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母親為了孩子維持婚姻家庭,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教育嗎?為什麼?

曉潔Grace


有沒有想過,為了孩子才能維持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的傷害。

首先,先問問自己,讓你不滿意的家庭問題點在哪裡?每個家庭婚後都會面對很多瑣事,孩子教育,雙方父母,社會角色等等,需要耗費巨大精力,甚至耗盡夫妻雙方所有的熱情。但這並不是說你們就不愛了,所以重新認知,然後用最初的愛的回憶喚醒你們最初的熱情。

其次,是不是真的難以維持了。觸犯了你的底線甚至家暴。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甚至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

所以希望你重新認知,然後讓自己快樂起來,畢竟孩子需要一個完整家庭,一個快樂的媽媽。


心裡視角VS育兒


先來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的父母從小到大都是意見不合的,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而且,幾乎每次都把戰場安排在飯桌上。曾經,初中時,我很認真地跟媽媽說:“媽媽,你離婚吧”!到現在為止,我的父母依然還是在爭吵中度日。

其實,我是非常不理解的。既然不相愛,為何要將就。朋友說,那是因為你爸媽愛你,完整的家庭就應該有爸爸媽媽。

是這樣嗎?顯然不是,有愛的家庭才完整,長期生活在爭吵的環境中,導致我到現在為止都不會正確表達情緒,生氣時會不搭理任何人。也學會了討好,希望身邊的每個人都能對我滿意,這給了我很大的壓力。

離婚並不可恥,作為母親,選擇離婚並不意味著不愛孩子。相反,單身母親以身作則,獨立堅強,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愛情,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一隻優雅的貓


母親為了孩子維持婚姻家庭,對孩子來說不是最好的教育。原因如下:

1、看似給了小孩完整美滿幸福的家,其實不然,從長遠來看,無形中帶給小孩錯誤的示範,會讓小孩覺得家就是這個樣子,沒有愛,他長大後的婚姻也不會幸福。

2、孩子雖然小,但不代表不懂。小孩比我們所想像的要敏感得多,父母關係好不好,有沒有愛,小孩內心很清楚,甚至一度會擔心,說不定哪天會被爸媽拋棄,長次以往,會沒有安全感。

3、同為媽媽,明白你對孩子的那種愛,但作為孩子,是希望媽媽能得到幸福,不希望媽媽因為自己而委屈求全;媽媽只有自己幸福了,才能把幸福的觀念傳遞給孩子,懂得如何愛。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海豚育兒


給孩子良好的生活環境是最重要的,家裡需要和諧豁達,和睦相處,如果在一起吵吵鬧鬧,雞鳴狗叫,這樣的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還是分開的好。


雪雲飛成長記


如果這個母親的婚姻已經不幸,確因為孩子維持,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婚姻本就這樣的不好的印象,對孩子以後的戀愛結婚都是不利的。


馨晨的島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爸爸愛媽媽!


咪哩優優


離婚,無疑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對夫妻而言,是一紙協議的結束,也可能是愛恨情仇的轉變;

  對孩子而言,是要對“家庭”進行重新定義。

  但是,離婚,首先是夫妻雙方的大事,其次才是關乎孩子的一件大事。

  然而,這個重要次序卻被大多數人顛倒了。

  喪己式付出的女人是多麼可悲

  千百年來,男人掙錢養家,女人在家帶娃成為中國傳統家庭的潛規則。

  “你只是帶個娃而已,受點氣、受點委屈也是正常的”這毒害了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仍烙印在60、70甚至80後的潛意識中。

  於是她們逆來順受,幾十年如一日地苦守著飽受折磨的婚姻。

  我曾在醫院看見過這樣一對母女: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因家暴被打斷一根肋骨,遍體鱗傷的躺在病床上,她衣著簡樸的母親滿含熱淚守在床前,憐憫的說:“以後少說幾句,多讓著他,省的再受這份罪。”

  “媽,都這樣了,日子還能過嗎?”

  “還能怎樣?你是個女人,又沒有工作,再說,你總得為了孩子吧!”

  床上的女人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和委屈,放聲哭了起來。

  這不就是失敗的婚姻中,多數女人的樣子嗎?

  不斷有姑姑嬸嬸告訴你,你是個女人,你得為了孩子,你得忍受一切!生活不就是這樣?忍一忍就過去了……

  沒錯,一輩子,也過的很快,因為我是女人,就要把自己的一輩子都搭進去?

