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傳,齊孟嘗君

書接上回“馮驩免除薛邑百姓的債券,為孟嘗君贏得好的聲譽。過了不久,齊王受到秦國和楚國的迷惑,怕孟嘗君的聲望高於他,並且獨攬齊國大權,於是罷免了孟嘗君。眾門客見到孟嘗君被罷免,都離開了。馮騅說:“借給我一輛車,讓我前往秦國,我一定會讓您在國內受到重視,而且封邑得以擴大,可以嗎?孟嘗君於是準備車子和禮物,派馮騅去秦國。馮驥就西行遊說秦昭王道:“天下的遊說之士駕車西行來到秦國的,沒有人不想使秦國強大,而使齊國衰弱;駕車東行前往齊國的,沒有人不想使齊國強大而使秦國衰弱。這是兩個不分上下的國家,就形勢看來,是不可能並立稱雄的,稱雄的就可以統一天下了。

中國古代名人傳,齊孟嘗君

秦昭王起身長跪問他說:“怎麼做才能使秦國立於不敗之地呢?馮驥說:“大王也知道齊國罷免孟嘗君的事情了吧?秦昭王說:“聽說了。”馮驥說:“使齊國受到天下重視的人是孟嘗君。現在齊王因為讒言就罷免了他,他心裡有怨恨,一定會背棄齊國;如果他背棄齊國來到秦國,那麼他一定會把齊國的實情、人際關係的內幕全部告訴秦國,齊國的土地就可以得到了,何止是稱雄啊!您趕快派人裝載著禮物暗地裡迎接孟嘗君,不可以錯過時機。如果齊王醒悟了,再次重用孟嘗君,那麼勝敗屬於誰就不能預料了。秦昭王非常高興,於是派出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來迎接孟嘗君。

中國古代名人傳,齊孟嘗君

馮驥辭別秦昭王先走了,到了齊國,遊說齊湣王道:“天下的遊說之士駕車東行來到齊國的,沒有人不想使齊國強大,而使秦國衰弱;駕車西行前往秦國的,沒有人不想秦國強大,而齊國衰弱。秦國和齊國是不分上下的國家,如果秦國變強了那麼齊國就變弱了,這種形勢註定兩國不能並立稱雄。現在我私下裡聽說秦國派使者用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來迎接孟嘗君。孟嘗君不西行就算了,如果西行擔任秦國的丞相,那麼天下就會歸於秦國,秦國稱雄,而齊國居其下,這樣一來,臨淄和即墨就危險了。

中國古代名人傳,齊孟嘗君

大王為什麼不搶在秦國使者到來之前,重新起用孟嘗君,並且擴充他的封地,向他表示歉意呢?這樣孟嘗君一定會高興地接受。秦國雖然是一個強國,怎麼會聘請別國的人做丞相併來迎接他呢!挫敗秦國的陰謀,從而斷絕它稱霸的策略。齊湣王說:“很好。”於是派人到邊境等候秦國的使者。秦國使者的馬車剛進入齊國境內,使者就快馬回報,齊湣王召見孟嘗君,並恢復了他的相國之位,把他原來封邑還給他,還增加一千戶。秦國的使者聽說孟嘗君再次擔任齊國的丞相,就駕車回去了。

中國古代名人傳,齊孟嘗君

孟嘗君恢復相位後說,那些離開我的門客看他們還有臉再來見我嗎,如果有再來見我的,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唾沫,狠狠地羞辱他。馮驥挽著韁繩下車跪拜,孟嘗君下車扶起他,說:“先生在替門客道歉嗎?馮驥說:“不是替門客道歉,是為您說錯的話。萬物都有各自的結果,事情有固定的規律,您明白了嗎?孟嘗君說:“在下不知道先生在說什麼。馮驥說:“活著的東西一定有死亡的時候,這就是萬物各自的結果。富貴的人有很多門客,貧賤的人很少有朋友,這就是事情固有的規律。您難道沒見過那些趕集的人嗎?

中國古代名人傳,齊孟嘗君

​天一亮,側身奪門衝進市場;傍晚以後,經過市場的人甩著胳膊離開,都不回頭看一眼。他們不是喜歡早晨而討厭傍晚,而是所期待的物品已經不在那裡了。現在您失去相位,賓客都離去了,不值得因此埋怨士人並白白地斷絕賓客的門路。希望您像以前一樣對待他們。孟嘗君拜了兩拜說:“我恭敬地聽從教誨。聽到先生的話,怎麼敢不接受教導呢。

點評。縱觀歷代遊說之士,沒有一個不是從人性自利這個角度去遊說的,基本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遊說。馮驩遊說秦昭王用了四個方法,懸疑,提問。利弊。解決方案。業務員如果都能站在客戶的角度並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那麼他的業績會差的嗎。馮驩是瞭解人性的,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各人有各人的命,萬物有萬物的歸處。凡事看淡,不和小人計較。也就沒有了那麼多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