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區“頂流”文章精選


亞洲地區“頂流”文章精選 | Leukemia

近年來,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的研究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中國在全球發表的文章數已經超過了美國,在研發投入方面也正在趕超美國和歐洲。這樣的增長不僅體現在數量上,也表現為研究質量的提升。一方面是文章引用次數的攀升,另一方面是來自亞洲地區的作者在“頂流”科學家中的佔比越來越高。

亞洲地區“頂流”文章精選 | Leukemia

在本專題中,我們擷選了Leukemia 期刊上來自亞洲作者的 “頂流”文章。下面就讓我們一飽眼福吧!

亞洲地區“頂流”文章精選 | Leukemia


RHOA-VAV1信號傳導在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中的激活

亞洲地區“頂流”文章精選 | Leukemia

DOI: 10.1038/leu.2017.273


Activation of RHOA–VAV1 signaling in 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約有50-70%的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AITL)具有體細胞的G17V RHOA突變。突變體RHOA缺乏GTP結合能力,從而在經典的RHOA信號傳導方面存在缺陷。本研究發現了G17V RHOA的新功能:即研究人員通過高通量篩選鑑定發現VAV1是G17V RHOA特異性的結合伴侶。G17V RHOA與VAV1的結合能通過174Tyr的磷酸化增強其銜接子功能,從而加速T細胞受體(TCR)的信號傳導。G17V RHOA的表達也引起了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相關通路的富集。此外,研究人員還在85個RHOA突變陰性的樣品中鑑定出7個(8.2%)樣品具有VAV1突變和新的VAV1-STAP2易位,而在41個RHOA突變陽性的樣品中均沒有發現VAV1突變。VAV1-STAP2也顯示出了174Tyr磷酸化的增強。多激酶抑制劑達沙替尼(Dasatinib)通過G17V RHOA和VAV1-STAP2兩者的表達有效地阻斷了VAV1磷酸化的加速和相關的TCR信號傳導。在帶有G17V RHOA和VAV1突變的臨床標本中,磷酸化VAV1染色的頻率高於不具有該突變的臨床標本。這些結果表明,G17V RHOA–VAV1軸能為AITL提供新的治療靶點。


原發性和複發性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綜合突變分析

亞洲地區“頂流”文章精選 | Leukemia

DOI: 10.1038/leu.2016.69


Comprehensive mutational analysis of primary and relapse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是髓樣白血病的一種亞型,其特徵為早幼粒細胞階段的分化受阻。除了存在導致形成PML-RARA(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視黃酸受體α)融合體的染色體重排t(15; 17)外,APL還涉及其他遺傳改變。本研究對原發性和複發性APL進行了全面的突變分析,以其識別與PML-RARA一起導致APL的體細胞變化。研究人員使用全外顯子組(n = 12)分析了突變情況,並隨後對153個原發性APL和69個複發性APL的398個基因進行了靶向測序。原發性和複發性APL平均在每個外顯子中包含八個非沉默的體細胞突變。研究人員在新診斷的APL中發現了FLT3、WT1、NRAS和KRAS的複發性改變,但髓樣白血病中經常發生突變的其他基因卻很少發生改變。APL復發的分子特徵是出現PML和RARA基因的頻繁突變。測序數據還證實了以前未被鑑定的基因ARID1B和ARID1A中發生了功能缺失突變,而ARID1B和ARID1A都是編碼SWI/SNF複合體的關鍵成分。這些結果表明,在APL細胞系NB4中下調ARID1B會導致大規模地激活基因表達並降低體外分化潛能。


CD133是人臍帶血來源的CD34陰性造血幹細胞的陽性標記物

亞洲地區“頂流”文章精選 | Leukemia

DOI: 10.1038/leu.2013.326


CD133 is a positive marker for a distinct class of primitive human cord blood-derived CD34-neg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人CD34陰性(CD34-)造血幹細胞(HSC)的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人HSC不同等級成員的瞭解。先前的研究表明,與特徵明確的CD34+CD38− 嚴重聯合免疫缺陷(SCID)繁殖細胞(SRC)相比,CD34- SRC是一類獨特的原始HSC。但是,與CD34 + CD38- SRC的純化水平(1/40)相比,這類稀有的CD34- SRC在18個譜系標記陰性(Lin-)的CD34-細胞中的純化水平非常低(1/1000)。就像小鼠中的情況一樣,我們需要鑑定出有用的陽性標記物,以高度純化出稀有的人CD34- SRC。本研究使用18Lin-CD34-細胞,通過流式細胞術分析了候選陽性標記物的表達。研究人員最終確定CD133為人CB衍生的CD34- SRC的可靠陽性標記物,併成功地高度純化了原始的人CD34- HSC。有限稀釋分析表明,18Lin−CD34−CD133+ 細胞中CD34− SRC的發生率為1/142,這是這些“另類”的CD34− HSC迄今為止最高的純化水平。此外,CD133的表達清楚地區分開了18Lin−CD34−細胞和18Lin−CD34+細胞的SRC活性,表明其作為常見的細胞表面標記物在有效分離CD34 +和CD34- SRC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natu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