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們,聽聽勸,疫情期間保護好自己!


長輩們,聽聽勸,疫情期間保護好自己!

導讀:在這次的疫情中,一些長輩們可謂是讓人操碎了心。不配合戴口罩,堅持串門聚餐等等行為令人頭疼,為什麼長輩們不重視疫情呢?

從一些專業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知道,像冠狀病毒疫情這樣的公共衛生危機通常對作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影響最大。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出入管控是必不可少的,而手機等智能設備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成為了獲取重要資源和消息的唯一途徑。但這也隨之而來產生了問題:年長的人難以適應這種居家隔離並通過電子設備與外界聯絡的生活。

事實上,作為易感人群的老年人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大部分老年人難以跟上智能通訊時代的發展步伐,這期間產生的代溝使老年人們在這次疫情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所以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怎樣與老年人溝通,向他們傳播疫情危機的相關信息

相信這篇文章的讀者大多是青少年及中年人,你們可能並不覺得疫情期間的出入管控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管控期間,你們通過微信、qq維持正常的社交,通過釘釘、Zoom等維持正常的工作學習,也通過淘寶、京東購買所需的物品。同時,你們可以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瀏覽與這場危機相關的即時新聞。但是你們能想象老人們在出入管控下的生活嗎?

生活獨居的老人們可能只有能維持幾天的生活用品和藥物,想要找送貨上門卻因為疫情期間機構不上班而落空。和家人同住的老人們,失去了鍛鍊、社交和娛樂消遣的方式,不能買菜,不能跳廣場舞,不能打麻將。

這些例子雖然聳人聽聞,但卻是疫情下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年齡的差距也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在這次疫情中暴露無遺。年輕人通過各種社交網絡途徑收集物資,聯絡感情,關注疫情實時消息。而老年人被排除在這類通訊技術之外

據統計,只有40%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而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這一比例降至17%,超過四分之一的老年人無法上網。大多數老年人表示自己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上網。顯然,這次的公共衛生危機也是老年人們的信息危機

在缺乏信息的情況下,老年人就會低估風險,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戴口罩因為呼吸不暢,堅持串門聚餐來維持社交需求,或許每天出門買菜也成為他們的唯一消遣。

作為小輩,我們需要讓長輩們學會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熟悉網絡,以此來代替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從而滿足他們各方面的需求。而對很多老年人來說,掌握這些新鮮的技術可能過於複雜,這時候就需要社區和一些機構的幫助。社區和機構能做的有很多,既可以幫助老人們掌握疫情實時消息,也可以協助老人們學會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

當然,不少的老年人已經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瞭如指掌。在此也希望這些老年人們能多向其他老年人普及電子產品的使用,多給他們機會接觸電子產品,從而讓更多的老年人適應信息時代下的生活方式

(注:本文有對原文進行增刪。)

作者:Karen Fingerman Ph.D.

翻譯:腦斧、唐詩

來源:Psychology Today《The Digital Generation Ga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