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合適的筆記本電腦值得推薦?

邱名幸子


人在職場,工作生活都離不開筆記本。但最近遇到的種種情況讓我決定換掉使用了3年多的筆記本:在製作表格時,我遇到了軟件閃退,等電腦恢復後數據全部丟失,只好加班重做,類似情況還有很多。此外,厚重的機身與大體積充電器也讓常常需要出差的我感到不便。在經過多重對比後,我選擇入手華為MateBook X Pro,並收穫了令人驚喜的使用體驗。

超清全面屏 開闊新體驗

打開華為MateBook X Pro,它的屏幕就第一時間吸引了我。這塊屏幕不同於我的舊筆記本,邊框極窄,官方數據顯示這款筆記本屏幕屏佔比高達91%,在瀏覽屏幕內容時我幾乎可以忽略邊框的存在。除了屏佔比高,顯示屏的畫質表現也十分優秀:細節明顯,畫質細膩。瀏覽圖片或視頻時,我明顯感受到色彩準確度相比舊筆記本大幅提升,加上視野變得開闊,使用感十分舒適,令人“愛不釋眼”。

除此之外,MateBook X Pro的屏幕還支持觸控,瀏覽網頁只需手指輕輕滑動頁面即可,處理圖片也可用觸控輕鬆放大縮小,省去了不少原本需要使用鼠標鍵盤的操作步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強勁性能 告別卡頓

由於舊筆記本在使用時不夠順暢,還總遭遇閃退之類的狀況,我在選擇筆記本時對它的配置尤為關注。華為MateBook X Pro搭載第八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i7/i5處理器,內置8GB/16GB內存+256GB/512GB高速固態硬盤,並支持搭載NVIDIA® GeForce® MX150獨立顯卡。看到這款本具備如此專業的性能,入手後我也用不同軟件進行了測試,不論是辦公軟件還是視頻播放器,或是Photoshop、CAD、Coreldraw等對筆記本的性能要求很高的軟件,華為MateBook X Pro運行起來都十分流暢,我再也不必擔心突如其來的閃退啦。

輕薄便攜 出差好伴侶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時常需要出差,舊筆記本較為厚重,加上續航能力不夠給力,需要隨身攜帶大而重的充電器,它成為了我旅途的一大負擔。而換了華為MateBook X Pro之後,這樣的負擔便不存在了。這是因為華為這款本極為輕薄,它的整機重量僅為1.33kg,最厚處僅有14.6mm,單手便可輕鬆拿起,大大減輕了出行負擔。

除了輕薄的機身,華為MateBook X Pro的續航能力也令我驚喜。這款電腦單次充滿電後可以正常辦公14小時,若只需短途外出完全不需攜帶充電器。在需要充電時,該機還支持快充,充電30分鐘,可以使用6小時。這樣的續航能力在輕薄的基礎上再次減輕了我的出行負擔。

從開闊清晰的全面屏到專業的性能,再到超長續航的輕薄機身,華為MateBook X Pro真正做到了提高我的工作生活效率,想要換機的你不要錯過這款優質輕薄本哦。

目前,華為MateBook X Pro起售價為7988元,而為滿足不同人群對性能的高要求,華為MateBook X Pro家族還新增了大容量版。在8月28日,該版本正式在華為商城、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天貓華為官方旗艦店、華為蘇寧易購官方旗艦店四大電商平臺開售,售價10988元,其搭載了第八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i7處理器,內置集顯+8GB內存+512GB高速固態硬盤,在8月28日至10月7日期間下單可享受6期免息。如果你也需要一款輕薄便攜且各方面性能出色的筆記本的話,可以去看看。


陸嘚嘚


第一位:IBM Think Pad系列。俗稱“小黑”,一成不變的顏色和樣式。作為現代個 人電腦之父,IBM的筆記本有著最好的質量、地位和價格。在筆記本領域累計1000多種專 利技術(比如,硬盤之父),ThinkPad是追求性能、便攜、穩定、可用的筆記本愛好者 的首選佳作。

第二位:蘋果 MAC系列。之所以稱蘋果機,是不只是因為其由蘋果生產,也因為其核心 區別於IBM標準PC。是pc機之外的“世外高人”,可以這麼理解,蘋果公司=精簡的IBM加上精簡的微軟。因為原來只有白色,俗稱“小白”。假如當年決策沒有失誤的話,現在 IBM Think Pad系列的地位應該就是MAC系列的了。如果說,IBM是最實用強悍的筆記本,那麼,蘋果就是最藝術的最火星的筆記本了,當然,價格也很“藝術”。

