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種植為啥要覆蓋地膜?

彝州老趙


大蒜是一種調味品,被廣泛栽種。在種植過程之中,我們發現菜農都會在播種之後覆蓋上地膜。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這一層地膜覆蓋的意義是什麼,是否多此一舉了?



大蒜播種之後覆蓋地膜,具有很大的作用

種植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覆蓋地膜對大蒜的生長髮育有著很大的幫助。個人總結了3點,如下:

  1. 創造適合大蒜種子出芽的溫度環境。大蒜種子發芽的溫度約15~20℃,低於或者超過這個溫度,發芽率都會受到抑制。而大蒜播種的時間通常安排在9月底10月初,此時的氣溫開始下滑,特別是北方氣候冷下來比較快。為了不因為氣溫變化導致大蒜種子出芽率低,覆蓋一層地膜之後可改變它的生長環境,能夠將地溫提高3℃,可有效避免寒流襲來導致凍害發生。
  2. 覆蓋地膜可起到保溼的作用。秋冬季節,氣候乾燥,土壤也很容易失水。因此,種植大蒜之後,蒜農都會先澆一次水,再覆蓋地膜。覆蓋地膜之後,土壤水分不容易流失,確保了大蒜種子發芽生長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
  3. 覆蓋地膜可保持土壤的肥力。大蒜種子發芽,生長髮育需要營養。所以,在播種之前都會撒上一些底肥。然而,底肥撒上之後,裸露在陽光之下,被雨水沖刷,都能夠促使肥料分解。為了保持土壤肥力,往往需要覆蓋地膜,促進大蒜的正常生長髮育。

基於以上三大地膜覆蓋的好處,菜農在播種大蒜之後都會覆蓋地膜。



覆蓋地膜,前前後後需要注意的地方

地膜覆蓋能夠起到保溫、保溼和保肥力的三大作用。當然,這是在做好地膜覆蓋工作的前提之下。所以,為了更好發揮地膜覆蓋的作用,我們這裡分享一些在地膜覆蓋前後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下:

  1. 進行地膜覆蓋,建議採用小高畦,先播種,後蓋膜。蓋膜的時候,要蓋嚴,壓緊,做到膜緊貼地面,不要有空隙,膜不要出現皺紋。
  2. 給大蒜覆蓋地膜之前,需要施入底肥。考慮到覆蓋地膜之後,大蒜吸肥增多,故而應該增施有機肥,避免以後追肥的麻煩。
  3. 適時澆水。播種覆蓋地膜之後,需要立即澆水,可促進大蒜紮根。在接近出苗的時候,還需要再澆一次水,有利於幼苗出土。進入幼苗生長階段,需要灌一次促苗水。入冬還需要澆一次越冬水。
  4. 在大蒜出苗的時候,需要注意巡查,如有發現頂不出膜的幼芽,可由人工幫助破膜。
  5. 為了更好發揮地膜的保溫作用,要在正確的時候才掀開地膜,也就是大蒜抽薹前方可去掉地膜。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有點意思的事兒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沒有強制性的規定吧,在我們農村地區種植大蒜覆蓋地膜的基本上是沒有的,可能是因為農民自己種的面積也不大,都是自己家裡吃,所以要求沒那麼高。不過我們都知道大蒜種植一般都是秋季開始播種的,那麼種植大蒜的時候,氣溫基本上已經非常低了,為了防止大蒜被凍傷,一般農民會在大蒜播種之後,用乾燥的水稻秸稈或者是乾燥的蕨類植物覆蓋在大蒜上面。

由於現在很多人種植大蒜的面積比較大,已經不是僅僅種來自己吃,所以種植技術方面會有所提高。大蒜種植為了防止凍傷,難免需要採取一些保護措施,秋天氣溫變化異常,如果直接露天種植,不採取保溫措施確實產量會有很大影響。有些地方種植戶無法隨處獲得秸稈或者乾燥的蕨類植物覆蓋,因此就會採取覆膜的形式來為大蒜保溫。

不過對於農民來說,種植大蒜覆蓋地膜必然是要增加成本的,所以大家習慣用最容易獲得的東西秸稈來為大蒜保溫。不過這種方式確實比較麻煩,工作量也大,不適合大規模種植的農戶。如果選用地膜,雖然種植成本會增加,但是還算比較方便,直接將地膜覆蓋在原本準備好的地膜上,打好孔,然後再將大蒜種植投進去就行。

