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本小說能夠超越《百年孤獨》,求推薦?

天涯浪子2020


當然是【千年孤獨】,你看了【百年孤獨】覺得還不夠?就沒往好處想。題主說的超越是幾個意思?超越百年的難道不是千年萬年?

關於孤獨,不是有期限的。曾經有一份百年孤獨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去在意,直到孤獨時才後悔莫及,上天如果能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百年孤獨說三個字【我孤獨】,如果一定要對百年孤獨重新刷新,我希望是【一萬年】。

同是天涯孤獨人,何須煮酒薦孤獨?百年是何年?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妾薦孤獨君增愁,百年修得同船渡。望盡天涯千千結,萬年孤獨誰在寫?題主愛孤獨,不如愛風月,疑是地上霜,年年單人床。

題主應該多看聊齋,樂觀的生活態度可以讓你慢慢喜歡雞湯或者狗血。讀讀【金剛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倘若六根清淨了,哪怕千年萬年孤獨?推薦什麼孤獨都不是正能量,還是推薦你為抗疫作點貢獻是正理。


白這個顏色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如果不是篇幅太長,很多人望而卻步,它的歷史地位應該是能超越百年孤獨的。我把這本書稱作法國或者西方的“紅樓夢”。



日日新書房


每個人有不一樣的評定標準,每部小說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是我們評定標準不一樣所以有不同的想法。能夠超越《百年孤獨》的小說,個人覺得有這些小說:

1、《活著》榮獲意大利格林·卡佛文學獎,餘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這篇長篇小說,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原本是富家公子的福貴,卻經歷過一次一次的生活的苦難,生命中難得的溫情被一次又一次的死亡磨滅,最後只剩下他年老的自己與老牛相依為命的故事。《活著》是一個歷盡滄桑老人的一生,作者是通過美國民歌《老黑奴》而有靈感寫下了這個故事,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作者說他是想表達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個故事也寫盡了對命運的無奈,與生活的心酸,也告訴她們好多道理。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理解,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品讀的小說。

2、《平凡的世間》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共有三部,獲得了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還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以孫少平和孫少安為中心,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表現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主要寫了他們之間的愛情、親情、矛盾、理想、生活等,表達了農村生活的艱苦,反應了當代生活的方式。更深層次得表達了城鄉差距,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也表達了人的適應能力。是一部引我們思考的小說,平凡世界裡的平凡人,發生著不平凡的事。似乎就像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生活。

3、《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人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講述了白鹿原村裡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故事,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通過講述他們祖孫三代的恩怨糾紛表現了歷史的變化。主要是表現精神和心靈的尋根,宣傳了中國文化的深刻價值。進一步更深刻得揭示出傳統文化所展現的人之生存的悲劇性,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小說。

4、《紅高粱》是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是莫言的成名之作。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卻都是正義和邪惡的化身,主人公餘佔鰲是一個熱血漢子,身體裡面充滿了正義與野蠻。展現的是為生存而奮起反抗的暴欲力,詮釋了積極向上的生命力和自由的精神,又歌頌了愛國主義精神。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小說,令人回味無窮。


文史通天


個人很喜歡《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至於哪本小說能超越《百年孤獨》,我認為小說評價是很主觀的東西,在這我我喜歡的小說作為分享,也可以當作推薦吧。

路遙《人生》、瑪格麗特《情人》、卡佛《大教堂》、餘華《活著》、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裡的守望者》


小馬叮噹00


文無第一啊,朋友。

不過一定要說一說的話,比《百年孤獨》更早接觸到的是《紅樓夢》。然後看《百年孤獨》就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看法。我認為其魔幻現實主義並不太“魔幻”,甚至不如《紅樓夢》魔幻。但是它和《紅樓夢》確實是有許多相似點的。同樣是描述家族的興衰,又都算是民族文學的高峰。

我看《百年孤獨》是因為看了範穩的“藏地三部曲”,其中的《水乳大地》被評價為“中國的《百年孤獨》”。之後看了《百年孤獨》,我覺得這確實是一本好書 但當時看的時候並不太對我的胃口。除了《水乳大地》以外,《一句頂一萬句》也被譽為“中國的《百年孤獨》”。我想他們這麼評價的原因是《水乳大地》有與之相似的“魔幻現實主義”,而《一句頂一萬句》側重表現“孤獨”,與世隔絕、無法交流。

如果是對拉美文化感興趣,在馬爾克斯前也有該文學流派的主要開創人米蓋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我看過他的《玉米人》。說實話,在文化異域的前提下,我看這類書更多是“獵奇”心理。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相信你會感興趣,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也是拉美文學的代表,雅俗共賞。

以上提到的書,是我認為可以與之比肩或類似的。我身邊很多人認為《霍亂時期的愛情》超越了《百年孤獨》,我卻覺得《霍亂時期的愛情》對社會的透析程度和對人物以及環境的表現和渲染遠遠比不上《百年孤獨》。看個人吧,我也只是主觀地這麼以為。


我是散客,常在頭條更新文化雜談及時事討論類的文章,也會回答相關領域的內容,感謝關注。


散客說段子


真心不覺得這部小說如之何,頗有過譽之嫌,我們大部分人看的是翻譯版本,其實就這一點來說我們看的不是馬爾克斯的作品,而是譯者的作品,語言經過了轉換會失去很多原有的魅力與獨特的風格,單就這一點,翻譯小說僅僅能算是一部文學作品的普及版,抓住文學作品的精髓,領悟作者的高妙還是要用原版文字來詮釋與支撐。


大灰狼有聲故事


年輕時的韓寒覺得老子天下第一,但要說《三重門》寫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估計他自己也心虛

所以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歸結到這個問題,其實超越不超越是非常主觀性的問題,《百年孤獨》確實經典,如果一定要解答這個問題的話,其實讓作者本人自己來是最好不過的,如果加西亞馬爾克斯說哪本小說寫的比我好,那我們當然不好多說啥

那加西亞馬爾克斯如果說有一個人小說寫的比自己好,這個人一定是卡夫卡

馬爾克斯說過,卡夫卡《變形記》的第一句“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殼蟲。”教了他很多。年輕時的馬爾克斯在閣樓上讀到這句時,想起了自己愛講神話的奶奶,也就突然明白了寫小說的技法。

從此,他走上了文藝青年的不歸路……


光影我強哥


人間失格


孤一罐寡言


這個在於個人看法,我並不認為《百年孤獨》有多好看,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有種悲涼的感覺。

我個人覺得很多小說都比《百年孤獨》好看,比如遲子建的小說《白雪烏鴉》《額爾古納河右岸》。


作家二美


《紅樓夢》就可以。

魔幻現實主義的開篇之作,加西亞馬爾克斯給我們描述了與眾不同的家族命運之書。在中國,有一部《白鹿原》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但是其歷史的厚重和複雜性遠遠比不上《紅樓夢》的藝術美感與現實意義。

四大家族悲歡離合,天上人間愛恨情仇,現實的悲劇,歷史的悲劇,人性的悲劇。

中國的四大名著,都是值得探究,傳承的。只是錯綜複雜的程度,家族愛恨情仇,隱喻意義,是其他三本比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