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染人數不是很多的英國,輸入我國這麼多病例?是不是英國數據不真實?

有點跳的吖


現在我國的新增病例主要以輸入型病例為主,而輸入型病例裡面,人數最多的輸入國是英國。按照現在公開的數據看,英國是歐洲大國裡感染患者最少的,更是遠少於美國,那麼為何我們現在輸入型患者有相當一部分是英國的呢。

實際上,在新冠病毒剛開始在歐洲傳播的時候,英國就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悲觀情緒。先是有說海德公園預備了大量墓地,又是到後面群體免疫概念,需要英國六成以上的人接受感染。總而言之,開始的英國從來沒有把精力放在對抗新冠病毒上面,一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架勢。

英國這樣消極的態度持續了好多天,直到最近這幾天,隨著歐洲大陸疫情的加劇,英國這才有些重視起來。但是新冠病毒可不會等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會有很長的潛伏期,也有可能一直都沒有症狀,但是這時候都會有傳染性。如此消極的狀態下,英國到底會有多少人被傳染,實在是難以想象。


而就在今天,有新聞報道,英國王室的王儲查爾斯王子居然感染了新冠病毒。英國王室雖然不是實權派,但是在英國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聲望,生活條件自然也是相當不錯。可是現在連王儲都被感染了,那普通民眾感染的概率會有多大呢。

按照英國這些天的數據增長情況,看得出來英國應該不至於像意大利那樣發生醫療資源擠兌,從而耽誤病人救治。而實際上呢,英國的死亡率卻特別高,接近百分之五,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要高一些。更何況英國是發達國家,醫療條件都很不錯。如此高的死亡率,可能到最後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英國存在大量輕症患者沒有被檢測,被檢測的都是情況比較嚴重的了,正因為如此,這才導致這麼高的死亡率。

而現在新增確診患者裡,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來自英國的境外輸入。為何他們在英國沒有被隔離起來,還可以正常回來呢。說明他們在英國只是有輕微症狀或者沒有症狀,自己也不知道有沒有攜帶病毒,回來以後一檢測,那就徹底暴露了。從這些數據就看的出來,英國的檢測到今天為止還是比較草率的,沒有真正的控制好疫情。而且從現在抗疫的發展來看,越早重視,越早採取措施,效果越明顯。而越晚採取有效措施,被耽誤的病人就越多,最後確診人數都會出現井噴式增長。

現在英國如果出現大規模檢測排查,問題估計會很嚴峻,死亡率和歸國確診數量都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英國本身面積不大,人口卻不少,它的實際感染數據不會比其他幾個歐洲大國少。


一覽眾河小


截至目前,我國境外輸入感染人數達到了427例,其中中國公民380人,國外47人,其中英國入境佔了很大的比例,這個數據說明了兩個基本原因,一是我們與英國的國際互動多一些,二是英國本土的病毒感染要比實際情況更糟糕。

單純從數據上來看,英國感染人數倒是不多,還不過萬,只有8164人,比起意大利和美國來差了很多,而且和美國相比起來,美國入境國內人數也不少啊,所以英國的實際檢測數據是讓人懷疑的,英國和很多國家一樣,只注重對重症者的治療,他們並沒有對新冠保持足夠的重視,很多輕症患者,可能連測都不會測,在英國沒當回事兒,但一到中國,因為我們檢測的全面性,就被檢測確診了。

英國實際情況如何,我們從他們的死亡數字上就可一見端倪,不到萬人的感染者,死亡人數達到了423人,我們對照其它發達國家的死亡率看一看,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對於醫療比較完善和先進的英國,這不是一個理想的數據。死亡率高說明重症患者多,也側面說明有大量的輕症者被延誤,從輕症迅速發展為重症直至死亡。這其實和我們起初的武漢有點類似,很多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沒有及時就診,但並不說明沒有感染。