那麼覆蓋地膜在南方地區可能沒有強制要求,因為秋天氣溫並不會下降那麼快,大蒜種下去之後,可能還會有一段時間比較溫暖,不至於將大蒜凍傷。只是在晚上天氣比較冷,所以適當加一層秸稈是最好的。秸稈比較疏鬆透氣,用來保溫是最佳的。但是如果我們選用地膜其實效果也是一樣的。地膜主要作用不僅可以起到保溫效果,同時還可以鎖住土壤中的水分,不至於讓水分蒸發太快。

我們都知道秋季比較乾旱,雨水又很少,如果不覆蓋一層保護,那麼水分蒸發會很快,土壤容易乾燥。大蒜種子剛放進泥土,必須要保證水分才能發芽,那麼如果長期乾旱不下雨,又加上大晴天,每天可能都得澆水,非常麻煩。如果用地膜的話,水分不會蒸發出去,這樣就不需要每天澆水。不過這種方式最適合在北方地區,所以用地膜北方會相對用的多,南方比較少。


農村泉水有點甜


大蒜種植為什麼要覆蓋地膜?覆蓋地膜就是給種過蒜種的地覆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是種植大蒜的通用做法,不僅是規模種植是這樣,小片的種植基本也會這麼做。其中的緣由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保溫。

保溫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蒜種子儘快的可以出苗。種植大蒜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涼,有的地方還是比較冷的,覆蓋上塑料薄膜,就可以很明顯的提升地的溫度,這樣蒜種就可以儘快的發芽了。不僅有利與出苗,而且在其生長過生中,地膜也會讓其保持一個儘可能的恆溫狀態,有利於大蒜的生長。


二、保溼。

保溼就是利用塑料薄膜的提溼作用,讓土壤保持一個相對溼潤的狀態。地膜在太陽的光照下,會產生很多的水滴,這樣利於很好的保持蒜地一個水平衡的狀態。同時覆蓋地膜也可以防止過多的水分進入蒜地,防止對蒜苗的浸泡等影響。

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板結。

很顯然,覆蓋地膜後,就阻止了過多的雨水等對土壤的沖刷,這樣大蒜的地的土質就不會流失的太多,讓大蒜的生長環境保持優越狀態。同時覆蓋地膜會對水土保持調節作用,有效的緩解了土地的硬化甚至板結。


四、有效減少病蟲害、雜草的滋生。

覆蓋地膜後,就改變了很多蟲子、蟲卵的滋生環境,讓它們沒有辦法再對大蒜造成危害。這尤其是在大蒜的生長的初級階段尤為重要。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減少雜草的生長,草在地膜里長時間悶著,逐漸的就會憋死,這種自然的消滅辦法比藥物防治還好。

綜上所述,種植大蒜給其覆蓋地膜是為了優化大蒜的生長環境,為了讓大蒜長的更好。這是我們在種植過程中的經驗總結,是一種比較科學的做法。


蘇北申哥


不僅僅是大蒜,如今很多農作物在進行種植的時候都要覆蓋地膜,當然是因為地膜能夠帶來很大的益處。


那麼,大蒜種植為啥要覆蓋地膜呢?它有哪些好處?



一、保溫

大蒜適宜的播種日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之間,雖然因為如今暖冬的影響,氣溫並不低,不過相對於大蒜所需要的發芽和出苗溫度來說,土壤內的溫度還是顯得略低了一些,這時地膜就能發揮它保溫的作用了。

如果我們玩過塑料袋子就知道,將它蓋在手臂上,一會兒時間手就會感到發熱,這是因為塑料袋不透氣,將手臂產生的熱量給蓋住了,讓它散不出去,所以我們會感覺到越來越熱。

地膜的作用也在於此,陽光的照射、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都會產生熱量,如果覆蓋了地膜,熱量不容易散發出去,就能使土壤的溫度提高,至少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這是有利於大蒜的發芽和出苗的。



二、保溼

大蒜的生長離不開水,因些土壤有個好墒情是很重要的事,如果氣溫高又幹旱,水分很容易就揮發掉了,使土壤缺墒,會影響大蒜的健康生長和發育。

覆蓋了地膜,就相當於蓋了一個蓋子,使水分不能揮發出去,就能有效的保持土壤的溼潤。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覆蓋的地膜,會在它的內部發現很多小水珠,那正是由從土壤中揮發出的水汽凝結而成,如果全都揮發掉了,那是多麼的可惜。

