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廖孝炳點評老鄉雞發佈會傳播


海南廖孝炳點評老鄉雞發佈會傳播

創意不錯,執行偏硬!


點評老鄉雞發佈會傳播


創意不錯,執行偏硬!


創意不錯在哪裡?就一個:場景!

場景

每一個策劃團隊都是一個導演團隊,導演最重要的工作是三選:選本、選角與選景。

策劃團隊不會忘記選本與選角,但最容易忘記的是選景。所以,一到發佈會,慣性思維就來了,到哪個五星級酒店租場地?

場景一定,思維全變。訂餐,租大屏幕,發邀請函,選伴手禮,找哪個明星發通告……

各個部門立即分工,強大的機器開始啟動。但沒有人會問一句:一定要開發佈會嗎?或者一定要到酒店或會議室開發佈會嗎?

公司的推廣跟政府的公關一樣,慣性思維太強大。

一些政府部門,一想到輿論應對,就想到開發佈會。於是,領導人的場景,永遠站在話筒前,永遠面對記者。就沒有想到,你可以有無數的場景可以進行發佈,你可以到事發現場,你可以去當事人家裡。你的面前,不一定就必須是記者的話筒與拿話筒的記者,他們可以是當事人、當事人家屬或任何路人。你不一定要與記者演對手戲,記者還可以做第三人當旁觀者與紀錄者,記錄你與任何人的精彩互動。

場景就是舞臺。舞臺千千萬,不只這一家,要學會移步換景。

場景一換,角色就會換。就不只明星或記者單一的選擇。

場景一換,臺詞也會換,就不只聲明一個劇本,還有無數的選擇。

場景一換,道具也要換。比如桌捧老母雞,手撕員工信——連動作也跟著換了。

所有做傳播的,不管你是宣傳部門、公關公司還是策劃團隊,都要學一點戲劇學。

傳播學歷史很短,一兩百年。

戲劇學歷史很長,幾千年!

不要瞧不起戲劇,亞里士多德也研究戲劇,尼采也寫《悲劇的誕生》。

執行偏硬在哪裡?最重要的:連接。

連接

老鄉雞打破慣性思維,移步鄉村,可是場景的變化要和主演有連接。

我說過,道歉最好到事發地現場、當事人家裡,不要隔空喊話。事發地,當事人的家,就是道歉主體與道歉對象的場景連接。

老鄉雞這次安排的發佈會是農村場景,但這個村莊、這棟房子,跟董事長什麼關係?跟老鄉雞什麼關係?是董事長的出生地?是老鄉雞的發源地?還是……?沒說,還是強調不夠?

打斷骨頭連著筋。人物要與場景有著血肉相連。沒有這種血肉相連,就很容易透出一個“假”。

這種血肉相連體現在方方面面。不要讓場下的觀眾看起來像工作人員演的,或臨時拉來的群演。

為什麼不選他老家的鄉親、自己的熟人?疫情當前,不能點根菸、湊個火,但遠遠的一聲二狗子、王大娘,方能感受到這才是“老鄉”,而不是“老鄉雞”。

連接除了人情,還需要符號。但符號必須是“這一個”,而不是大路貨。

比如開頭的大喇叭。

每一次提到鄉村,村裡的喇叭就無可救藥地出現,不管是小視頻,還是大電影。

看到村裡的大喇叭,你會不會想起前年年底紅極一時的“小豬佩奇”短視頻,感覺像同一個策劃團隊拍的一樣。

鄉村那麼多符號,就不能換一個嗎?

還有老闆背景後的臘肉,就是中央電視臺農村節目背景板掛的一串串紅辣椒白蒜頭的翻版,都是在用城市的思維消費農村。

當然,最不該狗尾續貂的就是突然場景一換,老闆又到車間去視察表態,那麼長的硬廣,辜負了前面的創意。

還是想說的話太多,不懂得點到為止,餘音繞樑。

連接要血肉相連,最不好的連接是“焊接”。

包括標題這個200塊的“焊接”。

這樣的場面調度,僅看它鏡頭的推拉搖移,200塊預算的發佈會,你相信嗎?

頭功

當然,老鄉雞的創意還是成功的,打敗99.9%的策劃團隊。

這個策劃的頭功屬於老鄉雞董事長。

“頭功”的意思就是“頭頭的功勞”。

一切的成功,關鍵是頭頭。

一切的失敗,根子也是頭頭。

所有的宣傳部門、廣告公司、公關團隊都知道,遇到一個尊重傳播專業並且願意親自傳播的老闆,比得到自己的心上人還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