元芳有看法


看了那麼多人回答,沒一個答對的,人家問的是為何我們國家有那麼多來自英國輸入性病例,很多人洋洋灑灑扯那麼多廢話,沒有一個正面回答的。

先說下數據,究竟目前我們國家境外輸入病例中,來自英國的病例有多少?沒有具體數據,昨天(3月24日)新增47例,均為境外輸入性病例,英國有多少?沒有公佈,但我們從各地公佈輸入性病例,英國有多少,就可以看出英國佔據的比例,各地具體數據如下:

上海昨日確診19例,英國輸入性病例達到8例。

天津昨日確診4例,來自英國的輸入性病例為2例

北京輸入性病例5例,其中英國輸入2例。

江蘇昨日確診2例,全是英國輸入性病例。

廣東昨天確診4例,英國佔據1例。

四川確診4例,英國佔據1例。

內蒙古2例,全是英國輸入性病例。

山東新增確診1例,為英國。

福建、山東、吉林、陝西等地雖然昨日有確診病例,但沒有英國的。

由此不難看出,在我國確診的病例裡,英國確實佔據了將近一半,拿昨天來說,確診的輸入47例裡,英國佔據19例,達到40%,且大多數省份公佈的輸入性病例裡,都有英國的病例,除了少數是留學生回來外,也有去英國旅遊的。

嚴格來說,英國目前疫情在海外國家,不是最嚴重的,目前只排名第九,確診病例為8164例,比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伊朗、韓國、法國、瑞士等輕多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境外輸入性病例裡,英國佔比那麼高?幾個因素:

1、留學生多。從各地上報的具體數據可以看出,留學回來確診的病例比較多,佔據百分之七八十,大多數為回來的留學生,而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達到了22萬(也有說是8萬),10到17歲的佔據1.5萬。

2、去英國旅遊的比較多。從公佈的數據也可以看出,除了留學生外,去英國旅遊的比較多,畢竟,英國的旅遊業確實發達,國民也喜歡去英國。

3、英國目前還不是疫情最嚴重國家,因此,部分航班還開著,回來人員多,增加感染風險,自然就增加了境外輸入病例了。

4、中英來往密切。除了教育、旅遊外,在商貿合作、經濟往來等方面,來往密切,增加了這種風險。

5、英國疫情確實嚴重,而國內疫情已經清零,最安全,大家紛紛回來想免費治療,所以,寧願花昂貴的機票,也要回來,而目前英國感染人群太多,回來的自然也就中招了。

6、接回來的人員多。從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目前在海外國家裡,陸續返回來的人比較多,而留學生佔據很大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華人,這裡面除了有回國通道還打開外,也跟海外疫情嚴重,特別是西方國家疫情嚴重,中國國內疫情消除有很大關係,這些在英國留學、旅遊、工作、定居的留學生、旅遊者,他們看到了國內疫情穩定,安全,而英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疫情越來越嚴重,只有回到中國,才是最安全的,正是如此,他們趁中英航班等通道還沒有關閉前,陸續返回,如此大規模回國,自然增加了風險,確診病例增多,也就在所難免了。

最後,也不排除英國確實隱藏了數據,迴歸祖國的這些人確診病例比例那麼高,不得不讓人懷疑,英國就沒有好好檢測,前面不是搞什麼“群體免疫”嗎?不聞不問不管民眾疫情,自然治癒,因此,英國目前公佈的數據,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

從目前回來的那些人,在英國沒有檢測出來,而回來就被確診,可以看出,英國就沒有好好檢測,甚至就放任自流,不管不測,按照回來人員確診病例可以看出,英國確診病例,何止8000多例?我看8萬例都不止,英國一定是隱藏了數據,或者就根本沒有檢測,數據自然就沒起來了。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英國現在連王儲都染病了,可見實際上疫情嚴峻到了怎麼樣的地步。


實際上,英國也是從這兩天開始,才進行積極的防控舉措,此前,英國還一度拋出“群體免疫力”以應對疫情,這種做法,本身就是最少得讓60%的英國人染病,才能夠獲得所謂的群體免疫力。

