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菲爾德,毛瑟優缺點是什麼,誰更優秀?

龍武驍衛


兩把槍都是二戰中經典的手動步槍,各有優缺點,李恩菲爾德步槍射速更快,火力密度第一,毛瑟98K精度更好,精準度第一。

其實這個問題,網友們在網上早就來來回回大戰了5萬會合,各說各的理,各有各的理,那今天我就藉著這個機會說一說我的看法。

李恩菲爾德全稱是李恩菲爾德短步槍,該槍由恩菲爾德皇家兵工廠在和“李”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主要是用新型槍管和“李”式步槍的槍機相結合。該槍是英聯邦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在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制式裝備,該槍產量驚人,總產量超過一千七百萬枝,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手動步槍。該槍口徑7.7mm,發射老式的.303步槍彈。該槍採用另外一個先進設計是,採用了不可拆卸的固定式盒型雙排10發彈夾,容彈量超過當時所有的手動步槍,使得該槍火力的持續性大大增強。

手動步槍的設計精髓便是拉栓方式,槍機結構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把手動步槍的好壞。李恩菲爾德步槍採用了後端閉鎖旋轉拉機,閉鎖凸筍在槍機後方,不需要在槍管節套裡留出閉鎖凸筍這段長度,這樣一來,拉槍機時只需要拉動子彈全長這個距離就能到位。這樣設計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拉槍特別省力,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都能拉動。

這種栓動方式簡單可靠,射速快,火力強,但也有相當缺點。由於閉鎖塊在後端,需要整個槍機體承受膛壓,閉鎖強度相對較低,沒有槍機前端閉鎖堅固耐用;另一個是由於閉鎖塊在後方,槍機在承受軸向的彈底壓力時,槍機體容易出現橫向晃動,影響射擊精度。

除了以上原因,李恩菲爾德步槍用的子彈也是影響精度的原因之一。該彈用的子彈是大名鼎鼎的“達姆彈”。這種子彈是從黑火藥時代的圓彈頭改過來的,子彈性能和現代化的無底緣彈藥沒法比,主要是初速太低,只有600m/S,過低的初速對射擊精度和外彈道性能十分不利。所以該槍的精度和最遠射程都不突出。

《集結號》中谷子地對“英七七”(李恩菲爾德步槍)的評價是:不太好使。

我們再來看看毛瑟98K,這也是一種短步槍,K代表的就是短的意思。

該槍是第二世界大戰時期德國軍隊的制式步槍。產量雖然沒有李恩菲爾德槍多,但也超過一千三百多萬。槍口徑7.92mm,發射現代化的鋼製有緣子彈。98K步槍的槍機的設計是革命性的,是一種簡單而堅固的整體式槍機,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利於提高精度。彈倉容量5發呈交錯排列,槍機上海設有一個排氣孔,以防炙熱的氣體灼傷射手的面部。另外,我國抗戰時期的“中正式”就是仿製的該槍。

該槍另外一個和李菲爾德步槍一樣的是經典的旋轉後拉式槍機,而不一樣的是,毛瑟98K採用的是前端閉鎖,兩個對稱的閉鎖凸筍在槍機前端。前端閉鎖相對於後端閉鎖,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更加堅固,製作簡單,而後端閉鎖需要更高的製作工藝和材料。

扯遠了,我們在說說毛瑟98K在拉動槍機的時候,槍機要向後拉動子彈全長+閉鎖凸筍長這段距離才能到位,動作距離長,相比李恩菲爾德步槍來說,也比較費力,所以98K的射速是很低的。但由於整體式槍機和前端閉鎖,配合上革命性的7.92mm子彈,導致整把槍的精度驚人。二戰時期,德國的一名叫馬賽紀斯·赫策瑙爾的士兵,就是用毛瑟98k擊殺了345名敵人而榮登德國第一狙擊手的寶座。據稱他可以在300m距離上擊中目標頭部,在600m距離上擊中胸部。而毛瑟98K 的有效射程達到了800米,可見該槍的準確度十分驚人。

