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有幾個寫法?你怎麼看?

軟鋼的小星星


隸書有幾個寫法?你怎麼看?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隸書的分類說起。

一、現代隸書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隸書是從篆書演化過渡而來,其實再嚴格一些說應該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但甲骨文也被列為大篆的一種,所以,隸書可以說是從篆書過渡過來的。隸書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主要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一是秦漢時期,可以稱為標準隸書階段;二是清代以後,可以稱為非標準隸書階段。

(一)標準隸書

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後,因為小篆書寫起來比較麻煩,認讀性也不強,不便於在生活和公務交流中使用,所以從小篆誕生時起就存在非正式場合流行的另一種書體,即簡牘體,這種書法一直持續到東漢時期。

簡牘體書法的特徵是明顯存在小篆的筆意,但字形由長方變為扁方,筆畫中出現了連帶,減少了回鋒,加入了草法,筆畫明顯簡化了不少,使書寫速度明顯加快,但卻少了篆書的莊重和典雅。這時的隸書只是個雛形,被稱為“古隸”。

東漢以後,隸書正式登上大雅之堂,成為官方標準書體。其特徵是出現了波磔筆畫,即我們常說的“一波三折”,字形更加扁方,但筆畫不再草寫,又回到了莊重典雅的廟堂書風中來。這時的隸書也稱為“八分書”,叫做“今隸”。

我們現在所說的隸書,主要是指標準隸書,即今隸,也就是成熟時期的漢隸。

(二)非標準隸書

所謂非標準隸書,是為了同標準隸書相區別而言的。主要是清代,以“揚州八怪”為代表的書家將中國畫的水墨筆法引入書法創作,產生了一些“不規範”的書寫方式,比如大量將側鋒甚至偏鋒作為主要筆法、將楷書筆法用於隸書筆畫等,這在標準隸書中是作為病筆對待的,但在清代卻成為一種創新。

至於今天的流行書風下的現代隸書,則更多借鑑清代的“創新”意識,大量引入醜怪書風,故意歪歪扭扭地寫,將隸書弄得更加不倫不類,嚴格說不能叫隸書了,不再論述。

二、現代人寫隸書應重點採用兩種寫法

根據上述論述,隸書應該主要在兩種書體中選擇,對應的也就有兩種寫法。

一是古隸,也就是不出波磔的隸書。建議多參考簡牘書,但不建議一上手直接寫古隸,如果先學習今隸,等 有了一定基礎再練習,可能會更好。

二是今隸,也就有波磔的隸書,代表性筆畫就是長橫或捺筆的“蠶頭雁尾”,書寫時要儘量中鋒行筆,保證筆畫的柔韌和流暢,在出波磔時可以兼用側鋒,以表現其蒼勁和力度。

在今隸中也有一個種類是弱化波磔筆畫的,比如《張遷碑》,在書寫時還應該考慮其方筆和圓筆的結合問題。


館閣秀才


隸變後的字,與篆書相比,就是具備了鮮明的點畫持徵。筆法有方有圓,方圓並用。下面,書法思考以明朗的筆跡演示,結合相對切實的例字,給大家詳盡講解隸書的基本寫法。掌握這些基本寫法後,隸書的基礎成就了一大步。難得好教程,務必收藏好,或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一、橫畫

橫畫是隸書中有特色的筆畫。往往以“橫飛”為美。隸書的橫畫有兩種,一為平橫,一為波橫。有方筆圓筆兩種。

1.平橫。是指橫呈水平狀,一般逆鋒起筆,折筆中鋒運行,回鋒收筆或露鋒收筆。平橫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橫。是波筆的一種,是指橫畫具有俯仰之態。一般逆鋒起筆,折筆重頓,形成蠶頭,然後提筆運行,至收筆處頓挫出鋒,形成燕尾。亦有蠶頭小燕尾大的現象。波橫一般要寫得厚重圓潤,蠶頭、燕尾都要飽滿,橫中略向上彎。