要知道,根據之前媒體公佈的一份檢測規模數據,在每100萬人口中,韓國的檢測規模超過了5000人次,意大利則是處於2000人次區間,英國雖然比美國方面當時檢測力度和規模大些,但也只在600人次到700人次區間。

直到現在,還沒有看到過英國有提高檢測規模和力度的報道出現。

◎無論約翰遜是否淡定,英國人開始不淡定了。

而美國在沒有提高檢測規模之前,其確診病例也是在8000左右(3月19日),美國是在3月19日開始擴大檢測範圍和規模,然後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短短5天時間內,美國的確診人數上升到了55231例,僅23日單日確診量就突破了一萬例。

而英國本身就處於當前的疫情震中,歐洲地區,在歐洲整體確診病例已經突破22萬關口的當下,一條英吉利海峽,顯然並不能為英國隔斷歐洲的外溢趨勢。

所以當前累積確診量正處於美國沒有提高檢測規模之前的同一數值區間,既8000例區間的英國,其自身當前受染的、沒有被排查出來,或是正在等待被檢測的存量,未必會比美國同等狀態下的存量少。
◎英國超市搶購雞蛋和雞肉的一幕。

  • 要知道實際上英國當前疫情趨於嚴峻化的趨勢也已經頗為明顯——英國當前在一夜之間新增了1427例病例,而病亡人數也達到歷史新高,達到了422例。

雖然英國在今天宣佈其已經購買了350萬份新的檢測試劑,並且為參與抗疫措施(NHS)的員工訂購了750萬件防護裝備,並且開始為NHS工作開始籌集11500人——包括2660名醫生和6147名護士,此外還有超過18000名的醫學生也會在不久後前後加入到NHS員工隊伍中來。

但恐怕在提高檢測規模之後,英國瞬間新增的確診量仍然會讓英國自身都嚇一跳。


虎賁軍huben


英國的數據肯定也是不太真實的,要不然前一段時間沸沸揚揚的英國小留學生家長鬧著要讓我國派出專機把孩子們接回家呢,如果英國沒有嚴重到一定程度,那為什麼這些家長會如此擔心?

其實從英國的數據來看,貌似這個國家的疫情不是很重,畢竟這麼多天了,確診病例才8000多,如果這個數據是真的,那麼可以說他們國家控制的還不錯,可惜並非如此。

我們都知道英國,日本和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採取的方式都是不公佈,不檢測,因此這幾個國家的數據都有一個特點,累計確診病例非常低,因為根本就沒有檢測,所以即便是有確診病例,也無法在數字上體現。其次,死亡率非常低,也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檢測。很多人死了並沒有以新冠肺炎的原因來統計。

比如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1.5%,而英國只有0.5%,這樣的死亡率比全世界4%的平均水平要低太多了。可是我們再看看現在的美國。很明顯,疫情已經沒辦法掩蓋了,所以幾乎全面爆發,短短的10天之內確診病例增了十幾倍。這恐怕就是未來的日本和英國了。

雖然英國首相也提升了防疫的級別,實行全城管控和封鎖,但是為時已晚,疫情已經開始大面積蔓延了。

所以有時候人的嗅覺是非常靈敏的,尤其是涉及到自己利益,我們從這些留英的小學生家長就可以判斷出英國的疫情有多麼嚴重。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我們共同探討,老王評論,知情治理,歡迎關注,我們一起談笑風生。


老王偵查記


英國輸入型患者多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英國人以及常住者都不信任英國醫療。德國人生病找德國醫院,英國人生病去亞洲找醫院,輸入型患者自然就多。

老編給大家舉個例子,人民網一五年曾經報道過一次我國遊客的英國求醫經歷。該女子在旅遊期間突然劇烈腹痛難以忍受,然後就去了英國的急診科室,向分診臺詳細描述個人症狀之後,等待了兩個多小時才進行由護士主持的問診以及常規取血,又等待了一個小時之後才真正躺在病床上,病床上又躺了一個小時才見到醫生。

