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高手一般是看k線形態還是看指標,你怎麼看?

靜下心來4686


k線還是指標?

k線就是指標呀。組成圖標最基本的元素是什麼?價格;商品的價格;k線是價格在圖表上的表現;仔細想一想k線有四個價格,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小時級別的k線收線之後代表了過去一個小時中的4個價格。

其他的指標也是價格在圖表上的表現。例如均線,60日均線就是60個小時k線收盤價格的平均價,當然均線可以是開盤價計算,甚至可以加權平均去計算。

布林是均線一種變形也是以價格為基礎的,macd rsi等等多有的圖表上的技術指標都一樣。

在網上流行一種觀點:就是大道至簡就是使用的指標很簡單,而且是越簡單越好;大道至簡的最高境界就是隻看裸k;只有看裸k的交易員才是最牛逼的交易員。

什麼時候“大道至簡”變得這麼不堪了?

大道至簡的是思想,不是方法和手段。

你可以用簡單的指標,但你的方法細節一定是繁瑣的。

交易過程中行情走勢千變萬化,交易系統的細節一定要包羅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且交易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要長時間的生存下去,要穿越熊市和牛市,要穿越震盪和趨勢;甚至遇到突發事件;絕不是簡單指標的堆積。

所有指標的本質都是價格的體現;所以指標之間並沒有太多區別。

不要膜拜別人的先進指標和技術;不存在預測行情走勢的神奇指標;學會使用最基本的的指標才是成功交易的核心;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擁有了神奇的技術指標或者是你使用的指標是否具有威力;重要的是是你能不能用好最簡單的工具。

做出判斷的是人,不是指標。

上面說了指標都是價格在圖表上的體現;而且都是過去價格在圖表上的表現;先有價格後有指標就是這個道理。

這就是指標形成最基本的邏輯,指標並不具有預測作用;均線金叉了行情看漲是均線說的?其實是人們總結的吧。均線金叉行情一定會上漲嗎?我能舉出很多均線金叉行情卻下跌的例子。

對於行情走勢的判斷是交易者根據自己對於指標的理解做出的,指標並沒有告訴你是什麼方向。

因此你用什麼指標不重要,因為相同的指標,相同的圖表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方向的判斷。

這也是市場的多樣性。

總結: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不會糾結指標,也不會糾結裸k了吧。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沒有任何形態或指標是最優的


初入期貨市場的小明,一心想尋找到交易的聖盃,那種可以一勞永逸製造出市場自動取款機的聖盃。於是他經過了長期刻苦的覆盤,終於發現:在螺紋鋼的1小時K線上,27日均線在趨勢預測上極其靈驗,遠比20日均線表現更優。小明沾沾自喜,決定實盤入市。結果可想而知,臉被打的啪啪啪。

小明的經驗我們都有類似的體會,我們在一段時間內發現,MACD指標非常好用,勝率極高。可是過了這段時間,MACD的表現突然就很差,做一次錯一次,於是我們再去找下一個靈驗的指標,KDJ,RSI等等被我們用了一個遍,最終都是無果而終。

不管是k線形態搭配均線,還是MACD輔助KDJ,沒有任何指標或形態是最優的。

行情是混沌的,未來是不可知的。沒有任何指標或分析,可以為單次交易負責。再靈驗的分析,也只是在提高大量交易之後的成功概率。


什麼樣的才能稱為期貨高手?

高手並不是追逐於找到靈驗的指標,高手並不是執著於尋找交易的聖盃。真正的 高手知道,交易的聖盃就是一個符合自己的、具有不太差的勝率和較好的盈虧比的交易系統,然後一以貫之的嚴格遵守這樣的交易系統。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做下去。

至於交易系統裡面的入場出場信號採用什麼指標,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指標你信任它、執行它。交易就是如此簡單,正所謂,大道至簡。


凡事金融


在期貨交易中,一套完整的期貨交易系統,分為三個部分:

