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公眾場所餵母乳這一現象?

別看了小姐


我是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也是兩個小暖男大錢&小白的媽媽,歡迎關注我~

小寶寶說餓就餓,不分時間和場合。有時候哇哇一哭,一刻也等不了。所以媽媽就是“行走的奶瓶”,說喂就得喂,這就免不了在公眾場所母乳喂的情況出現。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總會出現不同的看法和聲音。


有些人認為,在公眾場所母乳喂,不雅觀,有礙觀瞻,這簡直是一種有傷風化的行為。甚至惡語出言,引發矛盾罵戰的新聞也是頻出。另一些人則認為,孩子餓了,就得媽媽喂。這是母愛的一種體現,沒什麼大不了的。



菜媽覺得對待公眾場合母乳喂的媽媽我們要寬容一些,包容一些。儘量不要過分去關注去看,正在給寶寶母乳喂的媽媽,如果附近有母嬰室可以告知她們。當然在公眾產所,儘量採取一些遮蓋措施,既是對自己隱私的保護,也是對公眾的一種尊重。


我國母嬰室現狀不容樂觀


天貓大數據去年曾發起了《公共場所母嬰室現狀、需求與建議調查》,調查樣本2000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7%的媽媽有在公共場所哺乳、給孩子換尿布、帶孩子休息的現實需求,但只有34.09%的媽媽在給孩子換尿布時能夠找到母嬰室;超過半數的媽媽在遇到上述兩個問題時,只能在衛生間或隱蔽地方解決,甚至就地解決。


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在高德地圖上收集整理的“母嬰室”位置信息,中國內地所有城市總計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為2643間,其中只有7座城市擁有超過100間母嬰室。


母嬰室數量排名前20的中國城市主要是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其中表現最好的四座城市以及它們擁有的母嬰室總數分別為:北京341間、上海301間、廣州204間和杭州149間。若將城市中0至3歲的嬰幼兒及其家長作為母嬰室的主要使用對象,這幾座表現突出的中國城市中,實際一間母嬰室要供2207個家庭共享。


母嬰室的數量很少,也是導致公開場合母乳喂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即使是在母嬰醫院,兒童體檢中心這類母嬰群體比較集中出現的公眾場所,有提供專門母嬰室的場所也是寥寥無幾。有沒有母嬰室甚至成為一些媽媽出門逛商場的首選。



母嬰室形同虛設的尷尬


有些商場或者公眾場所提供母嬰室,但是設備設施不盡如人意。


很多母嬰室缺乏相應指引標誌,非常難找。為了節省空間,多數母嬰室和衛生間公用一室,衛生狀況讓人堪憂。有的母嬰室只有馬桶,洗手池。沒有提供專門哺乳的座椅,嬰兒的尿布臺等相關配套設施。有的母嬰室還會被清掃工具堆積擠佔,無關人員佔用使用等情況出現。


我的一個朋友曾和我說過一個奇葩的母嬰室經歷,有一次外出在商場中好不容易找到了母嬰室給孩子餵奶,結果母嬰室的燈居然是聲控的,她在一邊用力跺腳一邊完成了給孩子餵奶,因為不停的跺腳造成的聲響孩子不習慣的哇哇大哭。


做好準備外出母乳喂不尷尬


如果需要外出,請事先做好路線規劃,最好熟悉附近是否有母嬰室可供使用,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需要進行長途旅行,請在出門前把寶寶餵飽,避免在換乘交通工具等候時候,不方便進行母乳親喂。長途旅行時,媽媽記得穿方便哺乳的外衣,應急光源,哺乳遮蓋巾,吸奶器,防溢乳墊,奶瓶,奶粉等。


公眾場所需要母乳喂時,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母嬰室,儘量選擇安靜,衛生的地點,有利於孩子母乳餵養的順利進行,也最好能有家人陪伴在身邊,有利於隱私和個人安全的保證。如果沒有家人陪伴,記得使用哺乳遮蓋巾,保護好個人隱私,也不要與陌生人發生爭執。畢竟自己帶著寶寶,安全是一地位。


也呼籲相關部門能夠建立更多的母嬰室,完善和規範其使用流程,讓媽媽們外出哺乳能夠更方便安全,也呼籲大眾在對待公眾場合下哺乳的媽媽們,能多一份寬容與理解,因為她們是媽媽。

更多育兒及營養知識,請關注我喲,我會每週2、4定期、1、6不定期在頭條號上發佈育兒的圖文信息,當然有問題也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我看到會盡快回復噠~


菜媽和錢爸


只能說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每個媽媽都不希望在公共場所餵奶,但是面對哇哇大哭的孩子,除了選擇餵奶還能怎麼做呢?

這個是每個媽媽避免不了的,越是在陌生的環境,寶寶越沒有安全感,含著奶頭會使他們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溫暖,安撫他們的情緒。

雖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儘量減少尷尬。比如,帶寶寶出門穿哺乳衣,或者寶寶吃奶時拿個東西遮擋一下,既能避免袒胸露乳,也能隔絕別人的目光。


幼兒向媽


誰不願意有一個哺乳室可以餵奶呢,在大庭廣眾之下餵奶也是情非得已。可是在中國商場,火車站,地鐵,公園裡等公共場所有多少哺乳室呢?

