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你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是什麼?

大牙


如果從繪畫上也中國畫方面講是山水畫且是元代倪雲林的空亭子系列作品,從油畫方面講是法國的高更在塔希提島上作品《我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二者同樣以平面手繪的視覺效果傳達出"人生存的茫然無知又永恆的話題"。


雲祥囚一齋主


1000個人就有1000個心裡的哈姆雷特,我自己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是1991年希望工程的這張照片,農村孩子的那種渴望和強烈的意願重重的衝擊到了我,在後面的生活裡,我跟隨著部分志願者和慈善活動多次進去了太太家鄉所在的偏遠山區,實實切切的看到了很多貧困學生對於學習的渴望和意願,那種清澈的眼神,靦腆的神情,對於大山外的嚮往和期盼,他們家中有的是沒有勞動力或者沒有經濟來源,有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她們要走2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學校,午飯就是簡單的紅薯或饅頭,沒有零食沒有菜,但是她們對學習的每一次機會都特別用功,因為留守的孩子希望自己多賺錢,父母就不用外出,可以陪伴自己,經濟困難的孩子則希望賺錢貼補家裡讓爺爺,奶奶不用在彎著顫顫巍巍的身軀在農田裡勞作,多次的情不自禁的滿眼含淚,我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幫助他們,在太太的倡議下,我們捐助了一對雙胞胎姐妹,承諾只要能學習下去,我們可以一直負擔到她們大學畢業,看著她們寫給我們那稚嫩但很淳樸的信件,此時此刻,我的心靈是被她們純潔善良的感情所淨化,還是心路的昇華,祝福那些身處逆境的孩子們,生活的艱難是給你們最大的磨練,也是你們最寶貴的經驗,因為,磨難會讓你你堅韌不拔,會讓你們學會感恩,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保持自己始終一點純淨的心靈是多麼難得,要相信,祖國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也許到了你們的後代就不會有這樣的逆境環境,因為,這個社會還有著更多的善心人士在多處奔波,即使你沒有機會受到捐助和幫助,也不要心懷怨恨,因為,在地球的其它地方,連活著這個基本的條件都是不被滿足的,所以,身處逆境不放棄,接受捐助要感恩,只有保持向上的精神,希望才會在你不期而遇的地方到來。同時也呼籲有能力的各位人士,也許只是你一個月一次小小聚餐的費用就是孩子們一個月的花費,請幫助那些需要援助的孩子,畢竟,他們是祖國的希望,我一直堅信一句話,少年強則中國強!祝願祖國的孩子都能快快樂樂的學習成長!


金曉宇1


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

自古以來,人們在聚精會神欣賞藝術的同時,又在“指指點點”的評論藝術,或者說是談論自己欣賞藝術作品時的感受,從中判定一件藝術作品的好與壞,當然了每個人對同一件作品的判定標準都存在差異,或多或少而已,這也就是藝術的“審美能力”,


因為審美能力的不同,所以每個人所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也不一樣,而且藝術作品的數量也是數以萬計,每個時期都可能出現令人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畢竟人的審美能力也會隨時間、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就我個人而言,感悟最深的藝術評品,應屬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神話題材的人體油畫,

在那些人體油畫藝術作品中,我感悟到那時期的藝術家的智慧才華,感悟到藝術與哲學的密切關係,赤裸裸的人體竟然有著和大自然一樣同等的價值,人文主義的思想精神竟然也可以用赤裸裸的人體來寓意表現出來,最主要是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文藝復興竟然成功了,



除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體油畫之外,20世紀誕生的抽象藝術,也同樣令人感悟很深,雖然抽象藝術的缺點很多,但它瞬間打破了人們對藝術的傳統觀念(這是幾千年的觀念),讓人們的思維豁然開朗,原來藝術可以那麼簡單,原來藝術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原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這都是一種深刻的感悟。


詩夜城主


近幾天,令我感悟最深的是武漢方艙醫院第一線女護士寫的那首詩,大意是:我不需要功名,掌聲,鮮花,晉級,功臣,烈士,我既站在崗位上,就要盡心盡職,做好本工作。雖然談不上鉅著和高雅的藝術作品,但她坦露的是自已的心聲和願望,解除了疫情,與孩子,家人團聚。由此而感,我賦詩一首予以回應。《擁抱你》有感於武漢護士一詩。

你沒有驚世的豪言壯語,

沒有出征前轟烈的壯舉,

唯有戰士的勇氣,

唯有敢於趟雷的身軀,

你,全裝進了詩的背禳裡!

