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灌輸給你孩子一句話,你會說哪句?

倔犟向前


我會對我的孩子說:“你可以去試試,媽媽相信你可以的!”

我有兩個孩子,大寶現在已經6歲多了,小寶快五歲。從他們有自主意識的時候,也就是從兩歲左右開始,他們就總是喜歡去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這些事情中很多都是我們大人會反對的事情,比如喜歡拿著筆在本子上亂畫亂塗;喜歡把一本書撕爛;喜歡把衛生紙抽出來玩耍等等。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也開始嘗試著做一些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

每當他們看著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很好奇,也想自己去嘗試做一下。

三歲的時候

我在洗衣服,大寶會對我說:“媽媽,我也想洗衣服,但是我不會”其實,我知道他是想來玩水。但是還是會同意他的要求,然後對他說:“你可以來試試洗自己的小襪子,媽媽相信你會洗乾淨的”,然後他就會很開心的在盆子裡洗起了自己的小襪子,就這樣,慢慢的,他真的就學會洗自己的襪子了,到現在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洗自己的襪子,而且也洗的很乾淨。

四歲多的時候

我的大寶看著我洗碗很好玩,因為可以玩水,有一天,他就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也想洗碗,但是我不會洗”,聽到孩子這樣一說,我很高興的對他說:“你可以來試試,媽媽相信你可以的”,於是,大寶又很開心的來嘗試洗碗了,就這樣,慢慢的他從一點都不會洗碗到現在洗鍋刷碗全部搞定,有時候比他爸爸還收拾的好。

五歲的時候

大寶開始學習英語,由於男生語言發育要稍微晚一些,而且他自己說一些英語單詞總是咬字不清,所以他一聽到英語老師說英語自己就恐懼,也不願意去學習。於是,我還是對他說:“大寶,你試著大聲把英語讀出來,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之後,他開始嘗試著去讀,雖然中間也遇到很多困難,但是,現在他已經可以講完一個小小的英語故事了。

六歲的時候

孩子學習打羽毛球,由於手臂力量不足以及手的靈活性不強,這就導致孩子總是沒法發球,當然也不能很好的與人打羽毛球,於是孩子就很沮喪的對我說:“媽媽,我很想打羽毛球,但是我就是打不好,怎麼辦?”,我依然對孩子說:“大寶,你再多去嘗試一下,媽媽相信你一定會學好的”,就這樣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我無數次的鼓勵,孩子到現在可以很好的打羽毛球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以上類似事件還有很多,每次孩子想要嘗試著做一件新事情時,或者是在做事的時候遇到困難時,我都會用這句話:“你可以去試試,媽媽相信你可以的”來鼓勵孩子,然而每次孩子聽到這句話後都非常有動力,最終也學會了很多本領。

我會一直用這句話來鼓勵我的孩子。對孩子來說,媽媽的信任就是他前進的最大動力。我相信,我的孩子會在我的信任下越做越好。而我也認為,我的孩子就是我心目中最棒的!


二胎寶媽談育兒


從小灌輸孩子的一句話:

你厲害。你聰明。

沒事下次就做好了

媽媽爸爸愛你,姥姥姥爺愛你 爺爺奶奶愛你

孩子‘我數學85分

我答:好。

孩子:不是優秀’。

我答:多少分優秀。

孩子:90分

我答:四捨五入就是90分。 我承認你優秀

我:別做作業了

孩子:老師讓做

我:我給老師說去,不做作業,我簽字

知識就是知道。 文化是靈魂。精神。思想

學校應該。 讓學生背唐詩宋詞。 寫毛筆字。 設立戲劇。 京劇,地方戲劇

學相聲慣口 培養說話能力 幽默風趣

(我與我孩子的問答,是她小時候,真實情況沒有誇張)

她現在發展的很好,在學校的時候是中上等生


卓蘭小姐


爸爸媽媽愛你,但比父母更可靠的是你自己,而讀書是你最大的幫手。

以上。

這句話我想表達三個觀點:

第一,多讀書,一輩子都要保持學習的狀態。想在你喜歡的行業發展得好,就得讀書。

農民和袁隆平,誰更會種田?

一般來說,沒有人比農民更懂得種田,但能通過農業賺錢的、或者發展農業行業的,是讀過書、有系統知識體系的人。

網紅賺錢對嗎?

