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學琴的孩子都是在浪費時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把鋼琴作為孩子的“必修課”,於此同時,也衍生出一些

質疑派的言論:“大多數學琴的孩子都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一個人從小學琴,但長大後既沒有成為鋼琴家,也不是普通音樂工作者,甚至練琴十餘年也從來沒有因為會彈琴而得到過任何物質收益,是不是恰好印證了“浪費時間”的言論呢


大多學琴的孩子都是在浪費時間?


表面看來似乎沒錯。之所以說是“表面”,那是因為藝術從來就不是隻從表面就能看透的。也許他們沒有從事與音樂相關的工作,但學琴十餘年的經歷早就將對藝術的感知刻在了他們的心中,而且會在生活中有所用途,也會為生活帶來很多樂趣。


比如,學鋼琴能提高藝術審美和音樂欣賞能力,從而能夠分辨哪些是真正優秀的音樂。培養審美一直是個很難的事情,如果正確、認真的學琴,經典的好曲子反覆聽過、彈過以後,再去聽別的音樂,自然就知道得比別人更多一些。


再比如,學習視唱練耳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可能就GET了扒譜技能,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還可以自己彈出來,這種成就感也是沒有什麼能替代的。


大多學琴的孩子都是在浪費時間?


拋開長大後的結果不談,學琴的過程本身也是培養孩子多方面能力的過程。


1、鋼琴,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優雅不是說說而已!


2、開發孩子的左右腦,特別是右腦——那是真正智力的見證。


3、通過視譜演奏與循環、疊加訓練,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專注,不是與生俱來的,練琴就是途徑。


4、鍛鍊孩子四肢協調能力的同時,思維的敏捷性也得到了提高,鋼琴彈得越好,人變得越聰明。


5、通過鋼琴的學習與演奏,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個性也有了施展的舞臺。


6、提高音樂及綜合素養,增強藝術氣質——學鋼琴的孩子渾身自帶一種與眾不同的光環!


7、練琴,不僅起到健體的作用,還可以緩解和釋放孩子潛意識中的壓力、鬱悶、憤慨等等不良情緒,使孩子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8、學習鋼琴可以進行獨奏,還可以勝任各種樂團中的合奏,併為學習其他樂器打下良好的基礎。


9、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業餘愛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


10、節奏不僅僅是在音樂中才使用,書法繪畫、體育運動等各行各業都有節奏存在。


11、受到藝術薰陶的孩子往往對文學,哲學能有更深刻的認識,會主動地思考體會,能明辨什麼是高雅低俗,這就比一般人要多出很多不明顯的特質。


此外,學鋼琴還有利於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自信心,喜歡音樂,理解音樂、理解人生,這些點點滴滴的過程,也是孩子寶貴的人生財富。

......


大多學琴的孩子都是在浪費時間?


學了鋼琴,多年不練習,會手生,會忘譜,唯一不會遺忘的是審美,是對性格的影響塑造,是靈魂的傾訴,這種隱形特質不但不會遺忘,只會越來越深刻。所以那些“大多數學琴的孩子都是在浪費時間!”的言論,我要送給你個法式白眼自己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