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為什麼會提出“大一統”?

用戶3126436281378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這裡董仲舒提出“大一統”,指的是“大一統”的政治理論,至於提出“大一統”的原因當屬多方面的:

首先,漢朝初期採用黃老道家思想,而這一思想到了國力相對強盛的漢武帝時期,便不那麼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來鞏固漢武帝的政權

其次,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存在一些比較棘手的矛盾,比較突出的就是農民反地主的鬥爭,還有一部分是地方豪強反對中央政權的鬥爭。這個時候,急需實現思想的大一統,來緩和這些矛盾

最後,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統一思想的舉措,為何獨獨選擇儒家,而不選擇法家或者別的學派?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他還參考了秦朝失敗的經驗,得出“獨尊儒術”的結論。

1、提出大一統原因之一:漢初黃老之術不適合國力強盛的漢武帝時期

漢朝建立初期,民生凋敝,漢朝初期的歷代君王們,有很長一段時間確實在採用黃老之術,以修生養息,韜光養晦的姿態恢復民生。

畢竟經歷了春秋戰國的大戰亂,又在秦朝的苛政下艱苦生活,直到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以後,百姓才得以稍微緩上一口氣。漢朝初期面對的主要矛盾,就是解決吃飯問題,即重建被戰火毀壞的家園,恢復民生。

所以,漢朝初期的統治者們,大多以清靜無為的姿態,在儘可能的範圍內任百姓相對自由地發展,在稅收等各方面的管制上,可以說是比較松的。經過漢初各位君主的努力,到了漢武帝這一時期,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漢武帝時期的大漢王朝可以說是相對強盛了,百姓比較富足,這個時候,黃老道家的清靜無為就不太合適了。

在吃不飽的時候,人們會集中精力解決吃飯問題,當吃飽肚子已經不再是問題的時候,別的需求就來了,比如說對榮譽、權利的渴求等等。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秩序和制度,朝廷依舊“清靜無為”,那麼便離“天下大亂”的日子不遠了。

所以,不管漢武帝願意不願意,當國家比較強大,百姓面對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吃飽飯問題,而是類似對名利追求的精神需要時,清靜無為的“黃老道家”就不能作為治國思想。而為了讓大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下適當追求並滿足個人在精神上的需求,就需要通過統一思想的方式,維繫一個穩定的秩序,以此確保社會穩定運行。

所以,董仲舒提出“大一統”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漢初的黃老之術不適合國力強盛的漢武帝時期。

2、原因之二:需要統一思想來緩和當時社會中存在的階級矛盾

隨著人們的生活漸漸富足,社會中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矛盾,漢武帝時期,掌權者們面對的社會矛盾主要有兩個:首先,是農民為了利益與地主之間的鬥爭;其次,則是地方豪強為了名利反對中央政權。

為什麼會出現這兩類鬥爭?其實原因並不難分析。

朝廷清靜無為,對誰最有利?朝廷?百姓?相較之下,獲利更大的,大抵是介於朝廷和百姓之間的大地主,或者說地方豪強。

因為朝廷管控較松,對下,他們有更大的空間壓榨百姓,對上,他們也有更大餘地發展自己的勢力,以至於到了漢武帝時期,甚至還能反對中央政權。

所以,董仲舒審時度勢,便以“大一統”來達到提高君權、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一方面以此來打壓地主或者說地方豪強,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上安撫和管制百姓,繼而能很大程度上緩和當時社會中出現的主要矛盾。而事實上,董仲舒的“大一統”確實比較奏效。

3、為何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提倡獨尊儒術呢?

