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調理途徑之一:健脾化痰、活血通絡

血管性痴呆調理途徑之一:健脾化痰、活血通絡

血管性痴呆是各種原因致腦血管的病變後,引起智力和情緒的障礙,其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明顯減退,反應遲鈍,智力減退,計算失誤,言語減少,善悲易哭,步履不穩,食慾不振,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等。血管性痴呆病機多為氣虛、痰濁、血瘀。治療以益氣、活血、化痰為主。臨床大多數痴呆是腦血管病後逐漸發展的。陳寶貴用健脾化痰、活血通絡治療血管性痴呆,療效顯著。舉案如下:

患者男性,72歲,2007年2月來診。其家人訴患者一年前患腦梗後記憶力逐漸減退,行動遲緩,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無力,倦怠嗜臥,夜寐不安,雙下肢無力,納呆食少,急躁易怒,言語減少,肢端不溫。診見精神萎靡,神情呆滯,舌質暗淡,邊有齒痕,苔滑膩,脈弦滑細。曾於去年患兩次腦梗死遺留有語言謇澀,口角歪斜左側肢體活動不利。查頭顱CT示:多發腦梗死。

西醫診斷為血管性痴呆。中醫證屬脾氣虛弱,氣血瘀滯,痰瘀矇蔽清竅。治以健脾化痰,活血通絡。藥用四君子湯加味。

處方:黨參15克,白朮15克,茯令15克,陳皮10克,枳殼10克,砂仁10克,天竺黃10克,當歸15克,菖蒲30克,遠志5克,鬱金10克,丹參15克,桃仁10克,雞內金10克,川芎10克,蜈蚣2條,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007年3月複診:自覺精神清爽,行動較前靈活,雙下肢有力,飲食增加,按原方繼服1個月。

2007年4月複診:自訴諸症減輕,肢溫改變不明顯,上方加入仙靈脾15克,溫補腎陽,繼服1個月。

2007年5月複診:精神轉佳,注意力可集中,自覺身體有力,反應較前靈活,家人訴脾氣大減,能與人正常交流,言語增多,飲食、二便均正常。囑其繼續服用1月,以鞏固療效。隨訪半年,症情未再加重,未再發生腦梗死。


血管性痴呆調理途徑之一:健脾化痰、活血通絡

腦卒中原理示意圖

按:此患者為腦梗後逐漸出現痴呆症狀。腦梗後氣虛無以鼓動血脈而致瘀血阻滯,脾虛無以運化水溼,痰溼阻滯,痰瘀矇蔽清竅而出現上述症狀。此為本虛標實,虛與實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故古人有“痰夾瘀血遂成窠囊”,“瘀血既久,化為痰水”。陳寶貴汲取前人經驗,如《問齋醫案》說:“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必使血液各守其鄉,方為治痰大法,……治痰要治血,血活則痰化”的原則,使達到“將化未化之痰,行之歸正,已化之痰,攻而去之”的目的。治療用四君子湯益氣健脾;陳皮、枳殼、砂仁、雞內金行氣開胃,補而不滯;天竺黃、菖蒲、遠志、鬱金豁痰開竅醒神;當歸、丹參、桃仁、川芎養血活血,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加善走能散之蜈蚣通絡,而達益氣活血,化痰通絡之劑,對氣虛血瘀,痰濁阻絡之血管性痴呆療效顯著。

血管性痴呆調理途徑之一:健脾化痰、活血通絡


血管性痴呆調理途徑之一:健脾化痰、活血通絡

患者康復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