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四個字概括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洛神崑崙


道教精髓――“陰陽五行生剋”,利於奪天下,是古代軍事、醫學、天文、地理等科學研究的哲學思想方法;儒教精髓――“仁義禮智信”,利於治天下,是自古至今我國教化民眾的制學綱領;佛教精髓――“萬事皆空”,利於保健延壽,是人們可達精神放鬆的信仰方法。

由於這三教文化各有特長且相互不能替代,才合成了我國“三教合一”的國教文化。所謂“三教九流”既此來源。

至於道家與“道教”是否一回事,好象有多爭議。我也不知此答是否對題,只為拋磚引玉吧!


解穴療法


那就是這四個字:否極泰來


呵呵何大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學的核心!

道家是中國哲學中最具哲學味道的學派。如果說儒家主要注重於人類社會的倫理,並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尋求人類的未來的話,道家則將研究的領域投向那遙不可知的過去與未來。道家更多地探索宇宙的起源和人的終極價值的問題。所以儒家是現實的哲學,時候腳踏實地的入世哲學,而道家則是深邃遙遠的追求精神的自由的出世學派。道家哲學中所含有的對立辯證、矛盾轉化的思想,將道家的思想推向了中國思辨哲學的最高峰,這樣的哲學就是與西方的哲學相比,他們是異曲同工的,而且是毫不遜色的。

按照道家的核心宗旨,如果我們用四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道法自然!

道家學派的名字,來自於道。而道的原意是道路,這是最淺層的最原始的本意,在道路的基礎上,有了外延更加廣闊的引申意,就是方法、途徑,在往外延伸,就有了法則、規律、最高理念的意思。所以說,道家的道,就是一種最高理念,至高無上的規律,是人類社會和宇宙萬物都遵從的一種規律。從自然社會上來說,這個道是天道,從人類社會來說,這個道是人道。在春秋時期,也許是在老子之前,鄭國的哲學家子產就已經提出了天道和人道的理論。子產在解釋一樁火災的時候,拋棄了那些神秘主義思想,他說,“天道遠,人道邇”。這是相當先進的思想。而老子則是在天道與人道的研究上,更進一步。他是第一個把“道”的觀念引進自己哲學理念的人,他非常明確地表達了“道”的概念,就是宇宙的本原和萬事萬物發展的總法則。

既然道是宇宙的本原和總法則,老子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是道從哪兒來的問題。首先道是宇宙本原,道生萬物,那麼道又從哪兒來的?老子給我們制定了一條萬物起源的範式。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另外還有一句話,就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說明,道是虛無的虛空的,是無,然後無中生有,有就是氣,氣生萬物。

道的問題解決了,那我們來說說自然的問題。這裡的自然,不是我們眼中看到能觸摸到的自然,比如你看到的春花秋月,看到的山川河流,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何為自然而然?就是說萬事萬物本來的那個樣子。這才是萬物包括人所應該遵循的法則。老子說,人與萬物都應該遵守道的法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我們要回到人類最為本原的時代,按照大自然的自己運行的規律行事,一切都是應該的樣子,自然該怎麼運行就怎麼運行,不要去幹擾不要去打亂。

所以說,道法自然就是老子道家哲學的最為核心的思想。從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出發,老子的道家哲學又生髮出了一系列哲學思想。比如他的政治思想,倫理思想,辯證法思想、人的精神價值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礎上的。

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沒有主觀意志,他產生萬物並推動萬物的發展,並沒有人命令它這麼做,也不是道本身要這麼做,道沒有主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的。所以按照道的法則,一切都要無為,只有無為才是有為。這種思想延伸到國家治理的領域,就是無為而治的原則。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統治者不要去做那些擾亂自然人心的事情,一切都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發展。老子把無為當成最高境界。他說,我要是從來不與人爭,那麼天下就沒有人和我爭鬥,那我就是最厲害了。老子還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反正治大國如烹小鮮,你不折騰,老百姓才能開心生活。

2.清心寡慾的個人修行原則。既然老子認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既然真正的最高境界是無,那麼人生就應該做一個減法,因為去掉那些完全多餘的沒有必要的東西,才能更接近自然,更接近自然才有可能觸及大道的本質。所以老子說我們生活中的五彩五味等,他們只能迷惑人心。而那些所謂的智慧、道德、仁義等價值理念,只會把人心越搞越亂。而真正智慧的生活,是一個減法的生活。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減到什麼程度呢?按照老子的理想,就是減到復歸於嬰兒的狀態。因為嬰兒一切都是純淨的。