入場規則,出場規則,資金管理規則。

這其中,入場規則是最具有個性化的。

而題主所謂的看K線形態交易,還是看指標交易,實際上基本上形容的是入場方式。實際上,這兩種方式都很常見。

它們分別對應的是主觀型系統化交易者和量化式系統化交易者。

前者,一般都是通過在各個週期上識別出各種各樣的形態來進行交易,比如,收斂三角形的突破,上漲趨勢回調後繼續啟動等等。

而後者,最常見的就是利用均線來構建的期貨交易系統,屬於指標類的。

這種方式能不能盈利的關鍵在於後面兩個規則。即出場規則和資金管理規則,出場規則決定了這個期貨交易者能夠具有正確的交易邏輯,而資金管理規則決定了這個期貨交易者能否活下來。

所以,對於一個期貨交易者而言,無論是K線形態交易,還是指標交易都是可以的。因為決定交易最終能力的,主要來自於後兩個規則。

真正的期貨高手,厲害的是處理風險和收益的能力,而非他所選擇的交易依據。

各位覺得呢?


天啟量投


不管是K線形態,還是指標都是都是價格的表現形式而已,而技術分析得三大假設之一市場行為包含一切,所以不管是看什麼指標,還是K線形態,甚至是裸K,只要在市場上能拿到盈利都是高手。那真正的高手是怎麼看得呢?

一朋友,只做螺紋鋼,平時聊天聊到這方面,問他怎麼看,一般回答是不知道,而只要行情走出來了,只要不是踏空的,一般能吃到大半的行情,平時也不咋研究,指標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還是在一次聊新聞上面,看出來他對新聞的解讀和把握之全面,詳細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樣也可以。

但這也只是個例,回到技術分析,在當今市場上,技術指標,K線形態,甚至什麼戰法,獨家秘訣充斥著,並且別人說得頭頭是道,自己用得時候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所以你能學會別人的固然好,學不會咋辦,去學幾個基本的技術指標也夠用了,知道什麼叫背馳,什麼叫超買超賣,在瞭解一下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也就夠了,當然了要是真的有心去研究,最好是看看這些指標的定義,為什麼這麼定義,這樣定義的目的是什麼,對把握行情也很有幫助。

現在的市場不在是一個純粹的市場,對我們而言是簡單還是複雜了呢?


升斗小散民


我不是高手,也無緣與高手推杯換盞,只是談談個人看法。

無論價格K線形態或者組合形態、各種技術指標、成交量都是各有各的不足,因為這些價格形態和技術指標,都是從實戰交易中歸納出來的,是大概率統計得來的優選結果,說明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是把握大點而已。既然都有缺陷,就可以取長補短,相互配合更好一點。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包括趨勢方向的判斷、建倉清倉機會、資金管理等。由此看來,一個交易系統僅用K線形態不行,因為無法判斷趨勢方向;僅用技術指標能判斷趨勢方向,但合適的建倉機會無法很好的把握。既然是相互配合,就有主有次,有些高手說我一根均線就行了,只是說明他偏重技術指標而已,其它還要參考的。

當然好的交易系統使用的條件不能太多,多了反而無所適從,這叫大道至簡。我常用交易系統就兩個技術指標,一根21日均線,用來確定趨勢方向;一個反技術指標KD,用來判斷趨勢運行的大致狀態;用K線組合形態尋找合適的操作機會。


沙裡淘金者


期貨高手一般是看k線形態還是看指標,你怎麼看?

k線也是技術指標的一種,k線形態可以作為期貨進出場的依據。

期貨市場中的K線圖的畫法包含四個數據,即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有的k線都是圍繞這四個數據展開,反映大勢的狀況和價格信息。

在期貨實盤交易中,如果是短線做空的多頭趨勢中,5分鐘K線頻繁的出現下影線很長的K線,說明短線向下的假突破出現的次數很多,投資者很容易會出現開倉方向錯誤情況,所以投資者要注意5分鐘K線多單或空單的操作信號,避免操作中的失誤。

