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or 他

男女有別,好像直到我上初中,才從真正意義上思考這個問題。

她  or  他


重男輕女,是絕大部分地區依舊存在的現象。

還記得,以前奶奶曾說過,我出生時,媽媽不是特別高興,因為第一胎沒有生個兒子,而‘母憑子貴’的差別對待,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所幸最後迎來了弟弟。

如果說,心底有所記恨的話,那真是青春期那個節點,特別敏感自己的待遇比不上弟弟,卻忘了他比我小,理應要多點照顧。

在耍性子的時候,甚至無比的幼稚,想著以後若有自己的孩子了,是男孩子就不要,偏偏賭氣只要女孩子,現在想來都覺得好笑,那時懂得實在太少啦。

可偏偏就有許多人,為了生一胎男孩,為了爭一口氣,為了所謂的延續香火,把女性當做下蛋的母雞,不達目的不罷休,想來甚是驚恐!

她  or  他


傳男略女,是普遍存在的一個事實。

為什麼提起這個話題,是在吃午飯的時候,弟弟開玩笑說,這個家以後整個都是他的。媽媽為了照顧我的感受,馬上補充到,那以後還是留有你住的地方。

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我理解爸媽那份在大環境下的身不由己,畢竟外婆過世後的一切,也都是留給了舅舅,並沒有媽媽這個做女兒的份。

如果說,我要爭取來那一份屬於自己的均等分配,那媽媽又該從何處追回呢?既已成型的不對等,就總是需要有人做出讓步來填補缺失的。

慶幸的是,自己的心態上還算過得了這個關卡,生活是靠自己拼搏來的,上一輩的意願由他們做主,有能力多點幫助是恩情難報,遇上不易我們更要多點盡孝。

她  or  他


身為女性,我或許感受過不平等對待,但與此同時,我也在享受著男性帶來的安全照顧,在一個家庭面臨問題時,總是少不了家裡的男性衝在最前面,像大山般成為最堅實的依靠。

男女的不平等對待,並不是一朝一夕間形成的,自然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革塑新,如今的女性大解放,可以算是歷史齒輪上的滾滾向前,我們更多的該為這種變化而感到幸運。

倘若真讓我回到封建時代,指不定要做出多少自我上的犧牲,更別提有勇敢抗斗的決心,畢竟環境對人的塑造性可是很強的,一旦習以為常,你便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順其自然’。

然而,我們還必須正視這一現象,至今仍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存在著,只是恰好沒發生在你身邊而已,卻並不代表著被徹底消除,這場從思想上徹底解放的道路,依舊路途遙遠……

她  or  他


男女在性別角色上的不同,塑造了彼此不一樣的分工擔當,要理解這份彼此的不容易,或許要走過相當長的一段心路歷程。

我個人所能代表的感受畢竟有限,可能有不少深受偏男嫌女思想毒害的,但我也依舊相信,有不少家庭存在著寵女棄男的行為,或許數據不多,但事實不容忽視。

只想表白一點,不管是兒是女,都是人類廣大同胞中的一員,既然作為一個新生命來到這個人世間,就希望無論性別,能多給到ta一份關愛和體貼。

她  or  他


或許,在以後,我照樣會抱有男女的偏見,但求不過多苛責,而是在反省中選擇儘可能多的改變,哪怕只是一點點努力,也同樣是在向前推進。

請相信一句話,只有有決心在,世上無難事!


End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微笑8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