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既想當作家,又想研究古典詩詞文學,但礙於術業只能專攻選擇其一登峰造極,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

葉鏘鏘


所謂技多不壓身,只要夠努力夠刻苦!你就成功了一半,魯迅說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縱觀歷史長流,全才的人數不勝數,蘇軾是一位偉大詩人,但他也是美食家,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他還是書法家,其書法堪稱一絕!而他也是畫家!再看貝多芬他是一個全才,他在書法,繪畫,哲學,音樂,雕刻上也精通!所以只要你認真,都能夠達到巔峰!


執筆畫萬物


第一,放棄登峰造極的想法

馬雲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他的意思是我們的夢想能夠實現的幾率只有萬分之一。太過不切實際的夢想,並不會照亮我們的人生,只會給我們增加痛苦。所以,我們不妨把目標定得低一些、實際一些,放棄在某個領域登峰造極的想法,定一個我們稍稍努力就能夠實現的小目標,實現之後,再逐漸定大一些的目標

比如先不要急著想成為作家,而是先讓自己寫一篇語言通順的文章,接著再想辦法讓自己的文章有更多的人看,然後再想辦法讓自己的文章賺到錢……到最後你會發現你就算沒能成為作家,也成為了很厲害的人

當然,如果你以後真的成了作家,我只會承認我上面說的都是激將法。

第二,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想象力更豐富的話,就試著成為作家;耐性更好的話,就去研究古典詩詞文學

我一直認為,寫文章特別是寫小說,需要極其豐富的想象力。你想想,一個人要寫一個故事,故事裡有很多很多的人物,這些人物要說很多話,做很多事,這都需要一個人在屋子裡,不斷的想,不停的寫。這個人或許有些人生閱歷,但那些閱歷可遠遠支撐不起一篇小說,他要加點兒道聽途說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根據人物展開豐富的想象,最後還要讓人信服,覺得這些人和事就應該是他寫出來的樣子,這有多麼的不容易啊?

如果你的耐性更好一些,顯然做古典詩詞文學研究是更好的選擇。我國傳統文化雖然是源遠流長,但是其中的那些精華,早就被古往今來的大師們研究透了。你要想推陳出新,就要把大師們的東西都通通讀一遍甚至多遍,才有可能靈光一現,挖掘出新的東西。

第三,如果你有大把時間,不妨把這兩樣都試試

我在上面說了,選擇成為作家還是研究者,要看你的想象力和耐性哪一個更強。但是,人最難了解的就是自己,如果不兩個都試試,你怎麼會知道自己更適合做什麼?

就這樣。


磊落故人


當作家和研究古詩詞其實並不衝突和矛盾,都屬於文學類的,古詩詞研究好了對寫作也大有幫助,當作家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博學多識,深入生活,把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筆描寫出來,且要縝密,獨特,讓看的人喜歡。研究古典詩詞也需耐心,靜心,潛心去領略古人的處境,心理,風格等等。把古典詩詞研究好了也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我希望你利用時間同時進步,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


老河口阿牛


“登峰造極”這境界,你的勇氣非常人啊!

當作家跟研究古典詩詞文學,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對立關係啊。如果從職業選擇來看,在當下,我建議你選擇研究古典文學作為職業,最好能進高校成為古典文學專業的教授,生活有所保障。文學創作可以作為愛好,沒必要說就徹底放棄。事實上,有不少學者同時也是非常優秀的作家,比如民國時期的朱自清、錢鍾書,當代如余光中、李敖等等。

至於要樹立“登峰造極”的目標,這本來是好事,高標準要求自己,即便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是好的。但不要過於執念,否則就失去其中的樂趣了。

最後,說一句。只有小孩子才做單選題,成年人可以說:我全都要!


作家陽春


想當作家和鑽研古典詩文是不矛盾的,而且有益。民國作家郁達夫的小說,散文,經常用到古詩,使作品語言精練而有文彩。如果不熟悉古詩文,寫出的都是日常口頭語,甚至愛用網絡語言,作品大都人不會去欣賞。


江上俠chenxiliang


涉一技,終一世


儒風堂主人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只要是確信自己能登峰造極的門類,那是必須一試的。登峰者廣而有之,造極者一人而已,但能天下第一,叫我何樂不為?茅盾造極了嗎?沒有,還有沈從文;沈從文造極了嗎?沒有,還有莫言;莫言造極了嗎?沒有,還有你。能窺門徑,已經不易,若想造極,難於登天。

前幾天討論了一條“夢裡千條路,早起磨豆腐”的民諺,與這個問題頗有相似處。關鍵不在於你怎麼想而在於你怎麼做。先讓筆動起來,無論你做什麼選擇,古典文學是基礎課,寫不了詩如何寫出好小說?寫不了小說如何能做詩?這是一回事,不是兩回事。文備眾體,可以兼用。你見過哪個體操運動員只做單項的,不圖全能冠軍,必定樣樣都會。你見過哪個跳水運動員只跳三米板或只跳十米臺的?雖然只有一項突出,必定每項不空過。

詩文詩文,詩即是文,文即是詩,一竅通百竅通,一竅不通百竅空。你如果傳統文化基礎紮實,可以主要寫詩。如果基礎不是很紮實,寫小說吧,只要有毅力,一篇不精彩二篇多半會精彩。


深圳鄭海洲


是那塊材料,兩者都能達到很高的成就,這並不矛盾,古代詩詞本身就是寫作的一部分,即使你把“寫作”狹義化為僅指寫小說,也與古詩詞有很多關聯之處。

不是那塊材料,建議不要用登峰造極這種虛的未來“成就”來做現在這“艱難”的抉擇。我真不想諷刺誰,但這種問題本身就透露出提問者並未研究過“寫作”和“古詩詞”。提出此種問題,也表明提問者好高騖遠,並不是甘於寂寞做學問的人,所以,我妄言一下,二選一後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能小有成績都謝天謝地了!


莫苦求不得


登峰造極沒有幾人,但很多博學之人都有專長,易中天並非歷史專業,對三國非常熟悉,你可在古詩詞的研究方面發表寫作方向,二者合二為一,豈不更好。


古城奎叔


詩詞也是文學的一種類型。

所以當作家和研究攻讀古典詩詞兩者之間並不衝突。

重要的是作家這個職業,是別人加諸在你頭上的皇冠,好聽而已。不知道你在成為作家的路上都做了那些準備功課。你若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話,那麼無論是寫文章還是寫詩詞,這都是信手拈來的小事。

所謂胸中有錦繡腹內藏乾坤,胸有萬壑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寫作是一種輸出,所以唯一能讓你的輸出保質保量的方式就是大量的閱讀輸入。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就像人活著這個事實,要不斷的攝取營養和能量,以及必要的鍛鍊,才能保證一個健康的身體。

其實,無論你是天才還是資質平庸的普通人,學習(閱讀)都是伴隨一生的事業,你若愛,那麼它便如飲食般平常,但如果你把它當成發家致富的途徑,只要你耐得住寂寞,時間會鑑證你的成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