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意大利感染7萬左右,死亡7千左右。而美國感染5萬多,死亡幾百人?

雷子0207


1意大利人口老齡化嚴重,這個病如果伴隨基礎病,其死亡率相對老年人要明顯偏高。

2意大利前期防禦工作做得非常差,導致疫情大範圍擴散,患者暴增導致明顯超過其醫療機構負荷。

3此疾病不治療病亡率在10%左右,有效治療病亡率在2%左右,我國除武漢地區以外病亡率均不高,而武漢病亡率高也是跟意大利同樣類似情況,但是後期得到了全國的支持。而意大利畢竟國小則沒有什麼辦法了。

4至於美國病亡率低,那數據你信或者是不信客觀就從其醫療條件,醫療資源雄厚來講,仍然是世界第一。看圖片,用數據說話。

5任何地區如果病亡暴漲,則說明了其嚴重超過其醫療負荷。

6德國的病亡率目前世界最低,也可以通過圖片的醫療數據對比得出初步論斷。

7在談治癒率和病亡率方面。我們要還看最後的統計數據。因為國外疫情發生比國內要晚一個或幾個節奏拍。所以整體的循環週期會長。現在談治癒率多少有點可笑,說句通俗的話,只要死不了,最終都會治癒。所以控制病亡率挽救生命還是很重要的。

8最後總結目前世界除少數幾個疫情爆發國家外,不僅僅是美國,大多數國家病亡率均不高。但如果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其病亡率可能會增加,至於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還看其各國的醫療條件和防疫的措施做到一個什麼樣的水準。



大糊塗大明白


意大利的死亡率為什麼居高不下,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節目中,曾經與首批支援意大利的中國醫療隊梁隊長進行過連線,梁隊解釋了意大利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就是老年重症較多,這也說明新冠病毒對低免疫群體更有殺傷力。

不過,在排除老年患者這個因素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意大利的治療方式,梁隊在節目中也講過,在意大利輕症是不進醫院治療的,都是居家隔離治療,只有重症才會住院治療,這就很容易讓輕症拖延成重症。在我國疫情最為緊張的時候,很多輕症者就是因為治療不及時,拖成了危重症或者死亡,所以不能低估新冠病毒的殺傷力。

而美國在控制死亡率上,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做的確實不錯,才不到1.5%的比率,這是比較理想的,當然,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這個數據肯定是不可信的。

我們在懷疑的同時,也應該清醒的看到,在治療效果上,發達國家普遍要好於發展中國家,像德國瑞士日本韓國等國家,他們的死亡率是非常低的。為什麼低?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紮實的基礎醫療體系,有比較完善的家庭醫療支持,ICU的配備比例較高。比如韓國,當初疫情極為嚴峻,全世界都認為他們失控了,但是現在已經趨於穩定,根本的原因就是方便快捷且分佈廣泛的發熱門診,提供了便利的救治,大大提升了治癒率,降低了死亡率。




元芳有看法


新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意大利和美國成為重災區,意大利的死亡率高達9.589%,但是美國的死亡率卻只有1.443%,意大利是美國的6.83倍。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意大利是最先爆發的地區之一,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美國則剛剛開始步入高發期,從單日確診的人數可以看到,美國一天確診10992人,意大利只有5249人。隨著疫情的發展,美國今後的死亡率可能會快速上升。



意大利老齡化很嚴重,佔比22.75%,美國的老齡人口才佔15%。新冠狀病毒對老年人的侵害更嚴重,因為老年人多半都有一些基礎性疾病,抵抗力不好,自身的免疫力就有問題,更容易死亡,這也是意大利死亡人數較多的一個原因



意大利在新冠狀病毒疫情大爆發以後,醫療資源有限,無法全部救治,轉而先救治年輕人,部分老年人被放棄了,也造成了死亡人數較高。



美國在2019年下半年爆發了流感,而新冠肺炎的症狀和這個流感有許多相似之處,許多病例 被歸為流感了,所以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不多。