第三位:HP下的康柏(Compaq)。當年主流pc機中,康柏是幾乎可以和IBM抗衡的,現在 雖然收歸HP公司門下,但是依然沿用著康柏的標誌,當初康柏幾乎就是商務用筆記本的代名詞,其質量和口碑可見一斑。注意一下:家用的康柏可不如商用的。 第四位:富士通(FUJITSU)。富士通被稱為日本的“IBM”,是日本筆記本當之無愧的 “老大”,pc上充斥著IBM、富士通、康柏、東芝等等寡頭們制定的標準,富士通號稱“世界筆記本電腦專家”,當然,價格也是“老大”級別的。

第四位:東芝號稱是“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的締造 者,不過,最近在走時尚路線,質量和富士通相比有些毛糙。 第五位以後就很難排列了,因為基本設計大同小異,質量不相上下,還是隨便排一下吧 ,就是說,上邊五個品牌的位次是基本上人人認同的,下邊的順序就有些見仁見智了。

第六位:NEC。1989年,NEC做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彩色液晶的筆記本電腦,在筆記本領域 ,NEC的液晶研發和製造技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日本的本土銷量也一直緊隨富士通之 後,但是,質量上除了液晶屏之外,沒有太大的亮點。

第七位:SONY 。SONY 97年才開始進入筆記本領域,始終走的是“時尚、高端”的路線 ,,因此“漂亮”成了最大的賣點。但在穩定性、安全性、耐用性、上很弱,可以說,買索尼,除了一個牌子,沒有什麼值得的。

第八位:戴爾(DELL) 。 DELL是IT業的奇蹟,96年涉足筆記本領域,短短的幾年之內 ,銷量成了全球第一,但是DELL的成本體系也制約了他在中高檔筆記本的發展。DELL成為了“低價筆記本”的代表。的確,其質量沒有什麼可以誇耀的地方,尤其散熱,問題 多多。

第九位:華碩(ASUS)。華碩是華人電腦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驕傲,堅持“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有品牌銷售” ,因此兼容性好,散熱問題解決的也比較徹底,做工上時有新 意,號稱“堅若磐石”,有一定道理。

第十位:三星(SUMSUNG)。2001年才進入了筆記本領域,完全採用日本風格,走視覺路線,但在筆記本最關鍵的散熱技術上,存在著較大的漏洞。而且設計和生產全部外包給了臺灣一些專業筆記本製造商。在成本控制上有較大的優勢。就是說,三星是韓國的SONY,但是,如果說“買索尼,除了一個牌子,沒有什麼值得的”的話,買三星簡直連牌子都不值。還不如國產的聯想。


貴圈四姨太呀


1/5 分步閱讀

首先是聯想的筆記本,這個牌子算是老牌了,而且你只要觀察就會發現大部分的辦公電腦都是聯想的。這個牌子中,聯想G50-70MA-IF,聯想Y40系列,還有靈越系列是比較好,同學到現在一年了打英雄聯盟也不卡,散熱也不錯,一年中也沒出過什麼大毛病,就是現在開機比一般的電腦慢一點。我推薦的這些是3500到5000以下的,當然,更貴的也更好,只是我覺得如果只是用來打打遊戲,看下電影,買更貴的差距也不大,沒那個必要花這麼多錢。對了,聯想的電腦,質量很好,我用的就是聯想,不小心從上鋪摔了下來好幾次都沒壞。

2/5

神州的電腦我看了一下,無論是在貼吧還是直接百度,神州的電腦爭議都比較大,其實我覺得關鍵是神舟的售後做的真的不咋的,剛好我的舍友有用神舟的,就說一下它的優缺點吧,相同價格上配置不錯,拼得過大部分的電腦,就是cpu和顯卡比一般的好點,但是它的散熱不好,噪音大。其他的都還好吧。看到網上黑神舟的,我覺得其實它毛病,並不多也蠻實用的,不然也不會這麼多人買。

3/5

戴爾的筆記本,說實話,我的感覺是如果是相同價格下還是買神舟或聯想的比較好,但是戴爾在4500以上的電腦就明顯要好一些,好在哪我也說不上,看不太出什麼區別,就是有種流暢感。我就感覺我舍友和我差不多價格的戴爾用起來不錯,但是另一個價格比較低的戴爾用起來就比較慘了。當然這可能只是我身邊的現象,你參考一下就可以了。

