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歲之前的時間管理怎樣培養呢?

喜梅梅姐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其中也包括時間管理的習慣。

但是成人眼裡孩子的“磨蹭”要區別對待。

孩子年齡小時,往往沒有時間的概念,也就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無從判斷時間的長短。孩子的自控力不能和大人比較,容易被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還有一些孩子做事比較磨蹭,原因在於不喜歡做這件事,不感興趣,容易產生牴觸心理,這是主觀因素。

家長在面對這些現象時,要分清主客觀情況:

1. 如果是主觀磨蹭,父母要問清楚原因,尊重孩子的想法;

2. 如果是客觀原因,家長要引導孩子認識時間,學習管理自己的時間。

在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利用時間上,有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讓孩子明白時間與自己有關。

當孩子明白時間是自己的,不是父母和別人給的,花一分少一分,浪費之後就沒有了,孩子就會珍惜時間。

比如,因為自己沒有及時完成作業,耽誤了外出遊玩或者看電視的時間,父母要堅決做到不讓孩子外出遊玩或者看電視,讓孩子意識到浪費時間的嚴重後果,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就會重視時間了。也可以找一些此類的座右銘,貼在家裡,佈置一個適宜的環境。最主要是,父母要做出表率。

第二,引導孩子合理分配時間,能有效利用時間。

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計劃,並預估做事的時間,提醒孩子嚴格按照計劃逐一完成,堅持做到就可以了。堅持做到以後,給予適當的獎勵。

第三,採取限時的方法,提高孩子做事效率。

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事來進行限時嘗試,比如,寫生詞半小時。

第四,讓孩子隨時能知道時間的存在和流逝。

房間裡必須得有鍾,也可以準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關注時間,提高時間意識,培養自覺性和主動性。

最後,最主要的是父母的表率作用。

不要以為自己罔顧時間的重要性,卻能通過管理提高孩子的時間意識。孩子只會以你為榜樣,偷偷模仿你。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