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羅斯一戰大唐痛失安西四鎮,卻意外踏足非洲大陸

一提到恆羅斯之戰,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安西四鎮”從此不復存在,輝煌一時的大唐帝國開始走向沒落。其實除了政治和軍事上的影響外,恆羅斯之戰還成就了中國第一位環球旅行家——杜環。

在太宗和玄宗的勵精圖治下,大唐帝國國力空前強大,不僅成為東方大陸上的超級帝國,而且勢力還在不斷向西延伸。公元751年,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領兵西征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

顯示原圖

恆羅斯一戰大唐痛失安西四鎮,卻意外踏足非洲大陸


​石國國王兵敗後被送至長安斬首,然而王子趁亂逃往大食國借兵。大食國國王欲奪取唐朝的“安西四鎮”,於是雙方在恆羅斯城爆發了大戰。

高仙芝率領的唐軍雖然在正面抵抗住了大食軍隊的猛烈衝擊,但側翼的突厥葛邏祿部卻突然臨陣倒戈。內外夾擊之下,高仙芝的2萬唐軍大敗,僅數千人逃回大唐。

此役大食國不僅取代了唐朝,獲得中亞的領導權,而且還俘獲了萬餘名唐朝軍人,其中就包括本文的主角杜環。由於是低級軍官,現存史料中僅記載了他是長安人,唐代名臣杜佑後人。恆羅斯之戰時,在碎葉城服役。

恆羅斯一戰大唐痛失安西四鎮,卻意外踏足非洲大陸


按照慣例,唐軍俘虜全部淪為奴隸,發配到阿拔斯王朝的馬雷(土庫曼斯坦境內)編入呼羅珊軍團。杜環隨軍團南征北戰,軍事才能逐漸得到認可,在公元758年成為守衛京師的皇家禁衛軍成員。

隨著阿拔斯王朝政權逐漸穩固,首都巴格達城因此得到大規模擴建。在城市建設中,杜環積極進言獻策,被從士兵提拔成軍官。杜環在今天的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居住多年,所著的《經行記》是中國第一本關於阿拉伯的著作。

恆羅斯一戰大唐痛失安西四鎮,卻意外踏足非洲大陸


他在書中詳細記錄了阿拔斯王朝的風土人情,巴格達的富庶絲毫不亞於大唐的長安:

“郛郭之內,裡閈之中,土地所生,無物不有。四方輻輳,萬貨豐賤,錦繡珠貝,滿於市肆。駝馬驢騾,充於街巷。”

公元760年,杜環又隨呼羅珊軍團到達了著名的耶路撒冷。杜環出眾的才華,以及其特殊的背景引起了阿拔斯帝國統治者曼蘇爾的熱情接見。杜環也為其詳細介紹了大唐帝國的強盛以及長安的風貌。

恆羅斯一戰大唐痛失安西四鎮,卻意外踏足非洲大陸


被君主接見過後,杜環又隨部隊越過蘇伊士海峽,進入到了神秘的非洲大陸。呼羅珊軍團此次遠征是為了擊敗非洲的反對勢力,經過多年征戰,埃及、利比亞、摩洛哥等國紛紛依附。

杜環在作戰中也見識到了與大唐帝國截然不同的人文歷史景觀。他在《經行記》中著重記述的“摩鄰國”後來還成為學界探討的熱門話題。

“摩鄰國,在秧薩羅國(耶路撒冷)西南,渡大磧(西奈半島沙漠)行二千里至其國。其人黑,其俗獷,少米麥,無草木,馬食乾魚,人餐鶻莽。鶻莽,即波斯棗也。瘴癘特甚。諸國陸行之所經也,山胡則一種,法有數般。有大食法(伊斯蘭教),有大秦法(基督教),有尋尋法。”


恆羅斯一戰大唐痛失安西四鎮,卻意外踏足非洲大陸


公元761年,呼羅珊軍團得勝班師後,杜環憑藉戰功被免去了奴隸的身份。重獲自由之後,杜環並沒有選擇留在阿拉伯世界,而是立刻從埃及取道紅海,又搭乘去往大唐的商船。最終在公元762年,杜環闊別祖國11年後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

唐朝的軍事失利,讓杜環等軍士被擄去西亞。同時又因為阿拉伯帝國的長期內訌,杜環得以跟隨部隊遊歷亞非大陸,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踏入非洲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