4/5

華碩的電腦算是比較好的了吧,在各個價位,外觀好看,性價,配置都是很好的,我身邊很多人都用的都是華碩,真的不錯,如果你是在家用或是大學生的話我覺得用華碩的比較好,不容易壞,打遊戲也沒問題,散熱,噪音都還不錯。

5/5

總結下,商務電腦的話我首推聯想,華碩也有一款不錯,蠻出名的。在家上班或是大學生的話,推薦用華碩的,想要價格比較低又實用的話,神舟不錯。其實還有很多比較好的電腦,像蘋果的,宏碁的,三星,索尼等等,如果是想打遊戲,外星人電腦就很出名,口碑也很好,聯想推出的一款打遊戲額也不錯,好像也是靈越系列的吧。恩,以上都是我的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有不贊同的,勿噴,謝謝。


爆胎粥大表哥團隊


筆記本電腦其實不存在哪個好,哪個不好,現在還能在市面上流行的都是大牌子,小牌,雜牌早就倒閉了,筆記本和我們常用的臺式機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人擁有便攜性,一個因為體積重量大,不好攜帶,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筆記本也有它的短板。由於體積質量有了限制,雖然說相應的配件 也有高端的,但是電子產品最大的一個散熱問題得不到解決。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電子產品一旦性能增加 熱量也就跟著暴增,如果解決不了散熱問題。那再好,再高性能的筆記本也會變得很慢。也就意味著 你想選擇一個高性能的筆記本就意味著要比臺式機花更多的錢。至於怎麼選擇。主要還是看你使用的方面,以及你的預算,選一個合適自己用,價格也能接受的高性價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在這裡只能推薦現有市場口碑較好的兩個牌子,一個是聯想的think系列,一個dell成就係列。你可以參考一下。謝謝🙏



JokerSay


筆記本電腦的便攜和高效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成為我們工作、生活、娛樂不可或缺的好夥伴,但其因為涉及到各種硬件參數,普通人在挑選和購買一款筆記本的時候,很容易被商家迷惑帶到坑裡,結果就是花了冤枉錢買到了不值當的產品,這些產品用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要麼效率跟不上,要麼就故障頻繁,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被坑了還不知道自己被坑了。我是一個IT從業者,這是個靠電腦吃飯的職業,每天一半的時間和它打交道,比起普通用戶相對要更熟悉它一些,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購買筆電幾個容易被坑、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不要盲目追求高性能,滿足需求便可

土壕可忽略。我們在購買筆記本電腦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我這個電腦是買來做什麼用的,需求是什麼?學習?娛樂?工作?遊戲?如果你只是低需求,那就不需要購買高配置,你花大價錢買了一個高配置的電腦,結果每天只是看看快樂大本營,上班敲一下文檔,相當於你一家四口,卻建了一座50個房間的大房子,大可不必。因為電子產品的更新迭代是相當快的,你現在的高配過兩年一樣落伍淘汰,所以筆電的購買,滿足你的需求就行。

需求:學習 -> 娛樂 -> 工作 -> 遊戲

intel:i3 -> i5 ->i5 ->i7(僅適用於同代同型號進行比較,至於cpu的型和代下面會介紹到)

amd:Ryzen3->Ryzen5->Ryzen5->Ryzen7(得益於AMD的性價比,同代處理器性能要強於intel )

內存:8G -> 8G -> 8G -> 16G+(鑑於小萌新們都是不怎麼注意日常電腦數據維護,內存弄大一點沒壞處。除卻品牌差異,DDR4好於DDR3,雙通好於單通)

顯卡:集顯 -> 集顯 ->集顯 ->獨顯(如果不玩遊戲或是專業級工作需要,日常使用弄一個獨立顯卡真的就是來浪費錢的,怎麼挑顯卡下方也會有介紹)

硬盤:都9102年了,都選SSD吧(不是所有的SSD都叫SSD,除卻品牌原因,SSD PCle讀寫快於好幾倍SSD SATA)

二、瞭解CPU的型和代(容易陷入巨坑)

敲黑板啦!!這是重點!!