分析期貨K線圖要注意,如果兩次空頭趨勢,都是多方拉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出現的,說明投資者的做空操作獲利是可以的;假突破頂部出現陽線,是做空前向上假突破的最佳賣出點。

交易者除了用k線判斷多空趨勢,使用指標判斷多空趨勢的也非常多,而且更加簡單。

做多 兩個非常關鍵的位置;

第一個位置;有2個必要條件;1.趨勢線走平或者拐頭向上。2. 操盤線向上翻紅。

第二個位置;價格在波段線之上,在波段線附近逢低做多。

做空 兩個非常關鍵的位置;

第一個位置;有2個必要條件;1.趨勢線走平或者拐頭向下。2. 操盤線向下翻綠。

第二個位置;價格向下穿越波段線,在波段線附近逢高做空

瀝青的60分鐘壓力位在3465 結合指標信號如果這個位置上破成功站穩,可以繼續多單,支撐線位置在3309這個位置的話是適合入場多單,如果交易者結合指標信號操作的話,這波上漲也有小200個點的利潤。

祝各位期友交易順利,早日實現財富自由,謝謝!


用戶109768584517


期貨高手一般是看K線型態還是看指標,你怎麼看?

不管是誰,選擇看K線型態還是看指標主要看個人習慣或者說個人對哪一種分析更熱衷和熟悉。

一般而言,K線比較直觀,可以看出當時是上漲還是下跌,高點和低點,而且各類交易軟件最容易進入K線型態,所以選擇看K線的人較多;其他的技術指標,如均線、MACD、BOLL、KDJ等等,看個人喜好和習慣,就是哪種研究多了用的比較好了就用哪個。為了提高準確率,大部分人同時看幾個指標(包括K線),如果出現雙線共振,三線共振等現象,準確率也確實會高很多。

所以,看K線還是看指標還是都看,因人而異,如果想用這些分析技術更好的輔助自己,那麼就要把自己常用的K線或幾種指標研究透了,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準確率。




56557432


期貨高手一般是看k線形態還是看指標,你怎麼看?k線形態也好技術指標也好都是交易高手們常用的期貨分析方式,每一種交易方式用好了都可以很好的實現盈利目標,接下來簡單分享一位期貨高手在期貨交易中。簡單來說就是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具體如下

1、大週期判斷趨勢---入多單還是空單

2、小週期入場(數量級不宜差太大)---過濾小週期逆向波,右側交易。

3、設止損--- 按照小週期圖表交易系統。

4、止損移至成本價---小週期有“適當”盈利後再移。

5、入場工作結束--- 小週期關掉不看,回到大週期圖表。

6、若碰止損,重複1~5。

7、若大週期出現有利趨勢,止損不斷朝有利方向移動---按照大週期圖表的交易系統。

8、碰止損(止贏),循環以上操作。。。

9.在高一級週期出現轉向信號之後,再在低一級週期執行同向的信號操作,逆向的則過濾掉。這樣,勝算會增加一些。止損不斷沿高一級週期的趨勢方向移動。

10.如果要抓住單邊行情,必定要捨棄在短週期頻繁操作的思維。如何避免頻繁交易?只能選擇使用高一級時間週期的信號平倉。但是,入場仍然必須在小週期,因為止損代價小。

11.小週期入場後,要儘快地(適當)將止損移至開倉位,保證單筆交易的安全性

下面60分鐘圖上,價格反彈到波段多空線是明顯的壓力線,當時,市場價格是在壓力線遇阻回落?還是向上衝破壓力線?都是未知數,那麼這個時候,仔細觀察3分鐘圖的走勢,就可能得到明顯的結果,如果3分鐘圖上,紅線和趨勢線還是保持傾斜向上的走勢,那麼市場就有可能向上突破壓力繼續上升。如果3分鐘圖上的紅線和趨勢線開始走平,那麼價格就有可能遇阻回落了。

下面是日線圖和60分鐘圖的市場變化;日線圖;趨勢線和波段線傾斜向下運行,空頭市場較為明顯,在日線圖空頭市場明顯情況下,如何在60分鐘圖上尋找做空的機會?在60分鐘圖上,價格波段線之上,可以看做是反彈,一旦價格回到趨勢線之下,操盤線向下翻綠,或許就是反彈結束的信號,可以以做空1的條件進場做空,如果價格繼續下行,向下破了波段線,就是做空2的條件,在波段線附近快速跟進空單

歡迎做期貨的朋友關注我,頭條上會經常分享期貨學習知識

如果你贊同我的分享請評論,點贊,支持,謝謝大家!!!

