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廣東人對粵語的執著?

沙漏遺愛


我最近總是疑惑,在爭辯粵語是語言的這群人是哪裡來的?

我身邊根本沒有一個廣東人會去爭辯粵語是語言還是方言,我們不會在乎她是語言還是方言,我們只在乎她是我們的家鄉話,我們只在乎粵語在下一代能不能更好的保留。

近幾年,廣東的學校硬性要求家長別跟小朋友說粵語,要說普通話。而因為這個硬性的要求,讓許多廣東的小朋友忘卻了自己的家鄉話,粵語區漸漸被普通話取代。這時候許多廣東人開始著急了,開始發出反抗的聲音:能不能別阻止我們說粵語。

我們下一代會不會說粵語都成問題了,誰還會無聊的去爭辯她是語言還是方言?

這是鄉音,這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世界文化的一小部分,就算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在別的土地生活,都會保留的一種聲音。

每次見到省外的朋友在廣東遇見自己的老鄉便兩眼發光開始飈家鄉話的時候,就特別的感觸,那種家鄉情是會互相感染的。粵語也是我們的家鄉情啊!

每個地方的方言家鄉話都有他的特色和存在價值,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堂聊起了普通話,回家後跟家人用輕鬆自在的家鄉話閒聊,這是生活樂趣的一部分。

那些吐槽粵語的朋友,如果別人也吐槽你的家鄉話,你不會難受嗎?

我們說粵語絕對不是因為高傲也不是因為排外,僅僅只是說我們的家鄉話,與生俱來的東西。


心懷天下1


因為廣東人不忘本,除了這個,廣東很多祠堂,說明廣東人愛傳承祖宗的文化。某些人省的人,不敢在外講自已方言,覺得丟臉,還對廣東人因為說粵語而指指點點,更嚴重的是某些省份的人到廣東竟然要求廣東人說普通話,到人家香港也要香港人說普通話,操!你到別人的地方憑什麼要別人講普通話?人家跟你講普通話是尊重你,不講普通話是人家自由,倫不到你對人家指指點點!


媒體創作資源


講真,方言是文化傳承,普通話是國語沒錯,但他是融合全國人民交流而產生的語言。你不一定能從普通話的字眼感受歷史,但是你一定能從方言感受到古老的傳承。我身為福建人,覺得閩南語非常好聽啊,並不會覺得普通話和閩南語就是上下級關係。交了一個女朋友,廣州的,我在認識她之前,並不是非常喜歡粵語,所有粵語都來源於我爸爸聽的粵語歌。但是交往的時候,我自己花了一個月時間看TVB,埋堆堆,現在可以用粵語跟女朋友的家人交流,並且在廣州,也沒人認為說我的粵語很差。從小在上海,學習了上海話。後面去了河南也學習了河南話,然後還學習了四川話。你不喜歡方言沒事,但是不能厭惡,甚至拿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進行搬弄是非。粵語,傳承不只是兩廣,還有歷史,尊重每一個地方的方言,每一個地方的方言都是需要保護推廣推崇的!


Youngଲ285


方言是當地傳統文化的傳遞和傳承。

人家憑什麼不執著?

雖然我聽不懂人家在說什麼,但他們自己能知道和體會出,他們的老祖宗在方言裡留給他們的溫度。

那麼多人堅持生個兒子傳承香火,那麼多人堅持土葬為了入土為安,大家覺得是人間正道。那人家堅持方言,怎麼就成了因循守舊、食古不化了?

廣東人跟全世界做生意,一個省當得起半個國的實力,相信他們很多人不僅是能說國語,甚至英語法語德語,要不烏爾都語。反正他們的生意做到哪裡,就交流到哪裡。

但是,他們若堅持他們的粵語,我不認為是錯。

雖然我並沒有半個兩廣的朋友。


雲是鶴家鄉680


我就不明白了,怎麼老是在說在廣州或者廣東說粵語就叫執著了?你讓上海人不說上海話,四川人不說四川話行不行?我現在打字是用普通話寫的,我說粵語,這有問題嗎?我跟你說,我廣州的,我去潮汕出差,當地人還跟我說潮汕話呢!我都沒覺得有太大問題。反而都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在亂扯地域歧視。


