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歌劇院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共 769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相當於上海市的人口,以平均81.9歲壽命排名全球第4。與中國類似,沿海城市比較發達,聞名遐邇的黃金海岸、悉尼、墨爾本、首都堪培拉等都在東南沿海區域。

澳洲是個高福利的國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澳大利亞在很多領域的技術其實是全球領先的,比如大家熟悉的飛行記錄儀(黑匣子),懷孕婦女的超聲波成像技術等,截止2012年,澳大利亞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有13位。墨爾本的癌症中心更是發明出最新治療癌症的藥物,治癒成功率高達50%,可惜還沒有正式上市,相信不久的將來,必定惠及全人類。

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如果時間穿越到1989年,你想移民澳大利亞,你只需要踏上這片土地,然後大概花上30澳元左右即可.......現在,2019年,投資移民大概要1000萬澳元——比豬肉漲價要兇殘得多。

悉尼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經常被人誤以為是首都,好比有些人把紐約當美國首都一樣,其實堪培拉才是,只是存在感不如悉尼。悉尼有很多著名景點,比如被皮爾·卡丹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購物大廈--維多利亞女王大廈;被稱為情人港的達令港,其實跟情人沒有半毛錢關係,只是因為達令是“親愛的”意思。而實際上,這個“darling”是以第七任總督芮福·達令命名的。在取名這件事上中國人總是很慷慨,把一些漢字中比較美的字詞毫不吝嗇的賜給西方,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意大利等等,聽起來真是德智美全面發展,所以自然而然達令港也就成了情人港。另外就是聖瑪麗大教堂,建於1821年,被大火毀於1865年,同年又重建,然而花了整整65年時間才竣工,真正是慢工出細活,還是值得一去的。當然了,著名的悉尼歌劇院和悉尼大學是必去的地方。


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悉尼歌劇院

看過很多歌劇院的照片,很多人以為歌劇院的外牆是白色的,藍天之下尤其美麗,其實是偏黃的米白色,外牆是用105萬塊米白和奶白色的小瓷磚鑲嵌而成,如果用純白色,大量反光容易造成光汙染。而瓷磚的鑲嵌材料用的是橡膠,有足夠的彈性來對抗熱脹冷縮。因此,從1973年竣工到現在,維修的瓷磚不超過2千塊,真是了不起的建築。當你坐在海邊慢悠悠地喝上一杯咖啡,看遠處夕陽斜掛, 海港大橋和歌劇院遙遙相望,我想這大概就是人們說的詩和遠方吧。


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悉尼大學是一所百年大學,古老的建築物像《哈利.波特》裡的魔法學校,而事實上,這裡的確就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之一。大學是開放式的,可以進入教室體驗,特別適合喜歡到此一遊,刷朋友圈的人。

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墨爾本

連續7年被聯合國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第一名,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移民。


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1779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佈這片土地屬於英國。1934年,墨爾本建市100週年慶時,澳洲知名企業家出資將庫克船長在英國出生時住過的小屋買下並運到墨爾本,而今落戶在市中心的菲茲洛伊花園。小屋真的很小,不過這個大花園真的很美,據說這個大花園裡還有一個最牛釘子戶,而如今,這個釘子戶的房價值500萬澳元(參照中國的房價也不算貴)。

聯邦廣場、塗鴉牆、聖保羅大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車站均坐落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的兩側,塗鴉牆據說是每月一換,所以上次去的時候應該跟下次看到的是不一樣的。


周遊記——澳洲掠影

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之類的都是早上10點開門,下午5點關門,所以要安排好路線和景點,給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留足時間。市內安排的景點不必過多,比如像皇家植物園這種景點,除非對植物很喜愛並有研究得人可以去,能看到很多未見過的植物,一般人去其實跟普通公園沒啥區別,走馬觀花,沒有任何意義,不如把時間安排在喜歡的地方。

下午5點最晚7點大部分門店就打烊了,除了唐人街——世界上只有中國人是最努力賺錢的,也或者是身處異鄉,所以更加拼命。

大洋路是墨爾本必遊之路,也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海岸風光,來回車程8小時,自由行的人一般租車自駕遊3天, 大洋路的奇特是因為海岸線像被刀子砍下一樣,齊刷刷的平整。碧海連天、綠油油的牧場、成群結隊的牛羊、不知名的植被以及各種自由飛翔的鳥類,美不勝收,每個角度都是一張明信片,親臨現場,更有體會。


周遊記——澳洲掠影

分割點燈塔的塔頂像是一個小紅帽,所以也被稱為“小紅帽燈塔”,在藍天的印襯下尤其美麗。燈塔旁的海岸線非常美,“鷹巖”矗立在海面上和燈塔遙遙相望,這裡有著絕佳的拍攝角度,很適合攝影打卡。

附近是洛恩小鎮,有成群的海鷗和鳳冠鸚鵡,只要不去攻擊它們,它們是非常乖的,甚至可以互動,但是還是要小心以免被抓傷。這裡是不可以給鸚鵡和海鷗餵食的,食物很有可能會讓它們生病。

大洋路最著名的景點是十二門徒巖。其實就是十二塊矗立在海上的岩石,而實際上沒有十二塊,只有八塊,倒掉一塊,現在只剩七塊。一塊塊岩石看似有一群,卻又孤獨,因為他們再無法相連,從日出到日落,從春天到冬天......


周遊記——澳洲掠影


周遊記——澳洲掠影


倫敦斷橋有個故事,曾經有一對情侶來這裡旅遊,到這塊岩石準備回去的時候,突然岩石在他們前面斷開,兩人只得打電話求助,直升機接走他們之後,記者來採訪,女的很興奮,說是他們親眼見證了岩石的斷裂。所有的故事基本上都到這裡就結束了,也成了後人傳頌的佳話。可有意思的是,我們其中一個隊員上網搜索,把後面還沒有結束的故事補了完整。故事的發展接下來是這樣的:女的很興奮,而那位男士卻在記者的鏡頭前躲躲閃閃,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男士是有家室的,美好的倫敦斷橋故事瞬間成了狗血劇

外篇

Swisse瓶子上既沒有澳洲生產的三角袋鼠標,也沒寫著:Made in Australia,它的成分和配方更不受澳洲監管,因此這個保健品基本上跟澳洲是沒有任何關係的。Swisse不是澳洲產品,現在的Swisse則已經被中國的合生元收購,所以,他現在其實算是正宗的國產品牌。UGG Australian 也不是澳洲品牌,是美國的。中國河南隆豐三年前就收購了ugg股份,差不多出現也算中國的品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