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一句農村俗語:“懷裡屎,墳前紙”如何理解其含義?

隨心所欲56417719350


這句話,有這麼幾層含義,第一,這就是人的一生,無論是誰,都是這麼過來的。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家庭裡面所有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關心老人的機會就少了。要想一想當初的自己就是這樣被父母養育成人的,千萬不要等到老人成為墳前紙的時候,才會後悔莫及。

第二,從降生到父母的懷裡,到墳前的之前,人的一生,什麼也沒有帶來,什麼也沒有帶走。就像一顆流星劃過天際一般,美麗燦爛又如此的短暫。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還要爭鬥,為什麼還要算計,為什麼還要不開心呢?什麼都沒有踏踏實實過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天來的實在。

第三,生命的傳承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儘管伴隨著責任和義務。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家庭。為什麼這個生命會降臨在我的家裡,難道不是曾經的緣分使然嗎,因此,一家人之間,需要好好珍惜這份得之不易的緣分,而不是吵鬧不休。也許你到了一定的年紀,你會對家和萬事興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受。

第四,生命又是無常的,因為你不知道你的至親,生命的長度究竟會有多少。在這個有限的長度之內,多留一些最美好的回憶,在這些美好的回憶中,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同時,在經過某一個時間段之後,也是被回憶者。

情感永遠是最美好的,不可想象,當一個人沒有了情感,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句農村俗語,為我們闡釋的,就是以上的情感體現。


老祖宗的智慧


“懷裡屎,墳前紙”,這句農村俗語,在我兒子不滿週歲的時候,我就聽母親說過。那時候晏子在城裡還沒有房子,租了一間半民房,條件實在寒酸。兒子一出生,晏子就把他娘倆送回鄉下農村,由母親伺候月子。後來,兒子上幼兒園之前,或者母親到城裡來看孩子,或者孩子跟母親回鄉下。小孩子,說尿就尿,說拉就拉,記得有一次晏子平躺著把孩子舉起來,兒子不泡熱尿正好撒了我一臉!有一次,母親抱著兒子上街玩,由於外面有風,母親就把兒子揣進懷裡,結果兒子就給母親拉了一襖襟!那時候母親就說,懷裡屎,墳前紙,奶奶看孫子,就圖個以後有人上墳壓紙!

通過晏子這一說,相信大家就明白“懷裡屎,墳前紙”的意思了。人啊,一輩留一輩,這叫香火相傳,沒了後代,那叫斷了香火。農村人,大家死後都是埋在祖墳裡,子孫後代逢年過節的,春秋兩祭,都要上墳壓刀紙,上上香,表示對先人的懷念,也表示這墳墓是有主的。雖然死後原知萬事空,但後繼有人卻是所有人的追求。一輩留一輩,長輩為了照顧拉扯大晚輩,自然是一把屎一把尿地甘心奉獻。

現在,晏子也當爺爺幾年了,幾乎每天都要為孫子擦屁股,讓孫子弄一身屎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這時候,晏子經常會想起母親,母親做古快四週年了,每年春秋兩祭和年節,晏子都會帶著兒子去給父母上墳。過年的時候,兒子會在母親墳前喊著,爺爺奶奶,回家過年啦。每每到這時候,晏子也便釋然,再過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也許,孫子也會站到我的墳前,喊爺爺回家過年吧?前幾天晏子腿不好去扎針,孫子問我,爺爺,你治好了腿,等我長大了你就不會死了吧?晏子嗯嗯應著,孩子還小,沒有必要和他說太多傷感的話。

不過,時代變化這麼快,兒子就出生在城裡,沒有我們這一輩對農村那樣的感情,等孫子長大了,對農村的感情肯定更淡漠了,將來也不定在那兒發展,能不能給我上墳壓刀紙,也真是未知數。不過,生兒育女,只要孩子們有出息就好,我們墳頭上,有紙沒紙,又有什麼區別呢?


