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3月24日,很多人從一位武漢醫生的微博裡知道了雲南姑娘謝俊禹的故事:一個人從雲南開車兩天一夜到武漢的醫院做志願者。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這位醫生在微博裡寫道:“我確實很想更多的人認識雲南省的這位小姑娘……武漢沒有她的親戚,也沒有她認識的人,武漢對於她來說,只是一個遙遠陌生的城市。武漢有難了,小姑涼就來了。她隻身前往,沒有太多的理由,沒有什麼猶豫不決,她千里迢迢,一路辛苦,來到舉目無親的陌生城市,只為了武漢出一分力……我被一個小姑涼鎮住了。我佩服她的勇氣,我佩服她的堅強,我佩服她敢作敢為的擔當。”

謝俊禹是誰?她為何讓一位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寫下謝俊禹故事的新浪網友“淡笑嫣然H”,真實身份是武漢市東西湖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生胡衛玲。疫情期間,她一直戰鬥在一線。在有限的休息時間裡,她就在微博記錄身邊的抗疫故事。最新的這篇日誌,是她第二次寫謝俊禹的故事:“我希望大家看見她,發現她。”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謝俊禹

24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聯繫上了正在隔離休息中的胡衛玲醫生,她說起雲南姑娘謝俊禹,第一印象就是憨厚。

“小謝到我們醫院,最初是分到公共衛生公共科,第二天被派去了隔離點工作。收病人後,回到住院部。”胡衛玲說,有天早上,小謝走路走急了,摔了一跤,摔在瓷磚地面上很重。“我當時在房間裡穿防護服,她在電梯口,我離她有五六米遠都聽見了,當時我真怕她骨折了。本來我要護士長換一個人,結果小謝還是上去了。她倔。我叫她休息。不肯。沒辦法。所以我覺得這孩子太實在了。”

從那次後,胡衛玲記住了這個來自雲南的姑娘。雖然平時常遇見,但因為一線工作太忙,她對小謝的瞭解並不多,直到聽同在醫院工作的丈夫說起,這個姑娘是隻身開車從雲南來武漢抗疫的,她愣住了。

“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勇氣呢?想法付出行動,不懼生命危險,逆行來到因疫情被封鎖的武漢?被封的武漢,可能生活困難,可能非常辛苦,可能有病毒感染的危險。可她來了,勇敢無畏。我非常佩服她,就算是鐵血男兒也未必能夠做到。”

現在,胡衛玲所在醫院病人清零了,謝俊禹被調到另一家醫院,繼續戰鬥,繼續抗疫。“我不知道她好不好,更不知道她能否適應新戰場,新戰友,那裡有沒有像我一樣關心她的人……”胡醫生依然牽掛著小謝。

想到就行動:我要去武漢

24日晚上,記者聯繫上了謝俊禹,現在她在太康醫院工作。電話那頭,她聲音平和溫厚。聽到胡醫生對自己的牽掛,她笑了:“胡醫生人很好,隔離病房的病人都特別喜歡她,讓人很溫暖。”

28歲的謝俊禹是玉溪澄江人,一名產科護士,年前她剛剛從昆明的一家醫院離職,準備回家考事業單位。春節期間,她一直關注著武漢的疫情。有一天,她在刷人才招聘網時,發現有湖北的醫院在大量招募醫護人員,她立刻根據指引關注了微信公號“湖北衛生人才招聘網”。

打開這個公號,記者發現從2月5日開始,湖北省各地醫院緊急招募醫護人員的信息激增。謝俊禹就根據這些信息,投遞簡歷。一份,又一份,她陸續投出了十多份簡歷。在等待的時間裡,她和最親近的堂姐說,“武漢這邊疫情比較嚴重,如果簡歷通過了,我肯定過去。”堂姐回她:“別人是著急從武漢出來,你是著急著要進去。”

2月17日,謝俊禹終於接到了來自東西湖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回覆:她通過了初審。根據要求,初審合格者,由武漢市東西湖區衛健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分配到各醫療機構一線做志願者。她立刻忙碌起來,填個人材料,辦理健康證,辦理武漢入漢證……出發前還有一堆問題等著她去解決。

首先是怎麼去武漢?她曾考慮高鐵,但電話詢問後發現不可行。左思右想,她決定自己開車去武漢,“到了那裡自己沒有車,也是很難辦,最好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其次怎麼和家裡人說?要去武漢的事,她只告訴了堂姐。怕媽媽擔心,也怕媽媽反對,她試著探了探媽媽的口風,“媽,雲南省紅十字會需要志願者,我報名了,你格給我克?”媽媽堅決反對。於是,她再也不在家人面前提去做志願者的事。

“我只是在做我認為對的,而且必須要去做的事!”她在朋友圈裡寫道。

為什麼是必須要去做的事?

