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孩,該不該主動?

“為什麼現在的男生都不主動追女孩了?”


“因為他們在等。”


讀者@大年告訴我,身邊曾有一個關係特別好的女生。


他喜歡她,她也喜歡他,但卻彼此心照不宣。


女孩忍不住問他:你怎麼從來不說喜歡我?


他回:我想等自己再好一點,再追你。


後來,他們再也沒有聯繫,直到有天女孩主動聯繫了他:


“我要結婚了。”


@大年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失去女孩了。


好女孩,該不該主動?


還未綻放過的感情,就這樣變得枯萎。


我看了不禁有些遺憾,忍不住想:


告白的最好時機,到底是什麼時候?


後來想通了: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


不管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


前提是,你得選擇開始。


好女孩,該不該主動?


其實你在等待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很多“完美”的時機。


《請回答1988》裡最遺憾的一對,就是狗煥和德善。


明明有過很多交集和機會,狗煥卻從未對德善說出一句“我喜歡你”。


直到最後駕車去找德善的路上,遇到了紅燈:


“如果今天,我沒有被那該死的紅綠燈攔住,


我有可能就會命運般站在她的面前。


我的初戀一直都是被那該死的時機絆住了腳。”


也許如果當時是綠燈,就會先站在德善面前;


可卻忘了,在那些他曾認為並不完美的時機下,


阿澤已經先快一步地走了德善的心裡。


一切錯過,都有跡可循。


“沒有特定閾值和期限的優秀,沒人會永遠等你。”


搞怪的不是紅綠燈,不是時機,而是數不清的猶豫。


好女孩,該不該主動?


就好像小時候喜歡的玩具車,等你長大後有錢了;


那款車早已經停產,再也買不到了。


你折騰了好久,一路坎坷地,好不容易爬上了高階舞臺。


回頭一看卻發現,那個成為你動力的人早就已經不見。


“上過舞臺的人都知道,燈太亮,看不見臺下。”


如果當時是選擇牽起對方的手,一起向前,


結果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前不久我店裡的一位熟客老於,和我說因為疫情,


今年他與太太就在家慶祝紀念日了。


他們二位相識於高中,至今已經認識了17年。


上學的時候兩個人都平平無奇,成績中等,長相中等,


可就是一眼瞧見了對方。


好女孩,該不該主動?


老於說自己這輩子做過絕對正確的事情不多,


高考之後就對太太表白心意,便是其中之一。


他說當時的自己口袋空空,對未來也不確定,


能做的只有抓住眼前的她。


我們出於延遲心理和自我保護,總是產生認知失調:


“啊我配不上他,再等等吧……再等等。”


這就好像是你花了一個學期,認真學習,期末考總有人比你分數更高;


等你一心努力地變得更優秀,卻又發現竟然有人比你更適合她。


時機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最終除了遺憾,什麼都沒能剩下。


好女孩,該不該主動?


在心理上,有一個富蘭克林效應。


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安家》房似錦有自己的心酸:


“我一分存款沒有,家裡還有那麼多坑,愛情上哪有什麼選擇權!”


以她的狀況,看起來似乎確實不會有什麼機會選擇,


甚至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人來幫助她;


但好在她從未錯過時機:


無論是上學時候旁聽,還是遇見徐姑姑後主動表白心意。


很多話就要在當下說,錯過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說出口了。


醫學上有一個詞:黃金時間。


傷病發生後,4分鐘之內及時進行心臟復甦,一般都能救活;


超過8分鐘,成功率驟降至5%;


超過16分鐘,就基本都是徒勞。


等到人沒了之後再去懷念,是沒用的。


能做的就是還在眼前的時候,就好好珍惜。


好女孩,該不該主動?


劉雯在《奇遇人生》中感慨過:最重要的不是地點,也與風景無關,


而是此時此刻跟誰在一起。


能讓一個人真正著迷的,從來不是金錢和外貌,


是擔當、細節、專一,更是偏愛。


今天的“在看”,給自己一點勇氣和提醒:


“人生不像做飯,不能等萬事俱備了才下鍋。”


若喜歡一個人,在回憶變成遺憾之前,現在就去對他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