最後,我們來議論一下,為何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會提倡獨尊儒術。要說在當時和儒家思想比較有競爭力的,應當是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了。

  • 道家

而漢朝初期,漢朝統治者們大抵採用了黃老道家思想,到了漢武帝時期,黃老道家明顯不適合“煙火氣十足”的民間治理。某種程度來說,董仲舒當時要解決的問題,大抵就是不合時宜的“清靜無為”下引發的一些社會矛盾,道家思想比黃老之術更加貼近“自然”,“無為”意味十足,用作個人修身養性還好,作為治國思想,就稍顯“消極”了。

首先,道家思想的“節奏太慢”,不太適合富裕國家高節奏發展的生活實際;其次,道家思想相對來說確實更“晦澀”,形而上的意味比較濃郁。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道家”思想不好,只是百姓學了,未必能明白其幾分真意,並且還容易鑽牛角尖,將“無為”內含的“適當而為”之意理解成字面含義的消極不作為,這對社會發展來說,肯定是不好的。所以,道家思想沒有被董仲舒選中,也屬意料之中。

  • 法家

我們再來看看法家思想。秦王朝強大如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壯舉無人能及,最後秦王朝維繫的時間並不長。它太過強大,而覆滅得又太過迅速,這樣大的反差,不免惹人深思,董仲舒對於這一點自然是看在眼裡的。

董仲舒反思秦王朝的覆滅,他認為類似申不害、商鞅、韓非等這些法家思想家,他們的主張太激進,刑罰苛重,並洞悉到過重的徭役和賦稅會造成尖銳的階級矛盾,在貧富差距巨大的情況下,百姓會為了生存而揭竿而起。

由此,董仲舒看出,過度重法肯定不行,並進一步提出政治當“德化為本”,要做到“任德不任刑”。而從此處董仲舒強調“德”來看,他就有強調儒家德治的意思。

  • 儒家

先秦時期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德”為主導,強調上下尊卑秩序,十分維護“禮”。而一個社會要良好發展,肯定需要“德”。同時,漢武帝時期所面對的社會矛盾,從大輪廓來看,大抵是以為下者不服從為上者“管制”為主要表現形式,而儒家強調尊卑有序的“正名”思想也正好可以經過轉化後,成為維護統治者權威的工具。

於是董仲舒一定程度上融合法家思想,提出“寬猛相濟”、“威惠並施”的政策,繼而建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以儒的溫和,緩和法的鋒芒,又以法的銳利,鞏固君的權利,經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家思想,確實對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當然,積極作用是有的,消極作用也是有的,還請大家客觀看待,篇幅有限,這裡就不去具體發揮其積極和消極作用了。

4、小總結

最後簡單來個小總結吧,董仲舒的大一統,提倡獨尊儒術,一方面是漢初的黃老之術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不再適用,並且也無法解決,甚至對於農民反抗地主、地方豪強反抗朝廷這些個鬥爭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在盛世中讓為下者“守規矩”就是董仲舒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了,而漢初,黃老之術主要解決的是為下者的“吃飯問題”,國情不一樣了。

另一方面,要讓為下者守規矩,就要想方設法抬高為上者的“權威”,儒家思想一開始就有維護尊卑秩序的鮮明特色。而且儒家更加重視“德”,要知道,後天教化對人的“約束”,可比嚴刑峻法更加“穩固”。所以,重“德”且維護為上者權威的儒家思想更合適作為社會主流思想。

當然,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不能直接生搬硬套作為漢武帝時期的主流思想,畢竟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更加重德,而秦朝的興起也讓董仲舒等人瞭解到“法”的重要性,所以董仲舒將儒家思想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以儒的重德,緩和了法的鋒芒,一方面加強了對百姓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實實在在地鞏固了中央集權,拔高了君主的權威。



顏小二述哲文



我認為可先了解一下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和時代背景,瞭解這些後我們就知道了董仲舒為什麼提出大一統了。


一、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提出大一統、君權神授、推崇儒家學說、三綱五常的政治觀點。這些是董仲舒在當時的環境中提出來的,其主張方向得到了“漢武帝”的一致認可,因此董仲舒在當時,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在這裡,我們還是重點講一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主張。在當時,這一主張就得到了漢武帝的直接認可,並很快的推廣了出去。百姓遭殃,朝廷得福,一時間,很多的文人和相關書籍都被處理了,唯獨只留下一家獨大的“儒家”這一學說,並在以後得以了極大的推崇。

先不說“儒家學說”在當時的地位有多高,就憑它可以用來鞏固和支撐朝代的興起,就這一點,其他的學說是無法比擬的。

二、其次,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董仲舒所在的時代背景。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儒家學說代表人物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是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一時的貢獻。