美國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在各種因素下顯得較少,不過,現在美國開始進入高發期,死亡人數估計會快速拉高。


水文2018


意大利新冠病毒感染者70000左右,死亡了7000左右,這充分的說明了意大利的疫情是多麼的嚴重。而美國的5萬感染者,只死亡了幾百人,充分的說明了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的:不會公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真實數據,理由是——怕引起恐慌


據悉,意大利的死亡人數太多,火化場早就已經擁擠不通,並超負荷工作了。而太平間也早已不夠用了,意大利的一些教堂,也變成了太平間,成為了停放死屍的地方。可見,意大利的死亡人口是多麼的可怕。

而美國總是喜歡輕描淡寫,在以前剛剛發生疫情之初,美國人也並沒有重視。就是現在,美國連續兩日的新增病例過萬,美國仍然宣佈自己的死亡率只有1.3%,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而美國真的只死了幾百人嗎?恐怕是值得懷疑的。



特朗普在3月25日聲稱,美國的流行感冒已經導致死亡了36,000多人。而新型冠狀病毒居然踩死了幾百人,恐怕與美國政府公佈的死亡數字前言不搭後語吧?如果說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只是忘了幾百人,那麼,充分的說明了,這其中的水分有多少?個人表示極度的懷疑。現在美國政府所說的話,還有多少是真話?包括美國媒體和美國民眾也認為,美國政府所說的話,已經沒有了太多的可信度。


據《每日郵報》2020年3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的新聞發言發佈會上表示抗議,疾病藥物可用於新冠肺炎患者,並且療效顯著。MSNBC電視臺主播週五對此表示,希望電視臺能夠停止播放特朗普關於新冠病毒危機的新聞發佈會。稱他所說的抗瘧疾病藥物言論,簡直就是童話故事。這名電視臺主播名叫雷切爾馬多,3月20日,在一檔節目中,她嚴厲批評特朗普對一種未經證實的治療方式,輕易做出樂觀的承諾。同時,對特朗普在公眾面前直言不諱的說出與事實明顯相悖的言論,表示無法理解。


因此,從新聞和報道中可以看到,美國民眾對於美國總統和政府的不信任,已經到了極點。因此,美國政府聲稱,美國的病例死亡只有幾百個,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因為,MSNBC電視臺主播雷切爾瑪多的一位非常友好的同事,就是在新型冠狀肺炎,並讓其感到憤怒和痛苦。電視臺主持人尚且如此,而其他的人呢?因此可見,美國的死亡率有多少?仍然是一個謎,死亡了多少人?也仍然是一個謎。而這之中,一定是值得懷疑的。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意大利的死亡率可信程度更高,因為意大利有四個國家:中國🇨🇳丶俄羅斯🇷🇺丶古巴丶委內瑞拉在那兒見證了意大利的抗疫情況。而美國是由他自己公佈的死亡數字,這個數字的可信程度並不高。


①,中俄古委四國見證了意大利的確診增長數和死亡數字,意大利的數字更真實可信。

從一開始意大利就是採用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來自眾多媒體的報道,意大利基本上是照搬的中國防疫階段的所有措施。中丶古丶委丶俄,四國專家醫療團隊基本上是全程參與了意大利的抗疫鬥爭,特別是中國的醫療專家團隊是第一批到達意大利的,驗證了意大利抗疫鬥爭中的人間悲劇。

②,美國確診疫情的數字沒有見證方,並非全方位的反應。

美國這幾天每天有六千七千八千一萬的數字遞增,雖說數學累加較快,但是美國的死亡率和治癒率都非常的低,美國的統計數字的可信度值得懷疑。

③,美國統計的死亡數字是爆發早期,伊朗統計的死亡數字是死亡中期。

伊朗比美國的發病期早,美國的檢測更退後,因此,死亡率和治癒率美國也就反映遲緩。美國真正的死亡率和治癒率還沒完全到來,還在發展的初期。這是兩個國家,死亡率和治癒率懸殊的原因之一。到了後期,美國的死亡率和治癒率都將有所上升。

