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基金會 SCP-118


SCP基金會 SCP-118 - 核爆原生生物


項目編號:SCP-118

項目等級: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SCP-118的數量和分佈狀況導致不可能收容所有個體。已知的SCP-118“紅區”(Red Zone)應以駐軍或其它可信藉口對所有平民海上船隻和潛水員實行封閉。利用在SCP-118紅區附近進行軍事行動的海軍中的人員關係使軍用船隻儘可能少穿過紅區。若紅區中任意區域深度不足1500米,則該限制同樣適用於航空器。監控周邊“黃區”(Yellow Zone)內一切人類活動,禁止任何接近紅區的非軍隊船隻和個人進入紅區。在紅區和黃區中應遵循協議“有毒的收成”(TOXIC HARVEST)以確保移除SCP-118製造的核彈。此外,應遵循協議“牢房監視”(CELL WATCH)以確保儘早發現成形中的紅區。

SCP-118樣品可通過無毒異常微生物標準收容程序儲存。

描述:SCP-118是一種海洋原生生物,有能力利用海中的材料組裝實用的自發性核彈。SCP-118尚屬未知,因此科學界還未將其分類,不過其個體類似於裸藻門原生生物,但移動速度、營養儲存能力和α輻射抗性都明顯優於後者。SCP-118個體在全球海域均有發現。

處於適宜其生存的鹹水環境中的SCP-118個體會蒐集鐵、銀、銅、碳、TNT及鈾同位素等材料。SCP-118找到所需材料後會將其吸收進細胞,方式視材料尺寸而定。單個原子和分子(大部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物質)通過專門的泵蛋白穿過細胞膜;大一些而比其細胞小的微粒通過吞噬作用被攝入;更大的材料會被不明機制分解為微粒,再被利用前兩種方式吸收。該“採礦”過程甚至被應用於堅硬固體物質,如金屬塊。

吸收的材料量達到閾值後,SCP-118個體會來到所在水體底部的“組裝區”組裝核彈。被組裝的核彈為使用鈾-235作為裂變材料的槍式1裂變核彈。對組裝過程中的核彈的觀察表明,首先完成的是其圓柱形金屬外殼,之後是兩塊亞臨界鈾和使鈾互相結合的常規爆炸物。目前不清楚SCP-118如何濃縮收集到鈾的。(參見附錄4)最後組裝的是兩塊鈾碰撞時所在的鈾-238中子反射器,以及引爆器。SCP-118似乎是通過向(最初)微小的材料“種子”上添加微量材料來組裝必要組件的。不同類的原子和分子可用於同一組件,做好的組件也不一定相同。尚不清楚SCP-118是以原子還是以亞微米級碎片為單位向種子添加材料的。SCP-118將材料和種子無縫接合的方法不明。組裝所需時間取決於核彈大小、水體環境和礦物可用度,但觀測顯示製造一顆中等大小的核彈平均需要300天。

完成一顆核彈後,SCP-118就會做好其引爆器中的電路,使其爆炸。記錄到的由SCP-118引發的核爆炸中約90%的當量在20到35千噸之間,但也有低至4千噸和高達███千噸當量的報告。除人為干預的事例外,從未觀測到引爆失敗:所有記錄在案的核彈或是被自行引爆,或是在完成之前就被打撈出水。SCP-118製造的核彈比設計與當量均相似的人造核彈大,可能是因為在製造過程的大部分時間裡將鈾隔開的水的中子慢化效應。一個組裝區在任意時刻一般都有1到3顆組裝中的核彈,但也曾一次觀測到多達6顆核彈。在同時組裝多顆核彈的區域中,各核彈之間存在足夠的距離,以防止其中一顆爆炸後摧毀或引爆其餘核彈。

雖然基金會無法阻止平民和其他機構獲得SCP-118樣品,但其表面上與其它已知種類相似,數量稀少(相對於所有海洋原生生物而言),在材料豐富的水體之外沒有異常表現,基金會也對可能發現異常生物品種的科學研究進行了標準監控。以上幾點確保了通過細胞樣品發現SCP-118真正性質的可能性極小。