  面對家暴或出軌,忍辱負重彷彿是妻子應該履行的責任,而經常聽到履行這個責任的藉口就是: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而維持的婚姻,是否會對孩子成長造成傷害?

  如果一個家庭每天都處在無休無止的爭吵打罵或冷戰中

  如果真是為了孩子好,那請選擇離婚吧!

  這不僅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這個家的每一個人!

  小艾成長於一個破碎的家庭,從4歲記事起,父母不是爭吵就是打架,鍋碗瓢盆換了一茬又一茬,童年時的小艾看到他們爭吵打架,除了哭也無能為力,每天像只生活在貓窩裡的小老鼠,小心翼翼地喘息著。每次踏進家門,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他覺得很自卑,生活中也膽小怕事,而這樣的爭吵一直持續到他初中畢業才以父母的離婚終止,可十多年的折磨,早已在他心靈中刻下了難以修復的傷害!

  那些為了孩子而維持的婚姻,傷害的恰恰是孩子!

  因為父母再好的演技,也不可能在孩子面前成功地掩飾他們婚姻關係的虛假,更不可能逼真地表演他們夫妻關係的和諧。

  “我爸媽雖然天天吵,但之所以不離婚,都是為了我。我很內疚,像個罪人,我應該為我爸媽的不幸負責,而且我學習還不好……”這是一個六年級學生親口對我講過的一番話,她臉色凝重,夾雜著小學生不該有的憂慮和成熟。

  中國有太多這樣的父母,用一句“都是為了孩子”,把孩子從道德層面死死地捆綁住,豈不知孩子可能用一輩子為父母的不幸以內疚和自責來還債。

  但話又說回來,“我是為了孩子而不離婚”真的是單純的為了孩子嗎?

  為了孩子而維持的婚姻,究竟苦了誰?

  有問題的婚姻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離婚了”“孩子還那麼小,等他懂事了就離婚”“如果離婚了,孩子缺少父愛、母愛會很可憐”……

  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但細想這些話不難發現,“為了孩子”只不過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深入TA內心,恐怕TA自己都未必相信這是真的。

  一個人決定留在婚姻裡,往往與孩子無關!

  從深層次上講,是自己放不下婚姻中的某些受益,也許是物質上的,也許是離不開婚姻帶給自己的感覺,或是一種已婚的關係狀態,亦或是一種家庭氛圍,哪怕這個家庭氛圍並不好,也有可能害怕回到一個人,害怕孤單寂寞冷!

  “再找一個又能怎樣?說不定連這個也不如呢!”

  於是就這樣年復一年的湊合,不放過自己,也不放過對方!

  有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名女性求助者,她父親是一個非常暴力的人,在她的記憶裡,父親經常會打母親。那時候她一方面特害怕父親,另一方面卻做出各種努力去討好父親。在那個時候,她想如果自己表現的好一點,在家多做些家務,學習成績好一點,變得懂事一點,也許父親心情會好一點,不會再打媽媽。

  現在她也結了婚,有了孩子。她的婚姻用閨蜜的話就特奇葩:老公掙的錢從不給她,撫養孩子的費用也都是她辛辛苦苦省吃儉用省下來的,老公從不盡一個做丈夫、父親的責任。婚內所有的財產,大多數在她老公名下,她對這也沒太多要求。

  兩年前,老公開始有了外遇,夫妻衝突增多,暴力行為也隨之增多。閨蜜都說她太傻,勸她離婚,可她總是說:孩子太小,如果離婚了對孩子影響不好。另外自己也不甘心,不甘心會輸給那個小三。自己為了一口氣也要努力把婚姻經營好,讓丈夫回到自己身邊。

  之後她明白了之所以留在婚姻裡,並不是為了孩子,而是在重複自己討好的模式和救贖情結,就如當初她想通過自己努力去改變她的爸爸一樣,這就是她留在婚姻中的深層次的獲益。

  如果說是為了孩子,那麼一個糟糕、痛苦的婚姻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一點不比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和影響小。

  早些年在一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孩子,一個初三的男孩說道:“我每天看著媽媽處於抑鬱狀態,那麼痛苦,我心裡也痛苦極了,我想如果沒有我,也許媽媽早就和爸爸離婚了,說不定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過著,我常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讓他們早點離婚,那樣他們就都解脫了,我也就解脫了!”

  這番話令人心生酸楚,你能說這是孩子懂事?

  孩子甚至用結束生命來救贖婚姻中焦灼爸爸媽媽,緩解自己內心的愧疚和無力。所以,爸爸媽媽,你們不離婚,真的是為了孩子嗎?