毛瑟98k,我喜歡的另外一個人機工程設計就是,該槍的拉柄是朝下的,和直行拉柄相比,這種設計更舒服,還可以加裝瞄準鏡,這種設計可是非常人性化。

玩兒過吃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毛瑟98k,這把槍應該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精度高,恨的是射速太低,自己打一槍懟不死別人,人家就用別的槍“突突”死你了。如果毛瑟98k當做一把狙擊槍用,精度是合格的,但是那超長的拉栓距離使得在拉動的時候會發出聲音,從而暴露自己。所以,毛瑟98K 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射速低。

他們倆比較,還真難說出來誰好誰壞。如果讓我選,衝鋒戰,巷戰我更願意選李恩菲爾德步槍,像一戰那樣的壕溝戰,陣地戰,我可能更喜歡毛瑟98k。

其實在我心裡,李恩菲爾德更優秀,因為它是射速最快的手動步槍。我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說是美國女記者在蘇聯和阿富汗的戰爭當中,曾經參加一次阿富汗襲擊蘇聯車隊的戰鬥。其中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站在高坡上,一槍就打爆了車輛的油箱,其他游擊隊員嚎叫著衝下坡,邊拉槍栓邊開火,而且命中率驚人。

最後我想說,君不見,手動步槍淘汰了,全都朝著自動步槍發展了嗎?為啥?射速!射速!射速!還要火力。


龍行軍武


他們兩主要的差異就在槍機上,雖然都是旋轉閉鎖,但槍機的不同也帶來了不同優缺點。

恩菲爾德的槍機是一種閉鎖凸榫在槍機後邊的設計,因此少了一個機頭的行程,外加它的開栓旋轉只有60°,所以拉起來很快。

而且它拉機柄和扳機的距離很近,加上行程和旋轉角度小,射手幾乎只要動手腕就行,因此射速非常高。

但毛病也有,因為閉鎖突筍在後邊,火藥發射的時候閉鎖面前方的槍機不可避免的有一點彈性塑變和抖動,這就導致閉鎖強度不怎麼好,他不能發射一些大威力彈藥,而且精度也比不上毛瑟槍機。

毛瑟槍機的話閉鎖突筍在機頭上,這就導致它多出了這麼一個機頭長度的後拉行程

但這兩片需要90°旋轉的大閉鎖突筍是卡在槍管節套中的,閉鎖的強度非常好。

它還有個碩♂大,獨立的抓殼鉤(Extractor),在槍機往前推的時候就能抓住殼底。不像恩菲爾德得等入膛了才抓殼底,這樣提高了供彈的可靠性,也不會出現雙重進彈的情況。

另外的話,毛瑟的保險設計比較好,而且除了兩個閉鎖突筍,後方還有一個安全突筍,防止炸膛的時候槍機往後飛。

總的來說,恩菲爾德槍機沒毛瑟那麼複雜,所以比較便宜,而且拉栓的速度快。但精度略遜,也無法承受高膛壓的子彈。

而毛瑟結構牢,閉鎖強度高,精度好,可以發射高膛壓但。而且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出色,但拉栓速度比不上恩菲爾德,造起來也更貴。


瘋狗的輕武


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和毛瑟步槍最大的不同在於槍支的閉鎖方式,所以造就了兩者不同的性能。毛瑟步槍用的是自家大佬搞出來的旋轉後拉槍機,並且槍機是前段閉鎖,這種結構設計被大部分國家的步槍所採用,而且到今天的栓動式狙擊槍的槍機設計和毛瑟槍機設計的差別也不是特別大。而李·恩菲爾德的槍機閉鎖裝置是在後方。而兩者槍機的閉鎖設計差距就決定了兩者的性能差別,至於誰更優秀看完之後你也許就會有答案了。


槍機前端閉鎖的好處在於槍膛的封密性能能好,火藥燃氣可以不會洩露,燃氣可以為彈丸提供足夠的動力,並且槍機強度更高,可承受的膛壓更高,可以發射威力更大的子彈。到缺點就是拉槍機時需要更大的力氣,而且槍機旋轉需要轉動90度,而且槍機行程需要走更長(閉鎖部分+子彈長度),所以射速相對較慢。而後端閉鎖的優點和毛瑟槍機有點反過來槍機行程短(只需走一個子彈的長度就夠了),並且槍機旋轉只要60度就可以開鎖拉栓,所以射速就更快,但是槍膛的密氣性差一點,而且強度更低,在高膛壓的時候機匣閉鎖結構比毛瑟更重。