3.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思想中的無與有的關係,也催生了老子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無、高低、貧富、貴賤、正反、生死等都是相對的,而且這些關係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這就是禍福相依的道理。所以,從反者道之動的角度來說,老子又提出了弱者道之用的哲學。老子認為柔軟的東西才會有生命力。因為只有柔弱才可以向偉大向剛強轉化。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是一種貴柔的哲學。因此老子最崇尚的是水,上善若水。


好玩的國學


道家的思想精髓應該是,《崇尚自然》。自然而然,順其自然,遵行宇宙萬物,自然運行的規律。


邵啟光


心平氣合


正大光明王樹華


道經頌:

天人合一道律生,人不認知在朦朧。

合道至鴻天生辰,天生龍人天性靈。

科學探索知乾坤,認知膽識道律融。

龍治盛世得道行,道順華夏萬世春。


星辰書法


道,就是自然運行規律!

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規避災禍,逆天改命,病者治癒了。

為什麼道,稱為“道法”?

就是參悟天地自然,陰陽五行運行的自然法則!

現在的醫術,只能稱為術,

而道醫的醫法則稱為醫法。

這是天,地,人三才結合自然規律得來的法則!是技術的聖級理論,得醫法者,只要辨證準確,運用得當,就可以逆天改命,起死回生了!為什麼很多藥方並無奇花異草,而具有神奇的療效?全是靠順應天地人自然組合,各種藥物相補相成之後,發揮了異想不到的效能,才得以成功的!

歷代的中醫大家,都是雜學豐富,悟性天份極強者,見多識廣,洞察細微,能預測社會發展前程的高人。


古醫探秘


感謝今日頭條,感謝悟空問答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讓我有幸回答這個字又少又易答的問題。一問百答,個人感悟,不喜勿噴。

因為道教是老子創立的,所以道家最初的代表是老子,老子留下道教寶典《道德經》,而道家的思想,即道家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道德經》中得到了詮釋,區區五千字,把道家思想表達的淋漓盡致。我覺得用四個字概括道家思想的精髄應該是:“道法自然”或“天人合一”或“道之為物”或“大愛無疆”。

大王原作:

老子留書道德經,

中華文化一盞燈。

經文一共五千字,

道之為物貫始終。

道法自然是大義,

天人合一宇宙同。

同岀一道而異名,

百花盛開春意濃。


大王2639


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道家思想的精髓,我認為是“清靜無為”這四個字。


為什麼說“清靜無為”這四個字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呢?小編為大家細細說來。

大家都知道道家思想起源於老子所著作的《道德經》,道家思想和道教都是以它為核心而發展起來,然而《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是“清靜無為”,所以我認為這四個字它代表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大家可能對“清靜無為”這四個字理解不深,無法在字面上體會它,讓人無法想象它表達的是什麼,小編以下就為大家詮釋什麼是“清靜無為”。


清靜,通俗的說法就是心無私慾,無所求、無所爭、無所執而達到的清靜心,道家的說法就是“無我”境界。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是聖人已是靜靜心,無我。沒有人見、我見的偏執與天下渾其心。老子後面又說:“聖人無身,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這便是《道德經》說的道。何為道?老子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教修真經文中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便是天人合一的無我境界。

無為,不是不作為,是不妄為,它是根據事物的發展而為。守其中,法其自然;又說道法自然便是如此。無為之法就是《道德經》中說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通俗的理解就是,守其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不加自己的思想去幹擾,順事物的發展而為。

小編從《道德經》中摘出幾句放在一起,大家反覆讀,從中細細品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鄒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鄒狗。是以聖人以百姓心為心,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與天下渾其心;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功成而不名有。


總結:“不欲以正,天下將自正;以正治國,以無事取天下”這句話便是《道德經》中對清靜無為思想的詮釋,也是老子所講修身和治國的方法。


雲水散人


順凡逆仙!

道家是思想絕對不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意為著要遵從生老病死的規律,但道家修煉的金丹大道,本質上卻是要探索生命的盡頭,實現長生不死,飛昇成仙的“人生大道“!


相對世間的種種名利,在超脫生死之前實在是不值一提,所以真正的修道人根本懶得理會,因此在外人看來,道家才有了”道法無為“的表象。


但實際上,道者盜也,修道者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逆徒,他們偷去天地精華,而要實現的自己的永恆不死,只是天地無主,人道天天也道人,二者相輔相成,也不存在誰對誰錯。


世人常人佛道乃是清心寡慾之道,但實際上是巨大的錯誤,凡是修道者,都是真正的大欲望者,試問:若沒有驚天的慾望,誰敢妄言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壽而不死不滅?


但這個精髓,只有道者知道,外人看到的,只是表象罷了,就好像你只能看到別人的外表,而看不到別人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