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專升本教育理論章節練習資料4


教育學分章節練習題


第三章《教育與社會發展》測試題

一、選擇題

1、教育的三個面向是( )。

A、面向學生 (B)、面向未來 (C). 面向現代化 D、面向21世紀 E、面向世界

2、教育功能從教育作用的對象上劃分為( )。

A、篩選功能與協調功能 (B)、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

C、基本功能與派生功能D、正功能與負功能

3. 決定教育事業發展規模和速度的是( )。

A. 科學技術B. 政治經濟制度C. 文化 (D). 生產力

4. 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是()。

(A). 教育 B. 文化 C. 科學技術 D. 政治經濟制度

5. 決定教育領導權的是( )。

A. 生產力B. 科學技術 (C).社會經濟政治制度 D. 文化

6. 杜威所講的對文化的簡化、淨化、平衡作用,就是教育對文化( )。

(A).傳遞功能 B.傳播功能 C. 交流功能 D. 選擇功能

7. 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傳統和特點說明了教育( )。

A. 生產性B. 階級性 (C). 民族性 D. 歷史繼承性

二、填空題

1、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西奧多·W·舒爾茨為代表的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人力資本理論。

2、在政治影響著教育的同時,教育也反作用於政治,並對政治具有輿論作用。

3、教育的發展水平、規模速度、結構,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所決定的。

三、名詞解釋

1、教育社會制約性(是指教育是社會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速度,均要受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政治制度與科學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與制約。)

2、文化(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的一切,包括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全部內容。中義的文化:專指與經濟、政治有別的全部精神生產的成果。包括語言、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和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狹義的文化:專指文學藝術。)

3、教育的社會變遷功能(是指教育通過開發人的潛能、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社會化,引導人的社會實踐,不僅使人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而且能夠推動社會的改革與發展。)

4、教育的社會流動功能(是指社會成員通過教育的培養、篩選和提高,能夠在不同的社會

區域、社會層次、職業崗位、科層組織之間轉換、調整和變動,以充分發揮其個性特長,展現起才能,實現其人生報復。)

四、簡答題

1、簡述生產力對教育制約作用。

答: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制約著教育培養人的規模與速度;2.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教育結構;3.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與發展。

2、怎樣理解教育的經濟功能。

答:1.是勞動力和各種人員再生產的重要手段2.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3.可以直接生產科學技術4.具有經濟效益

3、怎樣理解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1.通過培養人才直接為政治服務2.通過傳播一定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促進青年一代政治社會化3.現代教育可為政治製造輿論

4、簡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1.現代教育對文化的傳遞、保存2.現代教育對文化的傳播、交流3.教育對社會文化的創造、更新

5、簡述教育相對獨立性。

答:1.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作為社會一個子系統的教育,它對社會的能動作用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性,它的發展也有其連續性和繼承性。

2.主要體現為:(1)教育具有自身的社會職責,是培育人的活動(2)教育具有繼承性(3)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

五、論述題:

為什麼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的戰略地位?怎樣落實這一戰略地位?

答:教育優先發展有兩個內涵:其一是社會用於發展教育的投資要適當超越於現有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狀態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發展要先於或優於社會上其它行業和部門而優先發展。因此教育優先發展又可稱教育超前發展或教育先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科教興國戰略,就必須要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1)教育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性因素。當今世界範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國家實力,才能真正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國家。

(2)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先導性,是指教育的發展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引領作用。我國正處於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之中,同時又面對知識社會時代的來臨。我國的工業化不宜走也不應當走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應該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科技含量,調整產業結構,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集約型增長,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在於大力發展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掌握核心技術,讓教育引領經濟發展。它要我們必須從昔日先經濟,後教育的發展思路,轉變為先教育,後經濟。所謂全局性,是指教育的發展關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響。教育功能對社會的發展來說無處不在,除了經濟功能,還有政治功能、生態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流動功能。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是關係到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我們應當全面發揮教育的功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3)教育的發展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當前仍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大師級的人才還很少,制約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

(4)所以,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通過教育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提

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培養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要落實這一戰略地位,必須做到:第一,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對教育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的認識。第二,把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作為發展先進生產力的第一要務,第三,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發展。第四,進一步動員社會資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資體制。第五,建立和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第六,加快構建終生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第一題答案

1、BCE2、B3、D4、 A5、C6、D 7、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