基金會目前知道6處運作中的SCP-118組裝區。雖然曾觀測到一個組裝區自然消失,但SCP-118的研究員目前的共識是無法在不造成大規模顯著影響的情況下消除組裝區(詳情參見實驗記錄118-Gamma)。因此,應在SCP-118的組裝區(命名為“紅區”)和外圍的“黃區”建立起收容。此外,應監控SCP-118數量偏高的區域(“關注區”,Zone of Interest)中組裝區的跡象。

- SCP-118收容區域

紅區(RZ):

RZ - 1位置:中大西洋座標:[已編輯]區域指揮官:Romanov上校注:USS ████████2事故發生在距此紅區██公里處。

RZ - 2位置:北太平洋座標:[已編輯]區域指揮官:Chambers上校

RZ - 4位置:南太平洋座標:[已編輯]區域指揮官:Knapp上校

RZ - 5位置:印度洋座標:[已編輯]區域指揮官:Wayne上校注:鄰近航道,核爆容忍度低

RZ - 6位置:北大西洋座標:[已編輯]區域指揮官:Fazil上校注:鄰近美國SOSUS3水聽器4,核爆容忍度低

RZ - 7位置:[已編輯]座標:[已編輯]區域指揮官:████████上校注:紅區位於████████市境內。同時,該紅區的平均深度較淺,所在地區航運繁忙,加上██████和██████間局勢持續緊張,且市內有一座核電站,另有基金會人員和設施,因此不能允許該紅區發生核爆炸。此外,地區內繁忙的航運和城市上空的大量空中交通使得任何長期的准入限制均不現實。

關注區(ZOI)

ZOI - 1(北緯█████,東經█████)——SCP-118數量每年提升5%左右,ZOI面積每年約增長3%。ZOI - 3(北緯█████,西經█████)——ZOI內有約20口油井,SCP-118數量和ZOI尺寸暫時穩定。

歷史區域(Former Zone,FZ)

FZ-RZ-3(北緯█████,東經█████)——前RZ - 3,最後一顆核彈組裝於1992年,SCP-118數量於20██年降至海中平均值。FZ-ZOI-2(北緯█████,西經█████)——前ZOI - 2,SCP-118數量於1986年降至海中平均值。

附錄-118-1:USS ████████事故之後,增加了劃定紅區時使用的禁區半徑。更新收容協議“有毒的收成”。

附錄-118-2:《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出臺後,隨著越來越多更加有效的核爆炸探測方法被投入使用,SCP-118核爆造成的負面後果有所增加。根據以上事實修訂了收容協議。

附錄-118-3:由於收容SCP-118紅區的開銷巨大,O-5議會要求試驗可能清除SCP-118組裝區的方法。

- 紅區根除試驗——總結

引言:能讀到SCP-118檔案的研究員可以提交附帶損害5在可接受範圍內的根除SCP-118組裝區的提案。“有毒的收成”指揮部與O5議會通過的提案將被執行。試驗在█號紅區進行。

提案:使用紫外線發射器對未完成的核彈及鄰近區域進行殺菌。意見:通過結果:未完成的彈頭周邊區域一開始沒有微生物,但SCP-118數量在一小時內回到普通水平。看來對區域的非持續性殺菌達不到目的。我們想到的任何方法都必須讓紅區,或者至少紅區的海底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不含SCP-118。——Brant博士

提案:向海底灌次氯酸鈉。意見:否決結果:N/A哪個蠢蛋說往海里倒漂白劑的?這些化學品在起效之前漂得也太遠了。足以減小SCP-118數目的量會對生態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Klaus博士

提案:對海底進行深水炸彈地毯式轟炸以破壞組裝中的核彈。

意見:否決結果:N/A一方面這樣會超出我們的海軍預算,另一方面引爆核彈內的常規爆炸物導致核彈提前起爆的概率太高了。這也會讓我們的行動更容易被水聽器監測到。——Klaus博士