很多小萌新容易被巨坑的地方,就是老覺得處理器i7一定好於i5,i5一定好於i3,其實不然,等我們瞭解了就曉得了。cpu主要分為一個型和一個代,比如說現在常見的 i5 8250,則是型號為i5第八代的cpu,每個代裡面又分不同的迭代,只要記住,看後面的數字,越大說明性能越好。所以,i7一定好於i5,i5一定好於i3這種比較必須cpu代數相同才有意義,因為不同代,性能天差地別,看下圖就曉得:部分i5的八代強於i7的七代……AMD也一樣,R5的三代與R7的二代相當(僅看綠色字體部分)

筆記本cpu性能天梯圖,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所有,很多商家故意在商品詳情頁只說明是i7或AMD R5 cpu,什麼強勁性能什麼狗屁吹得天花亂墜,代數卻隻字不提,這種簡直就是無良商家!大家一定要看清楚了!!另外,cpu一般區分為低壓版U和標壓版H,因為不比臺式機的散熱能力,故筆記本都是以犧牲cpu性能來換取輕薄的,So,同樣型代的cpu標壓的性能肯定是好於低壓版本的性能。我們很多遊戲本用的是標壓版的cpu,但其因為散熱需要,遊戲本都是非常厚重的,大家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給你們看一個典型的巨坑,挖坑的還是國內數二數三的電商平臺,不過我打了馬賽克 :蘋果嘛,很NB的品牌,先用到手4888的價格來吸引你,然後有多無恥?cpu裡面寫不詳!!不詳!!你好歹不寫代號,你總可以寫個型號吧!!!專騙小白和萌新!!!4888的價格買個過時好多年的處理器,還才128G的硬盤,正常娛樂工作都滿足不了……居然還有上萬的購買記錄。相關的坑某寶某多巨多無比,一搜就知道,拿一些幾百年前就停產或淘汰、或根本不存在的cpu型號忽悠和誇大宣傳。

商家避重就輕的“巨坑”

另外,給大家推薦幾款不錯的intel系列性價比高的電腦,純推薦,絕非打廣告:

華為(HUAWEI)MateBook 13

i5-8250U的處理器,配合2K屏的加持,完美!!!

機械革命(MECHREVO)S1 Pro

雖然品牌不如大廠響亮,但用料實在,性價比超高。

三、AMD的處理器不比intel差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覺得intel處理器比AMD處理器要好,但你要問他到底好在哪裡,卻又說不上來。其實,這只是大眾的一種迷思而已,因為intel市佔率高,AMD又廉價,從意識上就會覺得intel肯定要好於AMD。其實不然,當年計算機剛開始商業化的時候,AMD的處理器可是吊打intel的,後來因為技術研發沒跟上,在計算機正好迅速普及的時候,AMD被intel迎頭趕上,結果時勢造英雄,讓intel佔據了上甘嶺!這也是intel一直以來傲視群雄、敢對電腦廠商漫天要價的原因,那AMD要想活下去,只能打價格戰了。作為處理器的兩家頂尖廠商,兩家的產品其實一直都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

無疑高端專業級處理器還是intel強很多。不過,在中高端、中端、中低端方面,隨著Ryzen(銳龍版)的問世,AMD近幾年大有要扳回一城的架勢。AMD Ryzen(銳龍)相比Intel Kaby Lake同級別處理器,多核上更有優勢,跑分更高,看看上面那個天梯圖就知道了。cpu強不強無非就是看它的運算能力,用同個時期的處理器去比較,AMD是完全不輸intel的。這兩年AMD處理器讓高性能筆記本的價格拉到了四千塊以下,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這也算是大功一件。貼幾款近期性價比超高的好筆電,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惠普(HP)戰66 AMD升級版

512G版本的歷史低價才3899,非常值!

榮耀MagicBook 2019

榮耀,近兩年超火爆的一款高性能AMD筆電,性價比高,512G版本歷史低價才3699元

聯想(Lenovo)小新潮7000

聯想也來湊熱鬧了,小新amd也是走性價比路線 。【本次只討論機器,請大家不要聯想。】

四、如何挑獨顯(這裡也有巨坑)

如果不是專業級設計或遊戲玩家,裝個獨顯真沒必要,不但價高而且使用起來電腦散熱也是個問題。而且現在大廠主推的幾款高性能筆電,集顯的性能一點都不亞於一般獨顯,日常工作娛樂完全足夠。如果是遊戲玩家想挑一臺好的遊戲本,那麼獨顯就很重要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獨立顯卡品牌有兩家,Nvidia和AMD,從市佔來講,Nvidia佔了絕對的市場地位,一張筆記本顯卡性能天梯圖給大家做參考(看綠色部分):

入門:MX250、GTX1050 (低於它們的基本可以無視了……)

中端:GTX1060、GTX1660

中高:GTX1660ti、RTX2060

高端:GTX2070、GTX2080(反正我是用不起,哈哈 ~~~)

