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很少有人再提克隆了? 看看克隆羊多莉下場, 你就清楚了

說起綿羊“多莉”,克隆羊一詞就會在人們腦海浮現,以前研究得沸沸揚揚的克隆技術,為什麼現在很少人再提起了呢?你看看“多莉”的下場,你就會明白。

為何現在很少有人再提克隆了? 看看克隆羊多莉下場, 你就清楚了

克隆羊多莉,自出生後僅僅活了6年的時間,而綿羊的壽命一般都有15年之久,其原因也十分簡單,克隆羊多莉是從一隻綿羊中提取細胞基因,隨後通過克隆技術培養出來的,但細胞的生長是不可逆的。

簡單的來說,多莉的實際年齡需要加上它“媽媽”的年齡,出生後不久就患上了各種各樣的疾病,而這些幾乎疾病都是年齡較大的綿羊才會有的。換句話說,克隆體只能得到暫時年輕的身體,卻沒有真正年輕的細胞。

為何現在很少有人再提克隆了? 看看克隆羊多莉下場, 你就清楚了

曾經有人設想,如果把科學家給克隆了,是不是也會多一個科學家?但實際情況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克隆技術無法繼承被克隆者的思想和頭腦,而且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想法都是不同的。

即便如此克隆技術被評為十大科學進步之一,但它的出現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而這個爭議就是人文倫理。

雖然直接克隆科學家不可能,但也有人設想利用克隆技術,克隆器官損傷的病人,通過克隆技術獲取與其匹配的器官。也有人設想幫助那些因意外失去家人的人們重新克隆一個一模一樣的家人。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克隆失敗了這些克隆人應該如何處理?而且克隆人是不是也應該享有和人一樣的權力呢?所以目前克隆人的行為是被明令禁止的。

為何現在很少有人再提克隆了? 看看克隆羊多莉下場, 你就清楚了

如果克隆技術能引導細胞分化,只是獲得患者需要的器官,那對於醫療科技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患者們也不用在尋求匹配的器官,也不會有克隆人的人文倫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