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親生養大的孩子竟然認了手機當父母?

在關愛孩子這件事情上,沒有幾個國家的父母敢稱自己比得過中國的父母。從孕期的各種注意事項,到產後的悉心照料,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現什麼差漏。為了能給孩子提供更優越的生活條件,很多年輕的父母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奔波於賺錢養家,只能把孩子送給自己的父母來帶。然而,這些父母們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陪伴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由於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漸漸形成自卑、敏感、隱忍的性格特質,長大後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情感關係,更難以信任他人。曾經有位初中生因為父親把手機扔下樓,跟著手機一起跳下了樓,在他眼裡,手機才是親人,父母從來沒關心過自己,自己是死是活無人在意。這樣的慘劇生活中比比皆是。缺乏關愛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始終會伴隨著他。心理學研究表明,0-3歲嬰幼兒期是建立親子關係和安全感最關鍵的時期,這個階段孩子所獲得的情緒情感體驗,會像血肉一樣深刻影響到成年後的心理狀態、人格和行為模式。因此,父母們不僅要關注到孩子的生活所需,更不能忽視對孩子精神情感上的關愛。那麼,如何在孩子0-3歲這個階段,與他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父母們就需要了解孩子在這個階段不同的心理特徵,對症下藥。

第一階段:0-1.5歲——安全依戀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的心理需求是解決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也是建立親子關係和安全感的關鍵時期。此時,母親的角色對於孩子來說格外重要,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用口腔來感受外部世界,母親是他與世界連接的窗口,可以這麼說,這個時期的母親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如果這個時期,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及時反饋,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不值得信任的。

因此,在陪伴這個階段的孩子時,爸爸媽媽們要:

1. 時刻關注孩子的需求,給予及時反饋,不做延遲滿足。當孩子餓得哇哇大哭時,媽媽要立馬去餵奶,不要非等到規定的時間點才去。

2. 保持關愛的前後一致。信任是在連續一致的行為上逐漸產生的,如果父母一會兒對孩子呵護有加,一會兒又冷漠拒絕,孩子是不會對自己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

3.

保持自身穩定的情緒。這個階段給孩子提供一種溫馨舒適的家庭氛圍十分重要,如果父母吵架或者媽媽的情緒不好,發洩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對外部世界產生恐懼感,因此,就算有不開心的事情,爸爸媽媽們也要剋制住,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來。

4. 多與孩子肢體接觸。平時多抱抱孩子、親親他、溫柔的觸碰他,用肢體語言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這些親暱的動作都會幫助孩子建立起對世界的安全感。

第二階段:1.5-3歲——分離獨立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發展,逐漸認知到自己和世界是分離的,因此會產生積極的探索欲。他會開始體會到自己原來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肢體來和外界互動,可以通過語言來解決問題。此時的孩子擁有強烈的好奇心,隨時關注著身邊的一切事物,碰到什麼都想去咬一咬、抓一抓。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自信、樂觀、堅強等都會在這個階段奠定基礎。

因此,在陪伴這個階段的孩子時,爸爸媽媽們要:

1. 適度放手,保持關注。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喜歡到處爬一爬,摸一摸去探索周圍的一切事物。爸爸媽媽們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不用過度擔心孩子哪裡被磕到哪裡碰到。

2. 建立一定規則意識。孩子自我意識快速發展時期,會體驗控制的感覺,開始反抗父母的意志,這個時候,父母要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不過度壓抑也不放任自流。比如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可以教育他,但要不打罵他。

3. 培養基本的生活技能。這個時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自己吃飯、刷牙、入廁的能力,告訴他一些簡單的常識,比如熱水會燙手,刀會割傷皮膚等。幫助寶寶建立基本的自理能力。

4. 多跟孩子語言交流。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會搶奪物品,會犯很多錯誤,此時需要父母多跟孩子進行語言交流,正確教育他,瞭解他的想法,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擁有懂他,愛他的父母。

0-3歲的時光很短暫,卻奠定了孩子一生中心理、人格和關係建立的基礎。很多人以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什麼記憶,對他是好是壞都不重要,然而心理學研究顯示,三歲前孩子的記憶與情緒緊密關聯,孩子在這段時間裡獲得的感受,會潛伏在他的潛意識裡,影響到他的一生,尤其不好的情緒體驗會,會讓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產生自卑的心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工作再忙,也要記得陪陪孩子,他最需要你的時光也就這短短几年。與其給孩子堆積更多的物質,不如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全心的關愛比什麼都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