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蘭州未來發展潛力如何?

用戶63527381010


蘭州區位優勢明顯,國家支持的力度也大,但在發展上不得不說存在硬傷,首先城區地域窄小整體限制了城市發展,第二硬傷是人才難留,許多老工業底子本來不錯,但人才往南方及一線城市流失的過於嚴重!側面也說明了當地政策制定者保守和重視人才上做的十分不到位,第三,人口數量太少,難以與許多省會城市匹敵,第四,多年來當地領導的能力,思路,水平,和擔當在什麼層次?你懂的我就不說了。總之蘭州看到的將來只能與太原(也夠吃力),西寧銀川,呼市,烏市等來爭個高下了!。


用戶81436929232


中國大勢,若起於東南,必收於西北。東決繁華,西決生死。天行有常,西北造化。一帶一路,勢取西北。外破海島鏈,內破“胡煥庸”。長江經濟帶居其南,黃河經濟帶居其北。一江一河,國命所繫。蘭州者,中國之西也,黃河上游之中心也,勢取西北而交通中西亞南亞諸國,居大位而射天狼!守西門而振國威!揚軍功而決生死!興西北而利國家!十年之內,勢必崛起!

蘭州者,黃河上游之中心、蘭西城市群之核心,座中六聯、交通八方。今乘勢崛起、御風而行,強新區、並白銀、撤縣設區做大城市,構建現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大蘭州可期!

蘭州者,雖中國之西,卻居中國地理之中心,樞紐也。西北軍鎮揚國威,黃河之都美名揚;絲路名藩逢盛世,一帶一路助其功。大蘭州必興!


黃河黃蘭州蘭


蘭州老市區地少人多資源少,支柱產業少,都是傳統產業,沒有高新科技,招來高新科技企業,沒地方落下。新區地大物博,人氣低,配套基礎設施如教育比蘭州老市區不佔優勢,正在完善中,加大招商力度,培養高科技企業。蘭州包括老區和新區,是一體的,一個姓,叫蘭州!老區以服務業為主,新區以產城融和發展為主,一手抓高新產業,一手抓城市建設,雙輪驅動。只有一個蘭州,包括老區和新區,新區是蘭州的增容擴區,蘭州新區有著豐富的土地資源,相比蘭州老區緊張的土地資源,蘭州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壯大蘭州實體經濟必走之路,事實求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黨的英明領導下蘭州邁向國際化,越走越寬闊!


大蘭州110


甘肅把隴東天水等靠近陝西地方劃歸陝西或寧夏管轄。把河西地區劃歸新疆或內蒙管轄。把隴南等靠近四川的劃歸四川管轄。把靠近青海的劃歸青海管轄。只留下蘭州市,成立直轄市,這樣蘭州就很快就發展起來了。


手機用戶51747156826


以點帶面說幾條,當個鍵盤俠。

1.蘭州地理位置好。作為絲綢之路的核心,從沿海城市輸入製造業,輸出到幾個斯坦。順便搞搞展會,帶動一下貿易。幾個斯坦到蘭州距離總比到上海近吧?先做到直達。

2.蘭州地理位置好。近幾年青海旅遊比較熱門,蘭州卡在青海的頭部,為什麼不對接青海旅遊資源?調整心態,薄利多銷,去青海湖?可以,順便敦煌來一圈,畢竟外地遊客大老遠的,來都來了。

3.蘭州地理位置好。沿海城市環保,安檢執行標準較高,正在騰籠換鳥,淘汰落後產能,別嫌棄,水汙染的咱不要,別的招商引資過來,先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再走走第一條。

(我是外地人,真心覺得蘭州有硬核的東西,只是還沒發揮出來。加油吧!)



門李故事


發展在於決策 而不在於人民。目前蘭州需要一個以民為主的突破口。合理刺激民間資金運轉哪裡都可以發展起來。各地有各地的優勢。在國家穩定的基礎上開展以民為主的建設(開荒莊園周邊高鐵,政府牽頭引進技術加強制造業發展及時輸出產品,發展起來就快了。給老百姓個方向老百姓的智慧有地方發揮。目前就是修路(而且還是市區主幹道)感覺把重心放錯地方了。沒有工業發展基地不培養當地人才,只是修路,但是路再好也超不過沿海城市。而且沒有(生存)誘惑力你修了路大家還是在比其他城市和國家。如果能把最新的5G技術量子通信技術結合藍寶石基地為中心展開像硅谷那樣的技術基地(周圍最好能提供民用實驗空地)。提高福利政策讓年輕人可以發揮熱量。我想蘭州可以發展的越來越好。畢竟鐵路系統也打開了。個人拙見勿噴


手機用戶3418067490


甘肅的歷史傳承和多民族交匯,決定了甘肅在西北的政治、軍事、交通戰略基石功能和地區核心地位。

  • 甘肅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發祥地,起源於甘肅的重要王朝對歷史推動作用極強。
  • 距現在8000多年前的天水秦安大地灣文化代表氏族社會發展悠久進程;

  • 周代表奴隸社會發展成熟,確定中華禮制;

  • 秦代表中國社會發展進入封建社會;

  • 唐絲路文化代表中西文化大交流的開放、包容態勢;

  • 元,吐蕃納入中華,甘肅又成為西部大族少數民族交流、交融中心。

  • 清及民國,甘肅一分為五,甘肅省、新疆省、青海省、寧夏省、內蒙古西部。
  • 甘肅歷史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的多個關鍵點均起到重大推進作用,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華文明重要歷史傳承區,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熔爐。

  • 無論從歷史傳承還是地理位置,甘肅都是西北各地區,各民族繁榮、穩定的脊樑和基石。
  • 甘肅經濟持續落後將導致地區人口持續外流,最終驅使當地政治文明衰落,以甘肅為核心的傳承文明將由其他文明引導,沒有主樑的多文明碰撞將無法避免。

