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蟲乙酯是菊酯類農藥嗎?

null123816621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關於螺蟲乙酯是菊酯類農藥嗎?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是。螺蟲乙酯是季酮酸類化合物,螺蟲乙酯是拜耳公司研發而生產具有獨特的作用特徵,是迄今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性能的現代殺蟲劑之一。

該化合物可以在整個植物體內向上向下移動,抵達葉面和樹皮,從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內葉上,及果樹皮上的害蟲。這種獨特的內吸性能可以保護新生莖、葉和根部,防止害蟲的卵和幼蟲生長。其另一個特點是持效期長,可提供長達8周的有效防治。

菊酯類農藥是一種廣譜性的殺蟲劑,有低毒,高效,速效,低殘留,對作物更安全的特點,可有效防除140多種害蟲,且對蟎類和地下害蟲有很好的的防治效果,因此被大量使用。常用的有功夫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胺菊酯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點贊一下。



黃凱農資植保


首先,說明一下,螺蟲乙酯不是菊酯類農藥,而是德國拜耳作物科技公司開發的新型季酮酸衍生物類殺蟲劑。


理化性質:

螺蟲乙酯,原藥外觀為白色粉末,無特別氣味,製劑外觀具有芳香味白色懸浮液。

其熱穩定性較好,在30℃穩定性≥1年,毒性低毒,對大鼠急性經口LD50>2000ml/kg,大鼠經皮LD50>2000mg/kg,大鼠吸入LC50>4183mg/m³。對動物和人的皮膚有輕微致敏作用。


作用機理:

螺蟲乙酯通過干擾昆蟲的脂肪生物合成導致幼蟲死亡,降低成蟲繁殖能力,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同時還具有在木質部和韌皮部雙向內吸傳導性能(特有),可以在整個植物體內向上向下移動,分佈於植物根系、莖稈和葉片中,進而起到良好的殺蟲效果。



防治效果:

螺蟲乙酯的防治譜比較廣,對防治難度比較大的介殼蟲以及刺吸式害蟲防治效果都很好



其登記證件有單劑的也有復配的




藥肥新思維


不是菊酯類農藥


謝yg


不是


億家益農業


一、螺蟲乙酯防治對象。螺蟲乙酯不屬於菊酯類農藥,是季酮酸類化合物。目前登記防治對象有柑橘樹紅蜘蛛、蚧殼蟲、失尖介,木蝨,番茄煙粉蝨、梨樹梨木蝨、甘藍蚜蟲、蘋果樹綿蚜等害蟲。螺蟲乙酯屬於低毒類農藥,在防治上述這些害蟲時,可以選擇螺蟲乙酯進行防治。

二、螺蟲乙酯科學防治技術。任何農藥毒性都是相對的,低毒農藥只有在科學合理使用情況下,殘留量才會小,才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若不科學使用農藥,即使是低毒農藥殘留同樣會超標。比如隨意增加使用次數、隨意增加施藥濃度、不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等不科學使用農藥。在實際使用螺蟲乙酯防治害蟲時,一定要看農藥標籤來合理使用。比如陝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的22.4%螺蟲乙酯懸浮劑,在柑橘上的安全間隔期為40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番茄上的安全間隔期為5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為確保防治效果,施藥一般在煙粉蝨低齡若蟲盛發期兌水均勻噴藥防治,注意施藥時的天氣,一般大風天或預計1小時內降雨,請勿施藥。

三、注意事項。通過上述舉例農藥標籤我們可以知道,這種螺蟲乙酯在防治番茄煙粉蝨時每季最多使用1次,如果使用次數大於1次,就屬於不科學使用農藥,可能就會導致農殘超標。若煙粉蝨發生嚴重時,可以選擇其他藥劑進行輪換防治。在選擇螺蟲乙酯防治害蟲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農藥標籤,科學合理的使用螺蟲乙酯,降低農藥殘留和提高防治效果。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該化合物可以在整個植物體內向上向下移動,抵達葉面和樹皮,從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內葉上,及果樹皮上的害蟲。這種獨特的內吸性能可以保護新生莖、葉和根部,防止害蟲的卵和幼蟲生長。其另一個特點是持效期長,可提供長達8周的有效防治。

擴展資料

使用螺蟲乙酯注意事項:

1、為了避免和延緩抗性的產生,建議與其它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蟲劑輪用,同時應確保無不良影響。

2、在配製和施用本品時,仍應穿防護服、戴手套、口罩;嚴禁吸菸和飲食。

3、避免誤食或濺到皮膚、眼睛等處。

4、藥後應用肥皂和足量清水沖洗手部、面部和其它身體裸露部位以及受藥劑汙染的衣物等。

5、空包裝應三次清洗並砸爛或劃破後妥善處理,切勿重複使用。

6、水產養殖區、河塘等水體附近禁用,禁止在河塘等水域中清洗施藥器具。

7、開花植物花期禁用,桑園蠶室禁用。

8、孕婦及哺乳期的婦女應避免接觸。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劉雙看三農


不是的 是一種能夠上下傳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