三、防雨

在大蒜的種植過程中,根據不同生長時期進行相應的追肥工作非常重要,它是促進大蒜良好發育的有利保障,不過如果遇到下雨天,肥料就會被雨水沖走了,而失去了作用,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費,事後還得補施,又是一項成本。

所以覆蓋了地膜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防止雨水沖刷,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肥效。



四、補光

由於大蒜的葉子比較細,所以株與株之間的互相遮擋現象還不太嚴重,但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的,特別是靠近地面的部分,可能長時間都照射不到陽光。

而地膜會產生反光效果,將部分光線反射到陽光照不到的植株身上,對於提高光合作用效應,促進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

五、保暖

大蒜的生產過程中會經歷冬季時期,氣溫低、易受寒受凍,有了地膜就可以保暖,提升地溫,保護植株順利、安全越冬。


一曲煙雨


大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調味蔬菜,同時也是在農村裡比較多人種植的一種蔬菜,在農村的菜地裡一般都會看到農民朋友們種植的大蒜,而且在種植大蒜時,還有些人會在播好蒜種後在上面蓋一層的地膜,這時有些人就會問,大蒜種植時為啥要覆蓋地膜呢?覆蓋土壤又有什麼用處呢?



其實在種植大蒜時,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蓋地膜,也不是一定要蓋地膜,比如我們在菜園子裡種植一點大蒜或者是小面積的種植大蒜,一般是比較少蓋地膜的,像這類小面積的種植大蒜,一般是在播好大蒜種後蓋稻草的比較多些,這樣既簡單又方便,也可以保溫,種點自己吃的也就沒那麼講究了。



種植大蒜覆蓋地膜,一般是種植面積比較大的用的比較多些,它的用處有以下幾點,一是可以提早一些時間上市,有覆蓋地膜的大蒜相對來說會生長的更快些,二、可以讓種植的大蒜品質更好,生長的大蒜會更大一些,三、種植大蒜時覆蓋地膜可以起到保溼的用處,讓土壤保持溼潤,播種後的蒜種可以更好的萌芽。



四、可以起來保溫的用處,覆蓋地膜後可以提高地溫,可以讓大蒜在出苗後更好的過冬,防止大蒜受凍。五、可以起到保肥的用處,在種植大蒜時我們基本上都是會先下足基肥後再來播種,蓋了地膜後,可以防止土壤裡的肥料被雨水沖刷了,這樣大蒜就會有更充足的養分,可以更好的生長,六、還可以預防土壤中的病蟲害和雜草的生長。

以上是農友個人對大蒜種植為啥要覆蓋地膜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農友君


你好,農學博士教種植,為您解答。

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大蒜一直深受農民的追捧,很多蒜農都在種植。那大蒜為什麼要覆蓋地膜,原因主要有6個吧。

(1)提高地溫

大蒜用地膜覆蓋後,會顯著提高土壤耕作層溫度,能夠促進大蒜早出苗、出苗齊,有利於大蒜的安全越冬。地膜覆蓋在冬季應用較多,在夏季儘量不使用,以避免地溫過高損傷大蒜。

(2)改善土壤性狀

大蒜覆蓋地膜後,土壤容重會變小,土壤含氧量變大,從而有利於大蒜根系的正常生長。同時由於地裡水土流失減少,能夠有效杜絕土壤板結,進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利於大蒜產量與品質的形成。

(3)提高肥料利用率

大蒜用地膜覆蓋後,可以防止日曬雨淋,使基肥流失速度減慢,同時土溫會提高,使得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增強。由於地膜覆蓋,環境相對穩定,有利於根系微生物活動,從而促進土壤中有機物和礦物質的分解,土壤中的養分含量增多。因此,大蒜地膜覆蓋,可以利於發揮肥效,促進大蒜的快速生長。

(4)增強光效應

大蒜覆蓋地膜之後,透明地膜以及附著在地膜下的小水珠存在反射作用,會增強近地表的反射光,創造了更好的關照條件,使得大蒜光合作用增強,光合時間延長,從而有利於多製造有機物質,增加總產量。

(5)減輕病蟲害

因為地膜有反光特性,因此具有驅避蚜蟲和減輕病毒病的作用,尤其是銀灰色地膜,驅蟲效果最佳。大蒜利用地膜覆蓋後,能夠減輕薊馬、蚜蟲的危害,顯著提高大蒜產量,增加蒜農的經濟效益。

(6)保持土壤含水量

大蒜覆蓋地膜最初的目的還是保水,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尤其是在乾旱的天氣中,覆蓋地膜的大蒜不會受到缺水的影響,生長勢良好,可以解決灌溉水源不足的問題,適合在較為缺水的地區推廣使用。

以上就是農學博士關於大蒜地膜覆蓋的回答,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評論指導!