二、豎畫

豎畫在隸書中只是普通的一個筆畫,這個筆畫承篆成分較大,即多數為圓起圓收。有些豎末端較尖,亦不屬楷書懸針豎,而是寫時自然收結。隸書的豎一般均為逆鋒起筆,中鋒徐行,藏鋒收筆。豎畫在隸書中有三種形式:中豎,向左弧豎,向右弧豎。也有方筆,即逆鋒起筆,向左上角切,折筆下行。雖然豎畫在隸書中不如波畫有特色,但書寫時同樣不可輕視。

1.以堅代撇

隸書中有一種情形值得注意,即以豎代撇現象較多。主要表現在書寫楷書戈鉤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筆,“威”第八筆,“鹹“第八筆。

2.豎點

隸書中的點大多是由豎充任的。

三、撇畫

撇畫又稱掠畫,是僅次於波畫的又一重要筆畫,它在隸書中變化很多,除了長撇、彎撇,還適用十一些左旁的豎畫(豎撇)。隸書中的撇筆無論怎麼變化,書寫時均應起筆有力,沉著剛勁,忌輕飄。

1.長撇

這是隸書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鋒起筆,內右向左傾斜行筆,整體弧度不大,藏鋒向上收筆,它與後來楷書的長撇基本類似。

2.彎撇

這是隸書中常見的撇,胃比後彎如半月。一般為逆鋒起筆,或豎行—半向左下彎行,或直接彎行,弧度呈45°角。

3.豎撇

這是一種將左旁豎畫進行藝術美化的做法。起筆如豎,行至一半,向左上彎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鋒收結。

4.橫撇

這是一種基本無弧度的撇,在隸書中常用於字頭呈外展狀。只是起筆處稍向心上抬。一般逆鋒起筆,轉向左行,至尾處向上回鋒收筆。

5.短撇

逆鋒起筆,由右上方向左下運行






地主大師


三種寫法:

一是正寫,主要表現是書碑,追求莊重對稱,蠶頭雁尾,一波三折。以漢代碑刻為主體,表現人對文字和禮的尊重。

二是實用寫,主要是簡牘和帛書,基本遵循正寫隸書的規範,局部簡省或誇張,體現生活日常的實用、便利,直接觸發了草書的誕生,為書寫成為書法藝術打開了大門。

三是藝術寫,那就是以紙上書寫為主了。臨摹、照抄、變形漢之碑、簡、帛書,參以時代意識和個人追求,追奇求變,以博人眼球,是很注重視覺的古文字書寫藝術了。

當然,藝術有高下之分了。





西領虎虎虎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前有古人妙筆,今有名家如雲,各有所長,我覺得無論寫哪種做到超然最可貴。


王文社270


三種


翰墨無名一一張越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我是書法鏡子,老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一,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很多方面來進行分析,我們看到的隸書是碑碑不一樣,那麼也就是說,在漢隸中有很多的隸書,而他們相似的蠶頭燕尾都有,比如說我們看到的石門頌、還有好太王、張遷碑、禮器碑、曹全碑,等等,很多的碑都是以隸書為基準的。


二、在寫法中,他在起筆的過程中都是一樣的,這種寫法是隻有一種,但是他們在對比的過程中,有又有各不相同,包括他們在收尾的過程中也有不相同,之處。

三、隸書她也是通過線條來表現的,每一個碑帖,他不同的結構造就了它在限制線條上有所不同,所以說在隸書中,他也是有變化的,他們也有鋪豪、絞轉、中轉側等很多的用筆方法。

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不同看法,可以進行相互交流,謝謝大家



書法鏡子老宋


淺顯的認為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異,硬要說有幾個寫法,那就是一人一個寫法[呲牙]


佳家393


這問題就象問篆刻有幾種刀法?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其實就兩種一衝,一切。


聞心啥意


隸書一種寫法,筆法不同寫出的形會不一樣。


李啊啊呦耶


隸書的寫法非常多,基本上一碑一面貌,舉兩個名氣大的張遷碑,禮器碑,曹全碑。各有各的藝術特點。選取你自己喜歡的風格學習會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