提案:用鈷-60定向伽馬射線發射器“清掃”海域。意見:通過結果:儘管該方法讓被“清掃”的區域無菌,但其速度太慢,遠遠不能在個體返回區域前清理完整片紅區。保持整個紅區無菌需要的發射器和船隻數量完全不現實。雖然發射器沒辦法為我們除掉紅區這事挺可惜的,但我覺得可以把它給我們的核彈回收隊用。伽馬射線可以給我們回收的核彈滅菌,預防差不多完成的核彈在回收的時候爆炸。伽馬射線還能照到我們現有的化學品和紫外線滅菌法無能為力的區域。——Thomson上校(RZ - 3區域指揮官)

提案:用塑料膜遮罩紅區的海底。意見:批准在一枚組裝中的彈頭上進行概念驗證6。

結果:首次嘗試未能成功在彈頭周圍實現防水密封。第二次嘗試時膜在海洋環境中太不牢固,被從固定點扯下。第三張膜更厚,更結實,但於數小時內出現了幾百個微小的破洞,這可能是SCP-118的“採礦”行為所致。考慮到已知SCP-118能夠蝕穿舊炮彈來收集內部的爆炸物,這沒啥好吃驚的。我們指望過拿掉組裝區會比拿掉原材料更有效。——Klaus博士

提案:向海底輸送██████化合物。注:由現工作於██號生物研究站點化學研究部門的前SCP-118研究員██████████博士提出。測試證實此種化合物對SCP-118而言是致命的,且集中在水底,在水中可於15小時內降解為較為無害的物質。意見:通過結果:一週內,SCP-118在海底的數量降至原數量的3%。未觀測到紅區內的兩顆已知的未完成核彈有進展跡象。然而,實驗開始100天后,紅區以北60km處探測到一枚組裝中的核彈。對該區域的測量顯示SCP-118數量大大增加,發現地周邊區域因此被重歸類為紅區。此外,某些海洋細菌出乎意料地分解了██████化合物,產生的有毒副產品造成被處理區域中的魚類大量死亡。停止實驗後觀測到紅區慢慢“轉移”回原地點。看來讓紅區不可用只是讓SCP-118的組裝區移到了一個新地點。儘管如此,也許如果我們能夠改良██████化合物或者找到一種應用起來更不容易察覺的新化合物的話,我們就可以把紅區移到離人類居住區或者商業活動區遠的地方。——██████████博士

提案:通過████████████████████████████████████使用SCP-████。意見:否決結果:N/ASCP-████具有機密屬性,不能以這種方式使用。——O5-5

結論:由於使用██████化合物造成的後果,媒體對█號紅區周邊區域的關注度上升了。同時,提案均帶有引發嚴重附帶損害的高風險。在█號紅區的測試因此被暫停。

附錄-118-4(需要4級權限):

我們的研究已經發現SCP-118利用鈾-235稍稍比鈾-238更容易變成高氧化態的事實來濃縮鈾。已收集到大量鈾且靠近組裝區的SCP-118個體會生出專門的細胞器,那是一系列的數千個類似於液泡的腔,內含與線粒體相似的細胞器,負責催化還原和氧化反應。在一個腔中,鈾被不停地還原和氧化。氧化態高的鈾化合物被運往腔組成的“鏈”上部,氧化態低的化合物被運往下部。最終在鏈的一端可得到少量高濃縮鈾。

█號研究部門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已經設法做出了一個以SCP-118運用的原理為基礎的鈾濃縮設備原型機。雖然原型機要花費長得過分的時間才能製造武器等級的鈾,但它成功造出了反應堆等級的鈾,儘管成本遠大於常規方式。雖然目前有種種限制,不過這個想法挺有希望,我已經把我們的研究結果送到相關的掩護公司7了。

——████████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