農學博士教種植


大蒜種植為啥要覆蓋地膜?小編的看法是大蒜的生長季要經過冬天,所以適當的用覆蓋膜可以保溫等作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大蒜的植株長勢更佳,而且可以是的大蒜在冬季更早的上市,從而提高農民朋友的收益。

大蒜的種植行情來說,今年讓大蒜種植戶嚐到了甜頭,就像今年的豬肉價格一樣,雖然行情不穩定,但是基本上大蒜的價格總的會有高有低,今年也使得大蒜產量和市場都很搶眼,最後,大蒜種植戶也想要更早的上市,畢竟,可以使得大蒜賣上一個好價錢,其中,前提就是覆蓋地膜了。

覆蓋地膜的好處很多,不僅僅大蒜,其它的水果樹或者青菜種植,都比較喜歡用覆蓋地膜的方法,覆蓋地膜的方法,首先就是保溫作用,為了大蒜的生長提供一份適宜的生長環境,其他,覆蓋地膜可以有效的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這樣有效的覆蓋地膜的大蒜長勢會比露天的大蒜要高很多。

還有就是大蒜種植戶喜歡用覆蓋地膜的原因,是土壤追施的化肥,可以用過覆蓋地膜的緣故,是的土壤的溼度和溫度得當很大程度的提高,有效的使化肥分解,從而促進自家大蒜種植的長勢。

大蒜種植戶基本上除了露天種植外,很多人都會選擇覆蓋地膜,因為過年的時候是大蒜供銷比較大的時候,在適宜的時間內,大蒜的種植也成了很多種植戶考慮的因素,所以在秋季即將降溫的時候,大蒜覆蓋地膜不僅可以起到保溫促生長的作用,而且使得追施的化肥得到很大程度的分解,既利於大蒜的生長,而且可以提早上市賣上好價錢,所以說也是很多大蒜種植戶喜歡覆蓋地膜的原因。


農事百態


大蒜種植為啥要覆蓋地膜?因為蓋地膜有好處:改善環境條件。促進大蒜的生長髮育。早熟高產。
大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調味品,它不但能吃,還是一種中藥,有抗菌的作用。大蒜在我國種植很廣,大江南北都有種植。我國大蒜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70%左右,是農村一大經濟作物。現在種植大蒜正當時,經常種植大蒜的農戶會選擇地膜覆蓋栽培。但種植新手就會有疑問了:為啥種植大蒜要覆蓋地膜呢?大蒜地膜覆蓋的好處有哪些?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1.改善了大蒜生長的環境條件。地膜覆蓋以後,在冬季以前可提高上層地溫2-3℃。這就加速了大蒜在冬季以前幼苗的生長,使秧苗健壯,抗寒抗病力增強。加上冬季地溫較高,所以越冬大蒜苗因低溫凍害死亡率減少,增加了產量。

到第二年春天,由於地溫比外界高2-3度,大蒜幼苗返青快,植株生長量大,葉面積大,為高產奠定了基礎。地膜覆蓋後增強了大蒜地的土壤保水肥的能力,提高了養分利用率,保持了土壤疏鬆,防止了因澆水過多發生的地面板結,大大改善了土壤環境條件。

大蒜進行地膜覆蓋還減輕了病蟲害的發生。地膜阻止了種蠅對蒜根周圍產卵,減少了根蛆害蟲的發生。地膜覆蓋還抑制了雜草的生長。

2.促進了大蒜的生長髮育。由於覆蓋地膜後大蒜生長環境的改善,植株生長健壯,根系發達,蒜葉面積大。光合作用增強,增加了產量。

3.早熟高產。由於覆蓋地膜後,大蒜的生長溫度增加,所以大蒜覆蓋地膜栽培後,大蒜抽薹期可提前6-10天,成熟期可提前5-8天。可為早騰地創造了條件,可提早種植下茬作物,提早下茬作物提早上市,趕上好價錢。研究統計表明:利用地膜覆蓋種植大蒜,可增產蒜薹35-55%,增產蒜頭44%左右。

以上就是大蒜地膜覆蓋種植的好處,希望能幫到你!


