稱土布,款式也比較單一。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元朝:合歡襟

嘖嘖嘖...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一點也不簡單,再看實物,果然風格上也是比唐朝還要open得多。

“合歡襟”與唐朝“訶子”一樣,都是無肩帶,不同的是它的後背為鏤空,並且首次使用了由後向前系束的前排扣設計。可以說相當現代化了。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明朝:主腰

明朝的主腰與現代的短款小馬甲類似,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只到腰部,不遮肚子。

在裁剪上,主腰下端有明顯的收腰設計,可見明朝在內衣的設計上,已經有了很強的審美意識。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另外,主腰與歷代內衣不同的是肩部為從後向前係扣,使其穿戴起來不僅美觀,而且方便。設計上更加人性化。

清代:肚兜

這種大家應該不會陌生,我們經常在清宮劇中能夠看到。它的上端是平的,下端呈三角形。現在已經成了部分 小朋友睡覺時穿的專屬衣物。

當然了,越接近現代,我們就會越在意服飾的美感。至於肚兜如何?也是見仁見智,大約還得看穿上它的人是誰了...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那麼內衣又是如何從“肚兜”發展成為現代的模樣的呢?這事兒還得從慈禧老佛爺說起。

據說,老佛爺還是中國第一個戴bra的女人,當時她老人家正好60大壽,一名洋人為了討好太后就送了她一件bra。

見多識廣的老佛爺面對這個小小的物件卻犯了難,她不明白此物是幹嘛用的,但又不好意思問洋人。於是她私下詢問在國外待過一段時間的德寧公主。

得知它的用途後,老人家一開始是拒絕的,畢竟這個名字太不吉利,“凶兆”?但身為女人,還是沒有抵過那顆躍躍欲試的心,於是偷偷進行了嘗試,結果一穿上...哇偶!

到了20世紀中上期,隨著西方的“乳房崇拜”文化漂洋而來,落地生根。乳罩的式樣及穿戴,也開始迎合彼時的健美之風。而新時代對於女性健康美的新追求,又使得不少商人從中發現了商機。於是才有了現在各式各樣舒適又貼身的內衣款式。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申報》1936年3月1日,第26版上的乳罩廣告

從褻衣到肚兜,看完古代內衣發展史,我覺得絲毫不輸維密秀

《申報》1940年3月21日,第11版上的廣告軟文

當然,時代永遠在進步,人類的思想也在提升。如今現代女性,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身體自由,拒絕被束縛,也許在下一個時代,bra也會成為過去式;也許在百年之後,我們的服飾習慣也會被寫入後人的歷史。

屆時,人們又會做何評判?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誰也不會知道。

圖文源自“巴巴歷史”,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