一次非常要命的急診,該女子前前後後等了四個多小時,而對於英國人來說,四個小時左右的等待確實算得上是急診了。英國醫療體系有著嚴格的規定,除去急診之外,患者必須先看社區醫生,之後才能再看正式醫生。數據顯示,社區醫院的等待時間平均為十四天,綜合醫院的平均等待時間平均為四十二天,非急診大手術則要等上一年左右。

:英國醫療等待時間過長,十幾天後才能見家庭醫生,再等四十多天才能去綜合醫院

英國雖然推行了新冠肺炎免費治療,但對於非急診的輕症患者來說,他們前前後後可能要等上近六十天。如此漫長的醫療排隊時間,如果我們是急需治療的英國人,我們真的會在英國接受英國等療嗎?肯定是早早去其他國家接受治療,去那些醫療系統壓力不大的國家,例如唯一真正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我國。英國因此成為輸入型患者主力。

就拿昨天我國的輸入型患者來說,我國昨天新增四十七名境外輸入型患者,其中有十九人來自英國。這些在英國留學的我國學生以及遊客實在沒辦法,一旦真的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他們根本不可能花上十四天等待社區醫生(現在可能要更久),稍微嚴重的話還要再花四十多天等待綜合醫院。出現症狀就立刻回國,成為他們求生的本能反應。

:英國群發短信,要求民眾保護NHS(醫療服務體系),它即將崩潰了

其實也不只是我國,英國也是其他亞洲國家的主要輸入源,例如越南等。

這些因病回國的人實在是沒有辦法了,英國看病的排隊時間太長,根本就等不了,排上隊了可能已經自愈或者身亡了。客觀來說,英國醫療系統的問題才是它成為各國疾病輸入源的重要原因,就像一開始寫的,德國的留學生出現症狀之後會去德國醫院,他們不會想著帶病回到我國,他們需要立刻接受德國醫院的治療。

可是英國的留學生出現症狀之後,他們無法接受醫生的及時救治,為了能夠儘快接受治療,他們必須立刻帶病回到我國境內,英國輸入型患者因此也就多了起來。

:越南輸入型患者也是以英國為主

英國目前已經開始著手改造方艙醫院,可是以英國效率和英國民眾的散漫來說,病毒轉播速度會快於英國確診並隔離輕症患者的速度。

英國目前已經確診八千多人了,政府也下達了隔離指令,但是民眾依然該去公園遛彎就去公園遛彎,該去吃麥當勞就去吃麥當勞,我行我素的樣子非常瀟灑。英國疫情預計會在不久後大爆發,當地改造的方艙醫院可能會是杯水車薪,英國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成為了長期且穩定的新冠肺炎患者來源國,防範英國輸入型患者將是重中之重。

:疫情下依舊非常密集的英國民眾

希望英國民眾儘快承擔責任,既是為了他們自己,也是為了拯救英國,更是為了拯救亞洲以及全世界,防範英國輸入型疫情將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垂垂老馬


英國疫情已經爆發,是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大量留學生選擇回國躲避疫情。

進入3月份以後,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世界疫情卻在爆發,尤其是歐洲國家。

由於歐洲國家都連在一起,並沒有嚴格的防線,又比較注重民主自由,國家干預力不強,導致歐洲全部感染,英國也不能例外。


只所以,英境輸入國內病例較多,是因為:

第一,中國在英留學生數量最多,導致從英境輸入型病例最多。

英國面積比較小,人口比較少,但是屬於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教育比較先進,有著名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等一大批世界知名學府。

中國留學生,首選的留學國家就是英國,只不過英國留學比較貴,一年70多萬,導致部分留學生望而卻步選擇北美。但儘管如此,英國還是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

不光大學留學生,據統計,還有1.5萬名小學階段的小留學生在英國留學,大多寄宿在英國老夫婦家庭裡邊,需要選擇回國。

所以,從英國輸入國內的病例,概率會最大!


