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軍人的擔當:品質成就事業

這幾天,隨著武漢的疫情基本結束,各地援漢的醫療救護人員奉令紛紛返回家鄉。各路媒體和熱心的網友,拍攝了很多返程的視頻和畫面,可以看到,各省市自治區都對自己的英雄兒女表達了最崇高的敬意,車隊開道,警察列隊敬禮,沿途群眾自發地歡迎表示感謝。

一個軍人的擔當:品質成就事業

更有一則,某市領導親臨送別現場,對所有援漢的醫護人員承諾,該地的所有景點對援漢的所有醫護人員終生免費,而且每個醫護人員可以帶三個人來,也全部免費。

一個軍人的擔當:品質成就事業


生死考驗面前,軍人永遠是衝在最前面的隊伍之一。回顧疫情初起,軍醫整齊肅然列隊,莊嚴宣誓的畫面,總讓人熱血沸騰,看到今日凱旋的畫面,更讓人熱淚盈眶。請原諒,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到他們出發、奮戰和回來的視頻畫面時,都會由衷地從心底發生這種生理反應,不僅僅是熱淚盈眶,甚至是淚流滿面。每個人一定會為我們的英雄感到自豪,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為我們有這樣一隻鋼鐵長城而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

今天,我要講的也是一個軍人的故事。

一個軍人的擔當:品質成就事業

小李曾是一名消防兵,在號稱魔都的上海服役8年。復原後,回到家鄉的小縣城裡。

回到家鄉後,憑著在大上海生活多年的歷練,他敏銳地發現,小縣城這幾年在加速發展。他於是果斷決定,自謀職業,用自己的復員費,購置了一臺剷車。

嶄新的剷車,剛剛接活沒有幾天,工地上一條線路由於電線老化,突然起火,火苗迅速蔓延,點燃了工地堆積的材料。不遠處,就是居民家屬區,房屋密集,火苗隨著風勢,直向家屬區撲去。

工地上的員工,急忙報警,消防車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然而,由於現場曲折且坑窪不平,消防車無法迴旋轉進,急切之間,消防兵手頭也缺乏隔離火帶和家屬區的工具。

危急時刻,作為消防兵出身的小李,戴上消防面具,消防頭盔和氧氣瓶,毫不猶豫,駕駛著自己的新剷車,毅然衝進了濃煙滾滾,烈焰蒸騰的火海中。

烈火中,他的新剷車被熱浪烤的斑斑駁駁,輪胎在火焰中嚴重燒化變形,發出刺鼻的味道,隨風四散。突然,一根電線杆經不住烈火的炙烤,轟然倒塌,直接砸向剷車,在眾人的驚呼中,小李死命一打方向,電線杆帶著火苗,轟地一聲,砸在剷車側面幾十公分的遠的地方。

避過險情,小李沒有退縮,往返數十次,把著火的物料一堆堆地剷除,為起火帶和家屬區剷出了一條隔離帶,為消防兵順利滅火,贏得了戰機。

火災過後,小李低價轉讓了剷車,又買了一輛大車跑材料運輸。一次,在外省一條崎嶇的山路上,一輛轎車發生了車禍,車內4人被困車中。小李剛好路過,急忙把自己的大車停在路中央,擋住過往車輛,招呼後邊來的司機,大家一同把困在車內的四個人救了出來。

跑了兩年大車,小李僱了司機專門跑運輸,自己買了輛小車聯繫業務。

有一天,他開車回家的路上,看見路旁一輛大車的前邊,一箇中年人躺倒在路上,鮮血染紅了路面,摩托車倒在一旁。來來往往的車輛,有人下來看看,轉身又開車走人。有人乾脆連車門都不開,在車內看一眼,直接呼嘯而過。

小李停下車,走到傷者跟前,把他扶起來,準備送到附近的醫院。見到有人出手救人,很快他的周圍圍上來一群人,有人悄悄提醒小李,那臺停著的大車,不見司機,這個傷者是自己不小心撞到大車上的還是故意碰瓷撞上去的還沒弄清楚,當心被人訛詐。

小李笑著搖搖頭說:不怕,咱們還是先救人要緊。在眾人的幫助下,他把傷者送到了縣醫院急救室,並墊付了急救費,直到傷者的家屬趕到,他才放心離開。

原來,這個傷者,是因為自己騎的過快,撞到了停在路旁的大車上,造成了頭皮挫傷,幸好沒有生命危險。

小李古道熱腸,連續見義勇為的義舉,被慢慢傳開,第二年,他順利地籌措到一筆資金,又開起了一家汽車修理廠。

如果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也許,小李也就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人而已。

他的熱心故事,還沒有結束,作為一名曾經的軍人,他不僅有著一身俠骨,還有著異於常人的柔腸,更有著軍人經營企業的敏銳眼光。

作為一個相對落後的小縣城,就業渠道相對狹窄,很多正常人都無法在本地就業,更何況殘疾人呢?

小李發現,當地很多殘疾人,由於身體不便,收入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往往家庭生活也很困難。

他開辦起汽車修理廠業務後,就優先招聘殘疾人到汽修廠工作。他利用自己在部隊學到的汽車修理技術,免費培訓殘疾人在汽修廠學習修車技術,先後培訓了數十人。然後,他把那些家庭特別困難的30多個殘疾人,全部招到汽修廠工作,按照正常人給付工資。

縣裡的勞動部門,對他能急政府所急,想百姓所想的義舉非常讚賞,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給他的企業辦理了殘疾人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由於他汽修技術精湛,價格公道,員工幹活認真,他的生意也變得越來越紅火。

他汽修廠的員工,對他充滿了愛戴,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小李師傅。而在滿縣城知道他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司機都喜歡把車送到他那裡檢維修。遇到複雜難修的車況,司機們的口頭禪是:小李出手,例無虛發。於是,大家又送給他一個外號:小李大俠。

武漢疫情發生後,小李一刻也沒有怠慢,他敏銳地意識到,

各大城市,各種生活物資的供應一定是頭等大事。他迅速在朋友圈裡組織起一隊大車司機朋友,大部分是退伍老兵,通過政府的批准,向疫情發生的地區運送各種生活物資,他也親自上車,和昔日的軍人們,馳騁在千里運輸線上。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小李創業成功,事業越做越大,首先得益於他的優秀品質。

品質,在當今的社會,仍然是稀缺資源。在人力資源課程中,職業道德,是一門必修課程。這門課程,既是對未來人力資源師的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對未來這些人力資源師所要招聘者的職業道德要求。

物以稀為貴。有小李那樣品質的人,相信不少,但能一以貫之,數年如一日的堅持那樣做,這就是不容易。能像小李做的那樣好,這就叫不簡單。個人的品質上升到事業發展過程中,併成為一種習慣和名聲,這就叫品牌。

由熱心小李到小李師傅再到小李大俠,小李還是小李,但是,我相信他的內心在不斷昇華,他的感悟在不斷加深,他的形象在不斷樹立,他的口碑在不斷推廣,他的事業自然會不斷壯大。

危難之中,方顯英雄本色。小李在他人或集體危難、困難乃至國家災難之際,顯示出的高貴品質,不僅僅來源於他本身善良的天賦,也來自於部隊優良的教導和技術培訓,更來源於我們這個國家這隻英雄部隊數十年來的優良傳統。國有難,招必回,戰必勝,是每個軍人和曾經的軍人刻在骨子裡的誓言。這種誓言,是幹事創業的點金石,是每個追求卓越者應該深入學習思考並身體力行的座右銘。

我是 ,期待您的垂注,和您共同分享精彩職場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