  擔心你自己吧,別輕看孩子的承受力

在一個離異的家庭,如果父母能夠不把孩子捲進他們之間的情感衝突與糾葛之中,彼此尊重對方,孩子同樣會成長的很優秀。

  而那些以“為了孩子”的名義而湊合在一起,彼此充滿了攻擊、抱怨、傷害、憤怒的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傷害會更大,他們連自己內在的負面情感都處理不了,更別說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許多時候還會把憤怒等情緒轉嫁發洩到孩子身上,甚至彼此以孩子來報復對方。

  一個低質量的婚姻中成長的孩子,怎能得到高品質的父母之愛!

  離婚後,最好的狀態就是讓孩子懂得,我們離婚了,但他還是你的爸爸,我還是你的媽媽,我們依然愛你,並且保持一個良好的聯繫。

  然而在生活中,一些離異的夫妻並不懂此道,或反目、或形同陌路、或糾纏不清,好聚好散的夫妻,即便離婚,也不會給孩子留下太多負面影響,反而會樹立一個妥善處理複雜情感的好典範。

  那些因離婚而受到心理傷害的孩子,其實早在離婚之前的家庭裡,孩子的心理已經潛伏了不利健康成長的負性情緒,離婚只不過是孩子的心理與行為問題得以顯現的導火索而已。

  婚姻本身,既不能保證孩子能健康成長,也不能避免孩子不會受傷害。

  在談到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時,一位網友說:“初中時父母離婚,之後跟著媽媽生活,沒有什麼負面影響,感覺父母只是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看到他們的經歷,我就覺得,一定要跟愛的人在一起,即便不愛了也希望好來好去。”

  另一位網友說:“父母在我幼兒園時期離婚,之後跟隨父親生活成長,節假日或寒暑假回跟隨母親一起生活。因為所居城市並不大,所以即便不是節假日,週末有時也會和母親一起出來逛街吃飯等。我個人目前工作兩年,單身狀態,談過戀愛,對戀愛和婚姻都無排斥或者陰影。對我來說,父母離婚並沒有多少負面影響;這還是保守的說法,我很想說父母離婚其實挺好的,因為本不合適的兩個人勉強在一起只會更不幸福。”

  所以,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很多孩子都理解並支持父母的離婚決定。當然,從他們的敘述當中也可以看出,他們一定在之前就擁有足夠的愛和安全感,並不擔心離婚會改變父母對他們的意義。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九月


  • 如果你對你的丈夫還有感情,這樣的婚姻和家庭是可以維持的,對自己和孩子也是最好的安排。畢竟你們已經有孩子了,婚姻生活也磨合的差不多了,與其單身或是二婚還不如和原配維持原有的家庭呢,恢復單身對自己或是家人未必是好事,而面對二婚夫妻感情隔閡比較多,因為有頭婚遭遇所以私心較重,又容易在各方面攀比,能一心一意對彼此的還是比較少的。
  • 如果是男方有大奸大惡的作風,比如家暴、賭博、吸毒等觸犯法律的行為。你大可不必為了孩子勉強維持婚姻,因為跟這種人待在一起時間越久越受傷害,儘早離開對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才越有保障。相信孩子懂事以後也會理解、尊重你的。
  • 無論什麼問題影響了你們夫妻的感情,希望都可以和平解決。至於是否對孩子有好的教育意義,我覺得無論有沒有教育,孩子都是希望父母和自己永遠是一家人、永遠不分開的。只要父母能公平公正的處理彼此的感情,多數孩子都是可以理解、支持的。

豆豆ww


這個不一定,父母沒想走到一起了,對孩子肯定有應向,最好互相理解包容,大家共同維護家庭,離婚是對孩子的傷害,兩人走不到一起了,維持婚姻沒什麼意義了,做人做事孩子以看得出你們出問題了,對孩子也不一定好,如果你退一步大家過下去,不要離婚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不離是最好的辦法,倆人共同努力吧!


鄭燦根


這很顯然不是最好的教育,跟婚姻破裂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相比,虛假的委屈求全的婚姻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將更深遠。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戀愛和婚姻。

如果婚姻還有可能挽救,父母雙方多溝通,努力爭取改善夫妻關係,只是一個理想的結果。如果不能,則也不必一定抱殘守缺,夫妻離婚後只要能照顧好孩子,把愛給足孩子,孩子會走出陰霾,能夠接受現實。破碎婚姻中父母展現的人生觀和態度也具有正面教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