顯卡最重要的不是看顯存大小,而是看它的型號(型號代表了顯卡芯片的檔次),很多商家在拿一個垃圾顯卡標一個4G、6G的顯存,然而有毛用,專騙小萌新的

遊戲速度和顯卡檔次雖然息息相關,但和CPU檔次、顯示器頻率、遊戲設置也有很大的關係

大型遊戲CPU和顯卡講究相互搭配,兩者皆很重要

很多廠商又喜歡在顯卡上玩花樣的了,設置一些巨坑騙可愛的萌新們,比如下面這款型號,某碩PX554,用15寸的屏和i5八代的cpu吸引可愛的萌新們入坑,還標個獨顯,一翻規格參數就寫了兩個字:“獨顯”,可型號呢?沒寫,用屁股想都曉得用的是垃圾顯卡,又來這套。。況且屏幕還是1366*768像素的,簡直讓人超級無語!!我很是氣憤!!(但本人是認同華碩電腦品質的,只是覺得這種營銷手法太不厚道)

又來這種避重就輕的套路

順便也介紹幾款高性價比的遊戲本(追求信仰的土豪級可以選擇外星人哈):

惠普(HP)暗影精靈5

作為最暢銷的遊戲本,暗5性價比沒話說。

聯想(Lenovo)拯救者Y7000P

性價比不錯的聯想拯救者遊戲本,同樣亮眼【本次僅討論機型,請大家不要聯想。】

華碩(ASUS)飛行堡壘7

華碩的飛行堡壘在入門級遊戲本里性價比是相當高的。

五、認識筆記本屏幕

作為筆記本人機交互最重要的元素,屏幕往往是我們購買筆記本的時候最容易忽略掉的一個地方。講真,屏幕素質好的電腦能讓你學習工作的時候更舒服,So,不要忽略屏幕!!一定不要忽略屏幕!!得益於屏幕技術越來越先進,筆記本的屏幕素質運用也越來越好。下面我就帶著小萌新們主要從五個方面認識下目前主流的筆記本屏幕:

尺寸:11.6、12.5、13.3、14、15.6、17.3(單位為英寸,數字越大代表屏幕越大)

像素:1366*768、1920*1080、2K 2560*1440、4K 3840*2160(代表屏幕的像素量,像素量越少,屏幕顆粒感越大,也就越不清晰,相反,像素量越多屏幕則越清晰)

材質:TN、IPS(TN優勢在於響應時間快,缺點是輸出灰階少、色彩偏白、可視角度小,而IPS優勢在於色彩表現比較好,並且可視角度也比較廣,目前TN材質一般用於低端筆記本)

色域:sRGB、NTSC(數值越大,可顯示的色彩就越多,屏幕素質也就越好,對色彩要求比較高的朋友可以選擇100%sRGB、72%NTSC色域)

刷新:60Hz、100Hz+(刷新頻率是屏幕在一秒內頁面刷新的次數,單位是赫茲(Hz)。刷新次數越高,圖像就越流暢,反之圖像就會出現延遲、撕裂等現象。普通筆記本屏幕的刷新率大都是60Hz,遊戲本的刷新率多在100Hz以上,比如120Hz、144Hz、240Hz)

目前Macbook Pro筆記本屏幕是非常優秀的

所以,我們在購買筆記本電腦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都9102年了,屏幕就不要挑像素低於1920*1080的了吧,就算是為了自己的眼睛著想

如果商品介紹沒說明1080P,那肯定是低像素屏

如果商品介紹沒說明IPS,那麼肯定是低端的TN屏

如果商品介紹沒說明色域達到72%,那肯定是普通屏幕

以目前windows的適配關係,盲目追求2K、4K屏並不能呈現最佳的顯示狀態,某些軟件顯示會模糊

玩大型遊戲的朋友,挑選筆電一定要把刷新頻率考慮進去

做設計或專業玩攝影的朋友,替你種草,直接上Macbook Pro

霧面屏比鏡面屏看著舒適,可以避免屏幕反光

六、購買渠道選擇

專業人員可以忽略。小萌新們,在購買渠道上,大家一定要慎重,建議直接京東自營、天貓各品牌自營店、各品牌自有電商,以下渠道水很深,沒有老司機領著你,不可隨意試探:(槓精自覺走開不謝)