第二,英國疫情已經徹底爆發,並且失去控制,留學生選擇回國躲避疫情。

進入3月中旬以後,英國國內疫情徹底爆發。至今已經累計確診病例8000多例,並且每天有1000多例新增。

英國學校已經停課,並且政府要求居民在家隔離。而留學生在英國只是求學,並沒有家庭、工作,只能住學校的多人宿舍。

所以處境非常危險,最好的避疫情方式就是回國,導致英國來的境外輸入型病例最多!


牽牛花牽牛郎


目前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始呈現大爆發趨勢,國內已經逐漸平息的同時,世界範圍內疫情快速蔓延的趨勢短時間內難以扭轉,截至到3月25日,除中國外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35萬人,單日新增病例接近5萬人,新冠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中國的防疫任務已經逐漸從控制國內疫情蔓延轉向控制境外疫情的輸入。我們注意到,目前中國境外輸入病例達到了476例,3月24日新增確診病例為47例,其中有19例為從英國回國確診,佔了總新增病例的40%左右。

我們來看看英國的最新疫情情況,目前英國確診病例8167人,單日新增確診病例1427人,在海外國家疫情排行中排在第九位。通過疫情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的疫情並不是最嚴重的,新增確診病例也不是最多的,那麼為什麼英國對中國的輸入病例數量如此之多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數量龐大,據統計,2018年中國奔赴海外留學生數量總數超過66萬人,其中美國是中國海外留學生數量最多的國家,排名第二的就是英國。截至到2020年初,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數量超過了22萬人。由於中國人留學偏愛英語國家,同時中國家長比較認可英國的教育水平,每年赴英國留學的學生數量都在快速增長,龐大的留學生數量必然造成數量龐大的人員往來。另一方面留學生一般沒有自立能力,在遇到疫情等突發情況的時候第一選擇就是趕快回國避難,這也造成英國回國人員數量的激增。下表是中國海外留學生目的地國家排行。

第二個原因是在疫情爆發初期英國首相提出群體免疫政策,許多在英國的華人感到十分恐慌,急切回國。3月12日英國公佈了國內的抗疫方案,首次提出群體免疫政策,徹底放棄積極防控疫情,這一政策在華人群體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許多在英國華人選擇回國,許多機票剛一售出就售罄,更有甚者,3月18日推出的倫敦飛北京的包機航線,一張機票炒到了18萬,可見英國華人的恐慌程度。大量的華人選擇回國,其中必將會有不少攜帶病毒的人員。

第三個原因就是英國防疫政策實施比較晚,許多人已經感染病毒。在意大利疫情全面爆發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時候,英國人還在狂歡進行各種賽事,隨後更是宣佈對疫情實行不抵抗政策,極大地促進了疫情的蔓延。雖然後來由於疫情的嚴重程度遠超政府的估計,開始實施全國緊急狀態,但是疫情的蔓延已經難以控制,不少飛回國內的在英華人也攜帶了病毒。

第四個原因就是英國的核酸檢測數量嚴重不足,榜單中的數據難以體現英國真實的疫情情況。截至到3月22日,英國的核酸檢測數量才有7.5萬例,政府承諾今後的核酸檢測數量增加到2.5萬例,就算目標實現,英國目前的核酸檢測數量也才12萬例,確診病例就達到了8000例,可見英國疫情嚴重程度。曾經有報道,韓國單日核酸檢測數量最高達到8萬例,英國檢測不足導致不少攜帶病毒的感染者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感染。

第五個原因就是英國榜單中的數據難以真實體現目前英國的疫情情況。3月25日有報道稱,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確認感染病毒,就連王儲都感染病毒,可見當前英國疫情的嚴重程度。防控措施實施晚、檢測數量少等原因,導致英國的真實情況比數據要嚴重得多。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爆發,給中國的防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也體現了新冠疫情是全人類的敵人,任何國家和個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中國向世界各國伸出援手也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致力於維護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願疫情早日結束。