互聯網稻草人


笑話,難道其它省份都講普通話,看看雲南,四川,西藏,新彊,內蒙古,東北,河南,陝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蘇,誰在家講普通話,上海人北京人自己平常都不說普通話,為什麼單單對廣東人有這樣偏見,我在北京經常都聽不懂那些京片和東北話


天煞孤星178518931


我是廣東客家人,非常理解廣府人對粵語的執著。小時候有限的幾個電視頻道中,最喜歡看的就是說粵語的珠江臺還有香港的本港臺,因為有很多好看的動畫片和電視劇。關於廣東人對粵語的“執著”,我說幾點。


對內的“執著”,對外的包容


小時候粵語的耳濡目染,讓我到了廣州上大學之後對粵語聽、說幾乎都可以無縫連接。在廣州生活也有10幾年了,總體而言,說普通話的時候竟然比粵語還要多。


以職場為例,就算一個公司說粵語的比較多,但只要有那麼幾個不會說粵語的,那麼開會肯定是用普通話。當然說互相說粵語的私下肯定是用粵語交流,但只要有非粵語的第三方存在,馬上會轉回普通話。


廣東說粵語的地區有很多,比如順德、中山甚至是茂名、湛江,彼此交流起來用粵語會更順暢,也更親切,其實說不上“執著”,而是溝通的一種最佳選擇。想象一下,如果重慶人之間不說重慶話,東北人之間不說東北話,這合乎邏輯嗎?


在平時生活中,從呱呱學語的三歲小孩到六七十的老廣州,只要你不會說粵語,他們都

都會用憋足的普通話跟你對話, 你嘲笑他們的帶口語的“廣普”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他們在包容你這個外來者?廣東人本地人對外來人口的包容度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這種包容首先體現在語言上。


說粵語是一種文化自信



“廣東人“敢為天下先”,歷來都走在改革開放的前頭。曾幾何時,同樣說粵語香港經濟的繁榮,造成對廣東從各方面的文化輸出,在某個階段,“港味”粵語成了一種經濟符號。而今,廣東經濟早就趕超香港了,珠三角粵語區普遍都比較富裕,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而今說粵語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而且廣東人配的上這份自信。


在廣州,粵語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是遠遠高過普通話節目的,甚至往省外輸出,掀起了一股“粵語熱”。


通常不是我們鍛造語言,而是我們所用的語言鍛造了我們。
—— 妮娜・喬治 《小小巴黎書店》


不應該打壓粵語,而應該更好地共生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粵語新聞、粵語節目受到官方的限制,學校更是早就提倡普通話,讓老一輩對粵語的傳承感到擔憂。 其實,粵語代表的“廣府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粵語又很好地保留了古代漢語的一些特徵, 從文化多樣性、傳承性,都不應該打壓粵語,而是更好地共生。



綜上所述,從歷史淵源、文化傳承角度, 都要理解廣東人對粵語的“執著”,畢竟,在一個包容而自由的社會, 百花齊放才是春。


君說新語


小編這個提問就有明顯的歧視的味道,你是哪裡人?你不說家鄉話嗎?什麼叫廣東人執著講粵語?一個連自己家鄉話都不稀罕講的人,會愛自己的家鄉?一個不愛自己家鄉的人,會愛自己的祖國?我們真不知道你這是什麼邏輯,本人地道廣州人,為粵語保留了古漢語的發音而自豪,我規定兒子在家講粵語!不能忘祖!我的普通話也不差,二甲水平。


kidhead


何為執著,我生於斯長於斯,白話是我的母語,祖輩都講,我這叫傳承,中國需要傳承的精髓有很多都沒傳承下來,我不忘本,是一種本分,也是一種責任,是否到某天白話,粵劇也變成現在的尺八,本來是老祖宗的東西,現在演奏最好的人在日本,人家說要把它交回來給我們,那才叫正常,你在家鄉是否也不講家鄉話了?


用戶5594646336822


整天拿廣東粵語來說東說西,粵語是廣東人的母語,祖宗世世代代說粵語,要廣東人不說粵語難道要我們忘記自己的祖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