總的來說就是毛瑟步槍的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威力大,但是射速比較慢,而李·恩菲爾德的射速快,但射程更近,射擊精度更低。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英國這款步槍為什麼不能做狙擊槍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同為前端閉鎖的毛瑟步槍和莫辛納甘步槍卻可以做狙擊槍。不過李·恩菲爾德步槍射速快到幾乎可以和半自動步槍差不多的射速,在近距離作戰中還是挺猛的,為了滿足它的高射速還專門配置了一個10發容量的彈匣。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恩菲爾德槍機和毛瑟槍機算是老式步槍中非常典型的了,同樣是旋轉後拉式槍機,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閉鎖閂的位置不同了,恩菲爾德的在後面,而毛瑟則是在前面。

↑毛瑟槍機

閉鎖閂在前面的好處就是閉鎖強度比較高,可承受的膛壓比較大了,並且比起精度而言,毛瑟也是優於恩菲爾德的(畢竟比精度老李甚至輸給了加蘭德),毛瑟的閉鎖突榫也是兩片,這種結構光看上去就非常堅固,火藥燃氣基本上不會有流失,所以毛瑟打狙比恩菲爾德準。



↑閉鎖突榫

但是相對的,毛瑟的開鎖就要旋轉90度左右才行,而老李想要開鎖,則要小於這個度數。這一點大佬們也都說過了(所以這一句是來湊字的)。

↑老李的槍機

恩菲爾德因為是後端閉鎖,所以槍機不牢固,擊發子彈的時候有可能會“抖一抖”,並且承受不了高膛壓,這也是毛瑟槍機被保留下來而恩菲爾德槍機被淘汰的原因之一。但是它的槍機行程卻小於毛瑟,這個特點使它的射速大大快於毛瑟(老李送來了:瘋狂一分鐘×1)。

最大也是最簡單的區別就是毛瑟彈倉容量5發,恩菲爾德是10發了(雖然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若是論它們兩個誰更優秀,從現代狙擊槍上的毛瑟影子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了。但是我們可以設想兩種情況。

1.兩方不用其他武器,距離理想,一方使用毛瑟,一方使用恩菲爾德。那麼這個時候,我認為是恩菲爾德更優秀,因為它有著載彈量和射速的優勢。

2.兩方有自動火器,距離理想,一方使用毛瑟,一方使用恩菲爾德。那麼這個時候...恩菲爾德表示壓力很大。


南黎23333


恩菲爾德和毛瑟步槍的家族成員繁多,我們就將二戰中的兩把步槍,德國的毛瑟Kar98K栓動步槍和英國的李恩菲爾德NO.4型來對比一下。

先說毛瑟,其作為從繼承毛瑟1898步槍名字的一款步槍,其根據Kar98b及毛瑟M1924標準型步槍為原形所研製出的新型德軍制式步槍,從1935年到1945年這一段生產時間裡,最少生產了一千四百萬支,其參加的戰爭直到現在都有其出沒的身影,這杆步槍也被很多國家仿製生產。

毛瑟Kar98K步槍使用德國標準的7.92x57mm毛瑟步槍彈,槍機也是採用經典的旋轉後拉槍機,其總長為1110mm,內置五發彈倉,單單從性能上看,其作為一把栓動步槍,絕對是個中翹楚,儘管其生不逢時,處在了栓動步槍輝煌的末期。

其優點毋庸置疑,首先就是知名度極高。身為德軍裝備的栓動步槍,隨著德軍侵略的步伐,讓這把粘著無辜受難者鮮血的武器走遍了大半個歐洲以及北非,手拿毛瑟Kar98K步槍的德軍士兵彷彿就是那個時代的標誌。再然後就是精度,其繼承了毛瑟步槍優良的射擊精準度並且有大約十三萬支精準度高的步槍改裝為狙擊槍,其上面加裝了ZF-39型四倍狙擊鏡,ZF-41型1.5倍瞄準鏡,ZF-42型四倍狙擊鏡,並且其還能加裝槍榴彈發射器來發射槍榴彈。這也是這支步槍優點之一,多用途。

