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在發表某些看法的時候,總要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呢?

葉宗琪


也許大家層次不同吧,我怎麼感覺總是先表明身份的人並不多。

對你所提問題,我的看法有三點:

一、大V們顯擺;你所提問題,其實更多的時候,是體現在加Ⅴ後的作者身上。說是一種顯擺方式也行,說是先表明自己的職業及創作領域也對。感覺好像有點武林高手登場,先亮明門派的味道。不管怎麼說,我總覺得其最終目的,應該還是便於吸粉吧。

二、只是一小部分作者的個人習慣;就象大多數人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總習慣性的先作番自我介紹,權當混個第一印像。我們也可以把它當成是找工作,投簡歷,那還不得把自己的各類亮點先曬一下。其實,見面先表明身份,也是我們民族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其內含更是一種謙虛的表現。

三、有點鸚鵡學舌的味道;個人分析,有的新手上路,看見大Ⅴ在發表看法時,總不忘先表明身份。於是也來個東施效顰,真要深究其目的,或許仿效的人自己也未必就說的清楚。

就這個提問,我個人狹隘地認為,是否表明身份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正如《頭條》口號: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還望指正。歡迎留言點評。



小溪淡如水



這個不難理解。

沒報出姓名字號,誰人也不知你老大貴姓,更不知張王李趙,無名之輩還是如日中天。所以,一般的程式上表述,往往是先行報出字號,然後來一番滔滔不絕的宏論,以便更為自己的觀點站腳助威,使他人不敢小覷。

尤其是一些不知道什麼地方或什麼時候獲得過什麼肯定或者什麼表彰的人,更是喜歡將自家的名號時刻掛在嘴邊,就是想要用這個所謂的名號來壓制人,以使他人更容易相信他的這個或正或邪的狗屁觀點。

拉大旗作虎皮,說的就是這種人。

但這個所謂的“拉大旗作虎皮”,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自欺欺人,或者叫虛張聲勢,是最沒有自信和立腳的故弄玄虛,也是一種沒有個人獨闢見解的人云亦云,更像是一種隨幫唱影,曲意附和。

這也恰恰說明了這個人所謂的名頭字號是最沒有含金量的,也是對自己的極度不自信。

假如你的觀點足以有精彩的辯例,有足夠詳實的數據,還有足夠充分的論據,也有間不容髮連綿縝密的推理,加上一口精彩迭出的語句表述,還有必要如此大動干戈的報出自家那慘不忍睹的名號嗎?

豈不是多此一舉?

說白了,這就是最沒有底蘊和底氣的一種心虛表現,也是為了給自家那個並不新鮮和質地的講說做一個更為蹩腳的註釋,說出來的道理亦或更經不起推敲,還不如那個可憐的名號。

而我們更願意聽到或看到那些帶有真憑實據的氣勢如虹或者心平氣和的演講,要比那些看起來伶牙俐齒的巧舌如簧要好上千百倍。

罡風起於青苹之末,英雄不問出處。哪一個真正的、大寫的人都會依憑自家的真實戰力來贏得天下人的口碑,而不是兀自的在那裡賣弄一些根本不知道出處和來頭的所謂名號。

這也是當下之際很多冠以各類響亮名頭卻屢遭貶斥的所謂人上人的應得際遇。

真的要送給這些極不自信或者掛羊頭賣狗肉的吹噓者一個響亮而鄙夷的回答,省得他們到處打著所謂名家、名嘴、名師的旗號兀自在那裡妖言惑眾,信口雌黃。

也免得這片土地上平白的多出來那麼多所謂的狗屁專家、學者、叫獸。




龍吟148119260


身份,代表的是個人過去的經歷和目前所處的現狀。1.中國講究“擺事實,講道理”,我的身份能證明我經歷過“事實”,因此,我講出來的觀點不是憑空捏造,是通過經歷後總結出來的,所以,我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2.咱們現在是在移動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討論問題,如果是嚴肅性的問題,我亮明身份,更代表了我對你這個嚴肅性問題的尊重,因此,接下來我對您嚴肅性問題的回答也是認真的,真誠的。反之,如果我穿著“馬甲”來回答?請問,您對我回復的認可度有幾分?人與人交往還講究個以誠相待,亮明身份,其實,也是“誠”的一種真實提現。[微笑]加我頭條號,願咱們有機會成為真實世界的友人。[互粉]


路桂


因為人的身份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不同,所以先亮明身份,有利用讓讀者站在他的角度去判斷他的回答觀點的正誤。如:

1,年歲不同,對事物認識的深度和廣度有很大差別,尤其50後、60後,與90後、00後比,思維觀念、世界觀等有很大代差,對同樣事物的看法也往往大相徑廷。

2,職業不同,對事物的看法更有差別,農民與市民、學生與工人、軍人與非軍人,等等,對事物的看法必有差異,不用多言,大家都可想到的、不言而喻的。

3,閱歷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有不同,學生與參加工作的青年比、年輕人與老年人比、公務員與商業人員比,自然會在看問題的站位高度、切入角度、以及全面性、經驗性等方面存在差距。

所以回答問題時先亮明身份是有道理的。


旅行筆記ysj


成名了,廢話都是真理;沒成名,真理全是廢話。

表明自己的身份,這就是品牌。品牌效應是無形的資產,你買部手機貼上蘋果的標籤和貼上一個三星的便籤,你選哪一個?

發表演講之前,發表談話之前,先亮出自己的身份,第一是給他的聽眾製造一個前提,我是某某行業的權威。這樣第一可以引起其他人的重視,第二,從個人自身角度來講,不斷加深自己的品牌效應,深化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你的身份其實就類似於你的臉蛋子。如果是一個女人的話,臉蛋子的美醜也決定了這個女人能得到多少人的關注和聚焦。性質是一樣的。


再見五丁目


既然會發表看法說明此人有經驗,但是光從外表看不出來這個人是做什麼的,如果此人不說,很大可能會被扣上不知情就沒有發言權的帽子。

所以這裡就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我先說我是做什麼的,我的身份讓我有發言權,而不是胡口亂鄒,就像應聘時的簡歷,讓文字彰顯實力


歲月悠悠何須自愁


因為,表明身份讓你知道我在那個位置發表什麼意見。 比如,我做一個好朋友的立場跟你說某行業很好賺,叫你去試試看不行再換別的工作。你聽了也去了,最後賺不到錢。 你能反過來說我叫你做某行業還浪費你幾年的時間嗎? 我已經說是好朋友的立場了,你聽聽自己思考在決定就可以,聽不聽我的都可以。 如果它沒表明身份跟你說去做某行業,一定賺錢。你很信任它聽她去做了幾年,到時候賺不到錢,兩個人的關係就有微妙的變化,總感覺它欠著你的那樣,最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Ui喔


大千世界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共同進步豈不快哉!名頭只能嚇唬耗子。



山東濟寧孫偉東


應該是為了讓你弄明白“他”是哪頭的吧。[大笑]



耕沃土嘯山林飄逸寒宮


1、橫看成嶺側成峰,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答案和看法。

2、不同的社會閱歷,分析問題的層面不一樣,看問題的深度也不同。

3、很多人在發表看法的時候,初衷是為了別人能認同自己,能引起聽者的共鳴或者讓別人欣賞自己。而表明身份,會更有說服力。比如:你提一個教育相關的問題,如果有一個人說他是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而且還是高級教師,那麼他的看法和觀點就很有分量,也會更有說服力感染力。

所以在一些公眾的演講和講話中,主持人都會介紹一下即將上臺的嘉賓,一方便是表示歡迎,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表明身份,引起聽眾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