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國家公園與戴安·弗西

國家公園環球行 ⑩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火山國家公園與戴安·弗西

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當你意識到所有生命的價值時,你就會少關注過去,多關注未來的保護。——戴安·弗西

火山國家公園在法語裡叫作帕裡基國家公園,坐落在盧旺達西北部,有面積160平方公里的雨林。火山國家公園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龍加國家公園和烏干達的姆加辛加大猩猩國家公園接壤。這塊地方是人類的發源地,古人類研究學者認為,200多萬年前,這裡的人類僅為智人,成了全球人類的祖先,15萬-20萬年前,這裡的古人走出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現在這塊土地是山地大猩猩和金猴的家園,世界著名人類學家路易斯·萊基曾組織簡·古道爾、戴安·弗西和比魯捷·嘉蒂卡斯這個世界著名靈長目研究“三人幫”,進行了半個世紀的古人類學研究工作。這座盧旺達火山國家公園是世界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戴安·弗西的基地。這座公園也因戴安·弗西而被世界關注。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盧旺達的火山國家公園是山地大猩猩的重要棲居地。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動物學家戴安·弗西獨自來到該公園建立研究中心,與山地大猩猩朝夕相處,後被偷獵者殺害。這座公園也因戴安·弗西而被世界關注。

山脈生態 高度融合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公園中的長頸鹿

公園內海拔範圍大,植被差異很大,在海拔3500-4200米之間,植被主要是灌木林,覆蓋了約25%的公園面積。草地主要分佈在海拔4300-4500米的高山區,次生灌叢、草甸、沼澤和小湖泊也有出現,但其總面積相對較小。一些較低的山地森林受農業耕作的影響,在海拔2400-2500米之間出現了竹林,覆蓋了公園面積的30%左右。海拔2600-3600米的地方,主要在南部和西部較潮溼的山坡上,分佈著哈根尼亞紅杉森林,佔公園面積約30%,這是世界上哈根尼亞紅杉面積最大的天然森林之一。

公園裡最出名的動物是山地大猩猩。其他哺乳動物包括金猴、尼日爾頭足猴、水牛、斑鬣狗、灌羚。灌羚的種群數量估計在1760-7040只之間。據報道,公園裡也會不時出現一些大象。有記錄的178個鳥類物種,至少有13個物種和16個亞種是火山國家公園所在維龍加山脈的特有種。這座公園於1925年首次登記,包括卡里辛比、比索克和麥肯諾地區在內的一塊區域,旨在保護大猩猩不受偷獵者的侵害。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烏干達火山國家公園中的金猴

火山國家公園在盧旺達內戰期間成為戰場,公園總部在1992年遭到襲擊。研究中心被廢棄,所有的旅遊活動都被迫停止。直到1999年,該地區才被認為是安全和受控制的地區。在隨後的幾年裡,盧旺達叛軍總是死灰復燃,對火山國家公園的保護和旅遊活動構成威脅。

火山國家公園目前有兩個金猴家庭,這兩個家庭大約有80名成員。盧旺達的金猴生活在靠近火山底部的竹子植被中,而這些竹子植被經常被當地老百姓砍伐,金猴習慣了與人共處,經常接近研究人員和遊客。

戴安·弗西來到非洲

火山國家公園是美國著名動物學家戴安·弗西對大猩猩開展研究的基地。她是一位美國靈長類動物學家和保育學者,於1967年到達火山國家公園,並在卡里辛比和維斯科之間建立了卡里索克研究中心。從那時起,她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公園裡,在盧旺達的山地森林裡對山地大猩猩進行了19年的深入研究。人們普遍認為是她將大猩猩的困境報告給國際社會,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使大猩猩免於滅絕。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銀背大猩猩

弗西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她對動物的愛始於她的第一隻寵物金魚。19歲那年的夏天,她不顧繼父想讓她上商學院的願望,報名參加了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生物醫學預科課程。能到非洲看看野生動物,一直是弗西的夢想。1963年,她拿出所有的積蓄,並借了8000美元,到非洲進行了為期7周的旅行,途經肯尼亞、坦桑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在奧杜瓦伊峽谷,弗西遇到了路易斯·萊基,這個在弗西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當時萊基夫婦正在調查這個地區是否有古人類化石。萊基和弗西談了簡·古道爾在岡貝溪的工作和對類人猿長期研究的重要性。