④,社會結構的問題反映在死亡率上也會有所不同。

意大利的65歲以上老年人達到了1280萬人,約佔總人口的23%,老年人一般人有基礎病,免疫力逐漸走下坡,冠狀病毒正是找這種體質較弱的人。美國的人口結構要年輕化一些,美國冠狀病毒的患病率年青人與老年人佔一半;而意大利的老年人患病死亡率約佔70%,這是一個很大的差距。


老狼48440790


特沒普回答說:老子花了二十億選總統,把真實數據和情況報出去,下屆總統誰來選我。你這個問答對我來說十分糟糕!





美吧來吧181394835


那是因為美國的重症基本上已經死了,現在被檢測出來的都是比較輕症的!美國從去年9月份開始到現在總共死了2.2萬人(流感死亡),這些人被計入到流感裡,但是卻很可能就是新冠,這使得美國被“淘汰”了好多的易感易死人群。

其次,美國的資本瞞報!我們都知道,美國現在缺乏病毒檢測試劑盒,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機會得到檢測,現在能被檢測上的都是那些有錢人,這些有錢人實際上都是比較惜命的人,他們用光了這些檢測試劑盒,使得很多人根本沒有機會檢測(都是些輕症檢測),比如紐約市長就抱怨NBA球星佔用了檢測試劑盒。

第三,還不到時候。美國現在檢測的這些人都是在最近一兩星期內檢測出來的,他們還沒有到重症期,意大利在爆發新冠的時候死亡率也不高,但是越到後來死得越多。


優己


意大利確診69176例,死亡6820人,死亡率9.86%。

美國確診55231例,死亡797人,死亡率1.44%。

意大利的死亡率高達9.86%,遠遠高於美國的1.44%,也高於世界4%的平均死亡率。

一、意大利死亡率高的原因

意大利死亡率非常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意大利的老齡化很嚴重。意大利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佔總人口的23%,大約有1380萬人,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易感人群,而且很多老年人有其它基礎病,新冠肺炎會加重老年人的病症,從而導致很多老年人死亡。

意大利的死亡病例中,中位數是81歲,80歲以上的約佔到56%,60歲以上的基本佔到90%以上。

二是意大利的醫療系統已經崩潰,無法全面救治所有重症患者。意大利確診病例6.9萬人,重症病例約佔10-20%,也就是6900-13800人,意大利由於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的短缺,尤其是救治重症患者需要的呼吸機,這導致很多重症患者得到救治。意大利有些醫院已經對65歲以上的重症病例停止評估,也就是放棄治療,這也導致意大利死亡率大幅上升。

二、美國死亡率低的原因

美國以前確診病例少,主要是美國檢測的少。現在美國放開檢測以後,美國的確診病例就大幅上升。美國死亡率低主要是美國病例的檢測時間太短,美國確診病例從4200例到現在的55231例只用了一週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過去一週中檢測出5萬人。如果將美國確診病例時間拉長,隨著病情的惡化,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確診病例死亡。

綜上,意大利死亡率高主要是人口老齡化嚴重,確診病例的大幅增加擠兌了醫院的醫療資源,導致很多人得不到救治。美國死亡率低主要是檢測時間短,病情還未全面惡化,將時間放長以後,美國的死亡率也會增加。


銘蘇先生


如今我國疫情已經完全得到控制,除了每天的境外輸入,本地增長已經變成了0,但是國外卻處於爆發期,意大利已經確診7萬人數,僅次於中國,但是他們的死亡人數卻高達7000人,死亡率將近百分之10,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據,而除了意大利,美國在最近也開始全面爆發,如今確診人數也增加到了5萬人,死亡人數超過700,對比起意大利,美國的死亡人數要少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意大利人口老齡化嚴重,這次死亡的7000人中起碼有一大部分的人都是年齡較高的人,而且由於醫療資源有限,所以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一旦感染基本就只能等死,因為醫院會把急救工作放到年輕患者身上,其次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患者,也不再配呼吸機,這也就意味著靠他們自愈,這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不可行的,而且病毒變形性很大,所以死亡率特別的高。但是美國的人口老齡化沒有意大利嚴重,年輕人居多,所以目前數據上美國比例要小很多。



