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節氣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如今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 立春:2月4日-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五言律詩 押陽韻

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

間泮游魚躍,和風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

萬物含新意,同歡聖日長。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雨水:每年2月18日—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溼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五言律詩 押冬韻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祭魚盈浦嶼,歸雁迴山峰。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驚蟄:每年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五言律詩 押尤韻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五言律詩 押庚韻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五言律詩 押麻韻

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

楊柳先飛絮,梧桐續放花。

鴽聲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識風雲意,寧愁雨谷賒。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穀雨:4月20日前後,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五言律詩 押青韻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

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

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萬物生長,欣欣向榮。也為夏季的開始。

五言律詩 押庚韻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雲峰好,徐徐帶雨行。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小滿: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

田傢俬黍稷,方伯問蠶絲。

杏麥修鐮釤,錋豎棘籬。

向來看苦菜,獨秀也何為?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芒種:6月6日前後,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五言律詩 押庚韻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

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夏至:6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北迴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押東韻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坑,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

蕤賓移去後,二氣各西東。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小暑:7月7日前後,入暑,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大暑:7月23日前後,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菰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捲上,經史待風吹。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押尤韻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處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白露:9月8日前後,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押豪韻

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

葉下和秋吹,驚看兩鬢毛。

養羞因野鳥,為客訝蓬蒿。

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秋分:9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押庚韻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寒露:10月8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里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霜降:10月23日前後為“霜降”,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五言律詩 押陽韻

風捲清雲盡,空天萬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後。

五言律詩 押寒韻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

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收藏了,衣裘製造看。

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小雪:11月22日前後為“小雪”節氣。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五言律詩 押支韻

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

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

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

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大雪:12月7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迴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五言律詩 

積陰成大雪,看處亂霏霏。

玉管鳴寒夜,披書曉絳帷。

黃鐘隨氣改,鴳鳥不鳴時。

何限蒼生類,依依惜暮暉。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冬至:12月22日前後,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押先韻

二氣俱生處,周家正立年。

歲星瞻北極,舜日照南天。

拜慶朝金殿,歡娛列綺筵。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小寒:1月5日前後,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五言律詩 押餚韻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二十四節氣:24幅古畫、24首詩詞


■ 大寒:1月20日前後,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五言律詩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