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質事件中,美國為什麼不交出巴列維?

一隻寂寞的男人


從1978年初開始,伊朗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君主示威遊行活動,這次覆蓋全國的抗議浪潮發展到次年初的時候,伊朗國王巴列維被迫下臺流亡海外。不久後,霍梅尼便回到伊朗並主持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

對於巴列維王朝的土崩瓦解,美國實際上選擇了無奈的默許,甚至還曾一度試圖與霍梅尼政權建立外交關係。但是伊朗國內保守派強烈的反西方情緒根本沒有給美伊建立關係創造良性環境:巴列維時期一切與西方文明有染的東西全部被廢除,曾經散發著民主氣息的街道掛滿了反美反以的口號!

1979年10月,身患疾病的巴列維被准許經由墨西哥前往美國進行治療。美國政府的決定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一直要求引渡巴列維的伊朗新政府,霍梅尼隨即親自支持約四千名學生前往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示威抗議,但事態很快惡化並發展成為暴力活動,52名美國使館人員也被抗議者扣押,以期當作換回巴列維的人質。

華盛頓方面在獲知美使館人員被扣押後十分震驚和憤怒,隨即便對伊朗採取了包括經濟和外交在內的多種制裁:例如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凍結海外資產、驅逐美國境內的伊朗人等等;但這些措施並沒有迫使伊朗釋放人質,反而還加大了德黑蘭與華盛頓針鋒相對的力度。

當然,伊朗也知道這些人質是用來與美國做交易的籌碼,於是也適時的提出了釋放條件,其中最核心的兩條就是美國政府保證不再幹涉伊朗、引渡巴列維。但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最終並沒有答應伊朗的條件,轉而啟用軍事手段實施秘密營救。

眾所周知,美國策劃的營救行動並沒有成功,但鑑於巴列維去世、兩伊戰爭爆發以及美國總統換屆在即等多起事件,德黑蘭深知繼續拖延下去的肯定是弊大於利。所以,伊朗最終在卡特卸任前釋放了被扣押的31人(注:此前已有6人成功脫逃、14人被提前釋放)。

很多人在瞭解了德黑蘭人質事件後也感到十分困惑:美國為何不惜冒著巨大風險,庇護一個已經完全失去權利的流亡君主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對於美國而言巴列維絕對是一個忠實的盟友,如果此時落井下石將其引渡給伊朗,無疑會對美國今後在全球範圍內的盟友合作及發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其次,如果華盛頓因為對方劫持了一些人質就輕易妥協、答應對方提出的條件,那這種做法很快會被其他反美勢力爭相效仿。所以說,某些時候寧可犧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也不能在原則性立場上開小口。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1979年伊朗發動伊朗伊斯蘭革命,1979年1月16日,巴列維逃離了伊朗。十四天後,阿亞圖拉霍梅尼在流亡15年後迴歸並控制了伊朗。在1979年10月進入美國治療癌症,伊斯蘭武裝分子於11月4日通過攻擊美國大使館並將人員扣為人質作出回應。經霍梅尼批准,武裝分子要求將其歸還給伊朗,以便對他的罪行進行審判。美國拒絕歸還阿沙巴列維,美國選擇武裝營救但是失敗了,穆罕默德·禮薩·沙阿·巴拉維於1980年7月在埃及去世後,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一年多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這就是伊朗人質事件。

美國為什麼不歸還已經快要死的沙阿·巴拉維,也不救美國人質。我認為原因有這麼幾個。
【1】沙阿·巴拉維是美國支持的政府,如果把他交出去,那麼其他美國的盟友怎麼看。

【2】如果開了這麼一個先例,其他地方會有樣學樣綁架美國平民,要挾美國。美國就被動了。

【3】沙阿·巴拉維不只是代表一個人,他還代表美國支持下的伊朗的民主化和世俗化的運動。如果沙阿·巴拉維被審判,這是對沙阿·巴拉維過去政策的否認。

【4】政變剛剛發生不久,如果當時的伊朗革命者有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還是未知數,如果伊朗革命者沒有能力治理國家,那麼把沙阿·巴拉維送回伊朗,讓他恢復對伊朗的統治也未可知。