染火楓林12137


英國的新冠確診病例的數據肯定不真實,否則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首先老鐵不會承認他們是在造假,而是政府的政策讓他們無法做到真,也就是說,在他們公開發布的數據之外,有更龐大的隱性感染者群體,潛伏在英國社會的各角落,繼續給英國製造更大規模的疫情。


英國的劇情已經非常嚴重了,這還只是紙面數據,此前管控疫情的政策,已經在英國奠定了疫情全面擴散的基礎,經過至少兩個感染週期的積累傳播擴散,已經使這場疫情發展到,政府疾控體系無力及時覆蓋的範圍,在其疫情發佈的數字之外,無法評估,還有多少隱性感染者疾控體系無法監測,所以才像上千旅客從意北疫區逃回英國,那種機場不設防的現象出現了。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倫敦政府已經意識到了,自由民主和群體免疫力的抗疫政策,無法戰勝新冠反而會被新冠會掉英國,那個權威惠帝太TMD坑爹,已經被迫改弦更張效法東方理念,管控疫情的機制模式,而且更嚴厲的實施對疫情嚴密控制。


然而,與其它事務一樣,控制新冠疫情也需要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會更長,這與新冠病毒超長潛伏期的特性是直接相關的。除了管控機制以外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分別疫情表現程度隔離控制重度、中度、輕度疫情區域隔離控制機制,和具備在每個區域實施嚴密篩查,以“一網打盡”為目標的,有足夠強大及時的確診檢測能力。

地鐵乘客每天高峰還依然如此





即使這些條件全部具備,還必然經過至少病毒一代傳播7天以上,集中大量發現確診感染病例,使英國紙面確診病例數字瘋狂增長的過程,才會真正的從根本上扭轉疫情。

只有如此我們才會發現從英國輸入病例,越來越少,直至歸零。這是我國自己,還有韓國、伊朗、意大利疫情管控的實踐被全部驗證的,必須經歷的過程。只不過英方理念的轉變來的太晚一點 使他們需要付出的代價也相應的會更許多,很可能會超過意大利。


鐵嶺鋒


英國宣佈的案件總數不是特別大,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的案件總數並不大。 現在,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已要求所有英國人呆在家裡,不要外出。 經過兩週的時間看情況是否有效,由於英國一直在實施牛群免疫方法,這將導致大量老年人死亡,因此,英國已被各國指控。 現在,英國正準備實施嚴格的法律,但英國的這種方法無濟於事,因為英國無法將患病者與未患病者區分開,因此無法阻止傳播 社區之間。

  英國現在向我國出口了許多案件。 當然,這是由於兩國之間的經濟交流。 英國現在限制所有人外出,並同時關閉所有航空公司。 希望世界各地的英國人民將立即返回,以阻止新的冠狀病毒在英國的傳播。 但是,英方一直缺乏戰術,因為民粹主義政府鮑里斯·約翰遜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 不同意,因此大多數英國人不會遵循英國的規章制度。

  當然,英國的數據現在不正確,因為英國將不需要其他人進行測試。 只有那些願意接受測試的人才能進行測試,因此將不治療大量輕度患者。 大多數人在家孤立。 根據英國專家的初步估計,英國現在有300,000至500,000受感染的患者。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全部被發現,英國醫療系統的資源將崩潰。

  醫療系統資源崩潰的結果就像意大利。 醫療系統資源崩潰後,連醫務人員的生活也無法保證。 現在,意大利有3,000多名醫務人員被感染,有20多名醫務人員死亡,因此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測試不是明智的選擇,而是根據自己的醫療實力進行測試, 檢測出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癒。 否則,事情將發展到另一個極端,也就是說,醫院將成為感染源,病例總數將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