所以在這種“大統一”時代背景中,也無可厚非。

三、最後,董仲舒提出“大一統”,在當時的話,這一觀點是得到朝廷三分之二的人的一致認可,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來講,“大一統”是朝廷的最佳選項,也符合當時漢武帝的政治主張需求。

再者說,“大統一”這一概念一直是當權者上任後的第一要務,大家都一直的認為,“大一統”好像是一個政績一樣,能老百姓認可,能讓國家整體形象的上升。


廣大的各位帥氣、美麗條友們,您們好。
我是一個集“幽默與帥氣”的“文化領域創作者”,長期活躍在“悟空問答”和“寫頭條文章”中,小生一直致力於為君解憂愁,知悉洞察人,提問友人疑知曉,悟空回答客觀者。如果覺得文章可以,對您有所幫助的話,不要您犒賞、不要您轉發,只要您動動發財的小手,點一波溫暖的關注,以便我們再相逢,以此來犒勞一下小生的優質回答吧。

客觀看問題


一、“大一統”並不是董仲舒提出的

大一統並不是董仲舒獨有的見解,它出現的時間非常早,比如在《春秋公羊傳》就有表述。

春秋公羊傳

大一統的主張是春秋時期的多家主張,現在有人認為它屬於法家,根據“道法同源”,那麼是不是認為道家也有這種思想?荀子也是主張大一統的,孔子也有說法“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可見儒家也是堅持大一統的。而縱橫家的各種道術,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大一統。說個偏門的,農家也是主張大一統的:凡是開展農業的地區都應該大一統。

可以認為,春秋大一統是春秋時期經過中華長期思想碰撞,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需要注意的是,春秋大一統是中國特色,是中國區別其他國家的顯著文化特質。

二、時代選擇了董仲舒

董仲舒是漢代人,正巧遇到了漢武帝,推舉起了他的學說。事實上,若是董仲舒不說,在當時也有“宋仲舒”“張仲舒”會說,因為漢武帝是一定需要“大一統”學說。

董仲舒

三、歷史上的大一統

在中國歷史上,真正貫徹大一統的時代有漢朝、唐朝、明朝和清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一統”是華夏民族的主張,有很多少數民族沒有這個概念,所以他們在歷史進程中,並沒有“大一統”概念。

1.漢朝

漢朝所謂統一天下的時候,雖然擊敗了項羽,實際上北方有匈奴,南方有南越。那麼憑什麼認為漢朝是大一統王朝呢?答案是漢朝皇帝有天子身份,這就是漢武帝要推崇董仲舒“大一統”的原因,也因此推崇了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天人感應等一系列主張。

在漢朝,匈奴首領是“單于”,是天子的意思。漢匈戰爭,本質上是爭奪“天子”之位。戰爭結果是匈奴放棄了“單于”,改稱“可汗”。相當於放棄天子,改稱國王。自此“天子”一脈在漢人手裡。

冒頓單于

南越是服從大漢王朝天子身份的,所以漢朝對於南越是“徐徐圖之”。這也為後來奠定一個基礎:若只稱王、不稱天子,在特定歷史條件是不會受到懲罰的。

2.三國

三國本質是曹劉兩家掙天子位,孫吳是獨立。需要注意的是,孫權雖然是皇帝,但是從來沒承認過自己是天子。

曹操的後代曹丕的帝位是禪讓

在三國時期有個特殊的存在:高句麗。高句麗是中國少數民族,但是他們沒參加春秋大一統討論,所以沒有“大一統”這個概念。所以高句麗國不支持大一統,卻無時無刻不追求擴展地盤,所以經常被打敗,其中有漢軍,有魏軍。這體現了大一統王朝的強大力量,遠不是偏域小邦可以理解的。

