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部分小區樓層這麼高,多年後能有開發商拆得起嗎?

THISINE


多年以後的事,誰又能知道。就如2000年時的人們不知道房價現在能漲到這個價,先知先覺的人是絕對的絕少數,絕對的絕大多數都是跟風的。

是呀,現在的樓房修這樣多,這樣高,以後有誰拆得起呀!!

我認為,這是杞人憂天的事,以後,這些房子還用拆麼??

以後只要40,50,60,70版的人百歲後,還有多少人,現在的出生人口比死去人口還少,再加上這四個年代的人死去後,還有沒有十億人呀,現在的住宅及其它用房已經遠遠超過使用需求了,以後還用建房麼???

可能不用了,我們把以後三五十年的基建全部做完了。

所以,以後的房是不用拆的了。


純叔無聊


中國目前在建商品房普通高層普遍在27-33層之間,為什麼極少見到34呢?因為我們國家的設計規範國家住宅設計規範》對房子層高要求是宜為2.8m(注意,不是強制性),但是2.8m的空間做出來實在過於壓抑(敲黑板注意),為了房子好賣,通常層高是2.9m,然而我們國家《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對超高層的區分在於是否超過100m,超高層在消防設計、結構設計、施工工藝等方面比普通高層的要求要高出太多,間接導致房屋建造成本大幅增加,而33層的房屋按照計算2.9*32+5.5(首層一般作為商鋪或者不作使用的架空層)+0.3(臺階)=98.6m,算是和超高層打了個擦邊球,避開了很多高成本的地方,而最大化得到更多面積能夠使開發商的利潤變大,這是33層原始動力。這些房子給施工單位的建造成本約為2000-2400元/平米(二線城市),還要加上開發商的拿地價、營銷費、管理費等,最後加上交給國家的稅金和利潤組成我們的房價。

一開始看到問題,我不由得一笑,拆遷這種無非小問題而已,我國在爆破方面的技術相當成熟,一棟樓拆掉也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夷為平地,後面看了題主的問題:“我指的不是技術上的因素,而是高層小區那麼多戶就算拆了也無利可圖啊,總不可能拆 33 層再蓋 100 層的?”這有一點小複雜,但是我願意就我淺顯的認知與知乎高知進行一番探討,權當拋磚引玉。

作為地產商來說,既然重新開發,不管是做大型寫字樓還是商場還是住宅,其中心利益點是為了賺錢,可是大家在這幾十年中可以看到,很少有地產商在中心城區拿地,尤其是有一大片住宅區拿地的,原因是拆遷工作異常困難,拆遷補償十分巨大,所以即使拿地,一般也是選擇老城區中的棚戶區,一來政府有棚改的需求,二來住戶相對較少,可以節約成本,而且在我的城市中,政府還對拆遷戶進行補貼,其實也就是合作互利,你幫我把城市形象提上來,我幫你加快拆遷速度。

然而33的高層則不然,現在的高層多為2梯3戶兩個單元,一棟樓192戶,甚至有的兩梯四戶256戶,一個小區一般都有15-20棟左右的房屋,約3500戶,每戶如何補償?原價就已經是天價了何況是二手房價格?所以開發商的拆遷成本直線炸裂,尤其是當今的地產商,遠的有萬達(現在不做地產了),近的有碧桂園,都是高負債率,現金流真的非常稀少,可以說這些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都將資金用到了極致,沒有一分錢是亂用的。顯而易見的是,這種拆遷是不符合房地產企業要求的,現實中也是如此,大部分開發商拿地都拿的是城市周邊的地,這是城市發展的趨勢,城市規模擴大,以前的老城區伴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慢慢的出現交通擁堵、配套跟不上新的時代要求,城市的中心開始緩緩向周邊遷徙,實際上政府會起一個帶頭作用,比如我所在城市的省政府就搬遷到周邊地區了,慢慢引導城市擴張的方向。至於原來33層的老小區,大概率會被主人出租給外來打工者,就像香港一樣,自己買在環境好點的周邊收租。

所以我的結論是拆不動,因為沒有動力和價值,與其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不如將中心轉移到周邊地區,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如果有拆的,只是極少一部分,比如當地政府需要在這裡建造一個地標性建築或者紀念性意義的建築,如北京鳥巢等標誌性建築如果確定要建在城中村,那肯定就是無論多大代價都會拆(這種可能性極小,鳥巢並不是在中心區),至於要讓私人開發商進行拆遷改造,可以洗洗睡了。


房產顧問幽幽


依據現行的強制性要求,層高在6層一下屬於多層,6層10層範圍內屬於小高層,11層以上22層以下屬於高層,超過33層的樓房屬於超高層,你說的應該是處於高層與超高層之間的樓房,前幾年政府對於容積率把控不嚴,很多地塊的容積率做到5.5,最高者有個城市中心的小地塊,容積率高達7.2!

在這裡先普及下容積率的概念,所謂容積率是地上建築物總面積(含物業用房,工具房,門崗及所有地上可計算建築面積的建築物面積的總和。)通俗講容積率是1.0的話就是指整個地塊範圍內全部建滿一層的建築物。

但是現在政府開始控制容積率了,一般城市都控制在2.5以內了,所以說超過2.0容積率都沒有拆遷的可能了,越來越多的改善房都在1.8-2.1了,扣除補償,直接賠錢了。你說有沒有可能還會拆除的可能????






天天建築


不用擔心,社會在發展,以後的可能就是:

1.地皮更貴。

2.樓層更高。

3.現在的高層相當於20年前的低層樓房。

4.樓房結構、質量、佈局、舒適度、科技水平和綠化更好,房價更貴。

所以說拆遷是小事,就如現在拆了6層樓建30層以上樓房,開發商仍然賺錢。20年後,拆了現在的30層樓蓋70層樓開發商依然賺錢。


寶塔佑我心


拆得起炸了不就完了,現在的房子說得是50,70年,住到30年己經是廢舊或危房,從你住進去就開始在存錢準備3幾十年後就從新開始在買新時代的房子了,舊房就不要了。


用戶9378708239008


拆遷的目的是要用現有的土地蓋更高的樓以獲取利益;現有的新小區的樓基本都是百米以上了,容積率也很高了,再拆遷沒有意義了,沒有經濟價值了,所以,百米以上的高層在正常情況下,在您有生之年不會拆遷的。


朱工499


這個問題就不清楚了,也許以後的房價真的不高了呢,是吧


上官佑


肯定沒人拆了,賠本的買賣誰幹啊,香港很多老舊高層電梯房不都淪為平民窟了麼。


6裴雯9


小菜一碟,現在科技拆樓太簡單啦,商家也出得起錢💰。


手機用戶13969876232


摸索著過吧,還沒經歷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