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0 1

最近,張萌給張檬道歉持續上熱搜,禍起於網友將同音不同義的兩個明星認錯了。張萌在是否整容的貼子上回應:“是萌不是檬”,儼然拉開開撕序幕。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然而,看事態發展不妙,張萌迅速錄視頻澄清誤會,避免了給自己找仇人的操作,同時拉了一波好感,一場吃瓜群眾愛看的手撕大戰瞬間落幕,張萌將自己從全網笑話中拯救了出來。

而另一當事人張檬卻在當年與劉雨欣的較勁中敗光了路人緣。

起初,劉雨欣上場手撕張檬,被小三的張檬同樣作為受害者,回應極其隨意,一張翻白眼的照片加“呵呵”的微博回應,將當日正紅的張檬敷衍成了明日黃花。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當年飾演衛子夫,驚鴻一瞥的張檬

其實,當年的張檬傷害劉雨欣實非本意,但是傷害已經造成,她第一時間要做的是說明原委並誠懇道歉,而非諷刺了事,給劉造成二次傷害,這一波任性的操作可謂傷人誤傷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裡,節奏太快,很多誤會一旦形成,也許就是永恆的標籤,終身追隨,再難清除!

再看如今受粉絲影響而事業受困的肖戰,由《下墜》這個導火索起,粉絲並未用舉報作者或者聯繫作者刪文等較為理智的行為來解決,反而大張旗鼓,態度堅定地舉報整個網站,導致網站被封,無數寫作者和讀者無辜被牽連。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肖戰

而肖戰工作室對於一個網站因他被封,許多人失去賴以生存的工作這事隻字不提,更是一次次放任粉絲的極端言語,導致被多家官媒直接點名,代言受損,主演的電視電影延播。

開始明明是粉絲的言行不妥,他無辜受牽連。然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肖戰本人和工作室的不作為行為卻加劇了事態發展, 差一點將一位顏值、演技都不錯的明星弄成糊咖。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不屑於解釋誤會,總以為清者自清,懂自己的人,聞絃音便能知雅意,然而,哪裡有那麼多的默契!

於大多數人來說疏遠、結仇不過是無數偶然誤會累積成的必然結果!

02

都說人心隔肚皮,我們永遠不可能用視角看到全部。誤會若不解釋清楚,就成了對生活的可怕威脅。

《浮生六記》裡,陳芸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人”聰穎伶俐,氣質如蘭,剛嫁入沈家便得到了沈家上下的一致認可。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而陳芸將一手好牌打爛就源於她的不解釋!

婚後夫妻異地,陳芸隨家書寄了一封信給沈復,本來就對三兒媳很看好的公公就讓她成了家信的代筆者。

後來,因為她代筆之事被眾人嚼舌根,婆婆便讓她停了這一殊榮。

公公多次詢問緣由,相公專門寫信去問,陳芸都毫無回覆,惹得公公勃然大怒,以為是兒媳婦不屑代筆,於是生了嫌隙。

待到兩夫妻見面,才弄清原委,沈復想要代為辯白,她卻堅決不允:“寧願被公公責怪,也不能失掉婆婆的歡心。”

當然,有時候誤會是相對的,不過是一個人的做法沒有讓另一個人看順眼罷了。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卻需要讓相關的人不能因為誤會而厭惡自己!


然而成年人的交往中,往往失去一次解釋的機會便是永恆的覆水難收。

人與人的交往中恰恰就是不經意的誤會集合成了無法挽回的絕境,因為一顆誤會的種子只要種下,便一定會在往後餘生萌芽成長、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後來,陳芸應夫君的要求物色妾室,這本是迎合公婆心意的事,卻在實際操作中因誤會徹底失去了婆婆的歡心。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陳芸先相中了一位女子,並邀請女子來玩,被婆婆撞破,她以善意的謊言掩蓋,又再以謊言掩飾之前的謊言,最終被婆婆拆穿。

明明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事情,偏偏屢生波折,後又在啟堂弟借款中做了保人,被夫家誤會,被趕出家門。

可見,是陳芸的不願解釋這個因在長年累月的相處中結出了誤會的澀果,從小誤會惡性循環成了大矛盾,最終再無迴旋的餘地。

03

張小嫻在《麵包樹上的女人》裡寫道:“誤會,需要解釋清楚。猜忌,請適可而止,不要在戰爭與和平,做無謂的僵持。”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麵包樹上的女人劇照

的確,有因才有果,倘若誤會之初,滿不在乎,必然累積成矛盾,若不抓住時機解釋清楚,誤會必定積水成淵,感情再難修復!

一如成年人的友盡,皆是於不動聲色間土崩瓦解。沒有人會大聲地說出來,倘若不在誤會初始便掰開講清楚,即便日後知曉原委,也已無濟於事。

只有在誤會初期時化解於無形,才能讓感情平穩長久。

戰國的思想家莊子與惠子本是時常唇槍舌戰的好朋友,辯論起來毫不留情。

有一次,莊子專程到梁國看望朋友惠子,卻被有心人誤傳成是來奪惠子相位的。急性子惠子一聽怒了,大手一揮調動兵馬,全城搜捕莊子,試圖將奪位計劃扼殺在搖籃裡。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等到兩人見面,平時好舌戰的莊子並未逞一時之氣,反而耐心解釋,消除好友的誤會。

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鳳凰,你知道嗎?從南方起飛,飛往北海,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這時,貓頭鷹撿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鳳凰從它頭上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拿你的梁國來嚇我嗎?”

智者莊子用一個預言故事就消除了朋友的誤會,倘若他氣憤交加,不屑於解釋,終究要生出許多矛盾。

莊子和惠子的誤會源於一方未說清楚,另一方想太多,一旦坦誠相待,就能避免兄弟鬩牆之禍。

04

《甄嬛傳》裡,浣碧和甄嬛都各自心知肚明是同父異母的姐妹,然而,一個不說,另一個不問。

張萌給張檬道歉上熱搜:成年人的交往中,將誤會解釋清楚有多重要

甄嬛剛入宮

雖然,甄嬛對浣碧完全區別於其他丫鬟,放縱她披羅戴翠,打扮得花枝招展,連安陵容送的“浮光錦”也轉送給她,卻並未對浣碧解釋過帶她入宮的苦心。

浣碧的姨娘本是罪臣之女,她的身份一旦曝光,必定要為甄家招來殺身之禍,不得已才隱瞞。因此,才讓她以小姐貼身丫鬟的身份入宮,不過是為了日後能尋得機會給她一個光明正大的身份而已。

就因為誤會,浣碧因身為小姐卻只能為奴的不平衡感,以及為了死去的姨娘爭一席之地而想上位的心裡才被曹貴人利用,算計甄嬛。

倘若一開始,甄嬛便將箇中利益以及日後打算說與浣碧聽,讓她明白未來有希望,便必定不會舍至親而近小人。

可見,消除誤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與人的交往中,說話做事必然做不到為別人量身定製的地步。

誤會總會有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誤會未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之前,先出手,澄清曲折,避免矛盾,才能在人際交往中享受良性循環的美好結果。

就像飛輪海在《誤會》裡唱的一樣:“如果耳朵聽過答案,為何嘴巴說不出來?如果天空真的想分享蔚藍,為何我在看卻像與我無關?”

如果心裡有真的答案,別讓誤會成為過去,畢竟解釋是唯一能給自己的機會;否則,一旦事過境遷,便可能是永生不見,遺憾不得不代替了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