齊東晏子


在解答題主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兩句話,這兩句話想必每一位兄弟姐妹們印象都非常的深刻,那就是“百善孝為先”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兩句話把咱們的傳統文化“孝道”體現的淋漓盡致,那麼今天咱們就通過日常生活當中的“孝”來認識問題當中所提到的這句“懷裡屎,墳前紙”。



“懷裡屎”

要想體會這句話就要從父母的角度來認知,記得以前老一輩人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我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的把你養大”那麼這裡所說的“懷裡屎”就是指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於我們的養育之恩,在去年我家收拾東西的時候看到媽媽給我做的小時候墊的尿不溼,以及小時候穿的衣服,每當我看到就能想到小時候父母對於我的含辛茹苦,因此老一輩人總結出這一句“懷裡屎”來比作兒時的我們,要知道在那個時候我們都是又拉屎又尿床的,因此當時我們的父母沒有一點怨言的把我們養大成人。



“墳前紙”

其實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看到這句話,因為這裡所說的“墳前紙”就是指養育我們成人的父母,因此這句話是要從側面告誡我們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孝子,同時也告訴我們長大成人以後要多在床前陪伴父母,現在隨著發展大家也都去了城市裡打工,而父母卻留守在了老家,因此我個人認為“父母在不遠行”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珍惜。


綜上所述:

開始我們講到了“孝道”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以大家要把孝道發揚下去,讓我們的後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紀錄鄉土


以前農民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很多農村老人盼著有個大孫子,有男孩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延續香火,不斷根,還有死後有兒孫幫忙在墳前壓紙。

懷中屎,墳前紙。猛的一看,這是兩個牛馬不相及的事情,但只要我稍作解釋,大家就明白了其中道理,原來它們的關聯很大。

在過去農村裡,老人們孫子墳前壓刀紙,外甥墳前指一指,直接指出了閨女嫁人後是別人家的人了,生下的孩子也是別人家的,而自己家的大孫子才永遠是自己人,百年之後的上墳壓紙是大孫子的事情。

懷中屎是指家裡生小孩,照看孩子時,經常會被孩子拉一身尿一身,那時候小孩子沒有紙尿褲穿,不足週歲的小兒拉屎尿尿不會告知,所以有一把屎一把尿很不容易的拉扯大孩子的說法。

那麼拉扯大的孩子應該怎樣回報父母呢?於是有這樣一句俗語:養兒防老。養大的孩子要孝順老人,照顧父母安度晚年,這是對父母生前必須的養老義務。父母百年後我們就要用墳前紙來緬懷他們。

農村俗語懷中屎墳前紙的意思就是:年輕時生孩子需要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雖說辛苦,但有了孩子,將來就有了給祖墳燒紙上香的人。

在十幾年前,農村老人們對於生兒生女還是非常介意的,誰家裡添了大孫子,他們就會開心的合不攏嘴,但如果生了孫女,雖說也喜歡孫女,但總覺的缺點什麼,於是會有農民偷偷摸摸超生孩子。

如今這年頭,那些盼望大孫子的人、重男輕女的老人確實老了,輪到六零後、七零後當奶奶了,於是生男生女都一樣這句話被掛在嘴邊,而我們村裡,很多農民不喜歡有孫子,大家更盼望家裡添個大孫女。

時代不同,人們的思想也跟著有變化,很多俗語放在現在已經不合適了,而有一部分老話的道理永遠存在。


悠然見東山


“懷裡屎,墳前紙”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它的含義?

“懷裡屎,墳前紙”這句俗語大家乍一聽可能會感覺很彆扭,怎麼這麼怪異啊?又是屎又是墳的跟以往的俗語那麼的不一樣。彆著急今天老賈就來跟大家好好講講這句俗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含義;

“懷裡屎,墳前紙”啥意思?

懷裡屎指的是家裡剛出生的小孩,老人在照看小孩的時候經常會被小孩拉一身或者尿一身,因為以前的孩子沒有尿不溼這類東西,所以經常會整在大人身上一身,所以經常會有大人說一把屎一把尿給孩子拉扯大這句話。

那“墳前紙”指的就是老人在孩子小的時候一直照顧著不嫌髒不嫌累, 等老了好有一個能給上分燒紙的後人。

其實這句俗語大體就是這麼個意思,更像是一句敘述句敘述一個事實。因為在以前農村的時候老人們對生兒生女是有一定的偏見的,誰家抱孫子了就是好事大喜事,誰家如果是個孫女的話嘴上雖說挺高興,給家裡添了人丁但是心裡還是會不太舒服。


但是如今這個社會我國大部分城市和地區對生兒生女看的不那麼重了,特別是60 70後的人開始慢慢老了,他們的重男輕女思想不像老一輩人那麼嚴重。只要自己的孩子能開心幸福一家人和和美美比什麼都好,什麼以後墳頭燒紙這一代的人也想的開。特別是老賈東北這邊幾乎沒見過誰家特別重男輕女,反倒是有的生了兒子感覺家裡的壓力更大了,生了女兒反倒是感覺更輕鬆了。

好了老賈關於“懷裡屎,墳頭紙”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大家感覺不錯的話就給點個關注和贊吧!