3.五胡亂華到隋

五胡亂華,從天子身份,只有北魏和東晉是有這個地位的。所以最後北方統一與北魏,東晉宋齊梁陳是一脈。北魏到隋其實是一脈相承,只是天子人家換了而已。

隋有個特殊身份:天可汗,等於是再次有了草原天子身份。這個身份其實在北魏時期就有了,北魏時期的天子對手除了南方諸國,其實更重要的是草原柔然。只是因為柔然沒有“大一統”概念,長期沒有強大。在北魏和柔然爭鬥中,柔然敗於內亂突厥。

北魏花木蘭抵抗的就是柔然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北魏東晉,其他國家大部分屬於獨立,最後被歷史淘汰。最典型的是五個燕國,武將能打沒用,最終被歷史淘汰。需要注意的是,羌族此時建立了涼國,也是獨立。

4.唐

唐是一個典型的大一統王朝。需要注意的是,唐更多運用的是天子身份,所以轄地很多國家,但是也歸大唐疆域。最典型就是渤海國,他們是高句麗的後人,因為沒有春秋大一統的概念,再次獨立,但是歸屬於唐朝。

大唐自李世民後就有天可汗的稱號

5.遼宋金

遼宋時期,遼宋是兄弟之國,遼為天下正統,是天子,但是遼宋都是皇帝。宋表示不服,提出三國正統是劉備的概念。

在遼宋時期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其他民族也紛紛獨立,但是因為當時沒有天下一統,所以他們的獨立也有法理性。有的迴歸一統,比如錢越國歸於宋。有的就是獨立,但是不稱天子,比如西夏,他們是五胡時代羌人一支。

澶淵之盟表明遼宋是兄弟之國

金國的人大量是高句麗、渤海國的人,大概是千年失敗吸取教訓,在這個時期,金國也開始天下一統。這為後來清的一統天下做了極好基礎。若是金國始終藏在北方,恐怕就算是岳飛去世,不久以後也會有漢人帶兵北上推翻他們。但是因為金國有了“大一統”的概念,從此走上了和高句麗和渤海國完全不同的道路。

6.元

元統治時期不到百年,不認為是大一統王朝。成吉思汗肯定沒有天子身份,成吉思汗是擁有四海的汗,只有陸地,沒有天。但是忽必烈的大元帝國是有天子身份的,大哉乾元說的就是天的意思。

大哉乾元就有天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元在明朝並沒有消失,在北方一直有北元,就是因為是忽必烈的後代身份,所以一直保有天子身份。

7.明清

明的法統來自於百姓,農民扶持起來了朱元璋,屬於典型的民間身份。需要注意的是,明並不追求土地一統,而是追求天下一統,所以明並沒有滅了蒙古,而是希望蒙古稱臣納貢。所以有明一代,就算是打蒙古也沒有滅族,而是希望稱臣納貢。

隆慶和議後明蒙關係和諧

清的土地上的人是高句麗、渤海、金的後人,但是在皇太極時代追求了大一統。所以皇太極取得北元大汗印後,繼承了北元的天子身份。自此清朝開始強大,明清之爭也從地方平叛變成了明清爭正統。

皇太極的帝位正統源自於北元

寒言冰語

在中國,大一統有幾個特點:

1.最高身份。大一統的思想來源於春秋戰國,那個時期沒有皇帝。所以大一統時代最高身份是天子,而不是皇帝。

2.法統依據。大一統的來源一定合法。在中國法統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自上而下是儒道墨法尊崇的繼承製度,屬於上層建築。自下而上是農家的農民,農民支持的人也有法理依據。

3.時間限制。若是隻有暴力,那麼他是很難實現大一統的,就算他統一天下,時間也會很短。

4.大一統的方式。在中國大一統的方式有幾個:一統天下是;但是未能一統天下,也會以正統認證的方式選擇正統王朝。

本質上,大一統是春秋時代天子概念的延伸,是中國獨有的文化傳統。天子的概念是來源於天,是中國這片土地傳承了超過6000年的概念。

西水坡大墓表明天下含義有6000年以上

一直以來,西方都有疑問:為什麼歐洲沒有強大帝國,而東方有。確實是,西方國家有羅馬帝國,但是後來卻在未出現羅馬帝國,卻有完整的宗教和教皇。但是無奈的是,在神的化身和天的化身競爭中,神從未取勝,但是天卻取勝了。對於天,古代有句話: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今天特別明顯能感覺到,西方更多認識是“不為桀亡”,中國則是“不為堯存”。