她想了想說:“在這個時刻,作為一名護士,想盡我最大的努力,到武漢去幫助他們。而且,我也有這個能力。”

2月24日早上9點,告訴家裡人去昆明工作的謝俊禹開車獨自出發了,目標:武漢。

在這裡溫暖別人,也被人牽掛

一路上車不多,餓了就到服務區買盒泡麵,晚上就停在服務區裡睡一覺。“如果要去住賓館,要下線去,還要現找,太費時間了。”謝俊禹說。

這是她第一次去武漢,也是她第一次獨自開車走那麼遠。在此之前,她開車最遠是從澄江到易門。

“出發前還是擔心的,怕路上車會有啥狀況。”為此她百度了“遇到追尾怎麼辦?”“車輛爆胎怎麼辦?”各種高速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這些知識點,差點就用上了。走到貴州省銅仁市地段時,前方有些堵車,因為天黑沒看清,她差點追尾了前車。

約1600公里,她走了兩天一夜。2月25日夜裡,她終於趕到了武漢。“當時天下著小雨,我的心也跟著沉重起來,緊張。”她怕,怕做不好工作,忙沒幫上忙,還給前輩添麻煩。

在和她對話中,常聽她說“不給別人添麻煩”,自己的工作自己完成,是她的準則。

和謝俊禹同批分到這家醫院的志願者有5人,包括小謝在內有兩名來自省外,其他3名來自湖北本地。每天早上7點,她準時起床,8點要進隔離區,直到下午1點左右。“我們就住在醫院旁邊的酒店,過來很快,但是穿隔離服很需要時間,穿一次大概要25分鐘。”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近6個小時內,她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其實從早上起床,她就不敢喝水喝粥,只吃餅乾等乾貨,就是為了不上廁所。

早班一向很忙碌:給病人測體溫、量血壓、測血糖、打胰島素,輸液換液……

一忙起來走得急,就有了讓胡衛玲印象深刻的那一跤,“摔得我眼淚都疼出來。”謝俊禹說,但現在她最記得的不是疼,而是胡衛玲和清潔員跑過來扶自己時透出的關心。“在這個陌生的地方,被人牽掛、關心,是很溫暖的。”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隔離區裡的姑娘們很樂觀,看她們的隔離服就知道。“你想畫個啥?”和謝俊禹要好的孝感姑娘問她,“給我畫個小王子吧。”姑娘給她畫了個王子,又給她畫了個小公主,送給單身的她,“你就是那小公主。”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除了醫護小夥伴,謝俊禹還有了病人朋友。一位40多歲的“四不”姐姐:不想打針、不想輸液、不想測血糖、不想量血壓。“可能她看我比較有耐心,後來也不再倔強了,你要量啥都配合。後來我們還加了微信,她說來雲南一定要來找我玩,我說好啊,我帶你吃菌子火鍋。”

在武漢,每天開心的事、遇到的困難、偶爾的脆弱,謝俊禹都會在晚上告訴姐姐,姐姐總是鼓勵她,“我姐給了我最大的支持,讓我的心理壓力沒有那麼大。”

她特別記得姐姐發給她的一段話:“什麼叫幸福?幸福就是當你有高興或悲傷的事情時,有人願意和你一起分享、分擔。”

有姐姐與她分享、分擔,讓她感到了支持。而對於武漢人民來說,謝俊禹及其他志願者的到來,何嘗不是一種分享和分擔。不管是高興與悲傷,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就在我身旁。

回家前想看看這座守護過的城市

離家近一個月,謝俊禹最想念的就是家鄉味。姐姐把旁邊新開餐館的菜譜都給她發了一遍,饞得她流口水。什麼時候能回家?她還不知道,“但肯定要到疫情結束”。

按照當初的招聘要求,疫情結束後,崗位考核合格的志願者通過考試,有望留在當地工作。謝俊禹並不想留下,“我只是想在這裡需要我時,我能幫上忙。”疫情結束後她將回到雲南,準備報考事業單位,在家鄉工作。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回家之前,她希望有機會看一看這座自己守護過的城市——武漢,因為仍在封城期間,她的活動範圍基本就在醫院、酒店周圍。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胡衛玲在微博裡寫道:我知道,她們都是一樣的。追星,愛美,愛吃,愛玩,熱愛生活……她們說想看武漢的長江大橋,想看武漢江灘,想看楚河漢街,可惜不能去,要等抗疫勝利;她們說想吃武漢的熱乾麵,想吃武漢的周黑鴨,想吃武漢的特色小吃,可惜沒地方買,要等抗疫勝利。我說:“武漢的特殊時期,你們看見了,空無一人的街道,百年不遇!英雄城市,不久就會復興!待疫情勝利,你們留下來,好好欣賞這美麗的城市。我們一起加油!”

駕車兩天一夜,去守護那座城市…雲南90後志願者為何讓武漢醫生如此牽掛?

是啊,一起加油,為了在春光明媚的早晨一起來碗熱乾麵。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楊茜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