但賣貨賣得最好的網紅李佳琦,是211大學畢業。

而且,讀書的路上,你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共同精神追求的愛人。

第二,爸爸媽媽愛你,我們會幫你分析問題、找出最佳方案,做你最堅強的後盾,而不是責怪你。

希望培養出的你擁有陽光的心態、冷靜的思維、被愛充盈的內心。有勇氣面對生活的一切責難,也有能力自己發光溫暖你的整個人生,最好也能溫暖別人,走到哪裡都是一個小太陽。

第三,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負責,爸爸媽媽這個後盾只是保底。

爸爸媽媽不會干涉你的人生、你的選擇,所以你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強大的甄別能力,做自己最強大的靠山。

總之,希望你的人生是堅韌的、充盈的、幸福的、有價值的。





山野摩姑


我很想灌輸,但是,我的娃他媽還沒出現。所以也沒那個。

不過,我是一定會秉著公平公正公道教會他正確的三觀,愛的行為一定理智,溺愛切記也是等於誤人子弟。

要為孩子的以後負責,這個責任是在要加入工作前的成長引導一定要正確!

真正的愛是為了讓他以後不會有壞毛病,因為成年人的環境本來就要面對很多很多。成長時真的非常關鍵,差不多可以說,方式決定款式。



陳小隻0326


大家好,我是麻城湯姐。從小給孩子灌輸的一句話,你會說哪句。這個問題,我只想說自己的事自己做。



麻城湯姐


雞養半斤,人養8歲(18歲)~哈哈😄獨立:尋尋吃吃。

天上不會掉餡餅。河裡浮來的也要早點的能撿得到。~哈哈😄勤奮,勤勞!→鋤禾日當午:節儉。/可不要電視,手機,遊戲,追星…~哈哈😄那就遊戲人生了!/大家認為呢?好習慣,(好家風)把孩子培養成人!比什麼都重要!(優先!)成才先成人嘛!~哈哈😄


手機用戶6865231843


我會告訴孩子:尊重他人

原因一:

正如有一位答主說的,這句話與其說是給孩子的,不如說是給我們父母自己的。我們家帶孩子的除了我,只有寶媽和爺爺,寶媽和爺爺都有些以自我為中心,雖然我一直在努力試圖改善,但我也不奢望能有多大收效,只能通過從小給孩子豎立這樣的概念,抵消成長環境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自己也是這麼做的,包括

對孩子的態度也是尊重是第一位的,我不會以愛的名義不尊重孩子。

養育孩子只是我的義務,我並不覺得因此我就得有什麼特權,就是跟孩子說話,我也會蹲下甚至趴下,讓自己的視線跟孩子齊平,不想給孩子一點高高在上的感覺。為此我還做了很多,這裡就不展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交流)

作為父親能做到尊重孩子,我相信他們將來也能學習尊重任何人。

原因二:

只有我尊重孩子了,孩子才會尊重我,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孩子成長路上的負面障礙。

如果我不夠尊重孩子,孩子就會把我放在他的對立面,會懷疑很多事物並沒有心理上的依託。我得通過尊重,讓孩子有心理上的依託。

原因三:

很多答主會告訴孩子要珍愛生命,這個是必須的,但這太基礎了,不珍惜生命的畢竟是少數,而且孩子如果能尊重他人了,不可能不珍愛生命。

如果連自己都不會尊重,那就談不上尊重他人,只能算妥協。

所以如果只選一句話,必須是“尊重他人”。

原因四:

可以由“尊重”引申出很多正確的三觀,所以如果只說一句話,我肯定會說是“尊重他人”。

孩子要想自信,就必須被身邊的人尊重,不然很容易變成自負。尊重不是要來的,是自己先要尊重別人。然後才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別人的認可,然後才是為先要能為別人創造價值,自己才能獲取價值

而且好學、努力、堅持、獨立、堅韌、感恩......等等優質的品質都可以建立在尊重和自信之上。

所以如果一定要說而且只能說一句話,那就是:尊重他人。

最後說明一下,我不會把“孝順”列入我對孩子的期望。

一來只要教育沒有大的缺失,孝順是水到渠成的。

二來孝順是美德,但被當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提出來時,就變質了。

中國最經典的24孝故事,都說的是孩子自願,而不是父母要求的,試想一下,如果24孝故事變成父母要求孩子那麼去做,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

也正是因為父母把孝順當成了要求和期望,才有那麼多孩子對這個品質產生了質疑和牴觸,原因就在孝順是不能被父母要求的。

END



中和老爸


許多家長會對孩子說:不吃肉長不大,沒營養。

而這是錯誤的因襲的說法,並不是事實。很多孩子靈性高貴,天生不喜歡動物被殺,不愛吃肉,這是他們善良本性使然。大人應該尊重、理解、支持。

否則,孩子的心靈和身體將被傷害,良知被壓抑扭曲,而大人們卻不自知。


素食光資訊


一句 不要撒謊,要誠實

二句 你是個好孩子

三句 要有禮貌,說話時要看著人的眼睛,不要低頭。





沙塵暴有話說


希望你勇敢,堅強,不懼怕困難,愈挫愈勇;希望你愛人,也被別人愛著;希望你放開心胸看世界,保持敏捷的頭腦與身體,學會忘記,學會淡然,接受生活給你的,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