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黏黏的,很咬手,會不會花?

玩過星月菩提的人都有這種體會:星月珠子玩一段時間,表面就會黏乎乎的摸起來很澀,很粘手(俗稱咬手),手汗大的人表現尤其突出。但玩金剛菩提、橄欖核一般卻不會出現這種咬手的情況(除非用油泡過)。

星月黏黏的,很咬手,會不會花?


原因就是星月菩提內部本身油性飽和度很大,你給它上油,油不會被吸收,只會像刷油漆一樣塗在表面,油在空氣中又不會自然乾燥,髒東西就難免粘在珠子表面。

剛開始時,我們手上的汗、油和珠子本身滲透出來的油一混合,就變成一種不可名狀的油水混合物,其重要特徵除了聞起來有一股餿酸味,就是在空氣中長期幹不了。所以星月菩提把玩的初期,不管你上不上油,都會有這個黏乎乎不討人喜的過程。

星月黏黏的,很咬手,會不會花?


正因為星月菩提的油性大,所以在我們把玩星月菩提的過程中,手上的油不僅不會被珠子吸收進去,相反,隨著天長日久的把玩,珠子裡面的油還會逐漸滲透出來。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手裡的星月放了半個月一個月,還是黏乎乎總幹不透?

星月黏黏的,很咬手,會不會花?


如果只是星月珠子本身冒出來的油脂,放一段時間會自然乾透,但混合了手汗手油就幹不了。怎麼辦?是時候給星月菩提搓澡了,記住!不能下水泡,用一塊打溼的乾淨毛巾就可以了。

理解了星月菩提的油性,我們就可以看出星月菩提的包漿和金剛菩提、鳳眼菩提的包漿之間的差異。

簡單來說,星月珠子包漿的形成過程,是由內而外的演變,隨著珠子內部的油脂不斷被把玩出來,乾透;再把玩,再幹透,如此循環往復的結果。

星月黏黏的,很咬手,會不會花?


相反,金剛菩提和鳳眼菩提由於珠子本身油性差,包漿形成的過程則是由外而內的,是把玩時我們的手汗和手油不斷被珠子吸收進去,最終形成一層很厚的油性表面的結果。

所以幹手的人比較適合玩星月菩提,手越幹越不出汗冒油,盤出來的星月珠子就越漂亮。而手汗大的人,反過來就比較適合玩金剛、鳳眼這類相對乾性的菩提珠子。

解決方法來了!

星月黏黏的,很咬手,會不會花?


1、新入手的星月菩提表面可能會有細微刮痕,這樣的菩提子要先用布反覆揉搓,之後裝在常用的搓澡巾中,要用搓澡巾的正面裝,這樣在盤的時候,比較容易掛瓷;一般要先在搓澡巾袋中盤10~15天左右。

2、剛開始盤星月菩提的時候儘量把繩子放鬆一些,這樣會讓菩提子更全面沾到手上的油脂,包漿會更加均勻。

3、在夏季把玩星月菩提的時候要注意,因為手上出汗較多,星月菩提被汗水悶溼以後會泛黃,有的會出現局部發紅或發黑的現象,遇見這種情況需要用溼毛巾反覆擦拭,乾淨以後再繼續把玩。

星月咬你手就讓他咬吧,這是你用心盤玩,星月給你的積極反饋,再說,誰不喜歡被“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