可能一些新蓋的大商場有比較多兒童項目獲早教中心集中的地方,會有一些第三人衛生間吧,其他的地方真的是很少見。

那麼孩子在路上餓得哇哇哭,哪個母親可以忍住,任由孩子餓的大哭而不馬上餵奶的呢?更何況這個時候母親可能已經脹奶多時,一邊孩子在哭,另外一邊奶水不斷的流出來,這是多麼尷尬的事情,又多麼無奈呀!

如果在人流較多的地鐵站,交通樞紐或公共場所餵奶,還會招致其他人的側目,有些人覺得不雅,甚至有些色狼會色眯眯的看著。這並不是每一個母親都能做得到的,需要很大的勇氣與付出,是對孩子無私的愛。

現在所要講的不是在公共場所哺乳你應該怎麼看,而是應該強烈建議在每一個公共場所都配備足夠的母嬰室或哺乳衛生間或第三人殘疾人衛生間,只有設施的普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加油了媽媽


社會多多關心為帶孩子哺乳期的母親在公共場所提供一個哺乳地方。同時作為母親在出門時也要考慮在外孩子餓了怎麼辦的問題,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平凡人生生活




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這條新聞:北京地鐵上,一媽媽在哺乳時被拍下,@北京往事網站轉發該微博稱“公共場所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你在地鐵上這個樣子真的好嗎?這裡是北京的地鐵之上,不是你們村的公交車,你這麼做真的好嗎?”

該事件像是導火線一般引發網友熱議,對公共場合哺乳行為爭論不休。

或許從人體器官上來說,乳房確實也是隱私部位。不過我覺得“乳房”兩個字前面加上了“媽媽”就不一樣了,這是“盛奶的容器”。在孩子眼中,“媽媽的乳房”不過是一個奶瓶而已。我們設身處地的為媽媽、寶寶考慮下,這種行為也就可以諒解了!

也有網友提議媽媽出門的時候多帶一件毯子,衣服,哺乳衣……哺乳的時候可以遮擋下,我想說的是,只有當了媽的人才知道帶娃出門多不容易,媽媽只是個女人。

最後強烈呼籲在公共場合應該合理建立母嬰室,這或許不符合當下國情,但應該是最好的方法了。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關注小遠爸媽,私信我們。



用戶71098125131


瀉藥。。。。。

這件事,其實不能算歧視吧,我感覺題主提出這個問題貌似有點。。。咳咳咳

相信許多女性在公眾場合餵奶都是不情願的,畢竟這是身體的私密部位,而且,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就是對女性的尊重。

然而沒辦法啊?如果你不餵奶的話孩子在一旁哭哭啼啼,這樣的話對於公眾場合還要不好看吧,而且,我相信女性在公眾場合做這件事肯定也實在是無奈之舉。

如果不餵奶,孩子哭鬧,還要麻煩,餵奶,可能難免會有些看不慣的人在背後說三道四,但是呢,權衡一下,孩子哭鬧影響的人群還要多,而餵奶這件事隨著現代化人群的越來越開放也不顯得那麼重要了,相信有許多都會體諒。


輕凡小酌


公眾哺乳,是一個很正常很自然的事。那種可以理解但也要避諱覺得不文明的言論,本身就是不文明的。一個原本大大方方的事,到你嘴裡了,就像偷偷摸摸的了。

把自然的事做自然,就是人類社會最大的文明,理應大膽大方的做!


春暖花開shail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如何看待在公眾場所餵母乳這一現象?

誰都是吃母乳長大的,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這也是哺乳動物天經地義的平常事、社會提倡孩子只有母乳餵養,才有利益於新生兒正常發育,所以,全社會都要為母乳餵養做出貢獻。
這孩子要吃是不固定時間和場合的,要吃就吃,哭鬧就證明肚子餓了,你說這母媽正好在公共場所怎麼辦?旅客只能頭扭過去,視而不見,就是見了你也別大驚小怪,

網上街上到處是袒胸露臀的視頻照片,你倒習以為常,難道容不得母媽哺乳?


為了外出哺乳的方便,母媽在家要學會遮起來,內穿寬鬆衣服,
在面對公眾時,孩子的臉被遮住,不讓外人看到,這要平時在家訓練,否則小孩不習慣會不幹的。

現在雖然提倡公共場合設母乳餵養室,但真正有幾處落實的並不多,我們的母親們只能靠自己努力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作為一個六個月娃娃的媽媽,這個深有體會。首先專家都建議母乳至少6個月以上。世界衛生組織WHO還建議母乳到2歲直到自然離乳。

眾所周知,母乳餵養比配方奶餵養有許多好處:比如說有利於母親的身材恢復,增近親子關係,更加營養,減少青少年肥胖的幾率,提高免疫力,又成本低廉,所以好多母親都會選擇母乳餵養。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在公眾場合餵奶。

通常我是這麼做的:

儘量到母嬰室,一般的火車站,動車,大型商場都會有。

如果沒有母嬰室,我去商場話,會借用別人的試衣間。

如果實在是在廣場上或者連廁所都沒有的地方,我選擇使用餵奶罩衣,又方便又不尷尬。

如果你在公共場合也碰到母乳的媽媽,儘量的理解她們吧,做媽媽真的不容易,有時候孩子餓了,大哭,哪裡還顧得上公共場合。


從零開始做媽媽


只是個例。不值得評價。因為這種行為的當事人,通常都只是那些沒有多少文化且是從農村進城的市民。稍微有點兒素質修養的人,不會這麼粗魯野蠻不分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