經濟愛好


在當年政治環境下,美國不可能交出巴列維,因為這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1979年底,伊朗首都德黑蘭爆發了伊朗民眾佔領美國使館行動,並扣押了52名美國人質事件,震驚世界。伊朗方面要求美國交出在美治療淋巴癌的前國王巴列維,遭到了美國拒絕。

美國如果交出巴列維,將會對美國國家形象造成嚴重影響,巴列維作為美國在中東多年g的小弟,患病期間都會被美出賣,那麼世界上其他國家領導人會怎麼想,恐怕很多人會惶恐不安,在以後的對美合作中會拒絕過多讓步,從而損害了美國國家利益。

當年美蘇在全球惡鬥,如果交出巴列維的話,那麼蘇聯肯定會就此大做文章,讓美國無法團結盟友,而有些國家會因此倒向蘇聯,不利於美國全球佈局。

美國政府內部認為伊朗革命政權面臨國內外嚴重危機,政權的前景不明朗,因此對其如此大的讓步沒有必要。

美國國內一些勢力和巴列維政權關係不錯,因此在各種場合反對交出巴列維,同時伊朗革命派政權體制和美國格格不入,也讓美國政府無法說服民眾。

從當年美蘇爭霸的大格局下看伊朗人質事件,就會明白美國不可能交出巴列維這一指標性人物,但其他方面作些讓步換人質卻有可能,也是必要的。







國際那點事兒


提問者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美國大使館人員被扣押做人質事件,核心問題不是前國王巴列維,而是巴列維把伊朗國家的黃金帶走存在美國。伊朗要求美國歸還黃金,並引渡巴列維。核心是黃金。不記得具體數量,好像是80噸黃金。美國拒絕伊朗的要求以後,伊朗的學生衝進美國住伊朗大使館,扣押了人質。學生當然是受到政府鼓勵的,但是扣押人質的不是政府。美國還真沒辦法說什麼。群眾運動嘛,美國不是自稱民主自由嗎。從性質上說引渡巴列維是政府行為,巴列維就是引渡回國了也不可能給群眾處理。可是黃金是國家財富,屬於每一個伊朗人,不屬於巴列維個人。在國際上也認為是主權債務抵押。很多國家都把黃金存在美國或英國這些國際金融中心。所以伊朗要求歸還黃金是沒有問題的。

伊朗人質危機是怎麼解決的,還是美國還回了黃金,才使人質得以解脫。可是巴列維並沒有被引渡。如果知道真相的人把人質問題核心歪曲成為巴列維的引渡,那麼肯定是別有用心。話語權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掌握了話語權就可以把白的說成黑的。伊朗政權要巴列維這個人有什麼用,不當吃不當喝,黃金才是有用的。現在去網上搜索,根本無法說明伊朗人質事件是怎麼來的。壓根沒有提黃金的事。這一切都是為了把伊朗打造成流氓國家。其實我也不喜歡伊朗,可是我不會昧著良心說話。

其實類似情況並不是沒有。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貪腐成性。把大量的國家財產據為己有。後來馬科斯被推翻逃亡美國。菲律賓政府要求查封馬科斯在美國瑞士等地的財產。這些國家政府當然是配合的。可是菲律賓並沒有要求引渡馬科斯。即使馬科斯有殺害總統阿基諾夫人的丈夫阿基諾的嫌疑。為什麼呢,因為政治庇護。阿基諾流亡海外受政治庇護,馬科斯同樣受政治庇護。伊朗的霍梅尼同樣流亡海外,受到政治庇護。而且霍梅尼是受到西方支持才推翻巴列維的。所以伊朗很清楚不可能引渡巴列維。提出引渡要求只是給伊朗人民看的。


用戶4699809132


巴列維說是國王,其實也是一個超級大富豪,美國的政治制度就事為富豪服務的,所以過去與現在都沒有將一個大富豪交出去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