最後感謝頭條提供了這麼好的交流平臺,願努力學習上進的你我都好!!


用戶94760743878


期貨高手一般是看k線形態還是看指標,你怎麼看?k線也是指標的一種,也是屬於技術派的,k線形態也可以做為交易者進行期貨交易的依據,下面分享幾種可以做為多單入場信號的k線形態,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首先是k線的多單入場信號形態

1、下降陰線 在漲升的途中,出現如右圖般的三條連續下跌陰線,為逢低承接的大好時機。當第四天陽線超越前一天的開盤價時,表示買盤強於賣盤,應立刻買進以期價格揚升。

2、反彈陽線 確認行情已經下跌的足夠深,某一天,行情出現陽線,即“反彈陽線”時,即為買進信號,若反陽線附帶著長長的下影線,表示低檔已有主力大量承接,行情將反彈而上。

3、上檔盤旋 行情隨著強而有力的大陽線往上漲升,在高檔將稍做整理,也就是等待大量換手,隨著成交量的擴大,即可判斷另一波漲勢的出現。上檔盤整期間約六日至十一日,若期間過長則表示上漲無力。

當然了除了k線之下,交易者也可以藉助指標進行多空判斷和入場點的選擇,以瀝青1906合約為例,圖中紫色線和黃色操盤線是判斷多空的信號,同時向上就是多頭信號,同時向下就是空頭信號,依據指標信號入場空單的時候尋找紅色壓力線,壓力線之下是空單入場的位置,入場多單的時候尋找白色支撐線,支撐線之下是多單入場的位置,嚴格執行指標信號,可以幫助交易者提升交易勝率,實現盈利目標

歡迎做期貨的朋友關注我,頭條上會經常分享期貨學習知識

如果你贊同我的分享請評論,點贊,支持,謝謝大家

最後感謝頭條提供了這麼好的交流平臺,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我都好


用戶72378503555


無論是K線還是指標,都只是技術領域的工具,在期貨交易中就有隻研究基本面的供求關係發財的,大家熟知的大咖林廣茂就是這樣。而這兩者都是交易期貨的手段,各自有各自領域的高手。而我覺得一般作為圖表交易者,K線形態和指標都會看,當然單獨用裸K也能構建交易系統,這個要看個人的認知和習慣,比如我就是兩者都看,我覺得兩者最後用到極致都能殊途同歸。

K線可以說是與價格最接近的指標,它描述的就是價格在某一個時間段內的變化,而期貨市場的走勢嚴格來講就是價格的走勢,所K線也算是最真實反應市場的指標之一,其他大多數指標都是從K線的基礎上變化而來,複雜化了,有時反而會失真。

而K線形態,是反應市場中多空力量的博弈狀態,一些大的形態可以有效反映此時走勢的變化有比較大概率,比如頂部形態,底部形態,收斂三角形,通道震盪等等,這些地方的支撐和阻力的位置比較明顯,可以方便設置進出場的規則。

至於其他指標,數量眾多,採取不同交易策略的人很多會選擇不一樣的指標,但用這些指標的目的同樣是用來解讀行情,建立輔助交易操作的規則來幫助交易,都只能算是工具,關鍵的還是在背後支撐的期貨交易的認知,有了良好的認知,知道交易的盈利模式,自然會將所用的指標往這個方面去落實具體的措施。

因此我覺得到底是看K線形態還是看其他指標,還是兩者相結合,對每一個人都沒有定論,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做為交流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