弗西在探望萊基夫婦時扭傷了腳踝,她不得不住在烏干達小旅館裡,在這幾天裡弗西第一次遇到了野生的山地大猩猩。弗西在非洲之行結束後回到路易斯維爾的家中,她在報紙上發表了3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她非洲之行的所見所聞,特別是大猩猩。萊基建議弗西可以像簡·古道爾在坦桑尼亞對黑猩猩所做的那樣,對大猩猩進行長期研究。萊基替弗西還清了貸款,為弗西籌集研究山地大猩猩的資金,隨後弗西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來到了非洲。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火山國家公園中的銀背大猩猩

在前往剛果的途中,弗西訪問了岡貝溪研究中心,與古道爾會面,並觀察她對黑猩猩的研究,學習了研究方法。在攝影師阿蘭·魯特的陪同下,弗西開始了她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野外研究。

維龍加山區的山地大猩猩以前從來就沒有被專家研究過,只有偷獵者經常光顧這裡,大猩猩對於人類根本不信任。弗西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能夠近距離研究卡里索克大猩猩。弗西在她的研究區發現了3個不同的群體,但無法接近他們。她最終發現,模仿它們的動作,發出咕嚕聲,以及順從的行為和吃當地芹菜植物,可以讓大猩猩感到安全。後來,她將能夠適應大猩猩的生存環境並開展研究工作,歸功於她曾經做過自閉症兒童職業治療師的工作經驗。

弗西到達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時候,正值當地動亂。1967年7月9日,叛亂的士兵抵達弗西營地,弗西在魯曼加博被關押了兩週的時間,後來她用錢財賄賂看守才逃了出來。烏干達當局建議她不要返回剛果,弗西在內羅畢與萊基會面後,重新開始在盧旺達一側的維龍加地區開展研究工作。

獨居山林 潛心研究

1967年9月24日,弗西在盧旺達一側的維龍加山脈建立了卡里索克研究中心。這是一個偏遠的熱帶雨林營地,海拔為3000米,劃定的研究區面積為25平方公里。這裡山高林密,遠離村莊,缺乏必要的生活補給,許多研究學生在無法應付卡里索克周圍寒冷、黑暗和極度泥濘的環境後離開。那裡的小徑長滿了雜草和荊棘,通常需要用彎刀砍伐,才能劈開一條路。而弗西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做了10多年的研究工作。弗西常常一個人呆在山上做研究,她被當地人稱為尼尼馬查貝里,意為“獨自居住在山上的女人”。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弗西的營地

在這個過程中,弗西的研究受到偷獵者的干擾,她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放在反偷獵工作中。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保護工作,都要考慮如何將保護與當地老百姓的生活結合起來,讓當地老百姓參與保護工作也是一種流行的理論和做法。

弗西強烈反對與野生動物相關的旅遊活動,因為大猩猩很容易感染人類的疾病,如流感,它們對此沒有免疫力。弗西還批評了一些由國際保護組織支付費用的旅遊項目,因為這些項目干擾了她的研究和山地大猩猩棲息地的和平。這也是因為,大猩猩與別的動物並不一樣,在大猩猩家庭裡,一個成員受到威脅,大猩猩的首領(銀背大猩猩)就會拼命保護自己的家族,這樣它們通常就會受到嚴重傷害。而很多項目是要捕捉大猩猩,與動物園換資金,這樣勢必與銀背大猩猩發生衝突,使之受到傷害。

大猩猩的守護女神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弗西和大猩猩在一起

儘管弗西一直在一定的範圍內巡邏,抵抗偷獵活動,但由於其巡邏範圍有限,偷獵者並沒有將弗西和巡邏隊當作死敵。但到1978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弗西第四組研究對象中的銀背大猩猩,曾經是弗西最喜歡的大猩猩之一,以弗西的叔叔貝迪命名,大猩猩在試圖拯救它的兒子“科威利”的時候心臟中槍死亡。