老賈聊三農


題主你好,單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懷裡屎,墳前紙”這句俗語,還真不好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如果我再說一句俗語“懷裡無屎,墳前沒紙”,那麼,你說的這加俗語就很好理解了。

“懷裡屎,墳前紙”,意思就是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的將自己的小孩拉扯大,等到自己百年之後, 逢年過節之時,才會有後人到墳前來燒紙祭拜你。


在我沒結婚之前,常聽大人們說,帶小孩子特別辛苦不說,那時候又沒有紙尿褲,稍微不注意,小孩子的屎尿都會拉在大人身上,那時候,我覺得好髒。

可是,自從我自己做了媽媽以後,我才體會到,小孩拉屎拉尿在身上簡直就是小兒科,從懷孕那天開始,做父母的就有操不完的心。

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擔心他(她)是否健康,等到寶寶出生以後,除了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她)以外,如果寶寶生病不舒服了,做父母的心疼得巴不得讓病痛發生在自己身上,以此換取寶寶的健康。



等到寶寶大了,上學、工作以及結婚,都會讓父母操碎了心。

正是父母的辛苦,才換來兒女們的健康成長,所以,父母在世的時候,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孝敬自己的父母,感恩養育之恩。

而父母百年之後,作為子女,在逢年過節之際,也會去父母或者自己先祖們墳前去祭祖燒紙,以此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


李茗說鄉村


“懷裡屎,墳前紙”這句話可以說了我們中國的千千萬萬個家庭經常看到的一個場景,特別是人到中年的時候,感覺這句話特別的扎心。

懷裡屎

這三個字是說出來小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管教的辛苦,寶寶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父母都是一把屎一把尿的帶出來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寶寶還沒有會說話的語言能力,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訴求,而這時候父母還要精通寶寶的各種暗語,解讀從哭傳遞出來的信息。

很多的男人覺得寶寶哭了,可能就是因為拉屎和拉尿或者餓了,但其實寶寶哭是因為腹部的脹氣、還有出現了疾病導致了寶寶哭,而這種小的細節,很多男人不會知道,大多數女人才會細微的發現,所以育兒的道路上,孕媽從懷孕開始,就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所以生一個孩子,到養一個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墳前紙

這三個字有太多故事,有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子孫滿堂的幸福,老人離去了,但是子孫後代知道爺爺奶奶的辛苦,所以清明節、或者忌日的日子,子孫都會回到墳前看望老人,這是一種感恩,也是一種思念,這種傳承。

死者為生者開眼,很多的農村老人把畢生的積蓄和經驗傳遞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用自己的能力和能量幫助自己的後代,同樣自己的後代對這位前人也非常的感恩。

“手裡沒屎,墳前無紙”,小的時候沒有對自己的孩子付出足夠多的關愛和照顧,那麼到老的時候,子孫後代也不會對這個老人有什麼好感,死後墳前也沒有人去看望,自然就沒有紙。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反應出很多的東西,比如說在很多家庭裡面,父母對孩子的的待遇沒有公平,孩子覺得有失公平,養老的時候,這些沒有受到足夠尊重和足夠照顧的孩子,對老人沒有足夠的照顧和養老,所以這也是說明了一個問題,有付出才有回報。



現在我們的社會上也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就是奶奶或者爺爺沒有幫帶孩子,等自己老的時候,自己的兒子也沒有給自己的父母給養老送終,父母沒有幫自己帶孩子,就是他們的不對,很多都在議論,到底老人該不該帶孩子呢!這真的直接關係到養老問題嗎?

作為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那麼吃飯的時候應該是先給自己的父母夾菜,還是先給自己的孩子先夾菜,如果先給自己孩子夾菜,那麼長大之後,孩子也是延續這樣的習俗,如果先給父母夾菜,那麼孩子看到爸爸是給爺爺夾菜,同樣自己老的時候,自己的孩子也是先給自己夾菜,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是也讓孩子知道尊老的重要性。



“懷裡屎,墳前紙”,不同人生經歷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做出的行為方式都會有所差異,生前所受到的待遇,那麼自己的後半生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所以父母三觀直接會影響到孩子,如果孩子的三觀不正,那對於以後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會有所偏失。


這句話也反映了一個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現在我們的社會上的重男輕女的現象依然存在,可以從打胎率上就可以看出來。

以前女孩子在農村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在家庭裡面都是受苦受累,而且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家裡面有什麼好吃好喝的,先給男孩子吃,有剩下的才給女孩子吃,而且家裡面的苦活累活,都是女孩子一手承包,不僅僅要做農活,還要幫帶孩子,最讓女孩子覺得難過的是父母總是批評他們,對她們沒有表揚,所以女孩子嫁出去以後,都很少念孃家的好。