你的淡定與美麗一起,

綻放在2020年的春天裡,

孩子的思念,家人的期盼,

我,雖遠隔萬里,看不到你,

衷心的祝福也送不到你懷裡,

但我深信凱旋的那一天,

億萬人手捧鮮花,緊緊地,

緊緊地擁抱你!

(寫於上海)


閒翁老徐


本人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是清明上河圖,這幅畫是北宋張擇瑞創作的。

也是中國十大傳世之作,屬於國寶級文物,現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是24.8cm,長是528.7cm。長卷軸式,絹本保留至今。作品之優點是散落得體,疏密有致,透視構圖技巧。

這幅傳世之作更是記錄了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河南開封)的正確位置。就是現在的開封(清明上河園原址)。

在五米多的畫卷裡記錄了歷史的變遷,這幅畫是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都是獨一無二的稀世佳作,令我感悟最深的藝術瑰寶。







了庭


故宮博物院王希孟所繪製的《千里江山圖》,算是中國青綠山水的開端,有人說,這幅畫是王希孟的天才之作,沒錯,一個18歲的青年,能做出此畫,當之無愧為天才。這幅畫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表達了王希孟對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種,其實簡單粗暴的講就是: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顏色就是青、綠,而且比較適合表現青山綠樹。就如同水彩畫是用水彩,水墨用墨,彩鉛畫用彩鉛一個道理。只是古代限於技術大部分顏料都是取自天然礦物或者植物。不是現代可以用化學方法合成顏料。

石青及石綠

“青綠山水”還分大青綠和小青綠。大青綠:要先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通俗講有點像工筆畫的白描,但是又不完全是,再講得直白點就是“濃妝豔抹”型的。代表作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也是故宮特展主題;小青綠就是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通俗講就是淡妝,“輕妝淡抹總相宜”的意境為先。

2.“青綠山水”的魅力在哪兒呢?

青綠山水的魅力就是表現山樹等場景真實,因為山一般遠見是青,要不叫青山綠水,那用石青和石綠來表現色澤豔麗的丘壑林泉恰好合適。

3.它又是如何成為中國畫的一個重要分支?

而且青綠山水對於畫家要求比較高,會水墨畫的不一定畫好青綠山水,而且按照發展脈絡來看,青綠山水從官方畫院發展起來,承隋唐之前的工筆畫像風格,著色主要用的石青石綠等顏色來表現山水,也是唐代水墨畫興起的時代,經王維開創水墨畫之後,青綠畫只能算做中國山水畫的分支了。中國山水畫主要還是工筆和水墨畫。

4.主要代表畫家有哪些和代表作有哪些?

青綠山水一般公認是隋朝的展子虔開創,其代表作品是《遊春圖》,據說是其唯一的遺世作品。其青綠色較淡,也許是年代久遠原因,但是卻看出其畫作的精細和細膩,做為不是特別精通畫作,很容易看成是工筆畫。不過其實隋唐時期確實是工筆畫佔據優勢地位,只是著色用青綠。王維才是開創“水墨山水”的鼻祖。除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因為是長幅畫卷,長達11米多外,還有就是用色鮮豔,而且有宋徽宗的題字。當然也有存疑,在這兒不進行討論。

展子虔代表作品《遊春圖》

唐代的李思訓和李昭道父子,李思訓或者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見第一個內容,下面)。李思訓父子也是唐代皇室,李思訓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之孫,應該算是李世民的堂侄。而且青綠山水也是由其父子給推向高峰,李思訓還被明代董其昌推為山水畫北宗之祖,其影響力可見一斑。李思訓代表作品有:《江帆樓閣圖》、《宮苑圖絹本》。

北宋王詵也是皇室之人,是北宋正宗的駙馬爺,其青綠山水的《煙江疊嶂圖卷》、《贏山圖》(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只是據傳是王詵作品)。而且其最擅長的也是水墨山水,同時詞也不錯,詞風清麗,但欠丰容婉轉,同大文豪蘇軾也是好友。

南寧的趙伯驌《萬松金闕圖》,趙伯驌還是宋太祖的七世孫,標準的皇室後代,所以也是後面要說得這個青綠山水玩的人都是皇帝和達官貴人和家財豐厚之人啊。不過其用色已經不如《千里江山圖》那麼豔麗,應該歸屬於小青綠山水了。其兄趙伯駒則擅長工畫山水、花果、翎毛,筆致秀麗,尤長金碧山水,青綠山水遠師於李思訓父子。