逸風三農


大蒜一般像是一些晚茬種植的,大多數會處於產量低、成熟晚情況,而地膜覆蓋栽培大蒜是提高大蒜產量和品質的有效途徑;其次,地膜覆蓋種植比露天種植會增產很多。

有關於地膜種植大蒜的相關知識,流芳分享具體如下:

首先大蒜苗出齊後澆水1次,結合澆水施用適量高氮複合肥來促苗生長。對於肥力較高,底肥充足的田塊可不施肥。而後控制肥水,中耕除草,鬆土保墒。為了保護幼苗越冬,適時適量的澆1次封凍水。待春季氣溫回升,大蒜心葉和根系開始生長時,澆返青水,結合澆水施適量高氮複合肥來促進幼苗生長。

花芽分化蒜薹伸長期管理:退母后植株開始獨立生活,花芽、鱗芽開始分化,進入旺盛生長期。此期間要肥大水勤,蒜薹採收前5天停止澆水,使植株稍現枯萎,以使“口松”易菜薹。

其次,適時採收蒜薹不僅能提高蒜薹的產量和品質,而且對提高蒜頭的產量有重要作用。收穫時一般應選在晴天中午或午後較為理想,提薹時應注意保護蒜葉,防止葉片被拔起或折斷,影響蒜頭膨大生長。

根據不同的用途,進行蒜頭的採收。收穫後進行晾曬,晾曬時注意只曬秧,不曬頭,防止蒜頭灼傷或變綠,經常翻動2-3天后,待莖葉乾燥即可貯藏。

總結:地膜種植栽培大蒜,一般先播種後蓋膜。蓋膜要嚴密,壓緊。做到膜緊貼地面,無縫隙,膜無皺摺,有破損時及時用土堵上。大蒜地膜覆蓋增產效果明顯,與露天栽培相比,覆蓋地膜能改善大蒜生長的微環境條件,促進大蒜的生長髮育,從而達到早產、高產的目的。


農人顧流芳


第一就是便於蒜種生長。大蒜的生根出芽都是需要一定溫度的。如果秋冬季溫度太低的話,那麼大蒜就根本不會出芽。覆蓋地膜之後就改變了它的生長環境,一般情況下覆蓋地膜之後溫度會高3度。甭看這點溫度相差不大,其實對於蒜種來說就是生與死的區別。它能有效地避免凍害的發生,也能保證大賽順利的出苗。每年冬天寒流到襲的時候,有很多不蓋地膜的大蒜被凍死,農民朋友也是損失慘重。

第二點就是保溼。種植大蒜最怕的就是缺水,一般在蒜種栽上之後,農民朋友往往還要澆一遍水。尤其對於對於北方的冬天,本來降雨就比較的少,所以澆水就成了一個不可避免的步驟。一般都是等澆完水之後覆蓋地膜,這樣情況下能夠有效的保持地面的水分,保證了大蒜的正常生長。像一些不覆蓋地膜的土地,可能三四天之後田地就變得非常的乾燥,大蒜失去的水分也就死在了地裡,出苗率也非常的低。

第三點就是提升肥力。其實提升肥力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在種蒜之前一般都會撒上一些底肥,不撒化肥的大蒜個頭非常的小,並且植株也非常的矮,到最後也賣不上什麼好價錢。但是撒上化肥之後又怕肥力流失,就是因為雨水和光照能夠促使化肥分解。覆蓋上地膜之後就能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也就能更好的保持土地的肥力。大蒜吸收到更多的營養,當然長得也就更好。

當然在覆蓋地膜時也有幾個注意的要點,農民澆過水之後不要立馬去覆蓋,這樣下去地膜只會死死地貼在地上,並且農民也不方便操作。只有等到田地上面沒有積水之後,才能把地膜及時的蓋上去。第二就是蓋膜時一定要拉緊,不能讓這些地膜鬆垮垮的貼在地上。最後一定要緊緊的壓實,畢竟秋冬季的風都比較大,壓蓋不實地膜很容易被吹開,那樣的話也就沒有什麼作用了。不知道各位網友種過大蒜嗎?也可以在文章下面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