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我的家

我的媽媽--這是在我為人母之前寫的,現在看來寫的是多麼膚淺,多麼蒼白無力。媽媽是無論受到怎樣的痛苦在孩子面前始終微笑的人,而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便會哭泣的人。

我的媽媽,我的家

對於母親我有著複雜的感情,但除了愛之外更多的還是愧疚。上學二十餘載,與母親相聚的時間僅有寒暑假期間,心疼她在家裡勞苦操勞、卻也厭煩她的喋喋不休;幼時由於我的蠻橫霸道使她替我給鄰里鄉親賠了好多禮;長大後慢慢懂得母親的不易,但在一起時我又因她不懂我所說的對她指指點點;在別人面前或許我是安靜的、害羞的但在她面前我的本性暴露無遺、任意的發著脾氣。只因無論我怎樣過分亦或任性,她總會原諒我;無論怎樣的懶散與無理,總會對我不離不棄,我無需擔心的對於自己的行為承擔怎樣的後果,因為有她在,我永遠在安全感內。

媽媽是有著農村婦女的勤勞、堅強,也有著嘮嘮叨叨的壞習慣。今天是媽媽離開新西蘭的第二天,當我詢問是否已經安全到家時,媽媽已在家裡加油站。一直以來家裡的人都在忙忙碌碌,甚至連我遠洋打過去的電話亦無時間多聊。媽媽在新的日子裡,使我真正的瞭解了她,或許是這裡的日子安靜舒適,使我有個這機會走進她的內心聆聽她的故事。

媽媽的命是苦的。出生在60年代,那是一個緊衣縮食的年代,雖然沒有了戰亂,但日子過的並不舒適。家裡兄弟姐妹眾多,媽媽又是家裡的長女,因此照看弟、妹的事情必然落在媽媽的肩膀上,而她又不像我一樣懂得磨洋工。那時候的女人地位很低,上學受教育的日子媽媽沒有過幾天,而是學習更加實用的生活技能:洗衣做飯、田間勞作、推土建屋。現在想來媽媽那時是及其懂事的,對於生活有著極大的熱情。少女時代的媽媽沒有穿過新衣、吃飽過肚囊,這也是那個時代縮影。媽媽在20歲時嫁給了爸爸,生活並沒有轉變,只是換了一種身份一個地方繼續著操勞。聽媽媽說年輕時穿著自己手捻的布鞋去山區收頭髮,出去一次把一雙布鞋穿爛,背的煎餅吃完了,才回家,這是生活所迫,睡在草垛、向別人討食,每天的奔波和家人的分離只為生活能過的更好。而現在我徒步半天就叫苦連天,媽媽時不時的感嘆我現在的日子是神仙日子,我抱怨她不理解我的孤單;她或許也在感嘆我不懂的珍惜。人類的詞語總是那麼的相似,媽媽不會張口成章,只說我是溫室裡的花。是啊,我在感嘆00後這些溫室裡的孩子時,自己也被長輩這樣的評語著。時代不同,社會環境的變遷使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心思,又被各自的問題煩擾著。媽媽總是在勞作,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勞作的方式由田間轉向了加油站、運輸車隊,勞作時間不斷的延長。總在勸她不要如此忙碌,但我卻沒有懂她,對她來說這是她對於自己價值的體現,媽媽是一個好要面子的人,也是一個女強人。

媽媽是強大的。任何生活的苦難都可以扛過去,凡是自己可以承受的,從來沒有讓我有過擔心。體力勞作的苦,沒有讓我幹;我極力的去分擔家務,把自己累的心身疲憊但成果微乎其微;我不能減輕家裡的負擔;我所存在的作用就是把學習學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不需要付出什麼。國內比新西蘭晚5個小時時差,但家裡人和我同一個時間起床,是我太懶還是您太操勞。給您製作的相冊名作“偷得浮生半日閒”,也算對你的準確描述吧。但我知道你並不強大,你也會累、也會抱怨、也會生氣,是對生活的渴望,對兒女的愛,才會如此堅強。

媽媽是討厭的。媽媽的期待給了我很大的壓力,總之我要很優秀才不會讓她失望。因為這樣我總是抱怨,總是嫌棄。媽媽什麼都怕浪費,壞掉的食物不捨得扔掉,多次勸說吃了對身體不好,然並無作用,直到我發脾氣才可以。媽媽總把自己的身上搞得異味,我知道是體力勞作過大出汗造成的勸她勤洗澡,但她總說太累或太冷而多推延。弟弟一直給媽媽買各種化妝品,想來和我的心思一樣,希望她開心。媽媽睡覺老是打呼嚕,觸枕即睡,在我這裡待了20余天後,原來也會失眠,身體的勞累活生生的把媽媽的女人特性給掩蓋了。

媽媽是幸福的。姥姥姥爺身體健康,有一雙兒女。經過辛勤的勞作家裡還算富足,鄰里眼紅的同時亦有羨慕的目光。兒女學習也優異,算是彌補了她的遺憾。自己的父母親經常過來探望,親人在一起,不用忍受離別的酸楚。

我對媽媽是心疼的,她勞苦但在家裡並不功高。每天被事情忙的像是個陀螺一樣,但媽媽對此卻是滿足的,每天能多掙點錢身體上的勞作就值得,能得到別人的一句誇獎就覺得別人給面子,她就是這樣無悔的為這個家付出,為兒女們付出,是的家裡富足,作為女兒我少了一份責任,只需要為自己的生活去奮鬥。我與媽媽在思想上的不同,我總覺得對方是平等的,甚至我還有點女權主義,社會的大環境造就了我們兩代人不同的人生觀。也因如此我們之間的矛盾總是不斷,小時候到現在都以我發脾氣結束之間的爭執,我總是暴躁,這與媽媽的性格完全相反。媽媽對兒女是如此的疼愛,但僅限於物質對精神的教導甚少;在成長的道路上我的物質甚是富足,與之相比精神食糧只能獲得於書本了,媽媽受到的教育少,每次都說好好學習,我年幼時是極其討厭的這句話的,現在想想這裡麵包含了多少期盼,多少對我精神的鼓舞,又何嘗不是精神糧食呢。

對於媽媽的前半生我沒有進到孝心,總是在離開時想念起她的好,相聚在一起時我又在抱怨她的嘮叨。想讓她過上安逸的生活,而此刻我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沒有落定,只能打個電話嘮嘮家常,物質上又是那麼的無力。反哺是需要有一定能力的,我需努力為媽媽帶來驕傲,更是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自己並不是一個孝順的人,在一起時總是嫌棄,但你過得好卻是我未變的夙願。2016/11/10

寫母親的文字無需配圖,已是滿滿的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