宋末元初畫家錢選也是繪製青綠山水的大師級畫家,關鍵他也是如同王維一樣的全才,雖然不如王維出名,但是也在其存的詩選,而且他最擅長的是花鳥畫和水墨花卉,而且在院畫基礎上吸取揚無咎一派水墨花卉的技法,創造了新的體格他的代表作品《浮玉山居圖》也是小青綠。他的詩題在作品比較多,比如下圖的《浮玉山居圖》就是題得:“【題浮玉山居圖】瞻彼南山岑,白雲何翩翩。下有幽棲人,嘯歌樂徂年。叢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日月無終極,陵谷從變遷。神襟軼寥廓,興寄揮五絃。塵彯一以絕,招隱奚足言。”

還有元代的盛懋的《漁樵問答圖頁》也應該屬於小青綠山水範疇。他擅長水墨畫,善畫人物、山水、花鳥。而且其是“畫工”,民間畫家,更受民間喜歡,主要是比較接地氣吧。傳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圖》、《秋江待渡圖》、《滄江橫笛圖》、《溪山清夏圖》、《松石圖》等。

到了明代青綠山水畫達到一個高峰創作時代,而且因為年代離現代比較近,作品保存完整,所以傳世作品比較多。比如明四家中有三家如“沈周、仇英、文徴明”和後浙派領軍人物“藍瑛”這些明代畫家又把青綠山水推上了高峰,他們都創作了不少青綠山水畫傳世。尤其是仇英和文徵明他們的傳世作品有很多青綠山水,尤其是仇英的青綠設色的蘇州版《清明上河圖》更是驚豔。

沈周是明代文人畫領域的代表人物之一,承前啟後。書法師黃庭堅,功底深厚,尤其擅長山水花鳥、人物。最突出的是山水和花鳥畫。主要是繪製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而且博取宋元各家之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之風,成就了其吳門畫派的領袖地位。

文徵明的文化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風承於白居易、蘇軾之文風,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與沈周共創“吳派”。詩文上則是”江南四大才子”之列。傳世畫作比較多。主要畫作也是青綠山水為主。文徵明傳世畫作有《影翠軒圖》、《瀟湘八景冊》、《江山攬勝圖》、《山居雪霽圖》、《惠山茶會圖》、《春到寒林圖》、《吳山秋霽》、《溪山對弈圖》、《綠蔭清話圖》等等。

仇英的書畫的歷程是很勵志的。他是出身寒門,並且幼年失學,曾從事漆工,自身努力成為書畫史上罕見的平民出身的著名畫家,併成就其“明四家”歷史地位。後從師於賞識其才的周臣,仇英多臨摹宋人畫跡並可以亂真。近現代的齊白石同其經歷類似,齊白石當年也是如此,臨摹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其存畫畫跡除了《清明上河圖》外還有存世畫跡有《漢宮春曉圖》、《桃園仙境圖》、《赤壁圖》、《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桃花源圖》、《仙山樓閣圖》、《蓮溪漁隱圖》、《桐陰清話軸》、《秋江待渡圖》等。他被市井臨摹並偽稱其作品的不少,也可見其畫技是深得人們喜愛的。

還有一個代表人物就是藍瑛。號東郭老農,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後浙派領袖人物。書畫均長,更長於山水、花鳥、梅竹。同樣法宗宋元,自成一家。晚年筆力蓊蒼勁,氣象峻 。作品有《秋山紅葉圖》、《江皋話古圖》、《白雲紅樹圖》、《松嶽高秋圖》、《蒼巖嘉樹圖》等,其畫派在晚明影響甚大,傳其畫法者甚多。

5.後面發展為何又從盛到衰,到所謂“興起”呢?