此前,1977年的一天,弗西最喜歡的大猩猩“迪克特”被偷獵者殺死了。“迪克特”是第四研究小組家庭的哨兵,它為保護自己的家庭,對抗6名偷獵者和他們的狗。“迪克特”在兇猛的自衛行動中身中五矛,還設法殺死了偷獵者的一隻狗,這樣的自衛行動使得其家庭的其他13名成員得以逃脫。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弗西觀察大猩猩

偷獵者出售大猩猩的手作為美食,或做菸灰缸,價格是20美元。在研究助理發現大猩猩“數字”被肢解的屍體後,弗西的小組抓獲了其中一名兇手。他透露了5名同夥的名字,其中3人後來被監禁。她研究得最多的一些大猩猩的死亡,使得弗西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防止偷獵上,弗西隨後以大猩猩“數字”的名字創建了數字基金,後來叫做戴安·弗西大猩猩基金國際,為反偷獵巡邏籌集資金。

1979年的4個月裡,由4名非洲工作人員組成的弗西巡邏隊摧毀了該研究區附近987個偷獵者的陷阱。在同一時期,由24名工作人員組成的盧旺達國家公園的官方警衛沒有剷除任何偷獵者的陷阱。在公園東部,因為沒有弗西的小組巡邏,那裡的管理人員與偷獵者已經消滅了公園裡所有的大象,獲取象牙,並殺死了10多隻大猩猩。弗西幫助逮捕了幾名偷獵者,其中一些人被判了長期徒刑。

紀念傳奇女科學家

1985年12月27日凌晨,弗西被發現在她位於盧旺達維龍加山脈營地邊緣的小屋臥室裡被砍死。弗西去世後被埋在卡里索克——她為去世的大猩猩朋友建造的一個墓地旁邊。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弗西的研究工作涉及雌性如何從一個群體轉移到另一個群體、大猩猩的發聲、群體之間的等級和社會關係、傳說中的殺嬰情況、大猩猩的飲食以及大猩猩如何循環利用營養等。1980年,弗西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被公認為世界研究山地大猩猩的生理和行為方面的權威,將大猩猩定義為“有尊嚴、高度社會性、溫和的巨人,個性鮮明,家庭關係密切”。

1994年,盧旺達發生了種族屠殺事件,在種族滅絕和隨後的不安全時期,弗西的營地被徹底洗劫和摧毀。如今她的小屋只剩下了殘片。內戰期間,維龍加山脈周圍的國家公園(包括火山國家公園)到處都是難民,非法伐木破壞了大片地區的生態環境和大猩猩的棲息地,大猩猩的生存也遭遇了滅頂之災。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弗西基金會

1987年,弗西的第一部傳記《霧中的女人:戴安·弗西和非洲山地大猩猩的故事》出版。2005年,《無人更愛大猩猩》由《國家地理》雜誌在美國出版。在路易斯維爾的肯塔基歌劇幻境節目中有一部關於弗西的歌劇,名為《尼拉瑪查貝里》,於2006年5月23日首演。

環球電影公司於1985年從弗西和華納兄弟手中買下了《大猩猩》的電影版權。故事的一部分被改編成電影《霧中大猩猩》。2017年12月,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了一個3小時的系列節目《黛安·弗西:迷霧中的秘密》,講述了弗西的生活、工作、遇害和遺產。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戴安·弗西

国家公园环球行 | 火山国家公园与戴安·弗西

歷經億萬年的滄桑變遷,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上,遺留下許多震撼心靈的自然奇觀。世界各國政府將這些充滿野性與生機的自然奇觀特別保護起來,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國家公園。中國綠色時報從2月3日起,陸續推出《國家公園環球行》大型系列傳播行動,邀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朱永傑先生與你同行,一起走進世界著名國家公園,探究全球自然保護經典的前世今生,領略大千世界自然萬象的神奇之美。

國家公園環球行

(1)月亮之山魯文佐裡

國家公園典範克魯格

自然雕刻師的傑作錫安

天然圓頂劇場布萊斯峽谷

海灣詩畫阿卡迪亞

(6)歐亞交點壯麗索契

(7)古堡雄兵斯托爾比

郊野公園範本瑞士撒克遜

(9)希臘萬神殿奧林匹斯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