需要注意的是,伊斯蘭教的信仰“真主”正好是在神和天之間的一種情況,伊斯蘭教不拜偶像,非常像天。但是伊斯蘭教也有安拉的稱呼,又和西方宗教很像。

天下和大一統是一個時期的概念


夢香寒冰


因為只有大一統,皇權才會集中,皇帝才可以真正獨掌大權,董仲舒等寒門士子才有出頭之日。

在漢初,漢高祖和諸侯王之間缺乏嚴格的君臣關係,他們實際更類似於合夥人的合作伙伴關係。漢高祖登基為帝是因為“功最高,德最厚”,被諸侯擁戴為天子。君臣尊卑的等級觀念體現得並不明顯。而列侯在侯國內的權力幾乎可以比照天子,猶如國中之國。呂后崩逝後,絳侯周勃、曲逆侯陳平剪除諸呂之後廢黜少帝,擁立新君。其權勢之大甚至已經超越了天子,絕非人臣之禮。所以,從客觀的角度分析,漢初的軍功貴族實際上是與天子共治天下。天子治理下轄的中央地區,諸侯王、列侯管理自己的封邑。本質上是一種分權的思想,還遺存著周代分封的核心理念。而儒家則將求“三綱五常”,“君為臣綱”。君臣尊卑分明,猶如天地雲泥之別,這條紅線是任何人也無法逾越的。儒家尊崇君權的核心思想也是其延綿千年而不斷的理論根基。君王為了得到真正的大權、實權,自然要重用白衣儒生、寒門貴子,用他們來取代軍功貴族。再通過酎金失侯等一系列事件,從根本上削減貴族的勢力,力求達到“朕即天下”的大國氣象。

同時,當時的國家已經難以負擔分權制之下的國家運轉,大量的世襲王侯對於財政的壓力很大,政令也無法有效的在地方諸侯國之中得到執行。因此,董仲舒等人提出大一統的理論,實際上既助長了君主的權力,也緩解了國家的財政,所以才會被漢武帝採納。


經典守望者


原因如下:

1、針對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作《春秋繁露》一書,其“大一統”理論來源於《春秋》。(董仲舒屬於公羊學派,重視春秋一書中的微言大義。)

2、針對加強君權的需要,提出“君權神授”。在漢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從祖先那裡繼承君位,而漢高祖劉邦出身布衣,君臨天下後就需要新的理論支撐,不受命於祖,董仲舒提出君王受命於天。據此,他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的學說。

3、針對土地兼併問題,他發揮儒家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標準。這有利於鞏固君權,維護統治秩序。





周朝文DMU


董仲舒提出“大一統”是為當時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引入陰陽五行理論,建成新的思想體系。董仲舒說:“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以“天人感應”的神學思想宣稱:帝王授命於天,是秉承天意統治天下的,因此成為“天子”。按照這個說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絕對的統治權威,這是漢武帝最需要的精神武器。董仲舒從天人關係出發,又根據“陽尊陰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綱”“五常”的倫理學。董仲舒建議統一學術,統一思想,直截了當地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思想,為維護封建統治帝王的絕對統治服務。


小小滴吟兒


董仲舒的"大一統"理念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因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採納,奠定了儒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班固在《漢書》中稱其為“群儒首”。簡單說,董仲舒就是一個儒學大師,在孔子之後,朱熹之前。

《史記·儒林列傳》稱:“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今上即位,為江都相。”《漢書·董仲舒傳》雲:“董仲舒,廣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

漢代,廣川既是“國”,又是“縣”。《史記》中的“廣川”,沒有寫明是廣川國還是廣川縣。田雯《長河志籍考》:“董子,廣川人。德州者,唐元和十年所徙之長河縣,漢信都國之廣川縣也。夫漢縣之所謂廣川者,大矣,有城郭焉,有郊坰焉,百里之內,正值其地,或即董生下惟處,按圖考碣,適相符契矣。”歷史上,行政區劃變更頻繁,現在山東與河北的德州段省界是衛運河,但漢代沒有運河,廣川包括現在的德州。