青綠山水一般出自宮廷或者政府所供奉的畫家畫院之手,或者家財豐厚,大部分畫的主題都是歌功,比如唐朝代山水畫家李思訓(一說李昭道)創作的大青綠設色絹本畫《明皇幸蜀圖》。

因為所耗的顏料確實屬於土豪型的,對於中國大部分文人來講,本就清高,視錢財為糞土之物,這個需要大量錢財支撐的青綠山水畫大部分都是出自宋徽宗這類皇帝或者官方畫院(北宋有專業的畫院來服務皇帝)或者本就是家財豐厚的土豪型的。

中國大部分畫家本身就是文采文章都很出色的文人,綜合性強(不像現在的人,畫了個畫就以為自己多清高了,同前人比一下,你又有多少才華同人家比呢?),他們更追隨王維開創的“水墨山水畫”,“以詩入畫,以畫入詩”的意境,追求簡潔,而更推崇清新淡雅高雅意境深遠的水墨山水畫了。而且從唐到明清,創作出來的水墨山水畫居多,而且很多大家都是文采和書畫兼修,都是相當強的。

實際青綠山水之前還有一個“金碧輝映”的山水畫,稱為金碧山水,但是這種成本更高,更是隻適合土豪們玩的。而且這些也是東晉到宋這段時間,不過更多是表現佛像等等這類以山水為背景的人物畫的。

青綠冊水也經歷了從興盛到衰敗的發展時期,在唐朝到北宋是發展期,北宋後期達到高峰時期,這同宋徽宗喜好青綠山水也有相當大的關係。但唐代詩人、文學家、畫家王維開拓的“水墨山水畫”就逐步深受文人喜好,可以說是相對貧困文人的最大福音,這些文人只要憑本就常備的:一筆一紙一墨一硯就可以輕易表現自己“意在筆先”的心中畫,相對能輕易的畫出表達心境的山水畫。

而相對土豪用法的青綠山水,就逐漸成為土豪玩得了。實際青綠山水幾大代表人物包括近代哪個不是“土豪”或者有官方財力支撐?上面幾個青綠山水代表人物應該都不缺錢的,或者是皇室成員,或者是皇室駙馬,或者就是有錢不缺錢的官宦人員啊,至於王希孟更是用得官家的資源來繪製。其他幾人也只是在畫山水畫換換風格做青綠山水 畫而已,不是非常規的畫青綠山水。

而且青綠山水畫大部分都是擅長水墨畫的所謂即興玩一下青綠之作。慢慢並不是主流,其實從誕生起,也不是畫壇的主流繪畫方式。

張大千這人也不缺錢啊,他是自創了“潑墨青綠山水畫”,也是自成一家之代表。衰敗也是非常的正常的。兩宋時代到清代實際水墨畫是佔據主流的,青綠山水已經基本處於邊緣化,但是還是有人繼續在畫,算這一脈沒有斷掉吧。

當然青綠山水的衰落還有一方面原因,如果上色不好很容易毀掉好不容易構思好的畫,這也是水墨畫家不願意用得一個原因之一。想想看,一幅畫構思好了,結果上色之後不容易改得,又不是水墨,重點輕點可以補救,上了色就比較難補救了,所以其兩大弱點也是後面不受待見的主要原因。同時這種青綠山水畫挺小眾的,大部分畫家不玩,小部分畫家除了有限幾位大家畫得出色,大部分還是默默無聞,所以也挺尷尬,但是物以稀貴,即使它是臨摹或者是假得(總會有人質疑評估的,咱們在這兒不討論),也是離近至少有幾百年時間吧?所以歷史價值也是不用質疑的。而且青綠山水畫傳世的本來就少,稱為“十大傳世名畫”也算很正常的事。而且王羲之現存真跡貌似也沒有 ,傳下來的全是後人臨摹傳下來。而且摹本、偽本也罷,只要年代久遠一樣是寶貝,我們完全沒必要去糾結這些,安靜的欣賞就行。

文章圖片來自於網絡。








圈子的生活


在廣東省東莞街頭有一個身穿“旗袍”的美麗女子,她撐著透明的傘,頭髮挽了起來盤在頭上,真正的展現了東方女子身著旗袍的優雅氣質。其實這件“旗袍”就是畫上去的。這位女子穿的不是旗袍,而是根本沒有穿任何衣物,這是久聞其名不見其身的人體彩繪啊!在我們國家看到這樣的人體彩繪藝術走上街頭真的很大膽,彩繪也十分好看,畫得非常的逼真了。



鋁藝老周


感悟最深的藝術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藝術感悟。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藝術作品《蘭亭序》。對我感悟頗深。 沒有學過書法的朋友很難理解。欣賞書法要懂得筆法,字法,結構,章法,墨法等等