藝跡三農人


我們從字面意思瞭解一下“懷裡屎,墳前紙"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就是能拉自己懷裡屎的孫子輩,一般不會來得及盡孝,只能給自己墳前燒些紙錢。應從以下方面理解其含義:

一是父子情沒隔輩親。俗話說,隔輩親,不論是爺爺奶奶,或是姥爺姥姥,對孫子輩都有著特殊的感情。爺爺有傳承的思想,後繼有人,由衷高興,要天許半個,不捨得罵,不捨得打,吃啥買啥。特別是現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家庭都是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替兒女照看孩子,隔輩親情與父子母女的親情不一樣的味道,爺奶更顯得更親愛。

二是爺輩難享孫輩福。其實,按年齡的情況說,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照看孫子輩的情況比較普遍,甚至把他(她)們養到高中或大學畢業。但是當孫子輩年齡大了,有能力盡孝時,往往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已不在人世,也就是說,有照看孫子輩的機會,沒有被孫子輩孝順的機會。

三是要讓子女知前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父母,除了自己要做到尊老愛幼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做好榜樣,給子女進行感恩教育,經常給孩子講述,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在他們小時候的恩德,讓他們對祖輩有感恩的心裡,這也是一種人類的傳承。


心累力乏


生兒育女,人丁興旺,是我們每個家庭都期盼的事,家裡添丁,是全家最高興和開心的事。孩子出生後,需要人照顧,由於小孩不能自理,經常會有拉褲子的習慣,很多情況是拉在了懷裡,尤其在外出的時候,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小孩子被家長抱在懷裡,一不小心就會因為孩子把衣服弄髒,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希望大家記住“懷裡屎”這三個,不能忘記老人家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尤其是在生活條件艱苦的年代,長輩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都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因為他們的悉心照顧,我們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墳前紙”其實很好理解,每到了祭日或者清明,經常可以看到墳前有人燒紙祭奠逝去的家人,燒紙代表對過世親人的懷念之情。其實“墳前紙”的主要含義就是希望人們可以記著已經過世的家人,尤其是曾經照顧過自己的長輩,我們要一生銘記。對他們的懷念不只是燒紙,心意更加重要,我們要記得祖輩,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懷裡屎,墳前紙”是一句簡單的俗語,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卻很深遠,就是提醒人們不要忘本。我們現代的生活雖然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但更加離不開長輩的養育之恩,以及他們的照顧和幫助,我們在取得成績的時候,應該先懷念他們對自己的恩情,而且要銘記一生,這些都是為人之本,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需要我們一代代的延續下去,要以身作則,一輩傳承一輩,讓每一代人都能夠帶著感恩之情去生活。


歷史課課代表


不錯不錯,這句農村俗語說的好。“懷裡屎,墳前紙”。這句俗語在好多年前曾經聽到過,並且是在一個參加葬禮的時候聽長輩說的。我當時覺得說的根好,很有意思的話。


其實,初看這俗語,根本不能從字面上理解,甚至從字面上看,根本不通順的語境。我們來看“懷裡屎,墳前紙”,短短六個字,都是簡單的常見字,但是從字面來看,懷裡屎,墳前紙。難道是說懷裡都是屎,墳前都是紙嗎?這句話理解起來比較隱諱。還是那句話,沒那麼簡單。今天我們來好好體會下。

“懷裡屎”是指,小孩在大人身上拉屎拉尿。是不是感覺好髒好髒呢。作為父母,誰沒有在抱小孩的時候,被小孩的屎尿所折磨呢?但是,小孩是父母的心頭肉,掌上寶呢。能夠看著自己孩子一天天長大,拉點屎尿在懷上又有什麼關係呢?作為父母的還想著養兒防老呢。作為父母今天的付出,都是想把自己孩子撫養成人,將來孩子有出息了,出人頭地。當自己看了,有個孩子可以照顧自己。這是多年樸素的想法呢,這也是我們所有做父母的初衷,傳宗接代,養兒防老。


“墳前紙”是指,當父母老去的時候,有人在墳前燒點燒紙。也就是說,在自己去世之後有人在清明等節日的時候能有人來到墳前燒柱香燒點燒紙。這也是說明父母這輩很怕將來沒有人給其送終。還是農村的觀念,總是想有個男丁傳宗接代。還是重男輕女的觀念。

不過,如今社會發展了,農民思想觀念也開始變化了,養兒防老不再是指兒子了,女兒一樣也可以給自己防老了。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