李恩菲爾德,其從最初的MK.I型到現在,共計生產了一千七百萬支,但我們單獨挑出其中在二戰的主力步槍,即NO.4型。

其使用英軍常用的.303子彈(7.7x56mm R),中國戰場上的部分步槍改膛成7.92x57mm,以適應中國國內大規模使用的毛瑟步槍彈,其總長為1130mm。

其優點主要還是在於載彈量,其可以在彈匣內裝入10發子彈,這也是相比毛瑟步槍的一個優點,載彈量上的優勢,並且其使用槍機後端閉鎖,這就導致其裝彈速度極快,關於李恩菲爾德步槍還有一個項目那就是“瘋狂一分鐘”,就是中指扣扳機,大拇指和食指拉動槍栓的速射方法。

但其最大的缺點恰恰和這兩個優點有關,首先就是裝單速度慢,其使用的為兩個五發橋夾裝填,裝滿子彈的速度就比德軍的五發慢一倍,而且其使用槍機後端閉鎖,看上去比德軍毛瑟的槍機前端閉鎖要好一點,射速也因此提高,但是槍機後端閉鎖就使其槍機強度和密閉性比前端閉鎖差一些,在高膛壓狀態下更是如此。

下面來總結一下,德軍的毛瑟步槍威力大,精度高,但是射速就遜色於李恩菲爾德,而李恩菲爾德的射速快,但是其射程低,精度也是稍差一些,所以這兩種步槍對比之下,我更傾向於德軍的毛瑟,因為你射速再快,你打不準還是沒什麼用,同理,你射速再慢,但是你能一槍擊斃敵人,那就是好槍。


戰鬥機解說家



二戰時期,步兵在戰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著名的步槍,今天我們就著重說一下其中比較著名的兩款步槍:李-恩菲爾德短步槍和毛瑟98K步槍。下面我們就分別瞭解一下這兩款步槍的性能和優缺點。

李-恩菲爾德短步槍


在一戰的時候,英軍的各種軍種就開始裝備該槍了。全長只有1.13米,對於當時的步槍來說是非常短的了。李-恩菲爾德短步槍(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SMLE”)由恩菲爾德兵工廠在李-恩菲爾德彈匣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正式命名為“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1903年投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朝鮮戰爭中是所有英聯邦國家的制式裝備。李-恩菲爾德短步槍首創了“短步槍”的概念(全槍長度介於傳統長步槍與卡賓槍之間),全槍長度由李氏步槍全長1257毫米縮短為1130毫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塹壕戰中,它迅猛的火力給它的敵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間恩菲爾德兵工廠曾生產了可裝20發子彈的弧形彈匣用於埑壕戰。

優點:一是它的可靠性非常好,火力很強大,操作也很方便,二是性能很好,得到了眾多士兵們的喜愛,到了二戰時期,它成為了英軍的主力步槍,三是與前端閉鎖槍的毛瑟步槍相比,後端閉鎖可以縮短槍機行程,裝填子彈速度比較快,四是安裝盒型彈匣,雙排彈夾裝彈,這樣就有10發子彈而不是比同時代的步槍容量的5發,提高了持續火力,是實戰中射速最快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之一,射速快的士兵可達每分鐘30發。而且具有可靠、操作方便的優點。

缺點:恩菲爾德步槍通常帶有刺刀,但因為糟糕的設計而通常被捨棄不用。

毛瑟98k步槍


毛瑟98k步槍是二戰中納粹德國步兵的制式武器。為了避免在取下瞄準鏡後失去抵抗能力,槍上還備有機械瞄具。在生產中,挑選最好的槍管用於裝瞄準鏡的步槍。這些步槍的扳機是經過修改的,其扳機力達1.8kg,其對手是蘇聯莫辛-納甘步槍。

優點:一是德國毛瑟兄弟設計的毛瑟式槍機安全、簡單、堅固和可靠,二是雙排固定式彈倉是毛瑟步槍的另一個特徵,槍彈通過機匣頂部的拋殼口裝入。這樣的設計在激烈的戰鬥中非常有效。

缺點:射擊時槍彈不足,穿透性達不到預期效果,狙擊鏡視野較窄。使得錯過戰機。

綜上所述,毛瑟98k步槍還是性能更優異一些,也使得這款步槍成為二戰中的經典,被士兵愛不釋手,也成為很多戰爭遊戲中玩家的首選。


米曹說事


英77更加適合戰場,無論射速,精度還是卡殼後的處理速度都是士兵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