東晉時期大多數手札作品。《蘭亭序》也是其中之一。長24.5cm,高6.99cm,全文28行。324字。通篇來看縱行整齊,字體明顯規整。字與字之間的間距幾乎相同。用筆明顯從容不迫,疏朗放達。到了中間十六行間距均勻,字體變得靈活多變,更加靈動,放得開。更富有韻律和節奏感。後八行間距變得十分緊密。至於字之間安排的十分緊密,甚至出現了塗改的痕跡,用筆也厚重多了。這體現出此時的心情是很激動的,似乎興致達了最高點,放浪形骸之外。用筆更快,筆勢更加十分緊促。

這說明一件藝術作品書寫時筆隨心動,全身心的投入到創作中去了。把人的自然情感也融在一起了。除了精準的技法外,情感與神韻並重。這才體現出真情實感,筆觸動人,觸人心絃,產生共鳴。一幅感人的藝術作品。也是書寫人生的瞬間。有激潮澎湃,有不急不勵,有滄桑苦味,也有心如止水,

不同情感的流露。《蘭亭序》是一件集大成的藝術作品。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同時我也感悟至深,慢慢的瞭解、理解。


書藝人頻道


我感受最深的是文學作品《西遊記》。

第一、該書改編成了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並且數十年如一日地不斷被中央電視臺等電視頻道,年年月月進行一而再再而三地連續播放,試想有哪一部文學作品能如此耐人尋味,反反覆覆地播放而深深根植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目之中呢?沒有!

第二、該書反映了以唐僧為首的,一支克服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方印度取回了真正佛經,那樣一支優秀而堅強的團隊。

第三、該書刻畫主人公人物和各種妖魔鬼怪的鬥爭栩栩如生,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到是一部喜聞樂見的好作品。唐僧心無旁鶩,一心一意帶領該團隊克盡千難萬險到達西方而取回了真經;孫悟空機動靈活多變,降妖鎮魔,是唐僧的得力助手,但也刻畫了他心猿意馬,意志不夠堅定的一面(鬧情緒回花果山等等);豬八戒雖然好色貪睡誤事,但主要功勞也是協助了唐僧西行,並且拱開了衚衕舊市等等一系功勞;沙和尚萬里挑擔搞好內勤工作,不斷參戰支持和協助前方激戰邪魔,功不可默;白龍馬工作更加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從來不會三心二意並且馱著唐僧終於到達西天取回真經,勞苦功高,可欽可敬。


贛州市南康區段民生律


上邊這個書架參照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陰陽魚圖製作的一個作品。讓我感悟到中華文化的深奧。

中華文化如果用一張圖來表示,毫無疑問就是這張“太極圖”。可以說這張圖是中華文化最完美、最形象、最準確的表達方式。太極圖也叫八卦圖、陰陽圖或者陰陽魚圖。

凡是關涉中國傳統文化的幾乎所有標誌、所有場合,都不約而同地選 擇這個圖案,一些東方國家乃至西方國家的徽章也選用這個圖案。

它蘊含著“陰陽”概念,以及陰陽同體、陰陽相對與相交(對待與統一)、陰陽交互作用、陰陽相互轉化等等思想理念。這種思想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陰陽文化。

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精神的大智慧,宇宙週期變化的大規律,人生知變應變的大法則。

陰陽完美、和諧地統一在一起,黑中含白,白中蘊黑,不是割裂的、對立的,而是互補互動,和諧共生,天人合一,萬物一體,形象體現了“陰陽中和”這一價值。“陰陽中和”就是大易之道。

在生活中,有少部分人覺得自己的人生一片黑暗,最終走上極端的道路。其實,如果掌握了易經智慧,他們就不會這麼衝動!因為,此時他們的困境已經走到了極點,位於太極圖中坤卦的位置,黑到極點,一過去就到了陽了。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只要再堅持一下,在通過合理的作為,就可以迎來光明瞭。所以,當我們感覺無望時,千萬別放棄,因為光明即將到來!這就是大規律,我們做事要按照這個規律來知變應變。

當然啦,也有的人一切順利,做什麼成什麼,簡直就是人生開掛。然而,此時切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白色已經走到了最上方乾卦的位置,如果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終將因自己的大意而犯下令自己後悔的錯誤。因此,即便此時順風順水,也要“小心駛得萬年船”。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放,月未滿”。處於順境時,要居安思危,按照道家“居下不爭”的思維處事;處於逆境時,要按照儒家“自強不息”來做;在平常時,要儒釋道融合來做,儒家要我們直面提起,道家要我們轉身放下,佛家要我們當下看破。如果能按照太極來做,就一定能達到人生最高的境界,成為真正幸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