董仲舒上承孔子,下啟朱熹,對儒學的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董仲舒繼承、吸納、融合了先秦儒家、墨家、法家和陰陽家等諸多學派思想,把各家各派中有利於統一集權、尊君愛民、安定社會的主張,以及關於社會發展變化的思想,根據時代的需要、君臣士民的希望,作了全面的批判和總結,從而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順應了春秋戰國以後百家思想的“合流”趨向,是學術思潮演變的必然結果,也是兼收幷蓄和“與時俱進”的產物。

歸納起來,董子的思想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天道至尊與天人合一,大一統與儒學獨尊,君權神授與三綱五常,陽尊陰卑與任德教化,其中包含了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天人和諧、仁義誠信等具有現實意義、需要大力倡導的思想觀念。另外,他吸取秦王朝“任刑而不尚德”的歷史教訓,提出的刑德並用、以德治為主的治國原則,以及“限民名(佔)田”,“塞兼併之路”,“去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等政治思想,在當時也具有積極意義。

董子的思想不僅滿足了封建統治的政治需要,對漢代政治取向和政治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對漢代以後的中國社會也產生了深刻影響,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主導思想,影響中國歷史達兩千年。隨著董仲舒對“大一統”的理論闡述,“統一”的政治理念逐漸滲透到了中國人的血液之中,進而轉化為中華民族的社會心理。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把儒家思想放在至尊地位,並且提出“大一統”的主張,倡導建立一個疆域、文化、制度等全方位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此後,“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延續兩千多年,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思想,所要強調的是“統一”的理念,涉及社會、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

“大一統”的內涵不斷演化,從一個哲學概念,引申為王朝治理的合法性,再將外延逐步擴大社會治理的操作層面,包括社會、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強調整體性、統一性。

“大一統”所要表達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向最高的“一統”看齊。

對於董仲舒多是批判他所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觀點,扼殺了戰國以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但是他的“大一統”及限制君權理論有積極意義。為了追求國家安定、社會發展,董仲舒從促使政治進步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大一統理論。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其“大一統”理論來源於《春秋》。加強君權,提出“君權神授”.在漢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從祖先那裡繼承君位,而漢高祖劉邦出身布衣,君臨天下後就需要新的理論支撐,不受命於祖,董仲舒提出君王受命於天。據此,他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的學說為人處世標準確定“三綱五常”,提倡孝道.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標準。這有利於鞏固君權,維護統治秩序。這些學說在漢代史學觀念更新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為中華民族的持續統一,國土相對穩定,文化傳承有序,歷史文明永存起到了積極作用。


可愛的小豫


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思想大一統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由此正式出現。儒家的權威由此統治了思想家,並且產生了中國特有的經學以及經學傳統。大一統的思想統一和政治統一的兩個方面的統一,實際上都是以政治統一為目的,只有政治統一才能長治久安。

反過來政治統一也有利於思想的統一,在當時,政治是統一的,但是卻並不穩固,董仲舒認為根源就在於思想不統一,所以統一思想就成了關鍵,思想統一是為政治統一服務的。 漢代立五經博士、明經取士,形成經學思潮,以及董仲舒被視為“儒者宗”,都證明了漢代對統一思想的重視以及董仲舒對統一思想的貢獻。

所以說,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主要就是思想統一。




國家網文化


首先,大一統思想不是董仲舒提出來的,而是繼承前人的大一統思想。大一統政治思想,最早是在三皇逐漸統一泰東(泰洲~亞歐大陸及附近島嶼~最東地區,對應泰洲最西的泰西)各文族而逐漸形成的天下一統政治思想傳統,由此成為荀況、韓非師徒的天下統一理論。實際上,董仲舒最初是專研荀子學術~荀學(通學)的,自然繼承了荀子的大一統思想理論。而這種思想理論正好符合漢武帝對外實行武霸以滅匈奴瘦南越而重新統一天下的政策(對內也是獨尊儒術擺出百家),同漢武帝一拍即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