蘭州處於西北地理中心,座中六聯,天然的地區政治、軍事、交通中心。

  • 漢唐時期,西北主幹交通只有河西走廊,河西各重鎮首尾相連。

  • 元,1247年吐蕃納入中華,藏疆蒙回漢等多民族統一,蘭州處於多地區大交通咽喉交匯位置,甘肅政治、經濟、軍事、交通中心轉向蘭州。

  • 蘭州首先是甘青寧中心,西北戰略核心西遷蘭州後,培養髮展了以蘭州為核心,西寧、銀川為兩翼的戰略佈局。

西北前期確定的西安、烏魯木齊一帶一路國際交通樞紐不能缺失蘭州。

  • 先看西安情況

  • 沒有蘭渝。成蘭、太中蘭鐵路,西安在西北物流集散、交通樞紐功能情況。

  • 蘭渝鐵路打通後南向國際通道和成蘭昆中南半島國際通道,太原-中衛-蘭州鐵路打通青島-蘭州通道,蘭州在西北的物流集散和交通樞紐功能超越西安。

  • 南向通道聯通了北方絲路、南方絲路和海上絲路。


  • 再看烏魯木齊

  • 蘭州-西寧-拉薩-尼泊爾,蘭州-西寧-喀什-伊斯蘭堡南亞通道打通,向西蘭州物流集散、交通樞紐同樣超越烏魯木齊。

  • 前期確定的絲路兩頭國際樞紐為西安、烏魯木齊,缺失蘭州怎麼看都非常滑稽。

2018年蘭西城市群批覆,國務院發改委再次重申蘭州在穩藏固疆維護國土安全的特殊功能,再次強調蘭西城市群在一帶一路關鍵位置的物流集散、交通樞紐功能。

  • 蘭州在西北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其政治、軍事、交通核心地位。

  • 蘭州必將發展為與其政治責任相符合的經濟、交通中心城市。
  • 恆大研究院百強城市潛力評估中蘭州由第62位上升到第38位。

  • 在西北蘭州是唯一縮小城市管轄區域的省會級城市,因此,蘭州城區人口高於其他城市。


  • 蘭州縣域人口:永登35萬,皋蘭13萬,榆中隨副城區建設(和平、夏官營、榆中縣城20萬人口納入城區)縣域人口約25萬,蘭州市縣域人口在73-80萬之間。

  • 蘭州常住人口375萬,蘭州城區人口300萬左右,城區人口總量排名進入全國前30名,佔比高達80%。

  • 西安市,常住人口1001萬,城區人口500萬,佔比50%。

  • 銀川市,常住人口222萬,城區人口110萬,佔比49.5%。

  • 西寧市,常住人口236萬,城區人口105萬,佔比45%。

  • 烏魯木齊,2017年人口降低較多,城區人口約200-250萬。

  • 白銀迴歸蘭州是大勢所驅,蘭白一體化,皋蘭、榆中、永靖、臨洮撤縣設市,新蘭州將成為常住人口超850萬的特大型城市。

  • 蘭州新區按規劃要求城區人口為150-200萬,白銀區城區人口50萬,蘭州城區人口將超越500萬,成為西北地區繼西安之後的第二個特大型城市。

西北首善工程是水利,2018年水利部兩位副部長分別擔任三峽懂事長和甘肅省委常委,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即將上馬。

  • 大西線水利工程重點就是三峽水利協調和甘肅水利工程。

  • 甘肅引黃濟洮,引洮濟渭工程對洮河、渭河流域影響極大。

  • 大西線自龍羊峽上游引黃河水到洮河上游,引洮工程經定西、固原到達隴東、陝北。

  • 從洮河上游引水到渭河上游,增加渭河流域天水、寶雞、西安、渭南等地區水資源。

  • 經劉家峽水利樞紐引水經白銀-武威-張掖-酒泉-哈密-烏魯木齊。

  • 建設黑山峽水利樞紐,在揚程150米內可以覆蓋陝北高原、鄂爾多斯盆地、蒙古高原。

  • 無論是西線南水北調、大西線引水、紅旗河工程、渤海海水淡化、北線調水,甘肅蘭州均無法繞開。

  • 紅旗河工程的紅延河本就是經長期論證的引黃濟洮工程的部分。

  • 漠北河只是取水位置發生變化,黑山峽水利工程中就有蒙西調水工程。

  • 自劉家峽經河西走廊調水入疆在西線調水,大西線調水論證中走向一致。

  • 引入三峽水利樞紐主要是將藏水引入長江,經三峽樞紐引水經丹江口沿中線調水到鄭州上游。

  • 由藏水--長江--鄭州--黃河補充華北平原用水,黃河上游可截留200億方調水進疆。

  • 丹江口--鄭州大河道運河與丹江口--武漢河道實現航運。

河西走廊不僅僅是環境天然屏障,其交通要道地位愈加明顯,鐵路、公路、人文交流等,將來也將是水利能源命脈。

  • 高速公路
  • 鐵路
  • 能源通道
  • 同時也將是文旅走廊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前六七年去蘭州天水路,說實話,一條街十年不變樣,還是那樣爛,坑坑窪窪,蘭州能發展起來嗎?


一生為你145338568


現在國家的戰略是將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但中部湖北湖南那些省份截胡,轉移到西北蘭州這樣的城市估計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傻子pro


不怎麼樣,全國所有省會里只有蘭州不是文明城市,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就為了辦文明城市折騰,到了我高中畢業依舊不是文明城市,和沿海地區比差的不僅僅是經濟,還有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