不要去線下店鋪(除非品牌自營店)。現在去線下買電腦的一般都是相對而言的保守派,很多無良商家會把品牌退貨的東西或二次返修的東西都通過線下渠道再次銷售,因為保守派好忽悠啊,銷售人員巧舌如簧,鬼曉得賣給你的是一臺什麼貨呢。相對於網上介紹的白底黑字,我更信不過人嘴。這個坑跟品牌沒關係,跟人有關係。

不要去二手平臺。先看看有多少人在閒魚收購舊電腦或壞電腦吧,你以為花個少80%的錢買了個九五新的機子,實際也許是商家濫竽充數,掛羊皮賣狗肉的東西。

不要去網上三方店鋪。除非老司機推薦,否則不要太相信各大平臺的第三方店鋪,貨的來源你搞不清楚,買到假貨的風險高不說,少花那一百兩百,萬一產品出問題,售後服務踢起皮球來讓人心累。

一分價錢一分貨。除非品牌官方明明白白地說清楚機器配置信息並降價促銷,否則不要相信買個電腦你能夠撿到多大個便宜。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購機成本低於3000真的買不到好產品。

線下賣場素質參差不齊,建議小萌薪不要去試水

關於選購筆記本的幾個大坑已經和大家說完了,因為最近工作相當忙,這次剛好利用端午節的空隙寫下這篇經驗文章。限於時間和篇幅,各方面都都沒有做詳盡的說明,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拓展其他知識。寫得很倉促,希望大家能看得明白。另外在文章結束前,我再總結一些文中其他未涉及到的點:

建議不要民粹主義,覺得愛國就要一定要支持哪個品牌的產品,目前口碑比較好的大廠是蘋果、惠普、聯想,華為後來居上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口碑比較好的大廠售後有保障

選購電腦時,內存不要少於8G,優先選DDR4雙通,屏幕選不低於1080P的分辨率的IPS屏,有專業要求的同學,那就上更好一點的屏幕

ThinkPad嘛,都什麼年代了,筆記本的性價比依然那麼低,除非情懷主義,否則還是不要買了,不值得。我身邊很多年輕一代程序員都不再用它了,而且還相當鄙視用ThinkPad的 ,希望它能改變下營銷策略了

沒有一塊屏幕是沒有缺陷的,不能因為在某個純色模式顯示下,發現一個亮點或暗點什麼的就覺得是品控問題,對於點狀缺陷,一般大廠的檢驗規格都是0.03~0.05以下為Pass。如果影響使用那則另當別論吧。

筆記本購買後,在激活之前最好做一個全方位的檢測和測評,確認好外觀、配置參數、試運行,因為激活後再發現問題就只能進入保修環節了,網上有很多評測教程,寫得都是很不錯的,可以拿來參考

SSD能選PCle就選PCle,辦公為主的電腦接口多的好於接口少的,如果能支持拓展那肯定是加分項

看筆記本配置的時候,一定要看詳細的配置參數,避免被忽悠,配置參數描述不清不楚的,絕對是坑無疑

因專業知識限制,文中如有表達或描述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最後,謝謝大家!祝大家都能不翻車抱得一臺心儀的筆電回家, 如果能給個收藏、點個贊那真是給我最大的支持。


我們同一種腔調


推薦華為筆記本,華為筆記本是平板和筆記本一體,非常方便攜帶。

買普通配置的就可以,需要高性能時可以配合阿里雲主機(一年不到五百塊,新用戶更便宜),筆記本充當一個顯示器和重要數據的存儲盤,計算交給阿里雲。個人是這樣用的,供參考。


從零開始刷力扣


機械師(MACHENIKE)F117-V

7799元左右 機型採用高端處理器+高刷新屏,在激烈的FPS遊戲中,144Hz屏的流暢度要遠好於60Hz,即使實際幀數只有60幀,144Hz的屏仍然更流暢。GTX1650的性能正好在GTX1050Ti和GTX1060之間,比GTX1050Ti大約高23%。


不正常人研究方向


聯想品牌,聯想目前全國銷售量排列前茅,為什麼呢?屬於國內品牌,不管是售貨服務還是外觀設計,還是性能或價格上都算是不錯的,正所謂唯美廉價。個人資料,望採納。











志陽518


這個我也是個電腦小白。

相比於筆記本我更偏向於臺式。雖然筆記本體積小,容易攜帶,但是它的功能和太師相比就顯得一般了。其實有購買筆記本的錢配置。高性能的臺式是不成問題。所以我更偏向於臺式。因為自己買了筆記本幾乎沒有做到什麼。如果你是辦公不是做建模買的筆記本還是相當划算的。


每天自己的傻事


這臺吧!新款參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