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民國的建立,各國列強是如何退出中國的?

合併且居中


這是一個偽命題,實際上中國民國建立後列強並沒有退出中國,反而在北洋軍閥的默許下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的毒害與侵略

中華民國是孫中山在1912年推翻時任中國合法政府的滿清朝,以五族共和,三權分立為原則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國家。然而舊中國的資產階級不僅弱小不堅定,而且與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於是剛剛成立的資本主義中國就被袁世凱篡權,為了穩固統治,實現稱帝的野心,袁世凱默許日本俄羅斯英國等國在中國加大投資,奪取更多利益,甚至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難道可以說這時候的中國沒有列強的勢力了?


不過雖然條約還在,中華民國成立後確實發起了收回租界的運動

上個世紀20年代,英法美忙著在東南亞做生意,德國和奧匈帝國被打殘,除了日本幾乎每一個列強都不太想在中國花費太多時間,於是中華民國的退租行為進展的還是很順利。一戰後德奧不再駐軍,1923年中蘇簽訂友好條約後蘇俄自動撤軍,原規定的有駐兵權的11國實踐在華駐軍國家只有英美法意日5個,至七七事變時,其他四國駐軍在1000人左右,而倭寇的華北駐屯軍高達3萬。事變後其他四國相繼撤軍撤僑,只剩倭寇。

以下為租界及回收時間表。

1919年回收天津德奧租界和漢口法租界
1924年回收蘇聯放棄的前俄租界
1927年回收漢口九江英租界
1929年回收天津比租界和鎮江英租界
1930年回收廈門英租界
1943年回收天津廣州英租界及英美比在上海和廈門的公共租界
1945年回收在我國各地的日租界
1946年回收上海天津漢口和廣州的法租界及法國在上海廈門公共租界的權力.
1947年回收天津意大利租界及意在上海廈門的公共租界的權力.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