第二個,美國的比例還在上升,這也就意味著死亡人數也會與日俱增,所以目前美國方面的數據是否真實尚不得知,而且還只是不到一個星期,人數就飆升到5萬,後期會怎樣還是個未知數。還有去年,美國流感死亡人數高達2萬人,這其中有多少死於新冠肺炎的也不得而知,所以這個數據的真實性大家都清楚。


排球boy


2020/3/25 這是洗衣粉(文)


原因非常簡單,美國公佈的數據並不準確!

正式進入主題前,說一個相關案例。最近法國新聞廣播電視臺進行了一次採訪,接受採訪的是法國醫院協會主席瓦勒圖,這位主席明確指出法國一個重要問題——死亡病例並不準確!

目前法國,乃至美國,甚至可以說特別是“美國”,公佈的死亡病例僅僅來源於醫院,也就意味著很多尚在家中未接受檢測已經去世的病人以及在養老院等地去世的病人並未統計。


(截止25號21點,美國死亡人數為797人。)


美國,7天增幅1000%,還要多一點。簡單反推一下,上週三確診人數為5500人左右,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潛伏期平均為十天,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早已存在數量相當的患病基數,否則,不可能達到一天新增1萬,一週增長十倍的速度。

暫且不論新冠來源於哪裡,根據最新消息,美國已經檢測了31萬疑似病例,換算一下大約千分之一。而我們呢?檢測了大約1%的人口,同比例換算,美國確診人數可能會達到50萬!剩下的人,在被檢測之前,即使去世也會被統計進去!



目前,美國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數為797人。上文已經提到,一週確診人數翻了十倍,也就意味著有5萬人是這周時間內確診。新冠病毒雖然傳播能力強,但致死率相對於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徵要弱。

根據下圖醫生的說法,染病後3-5天出現症狀,一週後逐步加重,第二週往往最為嚴重。一週內增加的這5萬確診病例,特別是在接受治療後,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目前死亡797人完全合理。但確診之外的“尚未被發現的確診人群”呢?又有多少在家中或養老院去世,讓“流感”背了黑鍋?我們無從得知!



另外,有關“意大利老齡化更加嚴重、美國醫療衛生條件更加優越”等論點並不合理,意大利老齡化的確嚴重,死亡率略高於美國也屬正常,但美國目前僅僅死亡797絕不是一個老齡化就可以解釋的。

其次說一下醫療衛生條件,下圖為美國智庫在去年公佈的調查結果,主要內容為各國應對大規模流行病的能力,美國綜合排名第一!



但實際結果一目瞭然,控制大規模流行病不止是醫學問題,更加需要“社會協同配合、防疫物資籌備、民眾防疫意識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當然,醫學水平也是一個重要指標,但絕不是決定性指標!

美國醫療水平屬於世界領先,這一點咱們承認。但在社會協同方面,大統領數月以來致力於“淡化病毒威力”,美國的年輕人自認為不可戰勝,甚至私自聚會並取名“新冠病毒派對”,醫療物資匱乏,甚至向小老弟韓國求援。

簡簡單單說一句美國醫療水平屬於世界領先水平,便得出美國死亡人數就應該在797人,我也只能“呵呵”了。


(佛羅里達海灘正在春假旅遊的大學生。)


總結來說,尚未確診的潛在病例,可能已經去世,卻沒有被統計。已經確診的新冠病例,大多還處於染病初期或者中期。老齡化程度低於意大利,死亡率可能會低於意大利,但絕不能解釋目前這種情況。

等著吧,最多不超過一週,數據就會慢慢上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